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受得了斯大林,不会受不了毒品的”。 |
|
苏联将亡的时刻,电影里也开始戏谑着暗送秋波了;阿诺那口音确实很适合演俄罗斯人,但外形就不敢恭维了。 |
|
1988第一部在前苏联拍摄的西方大片, 里面可以看出意识形态的不同,同时电影里也有关于苏联剧变前 社会现状
好莱坞商业片 ,有时候也是一种历史的见证。 |
|
还记得那个光屁股的猛男在雪地里裸打 |
|
“我们是警官,不是政客,彼此互相欣赏是OK的。”……但若非冷战末期的政治气候,你很难想象好莱坞会拍这种善待苏俄来人的类型电影。话虽如此,施瓦的冷硬笑匠的塑造方式还是比较让人受用的。伊伯特就特别欣赏他这一点,“整个电影生涯都建立在能够在刚硬情景中见幽默的能力。但不是演员旁边插科打诨,而是直述中就在铺垫,后有响应。观众能平静感觉到演员因素材而有趣。”……三星半 |
|
补记 现在对这部电影的唯一印象就是阿诺在桑拿浴室的那身肌肉了 |
|
还挺好看的 |
|
magnet:?xt=urn:btih:6214d79ab88d1a280dc5978bcaddc17c4a966130&dn=Red.Heat.1988.1080p.BluRay.x265.HEVC.10bit.5%2C1ch(xxxpav69) |
|
时代的烙印是如此的明显,一瞬间仿佛回到录像厅时代,居然还有露点,医院枪战后排众而出的女护士好象没化妆的理查兹·塞隆。。。 |
|
当年看录像带的时候,译作红场特警吧,苏联内务部的军装还是很V5的。感概一下,二十年下来,本土的James Belushi 与阿诺州长这个奥地利外来户相比,名声、财富、地位的差距拉得更大了哈,还是过江龙比较猛。 |
|
诺哥,这次让你演的不是终结者,别一副装酷装成机器人的死屌样了。除了开场那一场壮男加裸女的浴场戏,就剩下结尾时阿诺用20元的东德烂表换了傻逼配角值1000美元的手表那一点点可怜笑点鸟。 |
|
这是一部明显具有嘲讽意味的动作片,讲述了一个来自苏联的警察和美国警探合力追踪毒枭的故事。影片不仅对西方人眼中的苏联刻板印象进行恶搞和调侃,还顺便对美国政策和美国流行文化进行了吐槽。本片最大问题是,施瓦辛格饰演的角色应该是外冷内热型的,但纵观全片,这个角色被施瓦辛格演绎成了苏联版终结者机器人。本片是苏联时期第一部获准在莫斯科红场拍摄外景的好莱坞电影。 |
|
政治家可以有分歧,警察可以互相欣赏。幽默了一把两个主义,值得一看。 |
|
州长这种把苏联军人当外星人演的路数也是…很符合美国群众需求了! |
|
现在唯一的印象就是同一场景不同机位的不同解读了,应该是最初的体验到电影在时空上带来的乐趣。 |
|
小时候的看动作片 总觉得很强大。。。 |
|
当红场特警同志遇上资本主义的混混探员 |
|
印象中挺没劲的,州长演一俄国军人(警察?)吧,动不动就资本主义什么的╮( ̄▽ ̄)╭ |
|
4k修复,节奏是真的慢,有点港片风范,飚大巴车,88年美苏和好的背景,施瓦辛格永远的面无表情,fishburne居然演了这么正的角色,音乐是james horner |
|
打开电视:啊,额,额,啊啊【 ┐(;¬_¬)┌ 资本主义 】233 |
|
俄国口味的烂动作片。。。 |
|
大概初一时看的录像带,名字叫红场特警。那时虽然已经历过把酒,但还没有学世界历史,根本不懂啥是冷战。现在想想在87、88那个年份,米国人能去红场取景拍戏,真是个极易被忽视却又很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 |
|
即使有当时如日中天的阿诺坐镇,这片子从节奏到调性依然是《虎口拔牙》的风格。台词中一些调侃比故事本身来得有趣,而且这些幽默元素浑然天成。动作方面除了雪地肉搏以外,枪战有着极具年代特色的生猛与离谱,而收尾的追车戏更是好看到爆炸。这种题材确实是沃尔特希尔驾驭得最好。 |
|
"Sugar will not save us... In a country where the closure of McDonald's seems to be a tragedy, and the loss of freedom means nothing, there is no future," says the sane woman. 正值乌饿战争,看到俄街头一位大妈接受采访时说。莫名让我想起了这部多年来已看了好多遍的阿诺早期电影。全球化还未开始之时,88年的苏联,建筑威严,街道空旷,每个人的脸上透露着冷漠,但整个社会宛如处女般单纯圣洁(初露罪恶雏形也是从改开的远东而来)。对比88年芝加哥(从35年后穿越视角而言),城市肮脏,处处充满着罪恶,但人们的脸上却透露着热情和人性。 |
|
阿诺这种身材跑起来不好看,动作比较慢。不如90s阿汤哥耍酷那些动作。只开头在莫斯科,故事在华盛顿,抓一个毒贩,一个苏联人配一个美国警察。韩国电影有几部这种,朝鲜特工配一个韩国警察。这种片子可以一窥80年代的美国城市。整个过程有个钥匙,结尾开公交。配角坏人有四个制服黑人,监狱有个瞎子黑人大佬。 |
|
本片是首部苏联解体前在莫斯科红场拍摄外景的电影。影片开头施瓦辛格的出场,很容易联想到《终结者》,并在全片保持着不苟言笑的面容。施瓦辛格饰演的苏联警探,多次调侃了美国政策和流行文化。很典型的80年代美国动作片,沿着美苏修好的时代趋势而设计,两人之间的文化和个性冲突便是全片发挥重点。 |
|
6.5/10 分。2022.12.26,重看,重制版蓝光。中规中矩的老式动作片。没啥特别的亮点。除了开头男女混浴里各种裸体。。。《黑客帝国》里墨菲老大还是一脸青春娇嫩的时候,还没有严重发福。还在热衷于搞办公室政治斗争,还没困惑于红药丸蓝药丸。。。哈哈。。。 |
|
两种刻板印象的对撞 |
|
here, take my watch, this is a thousand dollar nice piece and thanks for your watch, it is a really ....eeeeeee....eeeeeee.....20 dollar .....east german watch....thank you....=.= |
|
你们俄罗斯人怎么处理焦虑和紧张?伏特加!非常好奇最能代表北佬精神的会是什么?答案是,Levi's。。。摄影出彩,之前Hard Times (1975)时就能强烈感受到沃尔特·希尔不俗的品位。各种俏皮话似乎在提前向世界宣布苏维埃的解体。 |
|
比較有時代意義的一部電影,其實故事挺普通,場面也一般,賣點主要就是不同主義之間的碰撞。但是感覺好像沒有說的太深入,除了施瓦辛格像個機器人之外就沒感覺有把這個主題發揮的太好。而今時今日,全世界還有一個國家熱衷於拍這個類型的電影,也有無盡的素材拍這種類型的電影。那就是韓國電影,韓國電影可以說是自帶本土優勢,南北主義之間區別的碰撞可以說完全繼承了這部電影的主題。但是說回這部電影本身其實各方面都挺一般的,除了阿諾本人,失在是沒有什麼能夠給人留下印象的地方。跟他搭檔的演員台詞不錯,但是這個演員存在感實在一般了。而且少有的,這部劇裡基本上連女花瓶都沒有,是純男人戲。 |
|
小时候看过一点儿,印象深刻,如今看来如此不堪 |
|
出道作?太生硬了。 |
|
这部是真不行。。不过那时候美国人是不是觉得冷战赢定了已经开始想着大家一起做小伙伴了。。其还是很朴素的电影,自家程序烦死了就拿个外国人来简单暴力一番,这样既讨好了就是个干的观众,也不得罪制度自信的本国人。 |
|
阿诺的动作片里比较弱的一部。还记得经典台词:哼,资本主义。 观影日期:000629(4) |
|
对比施瓦辛格同期作品的话,这一部独具一格。其实很难得不是施瓦辛格的个人秀,不是那种量身定制的类型片,而是双男主设定。这里面挺多美国电影熟面孔年轻时候的样子。总而言之,不应该只有6.4分吧。州长的毛子英语说的很正,应该不是配音吧,意外还扯了一句中国。 |
|
结尾有些意料之外的简单,特别是反派的死,非常的美国看待俄罗斯式刻板印象。尽管很多调侃苏联时期的僵化体制,但是来美国之后的水土不服倒是没有,文化上的差异也没有真正的碰撞。 |
|
在1988年上映的《红色警探》中,饰演苏联警察的阿诺·施瓦辛格来到美国办案。他在片中延续了《终结者》(1984)中的木讷、强壮的硬汉风格,而他的搭档则是喜欢美女、言谈诙谐的美国警察,两人在相处过程中有很多精彩的火花碰撞出来,充满幽默感。机场告别时,阿诺说,“我们都是警察,不是政客,所以我们能够成为朋友。”这或可视为普世价值的美国式输出,然而,片中最令人难忘的不该是“史上最爱国的苏联警察”本人吗?20201109 |
|
标准的八十年代警匪片范儿,施州长那个发型看得我只想笑,里面刻意制造的讽刺“苏联”笑料还算矜持,远没有“表姐”系列对大陆的讽刺来的没心没肺。。。 |
|
看过,印象不深了 |
|
翻出来看的一部老片,内容一般,但可以算作苏联崩溃前的一种历史见证吧。 |
|
冷战尾声产出的美苏警方联手打黑的buddy cop动作喜剧,莫斯科实地取景,其实红场未能获得拍摄许可,片尾阿诺敬礼的那个镜头是偷拍的。本片基本延续了Walter Hill一贯的优缺点,创意压过故事,动作压过喜剧,手撕假肢和变装护士两场是亮点,还有阿诺问的那句——Who is Dirty Harry? |
|
苏联解体后没几年,施瓦辛格就跑到了红场上拍电影去鸟~ |
|
2022.12.17 0:20 Laurence Fishburne在片尾字幕显示是Larry Fishburne 是说怎么没看到他的名字 |
|
5很多年以前看过。。。 |
|
苏联时期第一部获准在莫斯科红场拍摄外景的好莱坞电影 4K修复 |
|
Moscow's toughest detective. Chicago's craziest cop. There's only one thing worse than making them mad. Making them partners. |
|
其实这故事背景多好啊,可惜拍的太死板,想想成龙的《尖峰时刻》同样是动作片,同样是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合作,后者处理的就出彩的多,也有趣的多。 |
|
晕死,这片也是明明标过莫名其妙又没了,早期很贴阿诺僵硬表演的片,其实很终结者的方式,但运用地恰到好处,所以片子并不差 |
|
1988年的爛片,令人驚訝的是,此後,他又拍了不計其數比這部更糟的爛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