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布努埃尔在神龟迷宫中》而二刷《一条安达鲁狗》,观影后也便再接再厉地找来《无粮的土地》观摩下。(如果真如动画所示,摔下山崖而死的羊、被蜂蛰死的驴等都是导演为拍片刻意害死的?那导演作假的同时也挺残忍的。为此减一星。) |
|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穷山恶水,只好吃风拉屁。 |
|
最低限度的生活,和死亡并肩而眠,在水上运送婴儿的尸体,夜半街头的老妇。布努埃尔是真的“超-现实主义”,也是真的“超现实-主义”。 |
|
所谓“人文纪录片”的本质和思路,自80多年来几乎没有太大变化。 |
|
布努埃尔认为纪录是他风格的延伸,因为现实本身就足够超现实。。。好吧算你的了。。。推翻社会的旧有秩序是超现实主义的目标,1937年的小布肯定是以此为荣的,但是。。。末尾突兀的革命说教,和影像木得有机衔接,小布你不觉得这样胡搞有失身份?【8】 |
|
作为一个穷B,我想我有理由给这片儿五颗星~~~p.s.这怎么还有把电影比作艾滋的山炮呢? |
|
“一个对此感兴趣的教师提供了很小的一笔预算,布努埃尔制作了《无粮的土地》,着重表现这一地区无计可施的贫穷和疾病。各种各样的痛苦,用一种旅行见闻录的冷静方式呈现出来,对布努埃尔早期作品中的超现实主义构成了一种怪诞的回应。”侏儒、蝇虫、无头的公鸡和被蜜蜂蜇死的动物——当具象的现实比梦境般的超现实更加奇特,布努埃尔不得不借助想象——搬演和扮演——来表现贫瘠、荒凉、偏远的“神龟迷宫”,藉此来找到超现实主义的“出口”。 |
|
8。作为一个穷西欧国家里的穷山村,而且是在30年代,贫穷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不过生在天朝,对这些西方国家的穷,笑而不语。 |
|
9.【超现实方式看现实】与世隔绝、极度原始的边疆地区。关于贫穷和疾病,通过旅行见闻录来呈现,绝妙的平叙旁白都足以将主体推向深渊,在现实中探寻出非凡的超现实视野。|近亲结婚导致基因缺陷—西班牙偏远地区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450 |
|
“当看到坟场,才知道,无论哪里,道德观和宗教观总是相同的。”想到片中好多孩子、男人、女人、甚至山羊,都是不久便死了。就觉得很难过。 |
|
30年代中期的西班牙,左右翼分子互相攻击,政府改革的失败、旧势力军人与宗教人士跃跃欲试,整个社会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之下,布努埃尔敏锐地预见了第二共和国的风雨飘渺,在电影上映的2年后,西班牙内战爆发,这部短短的纪录片中,拉斯赫德斯的居民们过着接近于原始社会的生活,这里没有干净的饮用水,土地赤贫不能种植粮食,更可怕的是人们似乎习惯于此,绝望是与生俱来的基因,那个死去婴儿的母亲的表情可能是电影史上最让人难忘的面孔之一,在一段婚礼习俗的展现后,电影迅速转向了它的真正的主题--死亡,动物们为了生存的努力和人一样在这样的环境下变得不堪一击,布努埃尔用极其现实主义视角的“冷眼旁观”记录着这些日常又骇人的影响,旁白飞快,不给观众思考的时间,只是不断地展示,生病的少女趴在台阶上几天没人管,摄影机的出现才给她带来了医 |
|
触目惊心的贫穷!拉斯乌鲁简直就是地狱一样!看完后不禁想,至少在当时的中国,虽然也贫穷,但中国的4000年农业技术还没有让中国农民像西班牙的这些农民那样,面对贫瘠的土地束手无策,连个锄头都没用过!这农民当的也太不专业了! |
|
看的是1965年的修复版,片头多出了几幅欧洲和西班牙地图,以强调Hurdes的地方性——这里是西班牙,这里是欧洲。纪录片拍摄于1933年,但布努埃尔自己却“欺骗性”地把年份设为1932,这实际是出于当时的政治考量。在先锋派将镜头对准工人阶级、城市化和异国风情的时候,布努埃尔的勇敢反调。 |
|
在马德里索菲亚王后美术馆中。作为历史美术作品反复播出。随着流动的观众,看了部分。纪录片历史文献价值立现。 |
|
西班牙中部山区拉斯赫德斯的人类学考察,极端贫困落后的生存状况,疾病、死亡随处可见,看得让人无能为力。
然而这是部分夸大的超现实主义伪纪录片,从山坡跌落的羊是被摄制组开枪击落的,被蜜蜂蜇死的驴子也是人为安排的,就连那要去埋葬的婴儿可能也没有死,只是睡着了。
事实是,拉斯赫德斯确实是西班牙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布努埃尔这样拍的目的就是想用稍微夸大的情况震撼人心、唤起关注。弗朗哥政府后来禁映影片的同时,也给当地建设了道路稍微进行过改善。那个贫瘠的山区可能就是不适合人类居住,后来人口大量迁出,目前当地经济来源只能靠山林旅游和蜜蜂养殖这样来支撑。 |
|
贫瘠且原生态的苦难生活从景观角度颇能满足看客们道德上的悲鸣感,而一旦这样的苦难人民出现在自己身边则会叫苦不迭掩面而奔,「苦难美学」可以解释与解决很多似是而非,却又一无是处的道德问题。 |
|
本片是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电影导演路易斯•布努埃尔的唯一一部纪录片,描绘了位于西班牙中西部山脉地带拉斯赫德斯的生活状态。本片在 1933年西班牙试映后被禁,直到1937年西班牙内战期间才于巴黎正式公映。巴黎公映的解说词由布努埃尔和皮埃尔•乌尼克共同创作,布努埃尔本人现场讲解。 |
|
超现实的现实,深刻的荒谬,梦魇浮现于生。 |
|
完成《无粮的土地》之后,他确定了“怀着对人类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致力于在银幕上表现各种幻想”的艺术追求。 |
|
布努埃尔诠释了现实主义何以成为最大的超现实; 其早期短片的大胆之处之一是采用已成型的完整曲目作为配乐,剪辑下的影像节奏既暗合音乐的内在戏剧性又与其产生冲突对立――第二乐章的山间号角与田地景观很是相配(明智地删去了谐谑曲乐章),而废墟般的尾声又古怪地契合死亡的结局; 结尾的字幕似乎颇为复杂,是嘲讽抑或是宣言? |
|
我看过的最好的纪录片(之一?)。 |
|
9.7;这个家伙每次都要彻底摧毁我的世界观 |
|
【如果平稳和幸福取缔了内战的话,在这部电影当中的贫困家庭就不会再出现了】海报上那个因为牙龈发炎而死亡的孩子也不会再有了;贫穷不是贫穷的根本。 |
|
开始还以为只是对一个地方的记录,看完末尾字幕才发现,敢情是批判战争的… |
|
布努埃尔唯一一部纪录片。“是-但是”结构给人以希望的假象。影象惊悚,借以表述现实的吊诡,so走的还是超现实的老路啊~ |
|
7。是我小时候想记录的那种困苦,克制、平静、而令人绝望。2个月山区生活成果28分钟,结尾Conclusion则未免太乐观。 |
|
这片土地不仅无粮,也无药,有的只是如龟背般的屋顶,屋顶下皱着眉头的儿童,他们和山羊、毛驴一样,每日都要面对疾病和死亡。而大人们是有娱乐方式的,那就是把公鸡倒吊在绳子上,骑着马拧断公鸡的头。
世界上有很多这样无人知晓的小山村,那里的人们以无人知晓的方式生活着。艺术能做的,只是让他们被看到,为他们的存在留下一丝终会被磨灭的足迹。 |
|
8/10。蟾蜍、蛇、蚊子幼虫、山羊落崖和双手拔开杂草显露的小墓碑,摄影对这些事物像人一样的共同关注创造了超现实风格;庄严浪漫的音乐与叫人绝望的画面产生情绪对立,冷漠的旁白将贫苦人民定义为有攻击性的傻子,镜头却呈现了人们对庆典、知识、辛劳和身体缺陷的乐天知命,反驳了充满歧视偏见的旁白。 @2017-08-29 16:24:15 |
|
布努艾尔的纪录片,边缘、弱势群体、最普通的人和最严酷的现实。超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内在联系 【配乐为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 |
|
纪录西班牙拉斯赫德斯地区小山村险恶的生存环境,由于山地贫瘠,当地人解决不了温饱、缺衣少食,疾病丛生,艰难生存。学校和教堂才带着点文明之光。。。 |
|
就最后几句话莫名其妙,咱别啥事都别赖政府好不;最早的希望工程电影 |
|
据布努埃尔说原计划是要拍西班牙西部村庄Las Hurdes的风光纪录片。 |
|
只能说我万万没想到当时的西班牙可以贫瘠到这种程度,太触目惊心了,太令人绝望了!这是一片根本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山地地貌,不能通车,手推车都不行,只能靠人扛畜力;地不能种庄稼,因为扛一年的好土第二年就不能用了;食物严重缺乏,只有土豆,饿的时候要吃树叶,老百姓经常沿街晕倒,因为营养不良,很多人智力低下;很多人直接饮用山泉水,不卫生。衣服都不够穿,全家人挤在一个榻上,和衣而睡;好不容易可以养殖蜜蜂收集蜂蜜,还是替附近有钱村镇代理,然后还得用骡子给人送过去,可是山路太陡峭,然后蜂蜜和骡子都壮烈了,有时候负责押运的人,也会丢掉性命!学校里教导学生们在黑板写下私人财产不容侵犯,多可笑,他们有财产吗?他们一无所有啊!这么贫瘠的小镇,居然可以有华丽的教堂,老百姓住的房子可能比猪窝好一些!政府教堂集体缺席! |
|
记录了西班牙偏僻地区的贫苦生活,最后借此对西班牙的政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布努艾尔同情苦难人民的电影。。。。。
|
|
反正隔着欧亚大陆可以直说,并不是很确定摄影机之眼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情绪,尤其面对那头被摔死的山羊,和那些生活在贫穷、疾病中的人(sounds familiar)是同情抑或厌恶与恐惧,还真的很难说;而到底是不是比远距离地浪漫想象更加友好,也没那么容易确定。但至少这是had to。 |
|
真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事实,觉得在那样的村落有人生还已是奇迹。将这样的画面呈现出来,也难怪会“触怒政府”。除去新现实(主义-_-)和超现实都能这样玩转的本事不提,布努埃尔越被禁越要揭露(大不了换个地继续)的脾气委实令人叹为观止 |
|
现实比超现实还超现实——如果布努埃尔来到中国,他将拥有一辈子取之不尽的素材。 |
|
无粮的土地,那些被遗忘的人们。 |
|
部分西班牙人民曾经穷成狗。32岁的甲状腺肿大妇女和28岁的病患让我惊呆。 |
|
Portrait of a place: Las Hurdes. Commentary & sensational music. |
|
超现实主义大师的现实主义之作 |
|
现实残酷起来真的绝非虚构故事所能比拟,所有贫困导致的饥饿,疾病与死亡都叫人看得触目惊心,结尾布努埃尔更指向政治,没有脱不了贫的村落,只有不作为的政府。 |
|
西班牙拉斯赫德斯山村贫穷的生活,叶子做床铺,腐叶做肥料,近亲结婚,侏儒症等病症,蚊虫疟疾,死去的小孩。本片之后,布努埃尔开始关注现实。 |
|
布努埃尔脱离了超现实主义之后的作品,对民俗风情的记录。呈现人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类学纪录片。 |
|
关注现实的开始 |
|
全片使用配乐,讲解作为同期声,富有张力的镜头,纪录片也拍得如此风格化。。。 |
|
伟大的批判性 |
|
贫困的可怕,人像苍蝇般活着 |
|
穷起来都是一样的 |
|
是不是纪录片有争议,但绝对是布努埃尔。极其喜爱他这套冰冷的居高临下的旁白,让人想到那些社论新闻的主播,究竟扮演的怜悯与冷漠有多大差别,能让人赞美前者唾弃后者?他的讽刺还不止于此,在纪录片这样追求真实的题材里,他混入了人工干预和设计的素材,这些素材甚至是“不道德的”、“虚假的”,假如没有幕后,观众依然会为这样的扮演而感动,而当幕后揭露,观众由同情转为唾弃的心理变脸也极为精彩。布努埃尔的的确确是用超现实主义手法在拍“纪录片”,不仅仅是赋予虚假以真实,更是一种彻底的、强势的主观入侵,他的意图是毁灭与重塑,这么看来他简直是个电影暴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