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半。茨威格回避政治的主要原因应该还是他更关心的是人的命运,而政治往往抹杀了这些。在他的平静外表下如同他的作品,有着激动的灵魂。影片里有一幕是他听着跑调的家乡的音乐,悄悄红了眼眶。他把生命同欧洲文明连接在一起,影片只表现了他的孤独和彷徨,而我们更想看到他笔下那些千万重的波浪。 |
|
在巴西,他从车窗看见燃烧的甘蔗田,大概恍如看见欧洲的战场。人的心里有伤痛,世界就充满了机关,随处都是自己设下的陷阱。发现自己看过的德语电影好像都是传记片:皮娜,阿伦特,现在这部茨威格。整部电影都处于失焦状态,不知道导演到底要我们去看茨威格的哪一面。 |
|
很多闷闷的长镜头,通过琐碎小事,尴尬的名人出访场面和大量对白讲流亡生涯。请不要轻易指责不愿站队发声的人胆小,“在遥远彼岸对着那头指手划脚,岂非怯弱”,我也算是他小说的爱好者却是第一次知道他是悲观于世界而与妻子一起在巴西自杀的 |
|
奥地利今年的申奥影片,把茨威格最后的岁月拍得很有宿命感。哪怕纳粹政权将他流放,哪怕整个欧洲沦为战场,对他来说那依然是、而且永远是他的精神家园。南美大陆的灿烂千阳和作家内心的愁云惨雾就像明暗在交战,让自杀成为必然的解脱。漂泊、死亡、在异国。 |
|
去巴西之前的预热电影。最近读了巴西未来之国,床头是小说茨威格在巴西,听他讲了人类群星闪耀时,借给他读伊拉斯谟。似乎都是这片电影召唤出来的。茨威格的悲剧在于他的理性主义走到了非理性的时代,狂热的世界超乎了他冷静的认识所能网罗的范畴,这对于伊拉斯谟的现代继任者来说,就是末日了。 |
|
电影节第三部。中规中矩传记片。 |
|
黎明之前,是漫漫长夜;可漫漫长夜之后,一定会是黎明吗?二战之后是冷战,千禧之后是娱乐至死。如果说梵高为全人类难以破解的孤独自杀,茨威格便是为那个理想中的完美世界而殉难了。 |
|
作为拥趸,看到艺术再现伟大作家的告别欧洲之旅,没理由不推荐。即使感觉平淡,也心生景仰。那般洞悉人心博大而深沉的精神世界,在匆促串联起来的顺叙片段中,并没有如他作品般波澜起伏,他的执拗与真情零散可见。天下无人不识君,然而如今观众对他,只跟随首尾的长镜头,簇拥过后,只剩下心碎的告别。 |
|
鲜花盛宴起立坐下,艺术理念对峙世界,甘蔗应酬老曲泪目,前妻新任庇护之责,他乡旧友《象棋故事》,镜中倒影浪漫逝去……茨威格在美洲的人生尾声碎片,诸多名篇闪烁其中,不错 |
|
2002.5.11 |
|
喜欢farewell to Europe这个片名,也欣赏用散点的方式写茨威格身上的多个面向,包括自我矛盾,让观众自己开动脑筋。就是不断在告别嘛,告别祖国和整个欧洲,告别名誉和恩怨,告别曾经深信却被历史无情证伪的理性主义传统,最终告别了生命和语言。 |
|
《好人对好人的敬意》
——献给欧洲人茨威格
每个人都带着笑容,
说话时表达对他人的谢意。
祝福一个当天生日的老人:
祝他生日快乐,年年有今朝。
送给他一条长尾巴小狗。
来吧!现在就一起玩。
开开心心拍张生日合影,
一人喝一杯白葡萄酒。
待会我们就去街上走走。
看啊——多热闹!
开着小汽车,
我们在街上兜风。
街上的人都看见了你
——
多么好的人啊!
他们都在对您微笑,
欢迎你来——
我们的大作家!多住些日子!
Ybin 2022/3/3
|
|
“生活中的知识一直是最纯洁的喜悦。还有个人自由,这是这个世界最伟大的商品。我向所有的朋友问好,愿他们在漫漫长夜后能活着看到黎明的曙光。我太急躁了,我先于他们一步。”—斯蒂芬·茨威格 有时候会想,到底是这个世界对理想主义者太不友好还是理想主义者们早已脱离这个真实的充满斑驳的世界。似乎纯理想主义者们最后都注定走向了悲剧 |
|
一个流浪的作家。战争不会放过任何人的,名望也不会,命运更不会……活在这个世间太难了,谁知道黎明会不会是另一个光明正大的清算。 |
|
The Sensitive Spirit Suffers |
|
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
|
知识分子电影,隐喻颇多,情节很淡,故事主要靠对话推动。虽然走到阳光灿烂之地,仍然不时追寻着时代和国族的阴影。构图和摄影都相当出色,开头和结尾两场各长达十分钟的固定长镜头群戏,不但形成了鲜花和死亡的鲜明对比,也很见导演调度场面的功力。 |
|
他的预言是对的,只是在黎明来临前先走一步。说到底还是悲观的。一个人生来运用的语言对他来说最重要,当欧州已成昨日的世界,未来的国度也不属于他时。茨威格人生中最后的片段。我都忘记他是自杀的了。镜子运用得很好。倒数第二年生日聚会上老人脸上那种略带惊诧的迟疑的欢欣,很难从脑子里抹去,此处他是个极普通的老人。布拉齐很可爱啊。在巴西的场景一直被巨大而嘈杂的环境音包围。嗡嗡嗡。真是热带,错乱而和他不搭。他和朋友提到《象棋的故事》的诞生,伟大的一刻。开头觉得一个女导演怎么会拍得如此枯燥,即使话题是茨威格,也无法吸引人关注,结尾才叹其冷峻。 |
|
首尾呼应,有一种浓重的宿命感,象征和符号意味很重。每一祯画面都很用心。 |
|
茨威格末年流亡巴西的片段剪影。尽力守卫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正直 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保卫独立的抗争慢慢变成了一场场肤浅功利的社交见面会 困在欧洲的故友乃至“仇敌”的谦卑求助让他独善其身的努力显得矫情。无力应援的愧疚 捍卫尊严的徒劳 故土的支离破碎 深知生命线再无上扬 索性就此告别 |
|
这几年大概很流行用超高清画质拍传记片,这种画质似乎只能搞纪实感,留不下半点梦幻,但把过去拍成实在,又是一种造梦。茨威格演得非常好,把一流作家那种写作、思考、生存状态同一的精神状态演出来了,他时刻被人们的话带跑思绪,再沉浸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待人接物也有种真挚、纯洁的赤子心状态,指责他不对纳粹行径发声的青年不明白他自身脚不沾地不想帮又必须帮人出逃的焦灼,身为真正的和平主义和人道主义者容不得任何空谈,会默想最具体的毁灭与伤痛,也看不到杀戮之后还有什么人心希望 |
|
心比身更加在流亡。 |
|
極多對白的人物傳記,對應二次大戰另一角度的描述,流亡者的視角及戰事時的生存理念以及掙扎,對話及畫面含蓄而有象征性,但整部電影頗沉悶,就是結尾長鏡較為有趣,主題就是Stefan Zweig Farewell to Europe,令人很有怠倦之感無論是主角或是我 |
|
茨威格传记片,最后一个长镜头印象深刻,想读下《巴西·未来之国》。 |
|
结尾很好,大部分太无聊。 |
|
因为很喜欢茨维格,期待了这部片很久,没想到最后的观感会是有些失望的,第一次看的时候,后半程茨威格生日那部分我直接走神了。这片就像什么都拍了,最后又什么都没拍。最后一节镜头对着镜子,很有趣,不过是少有的亮点。 |
|
太隐太收,不了解事情的人基本很难看出个什么来。“仅粉丝可见”的电影不能算好电影。 |
|
《昨日的世界》已悄然而逝,再也回不到昨日的欧洲,再也看不到欧洲的昨日,作为政治空间地理中心的欧洲正一片战火,而他只能从欧洲流亡到大不列颠,再到美洲,北美的纽约,南美的里约……一路颠沛,心心念巴西是未来之国,可是却选择在未来之国,在黎明之前,结束自己。 |
|
采用章回体形式再现了犹太作家茨威格生命最后时光里的五个影像片段,一头一尾的宴会和死亡场景,分别象征着光明与黑暗,如同作家笔下的巴西与现实中的欧洲、觥筹交错的名人社交与流亡他乡的孤独内心一般破碎、对立而矛盾,结尾的长镜头群戏堪称全片最令人唏嘘的精华所在。(70) |
|
最后一面穿衣镜把意境拍出来了,门外青葱,里面的茨威格在黎明之前先走一步 |
|
我们所遇到的这种倒退有朝一日终将成为仅仅是永远前进的节奏中的一种间歇——来安慰自己。茨威格写下这话暂时宽慰了自己,但最后还是选择与妻服毒(遗书写,趁着还有可贵的自由意志),应该还是累积失望的够了对他的祖国德意志。此片从他开始流亡开始,自尽结束的。很闷的片,犹如一个中重度抑郁者的对白。最后一个长镜头,黑色字幕人名播了很久,覆盖之下一直不灭人声低低嘈杂,这样隔离了生死人间,那是1942年,已是黎明之前。想起另一位同为被驱逐出境,四处流亡的著名作家托马斯曼,这位的神经更加强悍钢铁,他说我在哪里,哪里就是德国。我带着德意志文化。我与世界保持联系,我并没有把自己当作失败者。。。然后托马斯曼活到80岁。 |
|
一边是浮华的生活:盛宴、赛马;而大洋彼岸的另一边,却是苦苦挣扎与逃亡的人们。
人们议论纷纷,争论不休,尽管他们清楚地知道,他们多年来所积累的全部知识、经验和预见在那十几个不认识的人所作的决定面前毫无价值。人们很清楚,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的二十五年内又要第二次面对命运而感到束手无策,无可奈何。人们很清楚,那些使自己头痛的想法其实毫无意义。
“失去祖国的人就没有未来。” |
|
建议读过《昨日的世界》之后(或者至少了解茨威格的生平大事记及其自由主义世界公民的主张后)再看电影。第一次看的时候不太跟得上;书读完了再看,感觉完全不一样——进入了哈布斯堡黄金年代成长的少年、以欧洲为家的青年以及被迫流亡全世界中年的维也纳之子视角。 |
|
茨维格的最后时光 |
|
也是一种谈话电影,文艺如何从政治中独善其身,Epilogue有点震撼的。以及拍得像一场战火似的南美甘蔗田啊 |
|
柏林补课1。-.5,分段的情节节选自作家的日常生活碎片,但五个段落体裁和语气都有不同,更像是借用连贯的内容进行风格创作练习。 |
|
3.5 |
|
尾声前最后一个镜头他从车里望出来脸上挂着希望的笑;和友人在阳台俯瞰自然他哽咽道我无法忍受人们谈论柏林的方式,战争就要开始而没有一个国家提出反对。提到了鹿特丹的伊拉斯谟/巴西未来之国/昨日的世界/象棋的故事,片子的从容正如茨威格的品格,他的激情就沉潜在冗长琐碎的生活泛起的细浪深处。 |
|
开头结尾长镜头赞 |
|
巴西人民对茨威格的热情欢迎近乎跪舔,可以看出二战前拉丁美洲社会还很欠缺文化自信,视欧洲文艺名流为天上人。巴西本地文坛对茨威格《巴西:未来之国》的负评,除了误会茨威格是“洋五毛”,也许也有点潜在的嫉妒。 |
|
“願你們長壽,看到曙光。我已經沒耐心了,黎明之前就先走一步。” |
|
最后一幕的镜子隔开生死两界真是不错。大段的固定镜头很稳很老派。真让人伤心💔💔,他确实走在了别人前头。1936年的PEN提出问题真的被想透写透了吗:文学和政治的界线? |
|
茨威格的最后一年。每个章节都发生在一个场景中,但是其间的人是心事浩茫连广宇。他拒绝明确反对德国,大概是他要反对的是所有的战争,尤其是在经历过一战之后仍然将人类置于这种惨状之中的非理性。他距离奥地利很远,他说我们在世界的另一侧不知道那里正在发生什么事,但是他在异乡的甘蔗地里仍然恍惚看见故国的意象,或者说旧日世界的意象。李白说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但是眼下的一切正如微微走调的音乐一样提醒着过往。他说的“黎明终将到来,但我们不一定能活到那个时候”贯穿始终。听音乐和最后的镜面利用可称妙笔。初见布林奇时亦可爱。| 对两任妻子如果能多些介绍就好。语言方面亦是值得注意的。|“他是一座艺术的孤岛” “现在没人能是孤岛。他的孤岛早被淹没了。” |
|
作为传记片,片子给我最大的感觉是无所适从,正如茨威格在巴西的处境。新生的国家充满灿烂阳光与力量,他参加活动,演讲,受人欢迎,签名。不是不可以重新建立起生活,但他没有力气了。他的精神家园永远是即使已毁灭于战争之中的欧洲。这令最后的自杀显得那么容易理解。实话实说,「布达佩斯大饭店」是更好的隐晦的关于茨威格和欧洲文明的片子。远远胜过这部以他生命最后几年为素材的传记片。 |
|
也许只是生错了年代,无论逃到哪里都是在无尽的被排挤中逃亡,精神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对于一个天性爱好自由的作家来说,这也许也会是最好的结局。黎明的曙光总是让人无比惊喜,但在那之前漫长的黑夜是无比难熬的,一路的跌跌撞撞也未必能换来好结果。享受苦难从来都是件很难的事情,大部分时候能够以自身独特的方式去撑过那段艰难的时期已经实属不易,未来真的是不敢去奢望的,只愿能够在提心吊胆中顺利度过每一天便好。 |
|
片段式的结构让这部电影显得很零碎,不懂这种安排的意义。如果对茨威格的经历不了解就很难看懂这部电影。能看出导演想着力于表现茨威格的内心世界,但是效果没有达到,甚至最后的自杀都显得很突兀。最后一场戏巧妙地利用镜子门分隔画面,还有点儿意思。其它真没什么出彩的地方。 |
|
世界上是不是只有🇨🇳人拍欢天喜地的战争片?🇨🇳人的战争片充满了喜悦和满足。🇨🇳人真令人感到毛骨悚然! |
|
23年8月6日 |
|
我想,我知道他为何自杀了。他原不是个坚强的人,他敏感精细可能有点自私。但在战争爆发之前,他这么生活,一点问题也没有,避世写作阅读,过自己想要的日子。可是,在远离欧洲的异国他乡,即使是天堂一样美丽的巴西,他也无法继续撑下去了。决心写自传的那一刻,大概就注定他的死期。 |
|
❶現在對我來說 我自己的語言已經消失殆盡 我精神的家園 歐洲 已經自我毀滅 可我的力量由於多年的漂泊 已經殆盡了... 希望他們能活著 看到漫漫長夜後的黎明 我實在沒耐心了 就在這黎明前先走一步 斯蒂芬茨威格 ❷最後一場透過鏡子的拍攝非常有意思 他們躺在床上 鏡子倒映了生前的親朋舊友 讀信 念禱詞 卻始終沒有正面展示他們最後的儀態 一種溫柔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