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小时观众或许还会充满雄心地用小本子记出点入点关键字但后半就会自觉徒劳,看上去像数个人的梦交集,与其说是烧脑电影不如说是对烧脑电影的嘲笑。 |
|
电影、梦境、现实交错嵌套,前面还试图找寻一些有关逻辑的蛛丝马迹,后来直接放弃,因为根本就没什么逻辑,就像是一场游走在思维里意识流试验。可是情节依然可以做到抓人,又是一部能联想起今敏式电影的电影。 |
|
处于“电影”这个概念的limbo,不是我的菜。厌恶没有逻辑且没有意义的东西,正如脑中皮疹。反复出现的管风琴BGM毫无递进之感——虽然这片子整个儿就是个环,但这BGM实在太烦人了。 |
|
https://dou.bz/4jS6at 挺好玩的,各种小巧思,算不上大师手笔,但胜在很新鲜。 |
|
【橡皮轮胎杀手2.0】,对待昆丁·杜飞,无需任何解读,他每每嘲讽的都正是大家的这种解读行为,什么样的内容,都要捕捉细节在脑子里上演一场库里肖夫实验,试图去理清逻辑,解读含义,其实根本没有必要,你看到什么就什么,偶尔的恶趣味能共鸣到就足够了,跟杜飞导演较真常常都是自讨没趣。★★★ |
|
也不知道我怎么就给看完了…… |
|
全小心思 |
|
它既不是一场大卫·林奇式的梦魇,也不是一出布努埃尔式的幻想,而是一次令观众浑然不觉的催眠。 |
|
就是一直觉得好好笑,怎么会这么贱这么神经,一会又是恶搞《盗梦空间》一会又是嘲笑cult电影,但最好玩的就是戏谑纪录片了,真是个虚无主义的大娱乐家。导演大概就觉得电影是狗屁,就像丢掉录影带那个小女孩的心态。最后还很负责任地把循环剧情这个圈圈给圆回来了,怎么会被定义成“烧脑”电影 |
|
荒诞,讽刺,自嘲。关于电影的电影,关于烂片的烂片。一切不可能在电影里都变成可能,好莱坞是造梦机器,也是垃圾制造厂;所有人都被深度催眠意识模糊,一切现实都是失真,有意思没意义或者说没意思没意义,能不能下咽,要取决于你是不是一头猪。 |
|
我觉得这片的关键不是在于烧脑,而在于烧脑的体验,所以不一定要肢解剧情式的分析,可以多去想想自己看的时候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观感。 |
|
结构有趣,反转无力,然无所谓,看得人醉。 |
|
我真的……欣赏无能 |
|
一部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层层包裹,可以把人催眠的电影。杜飞很飞。 |
|
有点烦这种过度卖弄的片子 |
|
导演脑洞大的飞起,一团缠得紧紧的线团,揪出这头扯到那头,我能梦见你,你能梦见我,我是你,你是我。是梦也是真实。 |
|
昆汀·杜飞“幻想四部曲”最终章。多线的叙事在后半部分彻底缠绕纠结成了死结,戏中戏,梦中梦,多层嵌套的现实、梦境与幻想毫无边界,将解构主义和超现实玩到了极致。不用试图去理清头绪,跟着大量笑点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就足以High个够。| 蛋头,Kubrick my ass,杀人电视波,脑内湿疹。(8.5/10) |
|
就算说所有出镜角色都是一个人的不同人格我也信…真是没有什么大意思 |
|
大卫·林奇电影里的梦是有迹可循的潜意识,本片的梦则是零星杂碎的想象力拼凑出的片段。当然,每个人的梦都能拍成电影,就看你有没有这个艺术能力。它的“真实”就在于导演拍出不可名状的感觉,这和很多时候我们想要描述怪诞梦境却无法言语的状态很相似,所以除非你经常做梦,不然这电影很难引起共鸣。 |
|
据说这部95分钟超级“烧脑”的电影,看不懂的人,才是正常人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9682534 |
|
1.脑内湿疹;2.电影史上最好的呻吟;3.颁奖礼上裤子被黏在椅子上;4.库布里克是怂货;5.不存在的电影,存在的创意优先恐慌;6.现实→电影→电视里的现实,戏中戏的环装结构;7.戏中戏的贯穿、梦境中的交媾;8.如此节奏,加一星给里面的喜感,哈哈哈。 |
|
这也太牛皮了8...庄周梦蝶终极版...导演如他自己所说制造了一种脑内湿疹...而且居然完全是通过文本实现的...他在消解内在逻辑的同时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表面逻辑,当你发觉似乎有什么不对时已经是温水煮青蛙了,这流畅度比今敏还做得好,绝了... |
|
高能魔性,有种胡里奥科塔萨尔的感觉 |
|
对法国人说怎么拍好戏是件大事,录像带上看到的导演的戏中”戏中戏的导演“,就是”导演的导演“导演的得意洋洋的小聪明 |
|
虚实边界完全模糊,甚至随心所欲地重叠交织,
本以为是神经喜剧,没想到又是一种难以定义的新奇观影体验。杜皮约太厉害了。 |
|
补 |
|
《真实》是杜飞试图将其不合理想法合理化但又留有一定余地的产物,单调的图景在混乱的时空里反复叠加,从而形成了一个永不终结的怪诞闭环。麦格芬不是蓝色录影带里面到底有什么,因为这个谜底已经被揭开,真正的麦格芬是本片逻辑的真正走向。观者则试图将这个无逻辑的电影逻辑化,这是他们观看电影的方式,让电影适应自己的思维而非用自己的思维探索电影,杜飞的电影把观者的体验放置到了比影片应有逻辑更高的位置。本片以真实为题着力营造一种不真实的荒诞,逻辑的边界是模糊不清的,其强烈的媒介自反性质反而巩固了其荒诞的底线,不真实感时时刻刻提醒你在观看一部不存在实质逻辑的电影,电影的荒诞不经仅存在于电影之内,但我们在生活中获得的经验才是荒诞引入的根源。我们观看时需做到的是在承认杜飞解构的真实的基础上构建观者的真实。 |
|
哦 |
|
7.0/10。①将现实、梦境、幻想、戏中戏/电影发生的各种事件交叉剪在一起,最终结果是烧脑式的、充满超现实vibe的不知所云。②在《死者田园祭》中写过,超现实需要让观众看出内容与形式的模糊对位,也就是说超现实本质是拓展对现实的表达。而这片中现实长何样完全看不出来,所以影像的力量被严重削弱,好在也还算能have fun。 |
|
不能吃饭看…浑身痒痒 |
|
第二部在解讀空間上更大了。也是評論電影的電影。夢境抑或真實?或者不重要。(想到林奇)影片營造出像鏡子與鏡子面對面時互相投射的無限影像感。雙重後設的架構不斷地干擾觀眾。如那盒錄影帶象徵的「懸念」,以及最後小女孩所的對待的行為都很諷刺。如「莊周夢蝶」校長與小女孩之間的關係。但是這部要表達的點好像沒有那麼的清晰了。 |
|
有建构,没解构。 |
|
荒谬的电影,力度不够。 |
|
《真实》时而通过库里肖夫效应确定失真空间,或以布努埃尔的方式构建危机,它可被视作元电影,或称为文本内部的 相互完成,但实际上,昆丁杜飞所营造的,是不可闭合的"无结构之结构",达达主义的剧情片,大卫林奇作品中,不安的景象往往是梦境及其模仿物,而《真实》中,它们首先是"存在"的 |
|
杜飞拍得最飞的一部,逼格这玩意儿从来就没有会做的,只有会装的。影人和影迷全都是一群睡不醒的白日梦患者,一切皆为“发作在脑海里的湿疹”,我日了个狗的。。。 |
|
剧中剧,套中套,谜中谜 |
|
欧shit! |
|
真实?虚假?现实?梦? |
|
美妙的脑洞 |
|
我是来看影评的 |
|
虚幻、现实、梦境、戏中戏、意识流,层层嵌套,无限循环,太烧脑了,需要二刷才能看懂,或者法国昆汀压根就没讲故事,就是要把观众绕晕。 |
|
4.5🌟。要从这一团杂乱蔓生的情节中理清逻辑是不可能的,因为这里面根本无逻辑可言,注定无法和诺兰或林奇的烧脑作品相提并论。杜皮约继续采用戏中戏结构、诡异的配乐、重复的镜头画面,让观众坠入一种催眠的幻觉深渊。也许是一种忽悠观众的假象,不过导演仍没错过对电影本质的思考,以及将创作者与投资人之间的利害关系阐述得相当出色。除了再次向柯南伯格致敬外,这回还意外地得到德·帕尔玛《凶线》的启发! |
|
很有意思,穿越现实和梦境的真人秀。之前看Matteo Garrone电影也叫Reality,也是一场真人秀。叫Reality的小女孩赢了,可能只有她看到的是真实,其他都是梦。好是好,但想起之前吴军评价Google的话:“搞出很多亮眼的技术,但对人有帮助的技术在安卓之后就没有了。”很多电影也搞出亮眼的故事和视听,但他有多少人文关怀,有关注到人的情感需要,有帮助人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吗? |
|
杜皮约老哥真的对某些电影很恨,太逗了 |
|
更多时候的多重幻梦就是这样,没有今敏那么惊险,没有大卫林奇那么玄秘,把握着内里的那丝昏昏欲睡与提心吊胆的游走、 |
|
互为嵌套的文本,有文艺男会喜欢的吧 |
|
这是一部不用带脑子去看的烧脑片,有趣还是蛮有趣的 |
|
幻想四部曲终章好棒!五星推荐!比想象中更出彩,回味良久,今敏和大卫林奇的综合体。观片室里制片人和导演的对话太有意思了。“Music With Changing Parts"好带感! |
|
体验一把“鬼才”导演的【烧脑电影】:后劲十足 |
|
跟Philip Glass很像,音乐存在于重复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