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世界改变你不改变,大家都抛弃了你,你认为大家都傻,这是坚持还是顽固?多少有《杰出作家》抛出的论点,作为作家、艺术家,仿佛英年早逝是最完美的结局,这样他的作品都能流芳百世,千古绝唱,商品价值也随之成倍增长。而诈死的乌龙更加意外的炒作了画家的作品,所以人们喜爱的到底是作品本身,还是什么呢?不折不扣黑色幽默,两个老头捏造死亡和不惜谋杀知情者,虽然药物失效而未遂,还有世人对画家死前作品的不认同和“死后”作品的认同等都是嘲讽。两个老人的友谊到是真的! |
|
上一部《杰出公民》太优秀了,把新作衬托得无比平庸。是在每一个分岔口,都能分析出接下去有几种拍法,但每种都不怎么有兴趣的平庸。
“艺术家死后作品才卖得出价格”是老生常谈,假死也不是新鲜玩意,艺术节挥金如土有没有品味的暴发户也不出奇,反应艺术家愤世嫉俗的老混蛋性格的事例都没什么意思…
更尴尬的是,它意图重描的几段人物关系里,爱把没有特别鲜明(两位主角之前的革命友谊说服力不太行),恨吧也不显得很浓烈(画家和年轻前女友之间根本没多少剑拔弩张的机会)。全程面无表情地把片看完,内心毫无波澜。
导演还想在他自己的“双方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双方又都有自己道理”的语境里继续创作的话,还是应该挑更敏感、更辛辣、更生活化的题材。 |
|
黑色幽默讽刺精英主义话唠电影:诈死的过气画家和他的经理人联手整事儿的故事(两个老男人一辈子相知相怼的友情设定和《年轻气盛》如出一辙)。
前半段会觉得画家的行为又二又乖张,然而画家到车祸之前始终做到了“不为五斗米折腰”,再穷再落魄也没有自降身份迎合他瞧不起的买家们。
后半段老画家诈死后画作升值:艺术其实是一场欺骗?如果艺术家在世落魄去世被追捧,那么艺术品收藏家也不过是投资家;如果艺术也需要营销,那还是艺术么?人们到底欣赏的是艺术,还是被包装被告知是艺术的艺术?艺术的本质是灵魂深处的审美还是肤浅作势的装逼?
最精彩的两个片段:
老画家劝退做事认真懂礼貌的学生:你这么好的人品当不了艺术家。
老画家的临终疯话:奴隶制并没有结束,只是变成了工作;人们上了大学受了教育,这种被教化的无知,是最没救的无知。 |
|
卖过作品,一直在创作的人,才能理解这部片的核心。感动我的是,艺术经纪人和艺术家之间的感情,这种利益关系下诞生的感情,在现实当中应该是不存在的。 |
|
很讽刺,画家的大部分作品都没给自己带来财富,倒富了一些坏人。 |
|
想起来荒蛮故事里的一句台词,“老鼠药过期,是更毒还是不毒”,看来毒药过期是不毒。 |
|
比起《杰出公民》来还是有差距的,但我对它的主题表示敬佩。 |
|
发现我看过哈哈哈哈哈哈哈 |
|
三星半 |
|
#剧透#一对由画廊主和画家组成的奇葩组合和患难好友。Raúl Arévalo太可爱了!(当年第一次看他的电影也是在这间影院)所饰Alex小哥乃难得一位正直之人,你们不要欺负人家嘛~当艺术家需要有野心、自私,正如这对搭档假死、杀人,利欲熏心,继而心生歹念不择手段。梵高死后才出名升值,片中老头画家何尝不是。前大半段着实平淡无趣,出现反转后才瞬间有看头。阿根廷人真是人手不离一杯马黛茶啊!令人震悚的重低音配乐萦绕影厅四周,回荡着炫耳的电子氛围。 |
|
五星好评,讽刺中带着幽默,有点鲁迅的感觉 |
|
画家死后作品最值钱,所以很多人应该都幻想过类似的故事,这次导演真拍出来了。 |
|
喜剧效果还不错 |
|
好丽友味儿的 |
|
还不错,朋克老头感天动地。小西天资料馆 |
|
三星半。吐槽大电影,他们说着愤世嫉俗的话,做着人所不齿的事。揭露真相,也掩盖真相。前怼耶稣,后怼皇室,向上嘲讽艺术,向下讥笑民众。即便两位主角的友情似乎是导演唯一的道德标杆,也混杂着各种精打细算。镜头里布宜诺斯艾利斯确实野蛮又迷人,却缺少生命的深度和质感。杰出公民还是有人物的复杂和悲剧意味的,到这里的人物更多是推动黑色喜剧发展的旗子。白眼翻过后,别忘了审视世界。 |
|
虽然猜到了套路,但是画家出现的时候我还是笑了。另cctv6里有删减 |
|
表演牛批,尤其是男配,台词功力很强,方式也很特别,给人的印象保留了模糊性,介乎势利小人与真心朋友之间,成为了悬念的一部分。故事一眼望穿倒没有什么可多讨论。如画的山川震撼人心,奥迪的植入也是太明显生硬了。政府支持的电影项目啊,完成度和质量都不错了,叫人感到非常柠檬。三星半。 |
|
又来了一大堆金句,视听小说,话唠密度赶超伊朗。黑色幽默风格与《杰出公民》如出一辙,只是主角变成了画商和落魄画家,靠一个生死骗局拆穿艺术市场真相,探讨艺术创作困境。只是这次真的很浅白,就没前作好看了。 |
|
人物和情節都是非說教性的,這是本片最大的優點。可看性很強,兩位男主間的友誼讓人感動。雖然不是每個細節和橋段都全然有說服力,但仍不失為一部好片。 |
|
只有100分钟,却感觉像三个小时 |
|
生不如死,死不如折腾。 |
|
3.5 跟《杰出公民》一样的自恋,但依然有趣。Renzo是不是挺像宫崎骏?结尾卡斯特地貌想起张掖的五花肉,啊好久没跟龙猫一起旅游了,哦不对五花肉那次是跟芳芳。 |
|
胡胡伊看来是个令人神往的地方 |
|
导演上部作品还能揶揄一下莫言,这次说说蔡国强?艾未未?罗子丹?都不太符合啊~ |
|
仍然有很多力道非常独特的幽默,表演很放松,节奏感也很好。故事到了一切被拆穿的时候,本以为会发生重大逆转,没想到结果是这样。有点虎头蛇尾的惋惜。 |
|
依旧没有视听,荷里活行货,精确地踩上了每一个cliche的点。 |
|
话痨黑色幽默电影,还不够杰出的杰作。身在浮夸的社会,人人都在特立独行,但最终却只能随波逐流。 |
|
算不上喜剧片,剧情内容也简单,讲的故事感觉新闻报道上看到过。圆滑商人画廊老板的男主和没落却不流于世俗的画家有着40年的友谊,男主百般劝说,老画家宁愿毁掉卖不出的画也不愿迎合市场。窘迫到被房东赶走、吃霸王餐,结果过马路被车撞成失忆想自杀,抱着人死画值钱的想法男主跟医生要了毒药,私下则将画家送到千里之外,一系列操作让画家开启第二春。直到画家徒弟跟踪男主知道真相,两人决定灭口但药效过期后来被对方揭露。小小处罚反而名声大振。 |
|
电影频道 |
|
#HKIFF 比《杰出公民》少了些黑色。温情+喜剧就普通了一些。不被时代裹挟的老画家劝退呆学生那段最精彩。 |
|
2.5 比前作也就差个十万八千里吧 |
|
画家与经纪人联合骗有钱人的钱作为一个环保主义者应该大力支持啊,反而转去举报,还非要当场告诉被举报人,可惜毒药过期了。知道了库姆族与胡胡伊。CCTV6播放版本画家给商业公司的画作有删减。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节目中心译制。 |
|
感觉这一部要更好笑 两个老头挺有爱 隐居处的地貌太美了我的天 胡胡伊山脉?实名投诉字幕机 :(
#19年北影节4th |
|
“奴隶制度从来就没结束过,现在它的名字叫‘工作’。” |
|
小伙子真正直,但胆子也大,好莽啊,这种想举报的话,就一定要当着举报对象说出来吗,说完还敢吃喝人家提供的东西…… |
|
透过一场艺术品的交易骗局反衬两个艺术老炮儿的情谊,在巨大的诱惑面前考验人性,公园长凳上注视路人猜职业那段还蛮有意思,NGO青年的理想主义也令人感动,结尾的人物弧光有点把之前的悬疑冲散了,不过整体还蛮轻松诙谐的。【资料馆·百子湾】 |
|
失望,有所期待却落空的失望。导演未能延续其在《杰出公民》中的优秀表现,让人失望。叙事元素依然是相似的,节奏并非混乱,人物也立得住,为何炒了一盘粗俗冷菜?剧情里面的画家厌恶却接受被甲方安排的绘画,剧情外的导演似乎也是草草立项、草草执行,草草收尾于一个可控的局面,讽刺效果也必然草草。 |
|
还挺喜欢这种话唠电影的,喜剧色彩也挺浓厚 |
|
小伙是个耿直梅西。 |
|
外表酷炫叛逆的内心傻白甜 |
|
最大的悬念其实也很好猜,所以讽刺的与其说是事件本身,不如说是这个追捧人设崇尚浮夸的虚伪社会吧。 |
|
故事讲的哪哪不靠,毫无趣味性 |
|
画家好多狗 |
|
比《杰出公民》更有趣 |
|
梵高只有一个。 |
|
“全世界看二十二个富翁追着个球跑。”温情可爱,幸好小伙没死不然就彻底俗了。即使不是“杰作”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 |
|
to be 杰作 is a problem |
|
“死者”倒下之后被拐杖戳了几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
给老白男艺术家的童话故事,3.5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