|
姜紫成点燃黑心的火,流下狐悲的泪;唐奕杰踮起权欲的脚,堕入地狱的门。阿云谢幕收到宿命的花束,林慧出阁跌到灾晦的坑地。那花是通往富贵的邀请,还是沉入寒江的先讯;那坑是平地高楼的征兆,还是万丈深渊的指引。时代弄潮里,没人记得清。记忆压块报废,情爱借发还魂,只记得此情不渝,被悠悠唱起。 |
|
这是我爱的娄烨。喜欢这种混杂着的晕眩窒息感。井柏然惊艳。 |
|
是娄烨在不能提之后最具野心、对现实最为关切的作品,不确定这个版本和他心中的理想有多大差距,但摄影剪辑配乐依旧是骇人心魄,披着悬疑惊悚的外衣,终究还是落脚于人性的亲密疏离。经历过的,就算十年也不过浮光掠影,正在经历的,就算一分一秒也痛在人心。中港台的命运牵绊,谁是风谁是云谁又是雨,你们相互好奇又相互嫌弃,你们互相依存又互相厌恶,抽丝剥茧又彼此缠绕,剪不断也逃不过。 |
|
作为铁粉觉得可能这是唯一一部不太喜欢的娄烨了。摄影和配乐保持超高水准,魔幻都市一直是娄烨的强项,航拍和城中村都很美。但是剧本...难道不是知音体吗?而且时间线多段割裂反复开展之后,关系和故事凌乱不堪,导致无法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情绪表达大打折扣,只看得到“疯癫”却缺乏理由。部分叙事却过于直白,一场抢方向盘戏让人扶额,真是成也剪辑,败也剪辑。妥协很多:最后的反转也很拖沓且无聊,陈冠希还剪到只剩三秒。问题很多,感觉不是差,而是作为娄烨不应该。本该只属于中国的魔幻主义竟然只剩下“狗血”,恐怕只是字面上的“一场游戏一场梦”。 |
|
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理想破灭之后的野蛮生长。片中还暗藏着一个观点,我们终于变成自己最讨厌的人。娄烨依然保持了他的气质,这一部则有些犀利与生猛,对当下的关注,对发展的贴切描述,且照旧混杂了太多个人情绪,手持晃动与特写,是我最爱的娄烨的部分。井柏然变化也很明显。不过,陈冠希被剪成画外音了都,厉害。狗血奇情故事会,这就是我们的时代。最后的时代感还是很厉害,已逝去。 |
|
我们吃不下马思纯的人真的是永远也吃不下马思纯,这个角色要换成一个有港味的真·少女出演一定出彩,但马思纯?马思纯在这里给我扮什么青春叛逆少女啊!井柏然不错,连痘痘都帅气 |
|
杨家栋和林慧那场戏按设定肯定要啪的(用脚想想都知道),井柏然说不干,这家伙毁了电影… |
|
@金馬55 很好笑,陳冠希演一個偵探,幫助井柏然調查豔照門。他還有以下台詞:「這個照片不太清楚,我叫人處理一下」,以及「這件事情過去了,沒有人會再記得。」補充:婁燁這個人,對於事情可能沒什麼高深見解,但是他感受力很強,耗盡氣力把自己身體所感受到的東西拍出來,無比誠實又堅毅,無疑是藝術家。 |
|
比《浮城謎事》更「浮城謎事」。原來宋佳才是「女主角」,演技全程在線,這才是宋佳應該演的電影。婁燁應該拍得更好。 |
|
在网络上看的,有些失望。过多的夜景、低照度场面,也许在大银幕上可以获得较多的信息吧。从头到尾摇摇晃晃地拍摄,匆匆乱乱的组接,颠来倒去的叙事,作为创作者个人的风格或爱好也无可非议;不过不顾逻辑地展示一群坏人恶事,却又缺少理性的、情怀的剖析与思考,则很难使观众满意和认同。拍摄于16年,据说删改剪辑了N遍,因此仅靠现在公映的版本去评价此片,也似乎是不准确的。 |
|
一部定档在404的电影,中国的导演都是戴着脚镣,但是电影是自由的。 |
|
这部电影完全靠娄烨导演存在感极强的美学风格撑着,对他来说,肯定是所有主创都在为他的影像风格服务,以致于可以放弃悬念,放弃人物,放弃侦破的过程,就连最终想表达的主题都是站不住脚的,一切都在为娄烨式的影像风格服务,这种影像已经强大到让很多人可以原谅一切不完美,因为他是生猛的,独特的,独一无二的。虽然是一个类型化极强的狗血故事,保持着娄烨这些年一贯的天涯贴吧风格,但很多人并不会用类型片的标准来衡量它,所以那些剧作的缺点都可以视而不见,而是把它当成一部纯粹的作者电影,然后就觉得它完美了。只能说,这样的电影只能给中国人看,一旦脱离了脚下这片土地,它在类型和作者化上的优缺点撕扯就很明显了。 |
|
开头不错,题材也确实难得,可还是喜欢不起来。从头到尾都是声嘶力竭的五角撕,人物深度和反应都是《故事会》级别的。这剧情其实跟官商勾结没关系,跟城中村更是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所谓“社会关怀”不过是个噱头。娄烨和贾樟柯一样,都是不及格的类型片爱好者,擅长拿文艺范儿来遮羞。不一样的是贾樟柯没什么经营影像的天分,而娄烨的镜头语言更为丰富多变,但无节制的晃动、失焦和浓艳的色调还是暴露出了文青那颗不肯安分的心,离真正的作者性还有段距离。 |
|
2018TGHFF 无以言表,折服!
有相似元素的题材和人性关怀,但比《血观音》艺术完成度要高! 金马播的版本[不确定是否为导演本意]尝试兼顾商业性+抽丝剥茧说故事+社会议题+艺术造诣+演员表演(各种影音呈现细节) (为过shen也做了些取舍). 叙事线(故事结构)错综交织丶复杂调度和运镜丶演员表演自然(伪素颜)丶音乐非常有魔性(渲染力)丶打灯克制(逼近写实)等等, 太多可细究的点!(也还是有美中不足,故事说太满,剪接可以再细修等)… 巧妙运用纪录片素材(历史资料和伪新闻画面),田调和场景还原很扎实。大量手持跟拍和脸部特写,有观众说会晕(个人蛮喜欢这种风格.特写拉进观众与人物距离,容易共情) 长跟拍.特写.短镜头.定镜.航拍等有节奏组合运用,镜头语言切换挥洒游刃有馀。演员表演、配乐、摄影都为本片加分不少。 |
|
婁燁版本Chinatown |
|
预期过高了,冼村事件只是一个开场背景,不是真实的凶杀故事发生地;口播新闻的质感太假,一个富商的回归哪里有地方新闻这么报道?加上剪辑跳步,导致一直在出戏。 |
|
娄烨,忠于自己,忠于电影。@金马影展 |
|
(柏林版)让人不忍苛责的电影。娄烨的作者性或许可归结为一组人因为共享罪恶或秘密形成的粘滞关系,该关系与物候及政治环境同构。这种作者性在《春风沉醉的夜晚》、《浮城谜事》当中找到了完美的载体。但在此片杨警官角色的处理上出现了致命的无力。如何让杨警官卷入事件?在叙事上以诸多黑色电影手笔让其陷落,但在视听上却先验地将其纳入罪恶同盟。娄烨电影甚少讨论“观看”与“被看”,而是讨论“同在”,在其标志性场景中(春晚的小舟,风雨云的汽车),人物视线都是不相交的。因此,杨警官前半段一直缺乏说服力,直到关于父亲车祸的暴力回忆浮现,他才签署了与罪人的契约。而这种共同的“体验”离开了物候或政治环境的迷雾,需要更细的笔触去描绘。如何闪回,以什么为依据闪回?以风,以雨,还是以云?这是个问题。 |
|
陈妍希和马思纯的casting就是错误的。一个毫无歌女感,歌声和口白令人崩溃,全程梦游。一个不存在少女感,无法get她的特写。张颂文的戏最棒。充当眼睛的井柏然也还好。电影原本就是碎片拼贴,因此大致也能拼出完整版模样,比如更强更高压的冼村血泪现场感,老A陈冠希的镜头台词。娄烨对整个时代(30年)都感到失望,脏到几乎只给合影、少许杯光,你就条件反射拆那起高楼的肮脏丑陋,埋葬多少无名尸体。假面舞会、易装假发似乎过于浅白地说明了人物设定,手套之间的携手拥抱,报销汽车的强焊火光,也给得过于直接。当年谣传的“技术不合格”,片中黑灯瞎火或是手持癫狂,已经代表了第六代最强悍的技术班底(譬如房车互殴)。 |
|
娄烨的风格不适合太剧情化 |
|
把《风雨云》和《地久天长》放一起就看出娄烨和王小帅的差别。
首先电影感上,没得比,娄烨完胜。玩这么多年手持,娄烨已经太纯熟了。
其次,拍时代。娄烨不会像《地久天长》那样,擦着一整条时代的边悄摸前进,他从来都是选一个特定时代,老老实实地呈现人物状态,最后反应时代特征。
最后,类型化。娄烨就更早了。这回做得比《浮城谜事》要好。本质上是一部黑色电影,反应的是改革开放(这是娄烨自己说的),要我觉得,就是89后,人们在精神追求彻底沦丧后,全民低头看钱,所必然带来的社会乱象。
借陈冠希之口,说出:所有事情都会过去,被忘记,包括我,你也一样。
娄烨要做的事,恰是这句话的反义。电影从来都是叫人们不要忘记的。 |
|
陈冠希的戏份可以多一点吗 |
|
题材很生猛,但故事稀烂。侦查线简直是灾难,艳照门栽赃一个小警察,这什么神仙操作?刑警看到一个人死在面前自己先吓跑,被人当成凶手追,不会亮身份吗?人物状态都是又疯狂又愚蠢,个个作死的样子,这智商就别玩什么官商勾结了。无论视听语言多高级,针砭现实多大胆,连底层的故事和人物逻辑都理不顺,就别谈其他的了。终于明白为什么在金马奖上一无所获了,年度失望电影。 |
|
如果时代是一盒磁带,娄烨就是一位出格的B面艺术家。 |
|
娄烨的自我感觉良好还没结束。 |
|
刨除一切外在因素不谈,公映版风雨云依旧是一部文本完整自洽、视听水平奇高、观感令人振奋,至少可以排进年度华语前五的工艺杰作。它营造出了一个充满情感冲动、联系陆港台三地的感性氛围,与那些精致却空洞的无病呻吟割席分坐。大概也只有这样的作品能让人依稀回想起,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电影”。
正如娄烨导演自己所说,他的电影一点也不可怕,因为对他而言,制度和时代从来都只是人及其情感的一层层伪装和外衣,只有人本身才是极其具象的爱恨情仇的战场。哪怕几经删改,理念是不可能被妨碍和阉割的,顶多划破几件“衣服”。其中包裹的最简单、最纯粹,甚至黑暗到有点可爱的人性,永远禁得起时间的淬炼和淘洗。 |
|
官商勾结、醋海生波,前4个字不敢拍,导致后4个字拍烂。娄烨的个人风格还在,但算不上合格的类型片。太多黑乎乎的镜头了,另外,冠希哥在哪儿? |
|
“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会过去,被忘记。” 看完觉得镜头晕的都不是粉丝,哈哈~ |
|
地狱恋人的爱,就是你要焚尸,而我递上火机。 |
|
豆瓣欠娄烨一个词条;广电欠冠希一个镜头;相对自由;绝对占有. |
|
开篇的城中村航拍和跟拍一气呵成,炫目至极,差点老泪纵横,是我熟悉的公子没错了。但也许太期待井柏然部分(传言他曾一度陷入此角差点抑郁),反而感觉人物极其单薄扁平,和小宋佳马思纯的感情来的莫名其妙(据说因为删了大量激情戏)。再者因禁映风波又好奇看了故事原型,电影中关于社会的黑暗面点到即止,更多是个人贪欲与无谓的男女纠葛,不如想象来的深刻。但演员都特别好,唐主任尤为出彩,小宋佳也丝毫不逊于郝蕾,只是我不能接受她有个马思纯那般大的女儿,换周冬雨也许会搭点?anyway,公子还是那个直挖人性独一无二的自由灵魂,值得二刷,值得静待无删减版资源。 |
|
娄烨最具野心和规模的作品,即使删减,完成度仍然很高,聚焦两岸三地站在改革开放浪潮峰尖的城市,全片依旧浸没在欲望和死亡中,但对官商勾结、强拆、精神病院与家暴等主题的探讨亦毫不含糊,时代洪流与复杂人性尽蕴其间。一贯的手持摄影和零碎剪辑突出了混乱与无常的气息,多线交叉叙事则强化了悬疑性,更彰显出回忆与现实、命运与偶然交相浑融的绵延感。城中村冲突与打斗+连环车祸这两场戏的调度令人叹服。影片细节精致,片中连阿云唱的插曲《一场游戏一场梦》同时充当片尾曲,与角色的悲剧命运及情感纠葛极为契合。每位角色都被演绎得令人信服,除了杨家栋,所有人都有罪,所有人亦都是无辜的,身不由己地走向毁灭。或许,剧情上确有狗血之处,但现实却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娄烨便是如此以高度风格化的电影语言,把捉了时代与人性的命脉。(9.0/10) |
|
陆港台,这三十年都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
|
拍得很好,但这个故事不值得拍。演员都很好,但人物都很无聊。我对审查部门的建议是没必要审查娄烨,所有政治都是情爱的背景板而已。 |
|
当井柏然观看监控时,我以为宋佳没死、秦昊金蝉脱壳……如果按着这个思路演下去,那就妥妥五星了! |
|
出乎意料的好。电影院出来了后,久久不能走出来,在街上溜达了半天。娄烨有个优点,挺知道把人当人的。 |
|
4.5。摄影机不要停,不要说谎。 |
|
大爱!惊人的开场一下子把人带到混乱城中村的骚动气氛之中,破碎的剪辑、短暂的镜头奠定全片的紧张基调,井宝在被设局时的无力感逐步加深喷薄而出,该类型的地方够类型,该抒情的地方也自然,解谜够水准,晃动我能适应,城市发展、官商秘辛与个人命运的联结是克制、留白而有余味的。冠希老师查片中的艳照门让人觉得娄烨也是会玩的。bug在于高潮的决战戏份剪得莫名其妙,太快太随意了。想搞清楚在剪辑上本片到底存不存在传闻所说的分歧?另外,我觉得井宝演得真的很稳,看好。 |
|
以黑色电影题材包裹的(魔幻)现实主义,骇目地戏剧化而不无荒诞,同时亦惊人地真实至惨烈。加强版《浮城迷事》,具有高度辨识性的手持运镜方式,自如独到的场面调度手法,消解文本的流俗庸常,赋予影片以气韵独特的高级气质,从中可捋出娄烨一以贯之的创作标识元素,在保持作者性这点上独步华语影坛。特别喜欢前三分之一杨家栋的视角,只身潜入城市/往事废墟,在历史/现实中与真相擦肩;延续《春晚》与《浮城》群像关系网的中轴结构——阿云成为过往/现时的棱镜,沉渣泛起,勾连现今,亦紧扣题眼。闪回碎片拼凑起近卅年历史车轮碾压下众生百景,落实到个体的注脚显性呈现为人性欲望的沉浮,开场即开宗明义——情欲与死亡共生滋养的罪恶。氤氲烟雨笼罩被遗忘的秘密,火光烛照资本积累的血腥,是谓「一场游戏一场梦」。 |
|
認真看了大家的評論,還是無法給高分,儘管他可能有極好的嘗試與野心,但出來的結果給我的感覺是失敗的,無論有多少好的東西在裡面,但現在亂成一片的成片中,更多的是無可忽視的缺點。 |
|
娄烨用手持摄影的2D电影拍出了穿越时空的四维效果,迷幻、眩晕、夺目、璀璨。
摄影、色彩、灯光、美术都非常完美,让人心醉,让人窒息。
九十年代的戏份年代感很强,而且明明是二十年前的场景、二十年前的服装、二十年前的造型,看起来还很时尚新潮,一点都不土,这太考验技术了。
二十一世纪的戏份就更酷炫了,林慧的霸气,阿云的邪魅,小诺的妖娆……仙气氤氲同时又富有市井气息。
能把小城生活拍得如此迷人,真期待娄烨能去拍一部赛博朋克电影。 |
|
故事本身确实是知音体,跟《浮城谜事》类似,甚至让人觉得有点狗血。但故事其实只是一条线,通过调查对过往历史所进行的浮光掠影、惊鸿一瞥的讲述,赋予了整部电影最吸引人的内在气质。手持摄影的拍摄方式与这种惊鸿一瞥的叙事方式,在形式上是一致的,给予观众一种坐在时代列车上摇晃前行、对车窗外景色匆匆一瞥的迷醉感。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剧情上的一些留白和令观众迷惑不解之处,也就可以理解了。但这样的话,就让结尾部分的解谜显得太实太冗长,应该保持之前叙事的那种浮光掠影感。张颂文是全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演员,从形象到气质让观众完全信服他的官员身份,同时又能赋予其人性的复杂维度。娄烨在影片中对《一场游戏一场梦》的运用,与《春风沉醉的夜晚》里对《那些花儿》的运用相一致,把一种时代的叹息感赋予在了音乐中。 |
|
人物行为的逻辑漏洞实在太多,人物很多时候的行为简直是强行安排,小诺为何装扮成阿云模样而谋害唐奕杰(阿云并非唐某所害)、阿云为何突然失常将举报抛在脑后而选择与林慧同归于尽、处理尸体时唐某为何赶到现场、利益共同体的三个人为何害怕对方举报,明明互相都有把柄、小诺又为何质问林慧牵扯了林家栋(真凶难道不是她自己?)……逻辑漏洞太多而又无法自圆其说,整体感觉就是人物在自己作死,人物都立不住谈何反映我们的时代?整体看下来只剩下一种空洞的自我麻痹,所有人都在互相缠绕,而和时代的关系可有可无,我是看不出时代究竟如何异化了这些人,只看到了他们本身就有的阴暗面,再华丽的视听语言都成了无意义的点缀,任何现实犯罪题材的电影都应该要是逻辑自恰的,而不是用风格来搪塞,整个故事比也偏向黑色电影的《白日焰火》简直不要差太多。 |
|
#69thBerlinale# 全景。柏林龙标版。速度感真是一流,好像高速飙车到时速两百公里的感觉,全片一直高速行进几乎连个气口都没留下。拆迁大乱斗那场戏真是精彩,无人机视角的用法堪称一绝。当然还是娄公子招牌式的手持镜头,风格强烈到随便一个空镜都能清晰辨认出他的风格。弱光环境下影像捕捉得极为精细,也算是近年来的最高水平。各种“黑灯瞎火”室内室外近景运动镜头!不禁担心国内影院的放映质量……影片剪辑也是让人眼花缭乱,闪回时间线神出鬼没,必须调动全部注意力才能跟上不断前后跳跃的时间线。坑主要还是出现在剧作上,临近结尾时,把拆迁大乱斗又完整重现了一遍实属多余,加上片中人物的剧作功能性太强,太过奇情以至于削弱了现实感。可以归在科斯塔-加夫拉斯和弗朗西斯科·罗西这一路政治电影的脉络之中,当然比[浮城谜事]要猛得太多了。 |
|
剪辑如任意的风,镜头如诗意的雨,故事如随意的云。剪辑风中有朵镜头雨做的故事云。美中不足是删减,删减是删减者的问题,不是导演的问题,导演没问题。对艺术作品胡乱动手脚的人,就是艺术的敌人,是跗骨之蛆,人人得而唾骂之。 |
|
最佳導演請給婁燁。 |
|
其實看的時候有關於血觀音和白夜行的跳脫 但配樂還是有把人拉回婁燁作品的神奇能力 前半部分有幾個調度還蠻妙的 只是搖鏡太多真的容易暈
雖然算是一個對開頭的視聽略作思考就能猜出結尾的故事 但還是深深感嘆一句 愛究竟是什麼 才能讓人求而不得又備受傷害(ps.為井寶按讚一萬次 覺得第一次拿案總甩不良少女的煙和第二次伸手奪過馬思純嘴裡煙的設計 完全是幫助他耍帥好嗎???
|
|
娄烨想做一个“某国人口被失踪档案”的东西 所有的影像 平行时空和拾获影像都是被权力封印的历史 每个人都是政治性的身体 官僚的身体 资本的身体 谍报人员的身体 为虎作伥受虐式顺民的身体 耳濡目染新一代的身体 构成了整个云图 所有的一起都是用凌迟美学(鬼畜式镜头)回应另一种凌迟美学 这是娄烨的立场 否认他就是否认历史 一场游戏一场梦 说的是官僚资本的游戏就是你们眼里的XX梦 |
|
电影一开场就很牛批,感觉是真实的现场,娄烨在扛着摄像机在其中拍摄纪录片! |
|
依旧有着娄烨标志性的元素,开篇冼村的冲突宛如06年不可说中的冲天火舌是当下情绪的蔓延;纹在林慧背上的纹身宛如《春风沉醉的夜晚》之中姜城纹在伤口上的花;还有连绵不断的细雨湿湿腻腻的氛围。有着混乱的角色关系和很大噱头的类型元素,但是最重要依旧是每个角色每个人物每个镜头浸入式的感情蔓延至银幕之外,谁是风谁是雨谁是云,一切都说不清道不明,宛如当下我们正在经历的正在上演的。娄烨依旧是那个时代焦虑情绪的记录者,这么多年过去了,他锋芒不减,反而愈发疯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