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兰学派#安杰伊·蒙克补完。觉得这是蒙克最成熟的作品,拥有所有前作美妙的优点。不再像前作那般“实”,而是在荒诞中持续求索。视觉造型一如既往的充沛着音乐,影像本体的成就在这部就是生涯巅峰。很多东西都比到七十年代的美学热潮要超前。比起瓦伊达,蒙克的故事性和对A故事得掌握能力在同辈是唯一的佼佼者。不过看完真的是觉得唏嘘啊,如果他的生命和瓦伊达一样长,他的成就一定是世界级的大师。 |
|
蒙克的调侃与音乐叙事发挥到了极致的一部,以喜写悲的典范,自嘲社会主义时的那种无奈在这部电影里似乎是最明显的。 |
|
安杰伊·蒙克的喜剧,讽刺力度甚强(尤其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历史-现实叙述),很注重影像的音乐性(统计办公室段落跟[安娜·卡列尼娜]的办公室可以一比,此外尚有轰炸等段落可以分析)。关于无法洗清的黑历史,批判性还是针对个人的软弱。搞笑成分过重([英雄交响曲]处理更好)。长镜头。 |
|
被嫌弃的、不合时宜的一生,既投射了蒙克的自身经历,又仿佛是波兰多舛尴尬命运的缩影,从被剪刀声支配的父/权恐惧中逃离到更无法掌控的广阔世界,每一步都仿佛行差踏错,厄运时刻缠身,以夸张戏谑的方式描摹一个逐流卑微的个体如何在荒诞政/局乱世和国jia/机/器的无情碾压中,逐步呈现扭曲变奏异化的过程——从《工作》中卡夫卡般的职场菜鸟,到《摩登时代》式的机器异化社/畜生活,以及整齐划一的办公场景和后来《审判》微妙重合,及至最终不愿出狱的肖申克前身,时代无论如何变迁,他永远是笼中鸟;笑中带泪的深刻悲剧,俯瞰镜头如重回他1958年的《英雄》——本片某种程度上也是其强化版。 |
|
对这种个体在时代洪流下颠沛流离的故事向来没有抵抗力,所以哪怕用了个人不太吃的默片喜剧样式也还是被打动了。最直接的控诉的是针对建国后的社会主义时期,感受到了蒙克的辛辣和无奈。目前看的两部都有权威解构,待看剩下两部。 |
|
可以称得上波兰杰作,男主角的表演拿座戛纳男主什么的并不为过 |
|
演技真是一级棒,以及好奇主演到底是不是犹太人。一个人的迷茫是动荡时代的写照。 |
|
据说波兰斯基在片子里饰演了另外一个家庭教师。。 |
|
一個生於動蕩社會小人物的故事,一生可以說是曲折亦可以說是不幸,用主角帶出此年代的生活,掙扎及當時社會上小市民與官員間之日常紏纏,沒太多刻意的渲染或過於催谷戰爭的苦況,反而用輕鬆的手法說出大時代的掙扎以及社會上的黑暗面,可以一看 |
|
这个到底想说什么?---个人选择在时代的大背景和历史的变迁下面,无所适从? 一切都是注定的? 宿命论和自由意志的问题?----到了监狱就可以摆脱,这难道说的是另一种规训? 此片或许反映了波兰人的内心困惑和无奈,德国入侵,之后被瓜分,让波兰在国际环境下面,怎么选择都是没有选择 |
|
游行那段很逗 |
|
不太合胃口,不管是旁白回忆的章节体结构还是默片slapstick的荒诞风格,最后主角历经时代变迁学会溜须使坏也挺突然。芒克晚期作品,转年就辞世了,感觉有个人发泄的情绪在。也许在没有战争的时候看才能放松到理想状态吧。 |
|
一些段落类似默片的处理方式真的很有趣,视听上面非常异想天开且妙趣横生,和整个故事的滑稽风格相得益彰。但是放置在这么大的背景之下,导演真的有在对时代进行反思吗?我倒觉得,时代不过是做了个背景,讽刺的对象是男主角个性的缺陷。他这么倒霉不都是他自己作的吗………… |
|
过往总是被重复提起,生不逢时的人生。曾经的“污点”让小人物的人生起起伏伏,倒霉又荒诞,“战场”上的英雄不过是历史洪流中的一粟流沙。 |
|
被海报吸引,中规中矩,在讽刺幽默这件事上,还是同期捷克电影更出色。 |
|
IMDB上的得分真高啊 |
|
一個人的史詩。蒙克是在嘲諷吧,那不是壞運氣,而是對自己懦弱的妥協。沒有信念連生存都會艱辛,不信試試看。 |
|
有意思的是,人一辈子都要被冠以各种自己不需要的身份 |
|
【8.3】
1、黑白电影,一个犹太人,有点才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附近的波兰生活,命运坎坷,最后人痴傻了,被命运玩弄得失去了锐气,他也彻底服气了,认为只要出监狱就又会重复上演他人生中那一段又一段的抬高又跌落的过程,“只有在这里厄运才不会跟着我,长官我求求你……”然后监狱长官已经睡着了,并且醒来后坚持把他送出了监狱
2、这个倒霉的犹太人的命运,是谁造成的呢?有他不够善良一面,但是,他善良的话就不会被那个时代所掀翻了吗?更多的是那个时代的混蛋,那个时代的政治,还有历史遗留的愚昧,通过他的父亲带给他深深的恐惧——对剪刀✂️声音的恐惧
3、男主这个倒霉蛋不受大多数女性待见,但是他人生中也有那么两三个女人爱他,或者可能只是把他当做工具和另一个人的替代品
4、男主胆小、有小聪明,男主代表了普通人 |
|
介入的视点很有意思 |
|
很好玩!每次他说谎的或做坏事的时候喔都好紧张啊!喜欢人类的喔是很喜欢这种人物传记的 |
|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波兰斯基在片中只演了个小角色,就一场戏,还和他当时的老婆芭芭拉·拉斯跳舞热吻,给男主角撒了一把狗粮 |
|
蒙克第三部剧情长片│糅合果戈里式的讽刺喜剧和卓别林式的荒诞闹剧两种风格及个性化的音乐性叙事,生动刻画了一个胆小猥琐的小人物皮斯吉克,从小到大尤其是在纳粹入侵波兰到战后的一连串极端荒诞的遭遇,辛辣讽刺极尽刻薄而不乏深刻悲悯,鞭挞那个造成人心扭曲异化的荒谬时代。有蒙克自身经历的映射。 |
|
很有史诗劲儿。外加默片动画感觉。 |
|
到了最后才是重点,永远不合时宜,永远搞不清状况活在自己的想象里。最后的滑稽甚至透露出令人绝望的悲哀,想不到当时的电影环境竟然那么宽松诶。 |
|
本质上是个默片 |
|
看了看評論,說導演諷刺的是個人的軟弱,主角倒霉是自己作。祝豆友們越看越好,在藝術探索的道路上一往無前。本片確實兼具音樂性和諷刺力度,modern art取向的美術也很有看頭。 |
|
荒誕諷刺喜劇,小人物可憎又可憐。 |
|
这哥们儿倒霉到宁可呆监狱都不愿出门的地步也是后无来者了哈哈哈 |
|
还是波兰人比较懂什么是真正的荒诞困局以及如何苦中作乐 之前总觉得波兰电影发展是不是跳过了新浪潮这个阶段现在发现其实也有的 蒙克这个时期应该算吧。。。。有些很好玩的音画蒙太奇实验 以及蒙克真的好爱用闪回讲故事。。。 |
|
男主一直用演默片的技巧演整篇,看得难受 |
|
小人物在战争与政治下的命运悲剧。 |
|
EE-1938 D9+D5 |
|
Munk最好的电影 |
|
1、讲了一个倒霉蛋的故事。2、我妈妈像鹰一样盯着我。3、准备跟立陶宛打仗。4、大街上游行,喊的那些话,还打砸抢。5、进入战争环节,觉得有点儿,让我想到三毛。6、战争结束,转行做律师,还成了私家侦探。后面一段戏我看糊涂了,完全没明白 |
|
xzd |
|
用时代下小人物的荒诞凸显出时代的荒诞,有点牛逼 |
|
……很可爱,也很心酸(妈呀博古米尔好可爱OTLLLL |
|
倒霉何尝不是幸运呢? |
|
不合时宜——当个人命运被时代无情推动与碾过,绞进社会运转的机器,厄运缠身不过是微观的时间推进,而血肉横飞是命定的、决定论般的结果。
皮斯吉克尴尬、怯懦猥琐,可当过去的经历已成为若隐若现的幽灵,言论导向不可预知的方向,被异化的肉身和被禁锢的灵魂如何用个人的意志逃脱社会固存的厄运与不幸? |
|
4.5,2014.05.28 |
|
波兰人真的很会拍这个题材。
看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不能结婚的男人里头,男主给女医生推荐的是这部吧,女医生好像不喜欢来着。啊但是男主说得对,很有意思的一部电影。拍荒诞还得是波兰人啊。
波兰斯基也打了个酱油hhhh。 |
|
波兰版“我这一辈子” |
|
3.5 在两个组织之间来回跳动 人生不断在倒霉之后重新开始 那么多身份的背后就是没有身份 |
|
3.6星,后半段有点契科夫的意思,整体感觉戏谑多过悲悯。 |
|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主人公背运的一生,有命运捉弄的原因,更多的是自身使然。 |
|
喜剧表演天才啊!音效设计、剪辑也很有味道。 |
|
一个剪刀ptsd患者的倒霉人生,永远因为身份错位而遭遇不幸 |
|
不是人在过日子,是时间在过人。 |
|
开篇仅用10分钟不到的时间,便把童年时期的“不堪回忆”给完美的展现出来。采用默片的降格处理方式,加上活泼俏皮的音乐,令“倒霉”经历变得颇具喜剧色彩(骨子里是个悲剧),更显得精简不拖沓。镜子拓展空间的叙事使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