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版《恐怖蜡像馆》,当年还是以3D的形式上映的,真的很想看看老立体电影是个什么效果。在剧情方面两个版本也大不相同,新版里是一群人来到一个没有人的小镇,发现蜡像馆里的全是真人制作;而原版则是把故事直接放在这个小镇,告诉了观众这个恐怖蜡像馆是如何而来,真人蜡像如何制作等等。 |
|
6/10。早期的彩色立体电影经常明目张胆地营造立体效果,例如一个男人拿带绳的球拍向银幕挥打乒乓球。幽暗的蜡屋在诱人的全景镜头中展现,犹如一个装满道具和华丽服装的玩具盒,其中包括大量的蜡人和雕塑:枪击林肯的刺客、火刑台上手持十字架的贞德和上断头台的贵族。当杰罗德邀请访客参加那些恐怖的展览,他会像说咒语一般,对活体制成的蜡人低语,或者向女模特展示她的假头颅,他的每件艺术品都是对一种美学冲动的回应,序幕中火焰毁灭的房屋不仅带给杰罗德无法挽回的创伤,更把这个人物推向了异常病态和血腥的复仇,背叛他的商业伙伴被吊死在电梯井,蜡屋的密室则陈设着各种中世纪酷刑工具:骷髅,盔甲,绑架女人的棺材,加热药剂的玻璃仪器和大锅炉。当女主角打破雕塑家的脸,碎裂的面具后呈现出他毁容的样子,它暗示了蜡像这种物品表面潜藏的恐怖。 |
|
这真的是一部3D电影耶!真的!(1500人看过,貌似全走错了门) |
|
查尔斯布朗逊真像一尊蜡像 |
|
还不错,提供了真人作蜡像的创意,虽与此后同类片剧情不一。打斗场面和犯罪思维如同戏曲或儿戏,其他尚可。里面的人只能说是笨死的,那个雕塑师被点火的场面真是蠢如舞蹈,本应同情他的只能说活该了。社会背景应是1900年代,彼时纽约的发达怎不让李中堂怵目惊心啊,幸能自持已是大有涵养了,唉。 |
|
故事逻辑上有点说不通,不过氛围不错,最后一分钟营救看得有点窝火,打个架太费劲了。 |
|
20210728重看,看的3D版。3D效果还是不错的,在那个黄金时代算数一数二的3D质量,但是总体没有Toto那部效果来得惊艳,而且后面高潮感觉还没有开头的火戏好看。 |
|
据说05版翻拍的并不是这部电影,而是79年的吓破胆,不过后者或许也是受到了53版的启发然后再套上德州电锯杀人狂所开创的套路?说回53版,恐怖气氛现在看已经很弱了,不过还是很有哥特式美感,Vincent Price也很帅,栩栩如生的蜡像加分 |
|
手法没什么亮点,华丽精美的蜡像和一些歌舞片段反而削弱了恐怖气氛,某种程度上看确实不如新版… |
|
音像资料馆录像带时期的经典场次,记忆犹新。 |
|
#论3D的正确打开方式#精致艳丽,景深和特写搭配有致,一心营造奇观体验且毫无废戏。蜡像之于剧中人的真假难辨和电影之于观众的以假乱真恰成对照。Igor从屏幕下方站起的那一幕把我看楞了好几秒… |
|
https://m.weibo.cn/5742608227/4492647596910851 |
|
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创性的凶杀电影,具有完整立体的凶手背景和极具特色的杀手形象与作案场地,兼具着复古与病态艺术之美,也有效的利用了蜡像模型的恐惧。虽然真正有头有尾的谋杀只有一场,但贯穿始终的蜡像带来的死亡气息弥补了这点,黑衣怪客的形象加上蜡像面具破碎的经典时刻,让这位蜡像杀人魔的形象不输几乎等同于该片火灾、怪客、缪斯灵感源泉的《歌剧魅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部分剪辑转场颇为生硬,但该片依旧是开山式的恐怖作品,同时它也是最早的立体恐怖电影。另外,翻拍版变成了二十一世纪风味的美式乡巴佬砍杀片,和原版已经毫无关系了。我倒是觉得原版的聋哑伊戈,这个神秘角色还有些发掘空间。 |
|
虽然和现在的恐怖片差距较大,但还是很喜欢那种调调 |
|
当年这部电影竟然还是以3D形式上映,很想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甚至影片中还有打破次元壁与观众交流的镜头。这种老式恐怖片不卖弄血腥,全靠氛围、惊吓取胜,不过节奏紧凑、服装美丽、该有的惊恐吓人镜头也有,很耐看。tips:雕刻师的聋哑人助手是查尔斯·布朗森饰演。 |
|
底本应该是《歌剧魅影》但本片显然与巴赞经典论文《摄影影像本体论》互为注解,更是其“木乃伊情结”的绝佳案例 |
|
這才是無法被超越的,我最愛的壹部片! |
|
其实感觉很不舒服~ |
|
这个故事可以算作《歌剧魅影》的姐妹篇,电影没太多可说的,除了Carolyn Jones扮演的Cathy生动活泼令人印象深刻 |
|
看睡着了。本片撑起了3D电影的第一个小高潮,男主新开蜡像馆请来的那个玩回弹球揽客的艺人是明显专为3D设计的,他对着银幕抛球,还跟观众互动,不知当年在影院看是什么效果。蜡像做的比较精致,但蜡像馆这个环境基本没营造出什么惊悚感,男主被毁容后靠蜡像乔装的设定也很扯,后面女主把他的蜡壳打碎了,你说你脸上是个蜡壳就怎么能自然的一直跟别人对话呢?剧情很简单,痴迷做蜡像的男主被合作伙伴为骗保烧了作品后就黑化了,开场时艺术评论家夸完他的作品就展示蜡像在火海里融化,这场面还挺震的(但之前他做的那些林肯遇刺、马拉之死的蜡像景观也没啥可看的),黑化后重做的蜡像还是没创意,他想杀了女主做蜡像的动机可以提前预告下,不然显得他反复惊吓女主的戏份很莫名其妙 |
|
过于商业,好多刻意运用3D的视听设计像环球影城项目,打破第四面墙等。还有那个时代的极端厌女台词也引起观众哄笑。蜡像融化确实挺吓人,对女性的剥削也是。以及那个时候的3D运用真有点像XR在2020年的样子,来早了点这个技术。胶片的感光等等也跟不上,第一次看35mm胶片像是3D的噪点糊在我的视网膜上特别室内打灯戏。 |
|
53年的片子,其实挺好的,整体而言很精简,没什么多余的旁枝末节,而且里面的一些小小冷幽默也挺可爱,居然还有中场休息,看来那时候看电影还真是挺隆重的,跟看个戏剧、歌剧似的,哪像现在啊,一部爆米花快餐电影,而且成本还是那时的好几倍,本片不悬疑不恐怖,文森特王子依旧大叔韵味帅气着! |
|
老版也不错啊 |
|
印象最深的居然是那段秀3D效果甚至打破第四面墙的段落,3D效果的确很棒,有一个镜头真的让你以为面前突然有个人站了起来 7.0分★★★☆ |
|
影视大战时期的新奇品之一,3-D,双胶片叠置。惯用的戏剧性结尾,坏人被自己的手段制裁,造型倒是有点猛鬼街前身。 |
|
真人制蜡像真的太恐怖的,《月见草》真人制商场模特,小时候去自然博物馆,挺开心的,后来有天晚上睡觉梦到猛兽,自那以后半梦半醒的幻想状态就会浮现阴森森的自然博物馆的各种动物疯了似的活过来吃人,阴影。所以本片杀人狂魔,不是超强蜡像家,也是超级化妆师(惊悚的是凶手是怎么杀人的 |
|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不免束手束脚,中规中矩,但在海斯法典时期大概已算尺度不小了。看下来倒像讽刺现代商业逻辑强暴艺术的一出哥特式寓言,受害艺术家意识的转向、变异和魔化催生出活人与蜡像、现实与艺术作品之间的诡异关系,对美的纯然无害追求被恶之花的妖异真实替代,酷刑和惩罪利用最鲜活的材料被浇筑定格为永恒。故意制造出活人静止之时宛如蜡像的场面,正是人们总会下意识地幻想雕像活过来这一心理的倒转;正常的脸才是面具,正是丑陋的才是假面这一固化思维的逆转。男主像皮格马利翁的反面,用活人复苏死去的艺术。影片没有任何鬼魂灵异的元素,只与心灵的魔鬼、对真实和永恒的偏执求索有关,这是艺术上的异教徒。片中一众演员的气质都蛮贴合角色的。 |
|
杰罗德的一个助手那个聋哑人居然是查尔斯.布朗森扮演的。化妆还是不错的,不过就是一点也不恐怖。。。 |
|
这一版对前因讲得比较完整,恐怖蜡像展有点意思,貌似这版也是翻拍的。 |
|
出乎意料,还不错,有许多有特色的小细节 |
|
cinemax下午播放的50年代的3D影片。创意不错,情节太糙。 |
|
2023.1.31
剧情简单紧凑,结尾很精彩 |
|
3D just for some useless scenes... |
|
开场惊艳,那尊Marie Antoinette确实令人难忘。大火蔓延时,惊了下,全因我以为蜡像都是真人出演...真人与蜡像的难分辨该是本片最大的惊悚点。后半段部分若是更深入,更集中于Vincent Price的角色,甚至可演一出吊诡的皮格马利翁 PS:那杂耍艺人算是当时3D电影挑逗观众的方式吧,有些可爱 |
|
小时候看的 现在还记得一些画面 |
|
童年的阴影呀~~~ |
|
垃圾无脑片,美国人好傻,主要是看帕丽斯希尔顿的 |
|
文明恐怖片 |
|
帕里斯希尔顿的露脸还是满给力的 |
|
特别喜欢这个版本,比2005年的翻拍恐怖多了!当年jump scare和音效这样的捷径尚未普及,电影人都是踏踏实实通过剧情细节渲染氛围,现代恐怖片身上找不到这种慢工出细活的劲儿了。雾夜追逐戏令人屏息,比之现代好莱坞电影不遑多让。弹簧乒乓球试图打破第四堵墙与观众对话的尝试相当超前。Gerald毁容后的妆造配合紧张管弦乐将惊悚最大化,他的脸就像他心爱的蜡像一样在那场大火里融化了。最富震撼力的一幕是Sue在挣扎中敲碎了Gerald的假面,懂得过犹不及的编剧非常聪明地在这段让Sue放弃了尖叫而是直接晕厥。VP真的是演技高超的剧抛型演员,完全看不出之前作品角色的痕迹。唯一略微掉价的地方就是导演和疯掉的Gerald一样过分追求sensation了,那段舞蹈表演的多次部位特写属实没啥必要。 |
|
2011.9 重庆JW万豪 HBO |
|
服装华丽 色调绝美 几个镜头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
|
比2005恐怖多了 |
|
真正有剧情的故事,比新版的精彩. |
|
不覺得恐怖,反而覺得藝術家好可憐。如果不是他前合夥人燒了他的作品,可能他不至於會犯罪。奪取藝術家創造的主要媒介,而腦子裏的創作慾望不得滿足,就像性壓抑的人去強姦殺人一樣。(精神分析) |
|
活人蜡像。第一部用立体声配乐放映的3D电影。 |
|
for me is really good.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看的人生第一部3D电影,当时觉得好恐怖,在大华电影院看的 |
|
做蜡像的大炉什么的假了点 还是帕里斯那部给力点 |
|
其实很用心 |
|
奢华的蜡像,美丽的画面,很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