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加尔式的怪诞幻想,弗里德里希的泛滥浪漫主义。暴力温情共存,平庸和史诗相辅相成。你我,100万年后以土豆和西红柿的形态再次相遇,一起漂浮在微缩的废墟之上。爱,永远高于毁灭,短小而无限。 |
|
……我不行。她看到了什么,我丝毫不感兴趣。 |
|
总有这类大师的电影,在你觉得对电影略知一二的时候冒出来,让你觉得自己还差得远呢。如今的艺术电影都越来越类型化,而罗伊·安德森就是那种艺术电影无法复制的存在,他独一无二,非常独特,导演的作者风格独树一帜。除了能摆出那些独特的构图,镜头内以静制动的精巧调度,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飞起来,这次就像《空中的恋人》一样,飞起来俯瞰众生,他的创作随着年龄的增长真是越来越神了! |
|
在中国影迷异常兴趣的拿奖学问上,RA跟阿亮、金老小子一样一招鲜,吃掉威尼斯半边天。小到一颗牙发痛,大到纳粹毁灭,都变成了“我看到”的千夜故事,夏加尔的情侣跟着歌声从天上飘来,俯瞰被轰炸的科隆。镜头注视着被驱赶西伯利亚流放的德军,又安静看着一个父亲给女儿系鞋带。震撼指数和意外指标,其实没有前两部作品强,反倒是故事女声的画外音存在,可能会招致不少人的抵触,即它代表了某种抒情的企图。 |
|
连看四部罗伊安德森的作品真的会审美疲劳,寒枝雀静后传,北欧静物展第四弹罢了,火山灰簌簌落在主角灰白的脸上,像是什么异度空间,人们没有性生活。 |
|
还是这种...一分钟短剧集的风格?人间大小悲欢,喜欢性冷淡风的调色。做这位导演的演员基本都很省事,找准位置站着坐着不动就好了。倒胃口的是第一次见识到威尼斯电影节的全程评论音轨,当地一家四口在我背后一刻不停说笑模仿台词,好吧哪个国家都有这种不知道从哪搞张首映票就来祸害别人的傻逼 |
|
#VIFF 如假包换的罗伊安德森。Oulipo式的「我看见」=人类状况:无尽的苦难(大到希特勒,小到迷路)和零星的慰藉(一小段少女之舞)。布莱希特式的,荒诞的,幽默的,也展现了强大的处理空间的能力:活画式的画面经常分为内与外,上和下,而故事不总发生在最显眼的地方。 |
|
7.5/10。我看见一个人,看完标记了这部电影。加入了语言迟钝描述的手法,表现方式比《寒枝雀静》更进了一步,这是属于未来的电影。导演是个冷幽默大师。可惜幽默的内容少了。绑鞋带的人和希特勒,杀人和倒酒,空中的人和梦里背的十字架,众生平等。看完反而意犹未尽,想一直看下去,无穷无尽。 |
|
罗伊·安德森总是对尘世保持着距离,以一个审视的姿态观察、创作。电影的旁白像是来自一个与这个世界毫不相干的人,捕捉那些荒诞又日常的时刻,用喧嚣衬托孤独,用幽默描绘历史图景,用一个个冷漠的戏剧场面表达思考、立场,甚至政治控诉。
其中,一个饭馆的场面让我想到画家霍珀,也突然明白了罗伊·安德森冷漠背后的热情,他强调“观看”的私密性,用极简风格建立和观众之间的连结,让我们感受他的情绪,最后走向自己。4.5 |
|
虽然一样的固定长镜头和荒诞冷峻,但看他的片子总不觉得腻味。《寒枝雀静》中国王闯进酒吧一幕如法炮制成耶稣街头接受审判,空中飞翔的恋人和乡间酒吧跳舞的女孩两段大概是最不典型的罗伊·安德森风格,加在其中却别出心裁。 |
|
人烟稀少、气候寒凉的北欧,天生自带疏离感,稍微一布置就呈现后现代荒诞,果然适合罗伊.安德森这种冷感的片子,无尽的空虚,无尽的沉默,无尽的凝视,无尽的苍白,无尽的喧嚣,无尽的过去,无尽的肉身慢慢消逝,无尽的天空大地海洋绵延,无尽的时间没有终点…… |
|
罗伊安德森属于那种,你不期望,也不希望他有什么改变的导演,你可能不会获得什么惊喜,也不会失望,能接受的自然一直欢喜,不能接受的可能几分钟就关了。不过这一部看起来还是更亲切了,她看见了很多人,我也看见了很多人,这些人容于世界,毁灭世界。 |
|
定机位单一画面看似“固定”,实则提供了一种“选择权”,观者的眼睛与摄影机合二为一并代替其运动,极大的画面信息量给予体验者自由捕捉聚焦点的权利,沉浸感以此建立;但同时,不时出现的旁白/黑屏转场/打破第四面墙又在“间离视点”,不同的段落得到了明确的划分,血与酒、十字架与噩梦、战争与死亡;在关于无尽的旅程之中,人们经历着不断的遇见与错过,那对《空中的恋人》成为了全片唯一的运动镜头中唯一的主被摄物体,TA们的审视提醒我们:“乡间欢歌的姑娘终究只是一瞬,唯有没来由的烦恼会陪伴一生” |
|
no |
|
C+/ 成熟版本的罗伊安德森的魅力不仅应该在于镜头/语段之内,更应该在之间。但加入了一个旁白来“观看”时,这种沉默的联结与驱动力被削弱了,效果反而不太好。 |
|
有的人在路上抬着十字架,而其他人都在对他唾骂,有的人望着自己杯底,而周遭的都在欣赏窗外美好的雪景,那个女人在上天飞啊飞 看着这个离奇世界里的众生百态。所谓的无尽 大概就是飞遍了全世界看透了所有人的喜怒哀愁 而这趟旅行 没有终点。 |
|
收敛起了他平常尖利的讽刺,罗伊·安德森的《关于无尽》找到了pietà的力量。不再将生命描述为纯粹的徒劳,他电影里的这个温柔女声对人世的一切悲喜都饱含怜悯。她采用的过去时表明,这是一颗身处彼岸之永恒的灵魂回望尘世,讲述她所目睹的记忆。世间一切的能量都是彼此相通的,这样一来,人类在有限时空里真正创造了无尽的苦难和欣喜,正如安德森用他80分钟的电影描摹了永恒。他通过放弃宏大的调度和愤世嫉俗的俏皮话创作了一部富有体恤精神的感人之作。但描述无尽总是很难的一件事。安德森之前的作品总能在看似平庸通常的场景里忽地捅出一把刀来,为影片赢来一瞬的确切性,好让电影在讽刺之余不至于流为愤世嫉俗。这部确切无疑的老年作品最终还是显得泛泛了一些。 |
|
年轻的男孩没找到爱情,谋生的牧师弄丢了信仰,烦心的牙医无暇领略雪景,飘浮的恋人相拥欣赏废墟。失去双腿的老兵只能弹出悲伤的曲调,青春正好的少女恰好跳出欢乐的舞蹈。将死的犯人乞求别人的拯救,溃败的元首失去胜利的垂怜。心不在焉的红酒,断掉的高跟,悔恨的匕首,都将变成土豆和番茄无尽悲伤。 |
|
真的 很 好 看!最开始感觉罗伊·安德森还是变成了他最讨厌的那个人——英格玛·伯格曼,但越往后越感动于他异于伯格曼的表达(伯格曼恰恰在这个位置上用无休止的自我怜悯和感动而滞涩住了):关于无助,关于绝望,但更加关于无助和绝望“之后”,关于时间必然的推移。万物皆为刍狗,但不也因无尽的失败和悲剧性的存在而具有某种美感和诗意?“我看见一个男人…”罗伊·安德森不是用冷漠无情之眼观看人类,而是以他者的悲悯之眼抚摸众生。 |
|
我看到一個男人...一直拍重覆的東西然後一直拿獎... |
|
在很喜欢罗伊安德森的前提下,也隐隐觉得这是过去的电影。一个意思是他有过很相似和更高光的时刻,二是这里面所有的人物动机,连带缓慢滞重的美学风格,都是过去的囚徒,而且是那种被封死被定论的没有未来的过去。所以每次他让人飞起来或者开起火车离开的时候就能立刻感动我,几乎是为有人能从他的电影逃走而激动。 |
|
仅仅76分钟,他却给观众提供了或荒谬或搞笑或痛苦或奇怪的数个场面;漂浮在科隆上空的恋人们,绝望地诘问失去信仰却得不到帮助的病人,以他人之眼观察不同历史时刻下…无从推定它的具体主题,却足以体察它关于“永恒”的阐释。 |
|
不介入的距离,其实也是某种懒惰政治。留出巨大空白,给那些牵强附会之徒,引用布莱希特和布朗肖的机会。“关于无尽”,好大的口气,到头来其实也就是关于虚无。这大概是为什么除了《二楼》我一直没办法很喜欢安德森电影。无关电影本身,反而是那些过度阐释的小丑们的舞台,当代艺术也是如此逻辑啊! |
|
#49th IFFR# 威尼斯最佳导演奖→鹿特丹Perspectives-The Tyger Burns。9分片。31个镜头。罗伊安德森真是越看越喜欢(正在从头补),一场一镜尬冷小段子电影总舵主(苏雷曼总还是跟他差点意思),总能摆出一个特别个性的机位角度,并拍出一种独特的色调(低反差+水彩画的感觉),有着极高辨识度。眼界和想象力也是古往今来天上地下可以跟马利克大仙一战,同时跟伯格曼的命题“失去了信仰怎么办””衰老和记忆“等等正好形成一个回应关系。相当赏心悦目。 |
|
人活于世,艰难营业、假装正常、麻木无尽。在电影没有大师的时代,罗伊·安德森也算是让自己做得出色了。如果硬要在鸡蛋里挑骨头,可能就是不少点子处理得有点太合理,不够怪奇:被强行幽默化的残酷现实,所以引用夏加尔的《空中的恋人》,因此合拍;借用女人声音这个“上帝视角”把无序碎片的叙述方式合理化、整合化,将《一千零一夜》的灵感套用进来,也是如此。 |
|
罗伊安德森绝对是把美术和电影结合得最高的导演,看他的每一部电影就好像在看一个画家的画展,这个画家的名字叫罗伊安德森,这次画展的主题是关于无尽,一部电影下来,已经完全沉浸在艺术世界里 |
|
太阳底下无新事。南去的雁群俯瞰天空之下人们的故事,情绪守恒,悲与喜的不断转换即为无尽。镜头美如画。 |
|
4.5,以原初的,合一的想象开场,又在机械的不和谐性结尾。荒诞来源于基督教牧师宣称自己不再相信,而在他的梦中却以效法基督的状态出现在街道之中,被唾弃,被惩罚。却又在现实之中被新式宗教的心理学崇拜拒之门外。《关于无尽》起源于某种业已完成的战争之下的创伤书写,它属于二战结束之后的现代主义,又横向地与当代影像叠加。与此同时,在罗伊的影片中,我们第一次看到某种形如“拯救”:当少年情侣在房间里运用热力学定律讨论“性”之时,他们是活在想象之中的,唯一不荒诞的的两个存在。
“我看到.....”在《关》中,RA似乎尝试着采用另一种剪辑方式,影像之中的空隙与将其作为单一,树状结构连接起来的画外音。这种“观众友好性”对于以影像著称的导演而言无疑是一种倒退。“空间”失去了之为空间的魔力。 |
|
看到依然有人执着于以优雅来谈论历史,映照现实,戏谑荒谬,慰藉悲伤,就已经足够了。 |
|
一杯喜剧,刚遇味蕾便有了苦涩,入吼则有了酸甜,咽下的却是荒诞,在胃中分解的全是悲剧。
这就像,你让我思考人生,我慵懒地看看午后的阳光在自己身上斑斑点点地作画,于是想用刀划开,再用血调试一下这五味杂陈的恍惚。 |
|
比起创造力不再巅峰这件事,更让我遗憾的是过于明显的温情。(终于能最简练地把握RA风格:对准房间角落拍广告张贴画 |
|
我要留意到是罗伊·安德森的电影的话,我下都不会下。上一部罗伊·安德森的电影《寒枝雀静》我给了一星。和《寒枝雀静》的风格非常一致,非常性冷淡的画面,背景道具如同纸板一样没有生命力,甚至部分演员脸上也涂上厚厚的白色粉底,让演员像极了僵尸,然后通过大量旁白讲述很多个短篇故事。镜头几乎不会动,有时候连演员也不会动。就像一本装帧很北欧风的故事会,但是里面的故事没一个有趣的,所以我也懒得去研究这些故事的哲理和统一性。太无聊了,我想我一辈子也不会喜欢这样的电影,也可以说水平有限欣赏不了。如果用食物打比方的话,这种电影绝对是电影界的臭奶酪和鲱鱼罐头。为什么多一星,是因为有几个镜头画面还是比较美的。 |
|
啊,好久不见!熟悉的罗伊安德森又回来了,这位忧伤而浪漫的诗人还是一如既往地悲观和幽默。我曾见的生命,都只是行过,无所谓完成——木心不曾想到,他的“战后嘉年华”有朝一日会被瑞典人拍成电影。安德森的《关于无尽》描述的是那些不断重复的历史:梦不会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历史这种东西,即使短短一段,也充满寂寂的笑声,多少人还想以“行过”算作“完成”,其实称之为“行过”乃是为没落者代庖措辞。影片里被“上帝”看到的人无不是处在一种未完成的状态当中:赚不完的钱、做不完的梦以及赎不完的罪。当人失去信仰时,该怎么办?很抱歉,医生要么没有时间,要么心情不好: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难道没有权利悲伤吗?难道这不是太美了吗?好吧,我们最终都被美打败——成了那看似无尽道路上的战俘。当车失去动力时,我们该怎么办? |
|
有一说一,罗伊安德森单从单个镜头内的置景与调度来说,就是现世大师。 |
|
3.5;30多个碎片拼成的图景基于日常的写照,却参透着人类生存永恒的境况;以上帝俯瞰苍生的视角诉说生命伤痛的无穷无尽,恋人飞过城市废墟的上空,爱与死,等待与错失,生活的平庸,历史暗角闪现的残酷。碎片与碎片之间的时间显然有线性的流动,但空间显示的场景却往往是静止的,这种显性的落差也进一步强化了荒诞感。 |
|
每一镜的构图逻辑是如此规律,以至于越看越像一种心照不宣的推理游戏,看似冗余的旁白发出邀请,来吧成为共谋一起加入这优雅的疗愈派对。真的有被宽慰到。 |
|
当时连着看完生活三部曲之后记忆就已经串了,现在罗伊安德森又拍出这样一部(易懂得多)是有点尴尬的,不过他太低产了,时隔几年再看到那些精心抓取到的关于生活的真相并不会感到厌烦。 |
|
画面美,逼格高,镜头棒,风格独特。但看的睡着好几次。我个人不觉得这是一种好电影的模式。只能说是好的拍摄和镜头运用。 |
|
反反复复都用同样配方烹煮同样的食材,确实难免让吃货感到腻味。上一部擒获金狮奖的《寒枝雀静》就有类似的毛病,这部稍微有转变的是人物行动速率有所加快,脸上也不再涂白色的灰,诡异程度有所降低,加入一把女声叙述和调侃剧中人物的设计最能产生跟观众的互动性,值得赞赏。当然,喜欢他作品主题的影迷自然也不会失望,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法沟通,信仰缺失导致的心理危机,以及用戏谑方式重构历史事件/人物的手法依然很有效。影片名字指的是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而永恒不灭,由此,关于永恒无尽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内容。片中夫妻两人拥抱着飞翔的画面跟已故葡萄牙大师导演奥利维拉的《安吉莉卡奇遇》里的一个场景如出一辙,大师心灵相通绝对不是随便说说。 |
|
太空虚了,目前的状态很不喜欢。 |
|
【3】比起前作,出现了一些规模更大的镜头,更加强调“透视”与边线之于景框的作用,并在这样极度秩序又怪异的僵尸感里,涌现了难得的情感瞬间。依旧是典型罗伊·安德森电影,但可能是他最好的一部? |
|
8.3 飘浮的视角观察着人间的疾苦与悲哀,过去与现在的不断重叠见证着希望的一次次落空,关于无尽的时间,关于有限的生命。 |
|
plurk.com/p/npps7p 形式與前幾部類似,不過這部對社會關懷似乎更多。 家中伊斯蘭榮譽處決與魚市場連甩三個巴掌這兩幕放在一起;三年輕女性快樂路邊跳舞;《冬之光》牧師總是得不到現代心理醫師的幫助;硬要跟老同學打招呼卻背後埋怨他怎麼可以唸到博士等等,都想記起來。 有一處鏡頭似乎微微移動的樣子⋯⋯ 甜美、無望、坦然等情緒交織。 |
|
上帝视角,柏林苍穹下,天使看客,女性旁白。碎片化痛苦,分段展现,用近乎没有剪辑感的方式串联,毫无关联的片段成了一条平行的主线。冷幽默讽谏,平视苍生,直面痛苦,遁入虚无。几段黑屏结束,用音乐过渡,完美沉浸。罗伊安德森无视观众,践行着他北欧冷冷的调调,实验艺术着电影,独特而强烈的作者风格。 |
|
轻言重复的人约等于没看。 |
|
至少不讨厌。 |
|
吃构图饭还拿意识流做噱头的臭鱼烂虾 |
|
依旧是罗伊·安德森的风格,舞台式场景,多层次空间,荒诞派表演,虚无式情节。《关于无尽》同过去相比,则对传统叙事反叛的更加彻底。在几乎彻底放弃逻辑情节之后,影片以如“浮世绘”般的全景式段落拼贴呈现。以上帝视角为旁白,影片描述的更像是关于无尽的苦难,从生活片段,到生离死别。偶有欢愉,但多是无奈。毫无疑问影片在艺术性上保持着极高的水准,导演以北欧人独有的冷淡,讽刺着世间的生活。 |
|
绘本电影,相同的景别,人物的活动以及惨白的妆容,整体来说就是依托于导演存在的作品,也很适合写小作文的作品,一对男女漂浮于上空时,他可以去拍西游记,说不定可以做出新的解读,它的镜头可以和《必是天堂》对比来看,机位的不同,意义也不同。 |
|
连看三部罗伊·安德森 终于适应了这种高冷风格 构图和固定长镜头依然出色 同时更加精简了台词 不过还是很无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