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了大光明长长呼出一口气,隔着大银幕都不能阻挡的绝望和窒息,镜头缓缓逡巡于断壁残垣,早早预告的惨烈的死亡之途,入下水道前的点名宛如圣火照亮的圣徒们的合影,视死如归的战士们,原本明明只是荷尔蒙气息爆棚的年轻人,趟过地狱冥河,浑身污秽的黛西仍美得难以置信,而战地钢琴师已化身死神派来的吹笛手;如今来看,似乎能从中读出波兰这段历史的几分隐喻感,历经千辛万苦,眼看着光明就在前方,然而终究或死在黎明前的手榴弹,或迎接他们的是敌人,或走向疯狂,或与自由天人永隔,或自相残杀;太多诸如把濒死的呻吟拍成地狱冥犬来临之类的叹为观止的场面、构思,能清晰感受到本片曾指引了后世多多少少经典电影,而后来的经典又启发了新一代电影创作者,它所带来的影史上的代际传承感,大银幕看更明显 |
|
这片必须看花絮。波兰国师瓦伊达接过蒙克的枪,借苏联解冻的东风“政治地拍电影”,曲折地表达了“华沙起义的军事目标是德国人,政治目标是俄国人”的主题。视听上继承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并确立了波兰学派的风格,长移动镜头是本片主要特色。下水道中的人们出现了不同的精神症状。 |
|
长镜行云流水,污水波光返照,所有污秽集于一体,恰似人间地狱。这里直通悲惨之城,由我这里直通无尽之苦,这里直通堕落众生......脏路条条,皆为死路 |
|
2021-4-26三刷。承接《一代人》——这些面临民族存亡危机的青年,已然成长为华沙起义的中坚力量;开场中远景长镜尽显新现实主义风范,大场面调度流畅自如;毒疠弥漫如迷宫般的下水道,恰似但丁笔下的地狱一季,污水波光返照,自下而上的打光方式,前后各半充满各种对比。最具冲击力的当属从开阔远景到逼仄特写的变化,视觉上首先觉得压抑;从地面上的空间转入地下如洞穴般的迷宫,身份也在暗里悄然变化,从污泥中拥抱到的光明暗指战后的赤色波兰。大量令人惊惧的特写,尤其是逐渐发疯的音乐家,双眼发直,心智渐失,吹起森森如缕的音乐,宛如地狱的回声飘荡在下水道里,恐惧吞噬灵魂。瓦伊达在接受采访时说:“在下水道中,没有胜利,只有耻辱和失败。” |
|
故事整体上贫乏得很,但是有几个笔触充满震撼力:知道情人已有家室后自尽的女战士;只剩最后一枚手榴弹却不幸被炸死的军官;片尾处为了找寻下属重返下水道的长官。这些细节自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故事性,而且全部是战争情境下特有的人性表现。 |
|
[大光明1厅 2K修复版]瓦伊达“战争三部曲”之二,一段暗郁残酷的炼狱之旅。1.写实与浪漫交织混融,一如下水道里的惶惑恐惧与垂死挣扎,既是华沙起义终结时的本来面目,又可视作对二战中波兰及其民众饱尝屈辱、阴惨苦痛与无家可归的命运缩影。2.前半段的短暂宁静与地面战斗写实性强,多用运动长镜头(开场4分10秒跟移长镜惊为天人,搭配凸显悲剧宿命的介绍性旁白,既引人探触人物内心,又藉由对战场的巡行观视让人沉浸其中);在战争的喘息之机里,人也不忘情欲满足与审美追求。3.后半段如堕噩梦,对地下空间的呈现颇有表现主义气息。缩小的景别(以特写和近景为主)与低机位摄影强化逼仄窒息之感,底光、雾气与隐约的呻吟惨叫声彰显出惊悚而绝望的氛围。4.历经漫无际涯的煎熬,却倒在看似咫尺可及之处。5.发疯的音乐家与抖靴子的男孩。(9.0/10) |
|
起义军的命运好比整个波兰,有着巨大的无力感和耻辱性,混乱茫然的只配在肮脏憋闷像地狱一般的下水道寻找没有的出口,相比黑暗阳光太刺眼了。瓦伊达战争三部曲第二部获戛纳评审团奖,他拍的不是反战电影,而是反国民反当时那个社会。开头长镜疯幻的剪辑密闭空间调度。资料馆波兰影展开幕。 |
|
二战中波兰的华沙起义持续了60日左右,展现反抗军无力与德军抗衡,失败狂潮席卷而来,艰难困境中锥心惨痛的挣扎和覆灭。军队平民被迫由地上转入地下,在污秽肮脏漂浮尸体的地狱一样的下水道里,熄灭了希望之光。瓦伊达以断壁残垣中写实风格的镜头、揪心的特写、刺激视觉恐怖的打光,毫无遮掩地曝光灾难深重命运多舛的波兰的历史之殇。夹在苏德之间,联想其前期被苏德瓜分、卡廷惨案,这种彻底的失败不仅来自于战争中军事力量的不敌,更是成为被大国裹挟、复杂政治恩怨和冲突的祭品。 |
|
从前面开拓的阵地战到后半段的下水道苦行,污泥与脏水对演员也是极大的考验。绝望的片子如绝望的华沙起义。瓦伊达的片子总能在写实中带出些浪漫主义的内容,个体的情感、恐惧以及幻灭。 |
|
至深的绝望和悲剧,前后两段的强烈光线对比,而肮脏黑暗的下水道无疑是对波兰人民苦难生活的绝佳隐喻,死在黑暗中,或是努力寻找出口。这使得影片被赋予一种关于生存的寓意,瓦伊达高了。开篇长镜赞一记。 |
|
密室逃脱人间炼狱,看得我胃疼…“戴西你真强壮,你像个工人” 今天那声呼噜真的impressive @大光明 |
|
真的太棒了。非常的复杂。一个完全变态的炼狱,生和义变成了反义词,艺术家看透了一切,听见电影的配乐,完成一场体现炼狱生存本质的行为艺术。哪里都是下水道,而在这场试炼中,他们连反抗军都不是,只是一个个脆弱又坚强渺小又伟大的人。这样想来,在如此黑暗的环境下保持对爱的坚持、对义的坚持,何尝不是最有力的反抗?还有那耐人寻味的对白:“你的故事长吗?”“比这下水道长。” - 她们的故事都会长过这下水道,被人铭记 |
|
90分钟,45分钟进入下水道,后面憋的要死,另类战争片。此片前45分钟是战争双方的关系,后45分钟的人性的考验来自自己和自己人,下水道的分叉结构让一组又一组小团体分开,皆无出路,走向死亡。 |
|
波兰大师展。地上是地狱般战场的现实,地下则是波兰人民抗战的缩影。通篇贯穿的移动长镜,不仅赋予极强的临场感,更让粪水之气溢出银幕。一杆之隔的光明,一雷之隔的出口,皆是战争的暗喻。从波兰视角看二战,实在太窒息,太绝望了。 |
|
动态长镜头已经纯熟,特写镜头放大了封闭式空间的逼仄、窒息、压抑,既是纪实,也将整个下水道空间变为了华沙起义充满艰险、望不到头、没有一丝希望的政治斗争阵地,随后聚焦到了人的生存与异化本身。瓦伊达的长片里面,前后的镜头语言、调性都总是从现实主义转向浪漫主义,相互对立,这种艺术倾向和个人的政治倾向有关,但始终会围绕着波兰人民的处境,甚至广义上个人在时代中的真实处境。可惜我本能地对波兰语台词、配乐,以及前半部分温吞的叙事抗拒,也许是因为写实的残酷过于压抑而悲观了。 |
|
【4M】战后“解冻”时期波兰学派瓦伊达“二战三部曲”之二。长镜推轨,流畅行走;深潜地下道纵深画面,推进运动强调人物神色;三分路交互剪辑,群像血肉到位,老成的青年士兵、因爱一线生死的通讯少女、浪荡坚韧的情人、执念连队的上尉;诗起“我们在护城河里,我看见一个人窒息在污秽里,窒息在那漂浮着来自人类的东西中”,浪漫主义飘逸在冰冷战火之中,讽刺何以战,终归人。 |
|
瓦伊达“战争三部曲”之二,视听语言效果丝毫不亚于《灰烬与钻石》,尤其是建立在《一代人》之上的表现主义式的巴洛克视觉倾向,在幽暗阴冷、潮湿肮脏的下水道中得到了极致的对比呈现。影片的文本更值得细读。若借用普罗普叙事模型分析,则会发现不少不吻合于历史类神话的特点。开篇华沙起义的将士们坚守莫考陶古城可套用于准备单元;纠纷单元可认为是德军围剿式的进攻,迫使波军做出转移撤退的计划。前三单元的叙事内容与框架依然贴近于好莱坞式的古典主义。但在影片的主体部分中,作为敌手的德军却被转嫁于污秽的下水道之上,传统历史叙事中与敌军的英勇抗战尽然消失,惊人恐怖的特写镜头正如毒疠般弥漫于波兰军队士兵的内心。瓦伊达强迫观众目睹了这一绝望且暗无天日的时刻,结合当时的东欧语境,便不难理解瓦伊达的用意。2022.6.11 |
|
从以时刻紧绷的神经、浪漫主义传统、知识分子自觉为特点的瓦伊达伊始,下延至后世一众作者都在用电影书写地缘格局下波兰的悲怆。用浪漫表现主义手法反革命浪漫主义,前36分钟细腻铺垫起义军内部阶层、性别、性格形象,之后一小时设置幽闭窒息的环境让人物剥离政治身份,还原本我面貌。可以说下水道不仅是导致肉体消灭的空间,也表刻了群像内心幻灭的时间:对光明可望而不可及的苦楚、痛失至亲的崩溃、被恋人欺骗后的绝望,以及苏军支援未果的无望……瓦伊达扼住观众的咽喉直至最后一秒,用近乎超现实的浪漫主义给予中尉无上的尊严与光辉,留下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微弱但不灭的希望。影史最佳结尾候选。 |
|
@2021波兰大师展。
开头就是穿越废墟,提前宣布了主角们的死亡:记住这些人的样子,这些英雄们生命的最后时光;空中有轰炸机,地面有坦克炸弹,只能走下水道,下水道里有什么?除了毒气,只有噩梦和恐惧,有和第三人中相似的出不去,也有出来了再爬回去...
希望当然有,开头黛西带来了英国的茶和香烟,也是她带着男友找到通向河的被焊死的出口:他们在河对岸,但他们不来... |
|
主旋律命题下的反主旋律创作。44年华沙起义尾声一支连队在几个小时内的毁灭过程,全然不见想象中应有的伟大、崇高与壮烈,取而代之的是人类在不可回避死亡结局前的渺小无力。前三分之一尚可视为传统的战争片,进入下水道后则变成了心理恐怖片,那里俨然成为了但丁《神曲》中不见天日的地狱,在毒气、脏水、敌人、缺氧种种压力的逼迫下,人类的理性渐渐丧失殆尽,逐渐步入癫狂。瓦伊达冷静而残忍的展现了战争将人碾碎的另一种,可能也是更接近真实的方式。 |
|
@ 波兰电影大师展 — 注定战败的斗争里,一边是下水道里无尽的折磨,一面是地上燃烧的城市和同胞的尸体。人民没有选项,只能选择彼此。 |
|
没有再看电影史,但是有很强烈的新现实主义风格,尤其是前半段。到了后半段下水道(“令人窒息的40分”)就是现代主义的,打光、配乐、倾斜摄影、压抑,还有诗人的隐喻。果然我最喜欢的电影是在战后20年,此躺艰辛,但是坐在又高又远但中间的大光明,远远地看,就非常棒~有些电影可能不适合巨幕,我越来越这么想了。看着错过的波兰学派,真是伤感,呼呼的鼾声,真是奇妙地好笑,以及在路上偶遇喜欢的外教,还兴致勃勃聊了一会儿,到现在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在这里发牢骚这么多......字幕很好,神奇的是从中文字幕中就能感受到那时诗,波兰的古典音乐成了历史的征引,以至最后的绝望——尤其是有光的铁网,像当时境遇的隐喻。(还想起一点:前半段有大量的摄影机运动,后面就静止了,还有消失的音乐,下水道的窒息感被好多电影技巧放大了~ |
|
观影迄今为止最另类的战争片。导演并没有将视角对准传统的敌我双方,也没有过多地描写战争场面,而是另辟蹊径地讲述了一支撤退的连队全军覆灭的故事。肮脏阴暗的下水道是唯一的求生之路,起义军们在其中挣扎,犹如在通往天堂的炼狱中遭受折磨,即便是最终逃出升天的中尉还是禁不住“带领整队突围”想法的诱惑重回黑暗。战争即地狱,而地狱是人们为了各种利益和诱惑自我营造的。片中发疯的音乐家吹出那鬼魅般的声音,始终萦绕在耳边,为整部电影增色不少。 |
|
基本上是看过最好的二战片。“下水道”是全片最牛逼的概念,就像疯子艺术家永远无法完成的那首歌一样,没有方向也更永远无法完成。
士兵们都和蛆虫一般毫无魅力,唯一的闪光就是女主。最后回到下水道那把高高举起的枪印象深刻。 |
|
華沙起義縮影。普通人統統被政治鬥爭捲進下水道裡,癲狂和絕望同毒氣一起在偪仄的空間中蔓延,太陽升起來了,波蘭人卻還在迷宮中打轉,盟軍許下空約,蘇聯人就在河對岸,他們都不會過來。這不是反法西斯戰爭,而是波蘭姓資姓社的爭奪。 |
|
波兰大师展 下水道变成一种重新审视自我和他人的空间,人物结结实实地互相触摸、嗅到和听见对方,感官充分打开以后看见命运的幻影。喜欢影片始终保留了某种不合时宜的柔情,以及人物遭遇死亡时一瞬的漠然。 |
|
密闭逼仄的下水道,诡谲多变的回音与叫喊声,无不充斥着生之绝望。在黑暗压抑的物理空间内,渗透的是军官和士兵们心理空间的扭转和绝境中人性的变化。黛西和方舟的爱情则象征着绝望中的火种和光亮,但这份微渺的希望也终是被现实掐灭,非常残酷。“不要睁开眼睛,因为太阳升起来了”。浪漫主义的底色下,弥漫着仍是绝望的气息。安杰伊·瓦伊达借用连队被动的撤退行动,表现了战争时代残酷骇人的真相与苦难,也影射了华沙起义最终覆灭的悲剧命运。 |
|
2021波兰大师展03 太压抑太窒息了,还好没有4D观影体验。死亡不可怕了,可怕的是死时连蝼蚁都不如。 |
|
拍得真好。感受和《恐惧的代价》类似,是谋篇上几乎完美的电影。隐喻简单有效。我太喜欢这种全然不花哨的真挚。但太恐怖了,恐怖到我又一次要逼视自己的病灶。我觉得我有点承受不住。 |
|
太惨太惨太惨了,尤其是最后那望一眼四周的眼神。每个人物参差叠加出来的层次感,还是非常古典的编排思路。 |
|
#2021波兰电影大师展# 三月刚在英伦大师展《第三人》看过战后维也纳为背景影史最悬疑的下水道,本月便接上了二战中波兰华沙起义为背景影史最惨烈的下水道,两相对照两大阵营的大师间有跨越主义的呼应感,观影迷人之处在于此。瓦伊达战争三部曲之二,比处女作的第一部尖锐得多,拍摄手法也精妙得多,不知道第三部又是怎样的杰作,不知道是否还有机会在大银幕上观看到。 |
|
瓦依达战争三部曲之二。波兰最好的二战片!! |
|
群像戏码在进入下水道后分散脱节,掉队的支线步向各自命定的终点,完美地完成了几类人物弧光,最终又回拢为战争这一共同伤痕。从宽阔的地上大场面转入黑暗狭窄的地下世界,希望之光未曾挤入密不透风的绝望。纵然在开篇观众便知晓了死亡是士兵的唯一终点,但摄影机创造了另一种“未知”的时间,自下而上的打光和zoom in的惊悚效果,观看者不得不屏息凝神等待下一次死亡的召唤。 |
|
开篇的长镜头运镜非常精彩。进入下水道后,人性铺陈开来。看到了但丁预言的钢琴师,失神地吹奏着笛子,地上的希望之声仿佛变为招魂曲,战争中的灵魂将永远被困于肮脏丑陋缺乏理智的绝望粪坑。看到了导演对人性丑恶的批判和对深陷战争泥沼的华沙人民的悲悯。从摄影角度来看,1957年能拍出这样的片子,让人惊叹。 |
|
我心里想说:要是结束在这里,我就。结果中尉在氧气中短暂的停泊,下水道的弟兄躯体迎接着他。
瓦伊达是被独宠的电影天使。女主人公都代表着人类最好看的模样。
如果说艺术家的形象刻意抒情,这份起着象征和伴奏作用的角色,我还是爱极了,我想那是《钢琴家》最初的眼神。 |
|
没有英雄的悲壮战争片。在暗无天日的下水道中,一边是纳粹的毒气,一遍是走不出去污秽。地上地下皆是人间地狱。三对人马在求生,爱情,责任中苦苦挣扎~光亮并不是出口,只是地狱的另一个入口 |
|
震撼,惨烈,三部曲里最喜欢的一部 |
|
令人窒息 一边看一边祈祷早点结束 刨除不舒服的情绪 节奏和细节都很棒 印象最深的是:吹奏音乐的人、以为到达出口却马上发现是到达死亡、自杀的情人、回去找连队的队长…剧本很精彩 开头很喜欢 |
|
绝望人群众生相,全片弥漫着的失败情绪,虽有偶尔的浪漫俏皮作为点缀,最后却是冰冷残酷的铁闸,而从连长的角度而言,人生最恐怖的绝望是完全无力承担自己的责任。 |
|
波兰视角二战片,确切的说应该是战争片里的一个亚类型战争恐怖片吧。说起这类电影第一个想到的是福特在1934年拍的迷失的巡逻兵,为什么第一个想到这部呢,大概是因为这部电影中有恐怖片第一偶像鲍里斯.卡洛夫吧,在下水道这部电影中也有一个迷失的巡逻兵中卡洛夫式的人物就是那个作曲家,事实上类似角色在后来也成为了恐怖片中的某种符号。在这部电影中还出现了一个在大街上到处问人家有没有见过她女儿的妇女,就是这样很小的一个角色几乎拷贝不走样的出现在了波兰斯基的电影钢琴家里,当然钢琴家里把找女儿换成了找丈夫。影片的主角之一扬查尔,导演说他像年轻时候的亨利.方达其实他看上去绝对是更像年轻的鲍嘉,在这部电影中他的表演好几次都让人想起鲍嘉在孤城虎将中的样子。PS进入下水道后基本上就是同志之谊+黑狱杀人王 |
|
摄影是四星到五星之间的,只是剧本和剪辑,差了不少。结尾依旧棒,就是中间还是挺泄气的。群像不注重人物,走向了更值得共情与紧凑的叙事与环境塑造。美学也是如此。
重看。政治倾向其心可诛,安杰伊堪称波兰管虎(笑),但美学相当极致,虽然和同时期大量的社会主义战争片(包括苏联本国《伊万的童年》)一样受《雁南飞》的影响,但大量新颖的长镜头搭配战争场面,特别的故事场景仍然让人眼前一亮 更别说后面的叙事实验相当攒劲了。极佳作品 |
|
波兰第一部直接以华沙起义为主题的电影,解冻时期的一步尝试,在当时环境算很敏感的议题,毕竟起义的发起者和参与者不是二战后波兰的统治者,甚至曾被后者镇压。从一定程度上讲,就如同我们拍淞沪会战之类的题材。
一流的摄影调度,开场介绍人物依次出场的跟队随行长镜头,后半段进入下水道后宛若黑色电影般的光影质感。第26分钟出现二战德军独有的武器——歌利亚遥控爆破车。整体观感最接近的参考系可能是《恐惧的代价》,剧情更多放在一群人执行终将丧命的危险任务,放大人类面对死亡威胁时的种种精神状态,突出惊悚感和命运无常。战争仅作为背景,不去分析更多的历史。 |
|
【二战三部曲之二】全片在地面和下水道各占一半时间,从希望到绝望,理智和意志都被下水道的污秽闭塞所湮没,只剩下在生存边缘的挣扎。 |
|
在革命的体制下用革命的语言去隐喻革命之外的东西;在民族的历史下去隐喻被遮蔽的历史...最终都是人类的粪便 |
|
我不知道能剧透什么?因为是用尽平稳又有力的慢步调讲述战争,是无尽的绝望,是泯灭人性的背负责任,是艺术在战火中讴歌着地狱。有的人在但丁地狱烈火中失去理智,有的人在爱情中哪怕失去视线还能继续扛着躯体走向绝望,有的人背叛战友走向出路却没料到那是敌人布好的路,有的人是在自己的责任面前缴械交出所谓的自由。 |
|
1.曾以为下水道只是肮脏的庇护所,殊不知竟然漫无止尽的修罗道。曾以为远处的光亮是希望的出口,殊不知早已经是另一处地狱;2.早知最后会如蛆虫一样死去,不如当时就在反抗中壮烈死去;3.安杰伊·瓦伊达的镜头强有力的呈现了战争的残酷、悲惨、绝望,以及战争中的人性与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波兰影史十五佳NO.01。 |
|
瓦伊达坦言在由于采光问题而利用非自然光违反道格玛95宣言(除非观众能通过摄影机镜头下黑不见底的下水道看清演员们的表演!),个人视其为战争三部曲最佳的一部(居然只是瓦伊达的第二部长片!),毒气弥漫封闭的恶劣环境催生精神崩溃。爬出下水道的中队长又重回不见天日的苦难,起义和胜利共幻灭。 |
|
+.狭长的水道与逼仄阴暗的空间凝化起的梦魇般的窒息感随着叙事空间的多线放射覆盖出了满银幕的污浊与溃烂,横移的近距离低机位镜头与氤氲诡异的打光多次创造出景深层次的精彩演变,下水道的空间形象与空间特质几乎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
|
开头节奏有点慢,后半实在太惨了,不是死亡的惨状,而是透不过气的绝望,最后一个镜头想哭 |
|
“下水道”是一个“地下工程”,排泄物,窨井,栅栏,偶有的通风井,构成了它们的形态,在瓦伊达的镜头地下,它变成了魔兽,迷宫,但丁的“幽暗森林”,地狱。它完全消解掉战争通常配置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等,每个人都回到原生态的自己,在为生命寻找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