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片曾获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电影剪辑、最佳音乐和最佳原创剧本等多项提名 |
|
坑我无知青年的泪啊……影片把乔治桑描绘成脑残怨妇,而肖邦变成无脑青年,任人宰割,也就最后爆发一下,自我来一发……但就影片来说,骗骗不是很了解的人还是OK的,不过和史诗差那么多也就太坑了……话说某夜曲遗作硬生生地变成了肖邦初期寄给出版商的稿子,这他妈太坑我了…… |
|
看完这片我觉得李斯特和肖邦才应该是一对嘛!从肖邦初到巴黎到最后死掉,李斯特才是一直在他身边的人啊!这里的乔治桑太讨厌,教授又太自欺欺人,肖邦从有志青年到因为女人沉沦再到最后觉醒……只有李斯特比较正常。真是让人无语的一部传记片啊。。唯有音乐可以拯救如此的无聊了。(31) |
|
不懂音乐是什么的年纪看的,现在想来只有经历苦难的人才能迸发悲愤的激情和泣血的旋律。乔治桑的美丽让人无法抗拒。 |
|
10——9分。小时候看的时候总在想,给他换个女人试试,也许能活得长些。 |
|
上译配音版。从青春理想的角度探讨了肖邦短暂的一生,是为了解放事业牺牲小我,还是为了艺术自我保全?电影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艺术要服务大众。可以说是很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部美国经典文艺片。但对于乔治桑惜才的心情我还是理解的,幸而主创没有把角色脸谱化,而最后音乐天才的殒落更有了震撼人心的真实力量了。 |
|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看到这部片子,那时的我还是懵懵懂懂的高中生...
那首圆舞曲竟然成为我的绝响,承载了那么多记忆...
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弹响它... |
|
不要当成传记片看啊,这个是教师节特供魔改版。肖邦的角色实在无法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就是个惨遭老巫婆密室囚禁的、被高领毛衣勒到中暑的可怜人,戏全被保罗穆尼抢光光。穆尼上岁数后邪气全无,善良正直满腔热血,还有一点可爱的狡黠。。。感觉很适合演比尔博巴金斯哈哈。 |
|
五星是为了肖邦。琴声深入灵魂啊。
开头的Mozart的小奏鸣曲温暖得不得了·~~ |
|
故事性完整,缺点是并不是特别符合事实。看完后老师才说。 |
|
儿时看到沙俄士兵经过的愤怒砸琴,跟离世前的奋力一搏原来是遥相呼应。一世过后李斯特和肖邦这种惺惺相惜才是全片最纯粹。 |
|
A Song to Remember |
|
这片子就是热爱性别歧视的人拍出来黑乔治桑的。 |
|
中学时候在音乐课上看的 |
|
又是一部特艺彩影片,让那些演奏会显得异常的辉煌。扮演肖邦的演员应该选个更苍白点的吧,不过有了保罗.穆尼扮演的教授必然戏份都会被他抢光换人也不会有大的改变,这个编剧就如此憎恨乔治.桑吗?李斯特与肖邦在降A大调幻想波兰舞曲中的握手很震撼。PS其实也只有那首幻想波兰舞曲才是本片最令人难忘的 |
|
同属于天才儿童,少年出名,才华横溢,如果莫扎特是一个艺术疯子,那肖邦就是个艺术懦夫。他有个热情负责的启蒙老师,带着他的全部杰作走入世人的眼光。爱他的女人,带他走出低谷走向成名。但他耳根软,被各种意见所左右,做了很久强势女人的禁脔,他的艺术走向封闭。最后为了精神,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
|
乔治桑是个贱女人,虐心啊。。虐心。。不过也确实。。肖邦和她在一起的日子写出了最多最好的作品。。=,= |
|
最毒不过妇人心。 |
|
肖邦的传记 以后在听肖邦的时候 也有了更加明了贴切的感受和臆想 |
|
初中音乐课上看的。有机会应该再看一次。 |
|
乔治桑果然很剽悍。喜欢几个男配,李斯特啊、巴尔扎克啊~ |
|
原来这片子那么早…… |
|
把他老师描写的也太夸张了.... |
|
乔治桑也未免太INTJ了,女暴君一样的。囧死!!! |
|
小时候~小时候~那时,我刚爱上肖邦,后来,又因为它去看乔治桑的小说~ |
|
思修课上看过,里面的乔治桑让人很不喜欢,又是一部在中国很火的片子。 |
|
《夜曲》的意境深远,轻缓中透出一种悄然而至的沉思,夜阑营造出诗一般的梦境,听来别有一番思量。专门去听夜曲,基调异样的清幽柔美,在他的指下,钢琴以自己独有的声音诗意地吟唱起来,音乐的个性与钢琴的特性如水乳交融一样和谐。男权社会里自我救赎的英勇形象,到底不敌萧邦手握泥土伟大。他们都是为了自己坚持的东西而已。她只是自私了。可每个人都很自私,都想紧紧握住自己热爱的,不想被别人夺走。“为什么要管那些庸俗世人的眼光!我成为我的代价就是不断忍受别人的眼光! |
|
这是一部极其经典能让我思考的电影。我一直坚信任何一个人都应该有他自己的人生,而不应该和任何愚蠢的国或者家的概念绑在一起。但是我却无法对肖邦的行为有任何异议,虽然为他感到不值,却能够理解他的处境。毕竟,他也是在为自己国家的人民而战,虽然这些努力比起他本能留给世界的财富显得可笑。 |
|
法国文学史~其实袁老师的POINT是De Musset 和 George Sand |
|
时代变迁,当回过头来看这部老片的时候,看到肖邦和李斯特弹琴的画面,不知不觉感觉到基情四射。 |
|
侧重点找跑偏了
肖邦一面是天才音乐家,另一面也是懂得民族大义的爱国主义者
影片既没有突出肖和恩师的感情,也没有把肖邦的女伴对于他舍身为国的行为和他作为绝世的音乐天才,两难选择,这块最关键的部分表现好
导致这片子,根本不难忘。 |
|
肖邦乔治桑,没有缪塞。这里面有个令人讨厌的,冷血,自我中心,控制欲极强的乔治桑(好莱坞就是这么报复反控一切反对的,更别说黄祸傅满洲了。)可爱的是,应该是这片被各音乐系布置作业了,字幕党都是音乐系学生,每换一曲都抢着报曲名报点八卦,玩的欢脱。最后说,波兰真是越饱经战乱越深沉伟大,巴尔蒂斯,蓝碧迦,居里夫人,康拉德,显克微支,托卡尔丘克,还有肖邦。 |
|
童年回忆。为了这电影我还去买了乔治桑的小说,《小法黛特》,那个年龄完全读不进去== |
|
终于想起这部片子叫什么名字了,以前上音乐课还是什么课看的印象一直很深 |
|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提到,电影A Song to Remember中表现了一抔土在波兰文化中的特殊含义,于是翻出电影来看。豆瓣评分太低估了。这是一部刻画肖邦短暂一生的传记电影,细致入微。肖邦出生时的1810年,波兰已经灭国,少年肖邦和他的钢琴教师(影片中最有意思的角色)一起离开华沙到巴黎寻求发展,得到钢琴家李斯特的帮助,还有女作家乔治桑的青睐,他逐渐获得贵族们的赞赏嘉奖,但由于罹患肺结核不能开展激烈的音乐会,受乔治桑的影响他沉浸在创作中,但与老师日渐疏远,后来波兰起义失败,朋友想要通过肖邦的影响来赞助起义,老师也提醒他伟大的艺术家应该和人民走得更近,一抔故土让肖邦下定决心举办巡回音乐会,拼命筹钱,结果英年早逝,卒于39岁。电影快接近尾声实现了升华,前面一大部分都让人感觉肖邦依附贵族、忘本。 |
|
女主角很硬,我喜欢硬妹子 |
|
不是我想象中的乔治桑…… |
|
就听音乐和看服装布景已经是一种享受。中间用了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协奏曲。肖邦的确很令人致敬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Y1MTc5NjI4.html |
|
看完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房龙对乔治.桑的评价那么低了。肖邦这个小受和乔治.桑这个傲娇在一起肯定会悲剧了。肖邦的形象有些刻板吧,倒是肖邦老师的角色演的很棒。 |
|
很难看的一部片子,李岚清一类的老同志喜欢,说明他们年轻过。 |
|
也好意思称自己为传记片?与史实相差得也太离谱了吧。为了电影的结构和戏剧性重新编排事件有时候是必需的,但是为了某种“崇高理念”而胡编乱造就很让我恼火。还有,对乔治桑的刻画令人发指,要是没有她的悉心照料,肖邦只会更加英年早逝。 |
|
“那么多人腐朽了,才造就一个天才。”好莱坞电影曾经很好看啊。 |
|
“西方音乐三百年”课堂上看的电影,纪念之。 |
|
关于肖邦和乔治桑。年青的肖邦捧着波兰的泥土离开祖国。 |
|
很久以前高中音乐课上看的,当时倒是爱憎分明的。多年之后再看,突然理解了乔治桑,并且重新审视导演的视角。 |
|
小时候看的时候觉得李斯特好帅,回头再看一遍发现审美发生了巨大转变...一直觉得肖邦就是被乔治桑给逼死的,好讨厌这个女人 |
|
原来c小调是属于死亡的旋律. |
|
7.6分+
2004年大二上半学期,刚进入古典世界那会,接触了这部肖邦的故事片。记得还是在彭浦新村闻喜路上的贝塔斯曼店,买的一套2VCD+1CD,那时CCTV的音乐频道还有一档影视留声机的节目,每期10分钟几乎播放过这部电影的全部
下午拿出VCD重温,还能放,虽然画质用现在的眼光看已经很烂了,完全展现不出特异彩色的光芒;故事也脱离史实、用好莱坞特色的天马行空整了很多艺术加工,但看到乔治桑拿着蜡烛,在沙龙晚会上走进黑暗中在钢琴前演奏第二谐谑曲的肖邦,当烛光点亮肖邦脸庞的那一刻,依然被感动到眼中滚起了泪花
当做普通故事片来看,好莱坞普及名人的功力还是很得体的。期待以后能有高规格的4K修复。话说今天重温完,才发现VCD收录的央视译制版只有107分钟,不过还带英文声道。以前听中文,今天听原声配音了 |
|
是这部电影让我初识乔治桑。 |
|
早上给孩子们听这首Chopin的Nocturne No.13 in C minor Op.48 No.1。窗外,春天的阳光明媚,孩子们或认真倾听,或凝神思索,或窃窃谈笑……而我站讲台上,几乎快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