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喜欢这部。“i wrote it for you i love you be brave”令人反胃的男性自恋叙事,一种理所当然的take心理,而默文卡拉眼神空洞地看着遗书,在键盘上打下自己的名字,把叙事的主体take 回去,房间里的尸体像废纸一样在画面边缘,她冷漠地迈过尸体,带着墨镜肢解浴缸里终于露出面部的塑料生鲜制品,用一把生锈的铲子举办只有蛆和蚯蚓参加的葬礼,拿着所有的钱带着女好友逃离,她像被释放的野外生物一样自由快乐,再也不想回去那个笼子。音质杂燥的磁带机和迷幻的曝光灯,配乐太好了,ont only music is for her,everything is for her(突然有点理解hotelsex之后她立刻离开也许是为了表达一种应激,但还是不太喜欢这段) |
|
非常厉害,看完林恩拉姆塞才会对电影界女性导演无法得到足够重视有个更直观的体会。她简直就是最会拍psychoanalysis的导演,处女作能拍成这样只能用才华横溢来形容了。依旧是非常强大的影像表现力,从个人经历本身出发的现实主义,但其中的隐喻和解构却很随意。拍得明明是时刻保持着冷漠姿态迎接人生的女主角,但绵密的特写视觉聚焦又显得异常intimate, 用亲密镜头拍距离感和空虚感反而挺奇妙的。超市里的向上仰拍,对带上取下耳机的音乐处理,以及反复出现的腐烂虫尸,不断模糊着她的想象和真实填充的世界。哎,杀死那个写小说的人。 |
|
苏格兰潮湿阴冷,西班牙艳阳高照,贯穿一致的是镜头前不变的饱和、对比双高的浓烈色调,以及每一帧极具设计感的画面构图。从《捕鼠者》到这一部,拉姆塞至少证明了哪怕走出了苏格兰的comfort zone,她也同样有强大的影像表达力,可以将抖动焦躁而艺术感强烈的画面与人物细腻内心勾连。走进西班牙野外的她,家乡所伴随的沉暗、忧郁、萧瑟一瞬间变成了古怪、猎奇、冒险的心理解放,而莫顿为这个角色带来了一种冷漠面孔下的乖张心理诠释。随着莫顿和拉姆塞的视角,不光是跟角色一起身处于这个类公路电影的旅程,也是作者对人物之外、周遭事物的旁观和轻轻触摸,既是Morvern也是拉姆塞的情绪的排列。Lanny与Morvern二人的真诚友谊。无关乎于电影叙事或解读后的现实主义,更多的是拉姆塞惊人而全然不自知的影像才华,将雕琢和抒情融合并行。 |
|
深入默文内心世界的一次情感体验,冷酷的外表掩饰内心的寂寥和痛苦,全片充斥着一种困惑的孤独感。视觉效果极其出色,黑暗的画面、冷冽的色调营造出压抑迷茫的氛围,喜欢的不得了。 |
|
整个拼接太奇妙了(而且居然somehow是圣诞电影!(就果然会有很喜欢的歌出现 |
|
太完美了 了无遗憾 |
|
想起反基督者 |
|
目前为止,琳恩·拉姆塞的四部长片作品,影像所呈现出来的气质极具一致性,很有导演特有的风格。在她的作品里面,你能体会/感受/看到:孤独、迷茫、丧、忧伤、疼痛、隔阂、破败、脏乱、死亡/自杀、曙光等等。在本作里面,默文·卡拉是幸运的,到最后,她可以去实现自己向往的生活。 |
|
女主角异常冷酷、对任何人和事都无所谓,同时又让人无从考证原因的设定还是很有趣的。但整个故事的走向——伴侣自杀、获得意外之财、公路旅行什么的,总感觉太像迷茫文青想象中会出现的人生了。导致整部电影酷但空虚。 |
|
朋得有滋有味 有理有据 fucking triumphant |
|
#EIFF# 散场之后脑子里开始唱:點先可以沒憂愁/點先可以沒淚流/點先可以自由 |
|
飞行体验 大特写 浅景深 手持运动 几乎只能看到逼近的片面 幽灵 迷幻 眩晕 真空 要奔向自由 但一切都似是幻影 |
|
不知所谓的哀怨与自我救赎,着重点太散乱 表达很模糊。幸而观影过程还算流畅 表演较自然否则会很难以下咽 |
|
困惑是苏格兰的迷茫,冷冽是苏格兰的忧伤
热烈的西班牙用欢乐麻痹我的忧伤,
我想我能摆脱这种伤感,
但我的🫀还埋在苏格兰…… |
|
当然你可以说,电影里这个女人将男方写的书占为己有是不道德的。但其实这部电影本身就是改编于一个男作者写女人的书,其实这种挪用和改造本身就是在反抗男作者的自我为中心。所以说女人在男人死之后,她的种种无情的反应。却又反映了在这个后现代社会亲密关系早就不再紧密结合,当然也不需要放大自己的悲戚。女人想要生存下去,从存在主义的角度需要冷漠自我,控制好自己的人生。这本身就是一种超越。 |
|
塑造默文角色的功夫一大半都下在以女配角为首的一群乐天到几乎白痴的旁人身上,未免也太偷懒了。 |
|
男友死后被当作背景提及,完全围绕女主的心理行为去叙事,绕开道德批判,甚至不做批判,只说怎么能够自由。而人物因为巧合事件获利未被揭发,让她以为自己真正获得了自由。某种幽灵会伴随她。确实是讲述女性经历的。 |
|
无法忽视几乎激进的、作为一种颠覆或反击的女权主义的前提情境:自杀的男作家前史被抹去,成为彻底失声的符号(他的“大作”一个字也未曾透露,而仅仅成为默文窃取名声与财富的工具),几乎是一记无情的嘲弄。从一开始,默文就彻底地据有了视角,惟一的视角。同时,她的冷漠神色与似乎古怪的活动始终带有私密的排外性,我们跟踪着(或者毋宁说,作者谨慎地抛出)她的一些行动,却始终与那暗藏的心理隔着距离。那些她独处室内的私密时刻并不少,可是我们并不因此就敢说真的走进甚或理解了她。但是松散的组织法又显然有别于措辞激烈的檄文。默文似乎就是个经历了比较复杂的成长、进步的女子,并非十分清醒,但已有变革意识与强烈的主体性,要求主动权。比之于《旺达》结尾那仍旧茫然的目光,那种不自觉的反抗,这种进步是显豁有力的。 |
|
怎麼徒存形式了呢…不過音樂還是很好聽。 |
|
宿醉里顶着鸡窝头看的,充斥着近乎泛滥的近景特写,也充满了要命的扼喉感。反叛女孩厌世之旅,似乎上了年纪,对这种看起来很酷的题材就感觉淡淡了…… |
|
连导演自己跳出来也说:What a strange film! 喜欢它不再是我对英国电影的成见区域,自由地跳脱 |
|
西班牙上好风光,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
|
从苏格兰到安达露西,怪不得这么铁,是穿泳衣听mixtape在浴缸切肉的铁 |
|
8.5/10。女主男友自杀,她后来还得知男友生前出轨了与她闺蜜睡过。电影讲述了女主不断试图在“释怀过去”和“纠结于过去”间徘徊(其中一大主线是女主踏上公路之旅)。影片运用忧伤而冷冽(后段虽相对温暖但温暖地克制)的高水平摄影美术、大量手持、松散的叙事结构营造了迷茫混乱的氛围(契合女主心态),但作为角色导向的电影本片角色心理曲线很模糊(也或许是较模糊),扣1分。 |
|
无望的爱,无形的日子,无声的呐喊。没有传统意义的叙事线,是因为女主的生活没有能辨析的转折、高潮和始终,像呼吸机上那根孤苦的线。她卑微的日子和格拉斯哥的灰暗是如此匹配,以至于烈日黄土的西班牙让她慌茫。Morton不动声色就释放剧烈情感的脸是个漩涡,她绝口不提的寄养童年,也许就是角色的前传,在此合而为一。 |
|
我很喜欢这个导演,她将孤寂种在开口与不开口之间,再以心底的难过将其滋养,小心呵护,是的,连孤寂也要我们小心呵护,要守护它成长啊,毕竟孤寂才是我们的最终伴侣。/ “我叫默文·卡拉。”不断有人问起你的名字,这意味着你处于逃离的过程之中,不断走向陌生,可会走向新生?在逃离时逃避,逃离是逃避的方式,但逃避不能作为逃离的结果。我们始终只有一个名字,局限,或许这也意味着逃避的不可能,人无法逃避自己的名字,人不能逃避的不是眼前生活眼前人,人不能逃避的是自己。 |
|
令人自省的影片、有些复杂。Samantha's best performance、soundtrack is awesome、Pure cinema。 |
|
如果将拉娜当做一个清醒的对照,那么种种迹象表明事情的真相很可能即是默文的男友已经抛弃了她而出走,自杀不过是默文逃避现实的疯狂臆想,小说和银行存款本身就属于默文,只是作为佐证臆想的小细节而被篡改,因此电影大部分时间所处在的一种半真空状态便显得尤为合理。 |
|
在一个时间非连续性的素材所组织起的情境中,我们察觉到一种“失神”。对于情绪的抒写,拉姆塞把握住了这个悖论性的表达:人物越是陷进迷茫与沉默,反而越能够抵达真实的情绪状态,一如《捕鼠者》中的男孩前往那片窗外的麦田,冲动驱使着这种没有语言和神态被袒露的情绪氛围,在环境中升腾。拉姆塞最大的美德正是在于,不加以任何剖析地,让这些边缘、古怪的“不正常”之人在不言一语的同时毫无保留地展示自己的生命姿态。 |
|
忽然的急转让整个电影变得太可爱了!意外看到的电影,更是意外见到的导演和Samantha Morton。结果Samantha Morton讲到一半忽然开喷Aftersun,说“拍Aftersun的女人就这样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抄袭Lynne,虽然这是致敬,但是哇真的想知道为什么可以这样”,笑穿过去 [BFI Sounthbank] |
|
对尸体和小说的处理非常任性,故事不太被重视,全靠lynne ramsay美丽的镜头和动听的原声来推情绪,alright |
|
所能想象的最懒惰的那类“作者”电影,甚至“空虚”本身也是虚假的,看不到导演调动自身经验;对于有作者表达的作品我一律两星起,但只有“作者”没有“表达”的拉姆塞算不算是像女主角那样假扮“作者”的伪作者呢hhh |
|
男友暴死在家里,这个女人从头到尾一滴眼泪也没有,也不报警,从死者口袋里拿钱去泡吧,和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这年头的电影真是什么奇葩女主角都有…… |
|
赞同高赞短评说的,这部电影根本不可能是什么存在主义,而是根本的“无意义”。琳恩拉姆塞非常擅长刻画这种无意义的美与诗意。 |
|
"她伤感,可她伤感什么呢?男友的死,为她而写的小说?她像只是为了颓废,忧郁,梦幻,感觉而活着,没有这些,她无所适从。当然她需要一个同伴,不过那不是她的好友,而更应该是另一个她自己。 |
|
因为是double treat所以觉得这个没有《捕鼠者》好,脑海中联想到《德州巴黎》和去年的《How to have sex》【原谅自己“老子像儿子”的比对模式】 |
|
Lynne Ramsay镜头下温暖的情感好稀少,即使身处喧嚣杂乱的夜店或宾馆,她还是满目的迷茫与失措,像一个没有人生指导的孩子,就这么做出人生之抉择,就这么把孤寂的痛苦转换成漫无目的的游荡。配乐很赞,她一低头,就响起令人心碎的歌声。 |
|
在一家咖啡店组织的同城活动上面看的。影片节奏很慢,太意识流,很难看进去。最尴尬的是会后的集体讨论,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到后面连存在主义都说出来了。我觉得这片子基本没有讨论的意义。 |
|
抑郁型电影,带血的CD机~ |
|
迷幻药一样的作品,价值观的灭失和西班牙的阳光混搭在一起,这整个世界都是迷茫。英式小清新。。。 |
|
悬疑&公路到类德尼式的迷离,情绪被掩盖,难以共情的周遭,音乐影像有自己的风格 |
|
声音的运用一贯的出色。就是那么大一活人失踪了也没晶哥调查挺离谱的 |
|
6.3分左右。
本以为会有一个很不错的悬疑故事,却不是,片子并没有很细腻,只是拍得慢而已。有一个悬疑的开头,还是一地鸡毛的故事。 |
|
8.4 从头至尾都在借助各种无处安放的意识流拍法来展现卡拉迷茫混乱的精神状态。英国部分清冷凛冽,剪辑凌厉,特写如麻,后半部转换为公路片后的西班牙部分化为浓烈的暖色,画面馥郁炽热但不灼人。 |
|
从这一部到凯文再到你从未在此,琳导进步挺明显的,从一味的堆砌、渲染情绪,到运用声音、镜头、情绪辅助叙事,但这一部情绪宣泄有余,人物塑造不足,个人不算很喜欢 |
|
拍得是真讲究和好看,剪辑凌厉,用大量特写的镜头和私密性瞬间的凝视烘托一种内在性和外在性相通的氛围,几乎纯靠主观性推动电影氛围的铺陈,营造了一种非常风格化的影像节奏,冷感,迅速,游离,飘散,没有答案。 |
|
难得看到这样一部将镜头色调音乐等各方面的影像语言都运用得极其娴熟而完备的电影,然而就是没看明白到底想说个啥。 |
|
重点是她如何夺回自己对生活的控制权。对观众来说,无疑是一部爽片,但观众依旧必须问清自己,为什么会爽。首要必须认清的事实是我们代入了默文卡拉超市收银员的第一视角,我们共情了一种愤怒,掌握文化资本的知识分子阶层的傲慢所引发的愤怒,这是对的,我们将很快明白,“篡改署名”是一场报复,是男友兀自毁灭生活、只留下她一个人收拾遍地狼藉的报复,他傲慢地将她牵扯到了这个悲剧中并让她承担一切,几乎是对他们过往生活的全盘否定,他构成了对她的精神上的谋杀,因此“篡改”这一行为是她重新找到身份、自尊并活下去的理由。而她按下生活的暂停键、去西班牙旅行亦是她自我保护的方式,她没有别的铠甲,只好求助于友谊以及走出这片废墟。出版社的支票则是受困于金钱的底层女孩得到自由最好的机会,有共情心的观众是不希望她放弃的。 |
|
琳恩拉姆塞的电影是不是都可以概括为“一个从不做决定的人有一天做了一个决定”?不拒绝,得过且过,粉饰一切,并希望这样的日子会永恒下去,我觉得很多存在主义指涉都挺明显的,不牵强。 |
|
男友自杀得蹊跷,卡拉的反应更是不合常理,影片有种强烈的幻想色彩。至于这个超现实故事用意何在,就不得而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