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世界上,乱七八糟的男人,终归很多。林青霞只一个。张曼玉只一个。三毛只一个。 |
|
令今生不爱我的人,子子孙孙流传着他与隐秘的我相爱的传闻
|
|
虽然是三毛的剧本,骨子里却是张爱玲的精魂。国仇家恨永远都是小情小爱的脚注,要倾一个国、一个城,才能把爱情的起承转合述说完整。红尘滚滚,滚滚红尘。 |
|
三毛的《滚滚红尘》写的是张爱玲和胡兰成,想的是她与荷西,演的却是林青霞与秦汉。而我不解的是,为什么现在的电影或恶搞或庸俗,或疯癫或假正经,再也找不到滚滚红尘这样气质的好电影了呢 |
|
“三毛的编剧,林青霞与秦汉的情侣搭档,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故事原型,张曼玉的出彩表演,再加上罗大佑那一曲柔肠寸断的《滚滚红尘》。这些,已足够构成期待一部经典的理由了。” |
|
“起初不经意的你,和少年不经世的我”——足以泪流 |
|
三毛写的是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故事,想的是她和荷西,拍的是林青霞和秦汉 |
|
林青霞和秦汉的对戏非常到位,不仅把国乱家亡之时相互怜惜演绎得淋漓尽致,而且把个体命运的无力感表达得恰到好处——这当然和两人本身的气质有关。试想要是换了杨幂和黄晓明,这戏就不能看了。所以演戏本就不是扮演别人,而是自我的展现。高贵和平庸,一眼就明白了。 |
|
张爱玲和胡兰成、三毛与荷西、林青霞和秦汉……全部都是令人叹息的爱情 |
|
我对这部电影有一种莫名的好感,因为这是一部既有张曼玉、也有林青霞的电影。小时候我自我介绍的时候会说「张曼玉的曼、林青霞的青。」总感觉这么说 会让我的名字更美一些。终于等到数码复刻版《滚滚红尘》。仿佛是有人吹散了时光的尘埃,每一个脸庞都变得焕然一新。28年前,有一个男青年在放映厅看完了《滚滚红尘》。他决定取两位女主演名字中的各一个字做名字,送给即将出生的女儿——我就是那个女孩儿。故事的最后,死于文革的沈韶华,在遗作《白玉兰》的结尾写道:「人们问她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她说娃娃生下的那个晚上 月亮好白,就叫月凤好了。」月凤是韶华最好的朋友,她让早亡的月凤以另一种方式得到生命的延续。林夕写了粤语版《滚滚红尘》的歌词,有一句是这样唱的:「令今生不爱我的人,子子孙孙流传着他与隐秘的我相爱的传闻。」 |
|
喜欢这样浓烈的感情和浓烈的美。月凤一闪山,“女人遇到最爱的那个人,就是她最危险的时候。”她活泼离去的样子,以后也很难忘记了。原来有一种人,真的是为表演而生的,总之,她不演,可惜了,纵使身边的人儿再动人,也不及她伶俐,目光难以从她脸上移开。 |
|
严浩的腔调,不提张爱玲与胡兰成,林青霞与秦汉的感情纠葛也够让人唏嘘的了。3星半 |
|
或许可以看作另一出版本的白蛇救夫。只不过这里白蛇是凡人,是林青霞,许仙是妖,是秦汉。这一回许仙算不得辜负过白蛇,他只是活到垂垂老矣。小青也是早夭的人,是张曼玉。 |
|
“整个民族陪她一起受难。”唉。。。 |
|
她把生命还给了我,而在她最伤心的时候,她只有她自己 |
|
小时候看过,那时候还不知道这是三毛大人写的剧本。对林青霞没完没了割腕很不解,对她家人居然习惯了她这样更不解。对她那桌布当披巾很崇拜。~~我总是很盲目。 |
|
最喜欢的作家,最喜欢的演员,最喜欢的歌 |
|
人潮中,有谁能拥抱的那么紧。 |
|
修复画质还行,电影其实没那么好,注重情绪、氛围、情调,故事却比较平淡,有些地方煽情得琼瑶剧,当时热恋之中的秦汉、林青霞演出了痴缠恋人感觉,这无需表演,就是她们自己的写照,电影之外他们终于还是没能在一起,这个片子没有严浩导演的《似水流年》好。 |
|
三毛写的是张爱玲和胡,秦汉却是那副看起来太正人君子的模样,无比符合老左无产阶级审美……最后竟然是在余老板身上感动了,这样认真的配角。小说与现实两条线索的交叉最后形成汇合。有些台词太烂,为了阳台上美丽的几分钟,为了罗大佑的配乐,带着私心给五星。 |
|
震惊!万万没想到你片居然是个大型喜剧片!北影节上观众至少全场爆笑5次!什么小姐你下来吧你爹死了!字面意义上的五雷轰顶!秦汉左拥右抱说一家人齐齐整整!你叫别人小傻瓜我不开心!认真说的话,这片剧情跳跃逻辑全无bug奇多,沉湎于文青的自伤自怜,自以为兼顾历史洪流与个人命运,其实只有舔颜可取 |
|
“自己人的政府,还怕活不成吗”。整体有点乱世佳人的味道,尽管林秦张三位主演的表现可圈可点,但最抢戏的却是吴耀汉,这个角色和后来《甜蜜蜜》里的曾志伟非常像,其实很多同类型影视剧都会设置这样一个角色,不那么讨喜,不那么伟岸,甚至显得和主角格格不入,但正是这个角色提升了整部影片的气质。 |
|
张爱玲、三毛、林青霞秦汉,一人一星就值这分了。巨蟹男是典型关键时刻怂的主儿,况且天蝎女炽烈纯粹的爱本就一定要棋逢对手,不是人人都接得住。欸,“至今世间仍有隐约的耳语跟随我俩的传说……” |
|
不造是不是时代的关系,想表现厚重反而表现得很浮夸,情绪特别不连贯,像是为了表现主题硬凑的说明文。然则像林青霞张曼玉这种既美且会演的女演员真是难再得 |
|
时代电影。戏外三毛写下张爱玲的人生,戏里韶华把自己的命运赋给春望。每个人物都是如此生动,每张脸庞都经得起大特写。并不觉得剧作止于言情水平,颠沛流离是那个年代的主旋律。视听语言有很强的感染力,许鞍华的《黄金时代》在情感上就稍逊一筹。风雨飘摇的年代,为爱而生而死的女人,是真正的强者。 |
|
三毛编的剧 怎么也有点煽情做作呐?
那时的张曼玉挺可爱 谁说是"花瓶" |
|
患有重度中二文女青年病的女主角與透過愛著女主角移轉(?)被指摘為「ㄏㄐ」之鬱悶的男主角之間「極」轟轟烈烈的瓊瑤式(?)愛情故事。張愛玲/胡蘭成。《我是一片雲》,秦林映射,小傻瓜。開場女主角性格建立:封閉閣樓、未現身的威權父親、割腕、破窗;留聲機,窩棉被內,不涉世事,仍要生活。通貨膨脹等物質背景。隨意貼標籤的獵巫年代。片中小說的影像化:不只在講文藝之可貴又無用(鋼琴廉價賣),也在講亂世下被武斷填充複寫,可是仍保有不可侵犯的珍貴部分。分離高潮戲的抽格,其實挺low的⋯尾聲秦漢的雪地行,1990年金馬獎大勝的時代因素。閨蜜月鳳(張曼玉)死後,林青霞的外型大轉變,濃妝、旗袍、世故感。學生運動段落,洗地板,血水流淌,影射?可以查查嚴浩的ㄓㄓ傾向。沒有literal的做愛,可是有墊腳尖共舞那場,維持愛情的純粹性。 |
|
心里总是留位置给“秦汉”这件事,下场总是很惨烈。“秦汉”的我爱你,听起来总是令人发笑。而我竟然以为上个世纪的人会比我们无私一些吧,真是傻到家了。就算是换一个时空,也还是一样的结果。 |
|
“当一个女人遇上让她深爱的男人,就是最危险的时候。” 三毛写的是张爱玲和胡兰成,其实想想秦汉林青霞十多年的情感八卦也挺贴切。电影并没有太打动我,一个为爱盲目任性忘我的女人,这样的命运也不算太意外吧。秦汉好像戏里戏外都是这样寡断软弱的文艺男,闹心得很。张曼玉的灵动之美更惊艳。 |
|
#重看#“想你就在那里,这温州城就像含有宝珠在放光”早知道你会这样;踮在脚尖上的曼舞,人群中失散的莫离莫忘,雨夜死别水波荡漾映衬下两女发光的脸庞,三人行的天真,一曲滚滚红尘,天地间早换了颜色;好多镜头直接代入秦林现实,简直人戏难分,最后的幸福时光。 |
|
林青霞赤脚踩在秦汉脚上在上海的黄昏里沉醉共舞时,惊觉此一设计早被后来者反复使用。里面的女性都有为爱牺牲的本能,很年轻的爱情观。余老板再好,爱情不是找父爱母爱,爱情是心甘命抵,张爱玲也是心甘命抵,但不是台湾言情这般。张曼玉青春可爱,真理想挚友,比演蒋南孙时还可爱。 |
|
林青霞和张曼玉在此片中都美极了。爱情是执着的。 |
|
我能接受汉奸,但不能接受软绵绵。“我的手上没有血”远不如“我不是汉奸,我是日本人”来的有力。基本上就是个威力加强版的小女人日记,林青霞很入戏,但是一颦一笑无不模式化,那就是她的世界,她也只懂得那样演绎这个世界,张曼玉的月凤生动的多,这就是明星和演员的区别吧。辜负了那首好歌。 |
|
严浩对历史之下个体命运的痴迷,转换成几段矫情的缠绵爱情来表述,何况文青式的台词和大段的恋人絮语像是强行灌输于观众的自我煽情。香港导演往往缺少那种宏大且深刻的表达,或许是地域差异、或许是文化环境,往往限制一个导演的表达。严浩很明显让自我的表达消散于三毛的文字和宏大的历史中去了。 |
|
最悲的不是滚滚红尘中飘零的爱,而是没有爱的人,心中无爱更绝望。 |
|
烂就一个字...叙事基本没有,全靠近镜短镜糊弄,剪辑混乱毫无节奏...不知翻了多少回白眼念了多少回“神经病啊”,这种槽点满布的电影去影院看就是个错误...林青霞竟然靠这片拿到金马女主,估计就是女主当终身成就发了吧... |
|
平板单薄煽情。胡兰成张爱玲何等人物,20世纪40年代何等乱世,都不是三毛能驾驭的。林青霞天赐一张玉面俊颜,然而凡是不装逼的时候就让人觉得演出力有未逮,明显被张曼玉比了下去。 |
|
三毛编剧,林青霞与秦汉的情侣搭档,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故事原型,张曼玉唯一一次绿叶,再加上罗大佑那一曲柔肠寸断的《滚滚红尘》但是,片中戏剧冲突缺乏逻辑,大背景描绘粗糙欲言又止,一本正经的拍成了台湾式爱情片,实在乏善可陈平庸至极,只值三颗星。难怪网上连个高清的版本都没有 |
|
结尾太缺德了,还要加一句“值得安慰的是整个民族跟她一起受苦”,哪儿值得安慰了? |
|
这帮人根本就不懂,最悲剧的不是什么滚滚红尘,而是没有相爱的人。 |
|
潘恒生具有超前意识的摄影,无疑帮了严浩大忙。尽管展现的是略显矫揉的战乱爱情,但三毛独有的那股爱情甜腻,倒是迎合了时代变化的不由纷说,而那一句“红星誓言”,更是摆正立场的绝佳范本。林青霞与张曼玉的互动,基本令秦汉这个男主角名存实亡。 |
|
张爱玲的故事。女人爱上一个男人才是最危险的时候,看着韶华少独知音绝,却因为知音的出现而深爱上,呈现出小女孩般的天真。为了深爱的人,韶华可以放下一切去找他,可以泼妇般骂街去保护他。结尾上船处比较感人,余老板的深情,韶华的情深。总体把胡兰成美化了。 |
|
81/100月凤(张曼玉)在沈韶华(青霞)被情人背叛后回来找她,以及香消玉损后林青霞的戏全都很难hold住眼泪。当爱情之梦破碎,那个最关心你的又可靠的朋友死了,无法想象。 |
|
秦汉儒雅曼玉灵秀青霞明丽而痴缠,人是真好,怼着脸拍是那么耐看。歌也动人,人世游和千古愁。只是剧情支离飘忽,台词粗糙浮夸,乱世和红尘都太薄,满是干冰气息。就别碰瓷张爱玲了,分明差得太远。《白玉兰》这种故事鸳蝴作家怕都不屑写。 |
|
本片根据三毛最后一部同名作品改编,获第2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严浩获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林青霞获最佳女主角,张曼玉最佳女配角 |
|
三毛唯一中文写作作品,她的倾城之恋,献给张胡二人的情书,导演编剧对于gm的态度也很保留。想刺杀男主的男人,最开始恨他;男主正面对决又胆怯,给钱又收;被抓又跪地求情,然后又抄女主的家;最后为了让人抓男主又说他是gcd,好跳梁小丑。闺蜜月凤追随爱人干gm,与爱人牺牲了性命。最后她梦中报信,接着在被害的地方说,他把心给了gm,我把心给了他,简直让人动容,神来之笔。林青霞好会演爱人的迷狂沉醉,后来才意识到男主是秦汉演的,两人纠缠了十多年,已经不是演了,而是真情流露。片中两个男主辜负了她,一个是她的父亲,一个是她的恋人;而另一个男人她不爱,不年轻又有些平庸,却是陪着她留下的人,自己人的zf,还能活不下去吗?最后男主来找女主时,男主站在白茫茫的大地上说好在又整个民族在陪着她,张爱玲如果留下就会是这个下场 |
|
终于明白吴觉人黑严浩说的三毛风格是什么风格了。从序幕开始,无论音乐,群演,桥段,台词,全都不合格,更准确说,只能出现在那个特定时代,是琼瑶风格,读者文摘水平的大历史,就惨不忍睹。后半段有几场戏,我这里有两张船票,码头的乱世抽帧,还有见水平。 |
|
二十年前能看到这样一部信奉心大于国理念的张爱玲式作品固然难得,但严浩对原著的粗暴解读又一次毁了一部小说。说到底,描绘这种大时代的小人物,还得看大陆导演,陈凯歌与娄烨的组合或许是最佳的选择?导演没有对复杂的人物情感关系做过多的铺陈,反而在片尾那场离别戏里大玩煽情,实在是有点不分轻重 |
|
8/10。因自主初恋遭囚禁的沈韶华是燃烧灵魂的代表,她沉浸在自己精神世界,忧郁无力感的文笔触动了章能,他们的爱情像阳台上裹着披肩的舞蹈,是脱离红尘又不经风雨的,余老板作为远驻的追慕者,挥武士刀发狂地保护爱人愿跳下救命船同甘共苦,结局却只能是弱女子投入到解放军这个更强大政治权力的怀抱。 @2016-08-10 00:09:33 |
|
秦汉这种男的谈恋爱很不错啊,像父亲一样哄着宠着你,又有文青范儿。但是懦弱的本性可不可以过一辈子就难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