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相信这不单单在批判子女不孝,
而是在记录一种无奈的残酷轮回。
很多人爱站在道德高点指责人心,
忘了什么样的土壤会长出什么样的人心。
当你被贫穷与困厄缠身而自顾不暇,
对老人能做的未必比片中的儿女好多少。
所以寄生虫会发出因为有钱而善良的感慨。
所以有些赤贫山村为了下一代将老人抛弃。
能在泥沼中坚守德行的人性光辉并不多见,
也没有人能知晓那些道德楷模的幕后生活。
信仰是被摔碎的观音菩萨,
崩坏是葬礼上的大腿舞。
无力是老人的自嘲发笑,
轮回是儿媳桂花的摔倒。
克制的镜头与非专业演员如纪录片真实。
中国九亿多农民老龄化才刚刚开始,
我儿,敬老院来信了吗? |
|
非职业演员全员立功 |
|
暮投我儿屋,听坟夜招人。
老年好可怕,又在跟着人的过去,还会成为人的未来,一边看电影一边计算自己还有多久变老。唉,活着是一件多么苟且的事,才会让死亡才变得光荣。 |
|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过上了《欢乐颂》中安迪一样的生活,我只知道有很多家庭遇到了《喜丧》里奶奶一样的问题。 |
|
老太太临走前的那个早上,起床,倒水,抹脸,篦头,照镜,拜佛,服药。破旧的棚子里,晨光从豁口透进来,远处有鸡打鸣和狗的晨吠。生而为人的孤独啊,在这悠然的一幕中,淋漓尽致。 |
|
各种反讽衬托出的悲凉,个中况味还没等老已能体会。真的不能看有老奶奶的电影,更何况还是如此残忍的一部。 |
|
横跨四代人困境的家族谱系使它在社会议题外有着更为丰富的历史指向。在极为艰难的制作环境下,导演依然展示了他对演员、节奏的准确控制力,尤其对于非职业演员的调度,及对日常县乡镇村生态的冷峻观察。它甚至也可以同欧洲古典人物画像相媲美,镜头饱含怜悯与救赎,珍藏着这个时代最易被忽略的群像。 |
|
生即是苦难,死亦是虚无。你愿意留在不堪的苦难,还是去往寂灭的虚无? |
|
现实生活有很多面,影片反映的是其中一面。老太太独自拉扯大六个子女,晚年这段时光却活得毫无尊严,只有一个女儿很孝顺。得了笑病后老太太总是抑制不住地大笑,笑得越大声,越是让人感到无尽的悲凉。 |
|
直面农村老人的自杀潮,曾经中国传统的百善孝为先渐渐变成了老无所养,儿媳的冷嘲热讽,自身却也逃不脱岁月无情的轮回,特别讽刺!加上亲戚邻里的“专业”表演,非常希望这样的社会题材电影能再多一点! |
|
日子比你想象的长,人心比你想象的凉 |
|
最终那个含辛茹苦的母亲,却是被自己的孩子期待离开,💔💔 |
|
竟然忍不住流泪了好几次…笑病的设计太巧妙,哭笑的混淆和交错,让辛酸加倍、张力放大。乡村信仰的消逝、礼义廉耻的丢失,都在最后那场喜丧上跳梁小丑般的表演中炸裂。母性、孝道、生死、轮回,多重的意义空间。凌厉、真实、窒息感 |
|
闯入者式残酷暗黑版东京物语。前面太多童年记忆贴近内心,镜头单调细数平常角落。三对儿女尽管家境不同却一致冷漠,儿媳对婆婆的恶近乎变态地步,没有交代家族之苦一味残虐老人让我渐渐出戏,成发泄大悲苦的极端假象,老太亲眷全是坏的对立面。情绪在以乐衬哀的喜丧中崩塌,结尾循环论说教稍浓。 |
|
一次被家人期盼的死亡,一次对于生命意义的拷问。真正的死亡都是沉闷的,在死亡到来之前的那段时间,真的让人见证什么叫不堪。中国底层的暮年,中国式的一场丧礼,映射的都是内心的衰败。 |
|
为了纪录式质感,这么拍,无可厚非,从剧情片角度看,视点有点散乱,出场人物多,杂,没节奏,平实稳妥得像电视专题片,看完有点犯迷糊,没记住非职业演员谁是谁。题外话,作为南方山区人,对北方喜丧不太能理解。老人在,你推我攮人人愁;人死,载歌载舞,民歌、迪高、艳舞大家乐,不知图啥。 |
|
生如蝼蚁,死如草芥。 |
|
克制隐忍的拍摄视角,传递出的却是无比触目惊心的社会现实和颓唐、悲怆的诗意美学。对细节的捕捉极其准确生动,重复而又各有变化的场景,传递出超越代际的轮回与宿命。现实本身,就是最为精妙的艺术。 |
|
这个题材的剧真的很少,不过真实的反映了现在的社会老人的处境,看的人挺沉重的,不知是该感叹现在的社会,还是感叹亲情!总有一天每一个人都会面对这一天! |
|
嘴里说的都是“俺娘”,心里想的都是“你娘”,实际行动都是“他娘”。 |
|
中国当下的《楢山节考》。老人的眼睛低垂,表情藏于黑暗之中,笑声如哭般凄苦,唯有步态仍在求生。无须情节,坚不可摧的人物关系已足够有力,台词粗野而生动,镜头的沉稳持距释放着善意,却扛不住如命数般循环的恶。 |
|
#FIRST10# 二刷。英文名叫laughing to die ,即是喜丧,又是老人得了笑病。埋下的伏笔都有对应,拍的工整。穷是原罪,人性刻画的看似随意却又深刻,喜丧讽刺,由此之后,命运周而复始,有种宿命感。 |
|
子女身处的不同空间(农村县城都市)、不同阶层,父权结构里的不同权力位置(如女儿与儿媳的差别),都把这个老无所养的故事建立在更大的社会真实中。这一农村中上家庭面临的困境被如此从容又残酷地展示。虽然难免有用力过猛之处,但正如老太太无法抑制的笑病,丧失掌控的情绪在呼唤观众对情境的参与。 |
|
个体很符号,群戏却很真实。节奏慢了点,但是故事本身震慑感略强。电影质感太差了,感觉这已经成独立电影导演通病了… |
|
直击中国社会现今大隐患,老无所依的现象不惟是乡村的,城市更多见,在人际关系纽带稍强的农村铺展开这个随处可见的故事,更具戏剧张力;笑病仿佛是对一生辛劳却无颐养天年的悲凉自嘲,当死亡成为一种必须,生存的意义显得格外荒诞;葬礼上的尬舞颇有魔幻现实之风。 |
|
4.5.确实有小津的感觉,但比起六十多年前的日本东京,如今的中国农村的人们活得如同蝼蚁。人生况味中的悲观是相同的悲观,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好像更笑不出来。老母亲说“日子比你想象的还长呢”,泪目了。 |
|
看的五味杂陈,这虚构的故事,太真实了。 |
|
把那些留有我影子的照片都扔掉把,连同良知一起。将那些带着我气息的碗筷都撇开吧,连同亲情一并。你们走向了外面的世界,拥抱着崭新的生活。我却固守着这里的回忆,缅怀着破烂的时光。沉默的菩萨在昏暗的灯光下破碎,孤独的灵魂在燃烧的烈火中走远。我总算死了,正如你们所期待的那样,不用再搭钱了。佛典有云: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从拜神佛,到拜金钱,从怀敬畏,到无所恃,信仰的消亡和道德的瓦解是同步的,老人的笑在半疯半傻之间,透露出无尽的苦涩,和一丝神鬼莫测的寒意,她笑这世界千变万变,苦难永恒不变。而所谓的喜丧,更是丑态百出,喜从何来呢?从解脱中来。他们不必再背负着那份道德压力活着,养育之恩随着熊熊的火光灰飞烟灭,终于可以安心的去看外面的世界了。殊不知,多年后一个静谧的夜晚,自己也将面临同样的结局。 |
|
养儿防老根本就是个概率事件,养个好儿也许能防老,养一群不孝子就怕活到老。四世同堂、天伦之乐也不靠谱,社会氛围“一切向钱看”,加上有一群精致利己的儿孙,即使有天伦之乐,那也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传统道德早已崩坏,在二儿媳这种人眼里,一个玉手镯,比亲情伦理要贵重得多。 |
|
老太太一个人要饭拉扯大六个孩子,三个留在跟前,在等待敬老院有人去世空出床位之前,老太太去三个孩子家轮番住住,这家住不下去了换下家。在老三家有这么一段对话,三孙女想去浙江打工,三儿媳说:你怎么这么自私呢,扔下我们自己去看世界。三孙女:你们倒是不自私,爸,你不自私扔下奶奶在山沟里自己来城里了,奶奶养了六个孩子,到头来得去住敬老院,活得真不孬。//我觉得这是指望养儿防老的最佳宣传片。 |
|
相比去年的心迷宫,这部电影剧本扎实,细节丰富,克制隐忍,难怪好评 |
|
把养老这种公共和社会责任转嫁到个人,用孝道来规训,电影遗憾没有触碰到更本质的问题,但仅是展现农村老人的真实境况已足够触目惊心。想起之前看过关于农村自杀的研究,老人觉得自己“做不动了”“没用”“不拖累孩子”自杀或被自己孩子他杀的数字惊人。以“有用““没用”来评判一个人是否有生存价值真是可悲可叹,难怪此地有“你要自由干什么”的诘问 |
|
4.5星,作为在北方长大、也在农村待过的人,这片要比《吉祥如意》更加深刻,也更加现实,因为类似的事件,耳濡目染过不少。老奶奶的求佛举动,偷偷给孙女钱,儿媳妇扔掉老妈妈用品,对老人的态度,亲家间的撕逼,曾经为这个家操劳一生的人最终变成了家里的累赘 ,老人最后像踢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而每个家庭也都有自己的说辞,并穿插了原生家庭的固有状态。大量的细节非常有生活化,这些事情常见于当下,且正在发生中。全非职业演员,后半段略有戏剧化的痕迹,稍微冲淡了写实(比如那50块钱)。所谓“喜丧”,在此之下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很高兴你终于死掉了”。 |
|
作为2015中国独立影像展(CIFF)的最佳处女作奖,它的确体现了一部杰出处女作应该具备的要素:在极端有限的条件下的创造、对非职业演员的出色运用、灵动、有勇气和情感力量。导演在揭示悲剧的循环的同时又给出了“出走”的希望,个中况味,复杂且动人。 |
|
看这种电影其实还是蛮压抑的,时间不长,可是我就是会觉得过了很久的感觉。讨厌这种落后,讨厌这种差距,我不知道这种现实我们是应该去批判愚昧还是去唾弃人性,当然在面对 喜丧 这事得无力感还是让我蛮失望的。人生而为人,可偏偏有太多人辜负人的称谓。 |
|
最近很感兴趣的伪纪录片风 |
|
8.0
村里的老奶奶在去养老院的前一天晚上吞老鼠药自尽了
她的儿女坚持说老人家得了笑病,是笑死的
全家人吃饭的时候她在笑
对着菩萨祈祷的时候她在笑
女婿被人设套骗钱的时候她在笑
儿媳骂她老不死的时候她在笑
老奶奶死后村里进行了一场隆重的喜丧
看着台上五大三粗的女人跳贴身舞时
做儿女的也都笑了
可是他们在老奶奶生前从未孝过 |
|
算是那么久以来看的非常棒的电影了。很触动。 |
|
镜子!真实得不堪入目。稳健的长镜头之下,非职业演员们表现相当惊人。老来难,农村人体会更深,压根不需要用“礼乐”“宿命”“讽刺”“社会问题”等专业词汇去解构,它就是一面镜子,里面的人物在身边充斥着太多太多,随便拎出一个角色,我都能从街坊邻居里扒拉出一模一样的人。我感觉到了无能为力。 |
|
这片子结构实在是太像东京物语了,但我不想说这是五十年代日本故事嫁接到了当代中国,我更愿意相信这就是现在中国农村的现状,因为它比东京物语残酷太多、乡土太多也真实太多了(这也恰恰是东京物语无法超越之处)。喜丧之“喜”是题眼,老奶奶的笑凄凉、讽刺甚至有些尖利,隔夜想来,毛骨悚然。 |
|
荒诞人性 |
|
孝子贤孙侍候着,楢山一人背一段 |
|
现实生活中挺普遍社会问题,必需面对而不想面对 |
|
仿佛看到了众生的末日。极具张力的影像。结构上也形成对仗与呼应。名副其实的惊人首作 |
|
这是沉重得不能再沉重的中国之痛。是我们每个人的归宿。导演表达之沉稳,情感之动容,都太老练。唯一透露出处女作样貌的,恐怕是结束了几次都没结掉的结局。错过了停止这一切的最佳时机。 |
|
看得太难受了。农村里这种事其实很常见,说到底还是穷。在贫穷面前,尊严,道德都不值一提。很好奇的是这些演员都是哪儿找来的。 |
|
导演处女作却感觉相当成熟老道有条不紊的叙事。老人每天为子女祈福平安洗衣做饭,子女却算计送老人去敬老院,越穷越生,越子女多越有抚养纠纷。活着就是干活,到没力气干活那天大家都不要老人了。你在做你娃在看,将来如数奉还!城里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农村路太滑人心更复杂!笑病大办丧礼下代一摔经典 |
|
奔着恶狠狠的中国家庭劣性大全去的,或许在这个维度上想走到极端,造成用力太猛......叙事和对话随处可见重复、啰嗦、拖沓、稚嫩、生硬堆砌之处,尽管有不少闪光点,从葬礼开始好看。 |
|
在口碑还不错的大陆影片里,我最烦的有两种。一种是强行拽伦理道德的,令人生厌(不过演员能配合到这个程度已经很棒了 |
|
前半段是“东京物语”,后半段是“楢山节考”,换到中国竟也丝毫不显违和。有些精妙的设计,比如老人的笑症,笑看世间百态人世沧桑;还有那组无对白的结尾。除了高度浓缩的现实,也有对传统依附和捆绑式家庭观念的反思。我以前就想过该把中国农村荒诞的丧事活动搬上来,原来有人已先行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