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母亲的复仇,法律做不到的,只能自己来讨回公道,女性本柔,为母则刚。 |
|
当法律都不能制裁强奸犯时,一个后妈为女儿所能做的事,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杀掉那些畜生。近两年来,印度电影大都围绕着女权主义。敢想敢拍,把想要表达的呈现给观众,是人类的进步。这部戏最大的败笔在于时长:冗杂。虽然罪犯得到了应有惩罚,但这种方式过于极端。以暴制暴也不是解决问题唯一的途径。 |
|
这种快意恩仇的东西做得这么复杂冗长,梗都快拖没了。而且值得细拍的点都做得不够细致,最后更像是歌颂母爱的狗血剧。 |
|
论印度强奸案背后对于女性,人性的思考,本片不如《女生规则》,论女性复仇故事的惊心动魄和高智商犯罪本片不如《无畏之心》,但论及母爱,批判体制以及催泪效果,本片略高一筹。以天朝价值观来说,此片三观极其不正,把以暴制暴当成正义在印度片中却是司空见惯。BTW,本片几乎再现了印度公交轮奸案 |
|
再次见证了点映观影群众素质之低,心态之麻木…… 全程大声议论,结尾居然给我笑,真是想问下,那种情形之下你是觉得笑点在哪里? |
|
题材尖锐,但拍片水准不敢恭维,说不好听的就是又臭又长。要不是演员,真看不下去,两星片,给女主角加一星,希里黛玉RIP。不太值得看,但如果对黑公交事件感兴趣,推荐网飞剧《德里罪案》,9分大作 |
|
从现实新闻大胆取材,进行商业化包装之时,其内核依然直视了印度社会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现象,不论从女性角度来看,还是从复仇这个古老母题,本片都有值得讨论的空间,片子的故事很有意思,既保留了社会新闻的锐度,又兼顾了商业片的诉求。教育问题、性别差异、家庭矛盾、女权议题……,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印度电影不甘人后,拍了很多扎根现实的题材,本片建议和纪录片《印度的女儿》一起对比观看,会有不一样的思考和启示。 |
|
纯粹的女主戏,探求法律之外的正义,印度对女性权益侵犯的案例太多,法律又滞后,本片的出现也算是一种声援与反抗。结尾处母亲手刃侵害女儿的凶徒的一幕,看的人揪心泪目,只愿你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缅怀早去的希里黛玉女神。 |
|
镜头语言还成,故事漏洞百出,还有配乐真是神烦,铺那么满瞎煽一通,服了。希里黛玉RIP. |
|
印度版“告白”。优缺点都很明显。有些冗长了(叙事形式的差异:其下半幕本身也是个三幕剧结构,而西方电影则会让上下幕共同构成三幕剧),视听上不如告白,但三观很正,它并未赞同以暴制暴的方法,即使最后的开枪也赋予了司法的外衣(尽管同样是违法的)。 |
|
在一个几乎满座的东北影厅里时不时听见的“肏他妈的”、“整死他”、“干死这王八犊子”等粗鄙之语倒正符合相应情境;对比大部分时间的宝莱坞式奔放,某些场景——尤其是车行轮奸一场——的克制让人眼前一亮。 |
|
人性的全面复苏,法理的彻底破产,明明是爽片的发展势头,看完后却让人心中压抑,感觉憋闷难抒:如果总是要让受害的一方自行执行正义,法律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至于剧情则有过度理想化之嫌,母亲的力量感天动地,但谁都知道现实中想要报仇雪恨岂会如此顺风顺水?当然女主的演技还是值得赞许的,配合导演的炫技式摄影,展露了圣洁的母性光辉,雪山风景尤其恬静动人,看的老衲有旅游的冲动了 |
|
该暴力的不暴力,该色情的不色情。 |
|
我们都知道在现有的法律制度和司法体系之下仍旧有太多无法被实现的正义公平。所以那些自觉没有收获到正义的人,往往会自己拿起武器通过反击报复来取得个人角度的正义。结尾跟朱迪福斯特《勇敢的人》如出一辙,警察帮助母亲杀死了强奸女儿的人。将犯罪的人伏法,但自己永远陷入了犯罪的定义之中。《勇敢的人》里女主在形式自我正义的过程中经受了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折磨,而她的惩治罪犯的举动早已不仅仅是为了报复。而本片仍旧停留在报复的简单层面。也只是依靠重组家庭的母女关系来推动犯罪动机,显得很单薄。 |
|
看电影简介想到了松隆子的《告白》,但印度的法治社会完善度完全不及岛国,也没玩什么解构剧情的高逼格手段。倒是一部灰常正常的复仇电影,可惜节奏有些拖沓(印度电影动辄就两小时以上)。希里黛玉不愧是宝莱坞最后的女皇,细微末节都把握的特别好,这位继母对女儿的付出和爱真是太令人动容了。 |
|
“上帝并非无处不在......” “所以他创造了母亲......” 希里黛玉的表现就俩字儿:惊艳~!!!!!! |
|
天朝自己拍的话怕是过不了审。引进的都是些老电影,月月都是国产保护月。 |
|
剧情像儿戏,拍得像mv,但是看到现实生活中令人失望的故事在电影中终于得到了复仇还是挺大快人心的。热评那个“女子本弱”真是去你大爷的吧!女子本强!不是母亲的身份让她强,而是女性的身份! |
|
感情上能理解,理智上没法同意,最后那声mom的结果是开枪,实在是不胜唏嘘。现实的残酷决定了一个母亲的选择,而一切的根源还是在一个国家对两性公平的底线不在。不是男女性别之差导致,而是一开始文化的劣根性,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
|
看的我泪流满面,MOM!! |
|
又是关注印度女性地位低下、强奸频发,又是继母为女儿报仇的硬核设定,可惜报仇的段落还是不够解恨,而且漏洞太多,根本没法成立。 |
|
长的我快睡着了,不过侦探真是好人,虽然看起来猥琐,但他也有一个女儿是一个父亲,伟大的母亲,还是继母,谁说继母不可以像亲生母亲一样爱你,是不是还漏了一个没杀? |
|
正好在母亲节看了一个母亲的传奇。所谓传奇,多少有点让人仰仗的虚构高度,或许可以直接说,这就是爽片,一些逻辑问题与现实可能被遮掩后,它只冲着大快人心奔跑。必须说,任人物走向极端后,幸好第三部分的拉扯,没有把情绪毁于一旦。但它竟会成为爽片,其实非常悲哀,因为我们的爽要靠一个快意恩仇的传奇来提供,因为我们很多人都对司法体系以及背后看不到的权钱势力感到不信任,甚至害怕,因为假如同样的遭遇落下来,我们根本不知道怎样去讨一个公道。在大多国产片不得不风和日丽的时候,我还是会感激大银幕上至少能有这些不忌惮揭短而且成功写下警世寓言的印度电影。最近在看Netflix的印剧《德里罪案》,这电影真是一个情绪的豁口。人美戏好的希里黛玉,RIP. 三星半。 |
|
三星全部送给女主角。题材很好,但是印度电影该有的毛病一个也没少(节奏失衡、过于冗长、情节单薄只顾爽)。 |
|
缺点是全程配乐都太浮夸了,以及结尾过于抓马。 |
|
看过《迦百农》/《何以为家》之后,这个电影逊爆了!故事虽然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但是拍得太一般了!拍摄手法有时候会让人觉得刻画得很奇怪,违和!只能单纯让好演员撑起整个电影了!煽情部分也不太好! |
|
有点拖沓。我以为复仇的段落会很燃,很解恨,其实也还好……希里黛玉的演技还是很棒的 |
|
改编自举世瞩目的印度黑公交案,BBC、Netflix都拍过这起案件,受瞩目的原因与印度根深蒂固的性别不平等状况有关。环境恶劣到什么程度呢?原案花了六年时间才最终结案,2016年印度有据可查的性侵案就有近四万起,相当于每天都发生100起悲剧。网飞的纪录片在印度也被全网封禁。所以首先从题材上来说,这部电影了不起。而作为一部强商业属性的电影,故事改编干脆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以暴制暴。在法律层面这条路固然不可取,但放到印度语境下,只会是另一种心酸吧。不是《告白》,也不是爽片。更添宿命悲剧色彩的是,完成复仇的母亲的饰演者、宝莱坞女神希里黛玉拍完这部电影就意外身亡了,还死得很离奇… |
|
7/10。女儿被害当天所穿的红色长裙、母亲的轿车和眼镜、密会侦探时谈论的画作、染坊的红色布匹和苹果,均被设置为亮眼的血红色以成为复仇的象征载体。深黑色的集中展现象征轮奸的痛苦回忆和复仇的坚定意志,将女儿劫持后弃至污水沟的黑车在长夜中快速奔驰,低沉诡异的音效盖过了车内施暴的声音,当母亲请变性的学生去引诱强奸犯,漆黑的夜色渗透着红唇和红衣的视觉元素,这种渗入骨髓的红色怨毒化为研磨成为有毒粉末的红苹果,让观众深切感受快意恩仇的情绪转变。不可忽略的细节:侦探被告知那副沾满血色的巨画被高价买走,警察借遗落的眼镜警告母亲,侦探摘掉代表妈妈的眼镜向母亲致谢并为她的复仇计划牺牲,度假时长发飘飘的母亲形象和雪峰的神性融为一体,结尾母亲用警察合法的手枪手刃仇敌,传递着周围人对母爱能在偏袒恶魔的社会中声张正义的支持。 |
|
真心可怕。女孩夜里出门真的要有互相照顾的意识。好危险。 |
|
虽然比较套路,节奏也有问题,但还是一部值得推荐的电影。
地铁接头的台词经典:
错误和不对选择哪一个?
神不会照看每一个人,所以它创造了母亲。 |
|
“上帝并非无处不在。 所以他创造了母亲”,开场以为是翻拍《告白》。题材尖锐,略平淡的商业电影。三观正,不提倡以暴制暴类,最后坏人没在内心得到惩治和“重新做个好人”,女主最后说的话就是现实,接下来该怎样还会怎样。女主演得不错,亲测不太值得来电影院看。侦探蜀黍蛮可爱。2019.5.11 6/10 |
|
女的真难 |
|
在浑然不知剧情的情况下观影,看正片开头,女老师走进教室准备上课的画面,再联想到片名《一个母亲的复仇》,让我一度误以为是翻拍日本的《告白》?不过,随后的剧情走向就证明我想错了,但这冗长缓慢的叙事节奏则越来越削弱我对影片的兴趣,于是再度感受到影院观影的弊端:不方便快进。—— 联想到昨天晋江发生的“漂移”车祸事件,不禁想感慨:这人世间真是危险无处不在,让人防不胜防呀!—— 希里黛玉原来是颇让我心仪的电影《印式英语》的女主角呀!惊喜一下! |
|
电影不错,就是影片全程配乐有点烦,你又不是大片,这样配乐只能拉低分数,何必呢?我知道这是印度影片的一种风格,但我认为,不同类型的影片要有不同风格的配乐,即使是同一个国家出的影片也有不同的类型对吗? |
|
配乐和复仇都极带感/母亲说:在这个国家强奸不会被判刑而打强奸犯一拳却要坐牢,在中国这个国家也是适用的,恋童癖还能出来卖课,杀人强奸判罪极轻,写耽美却要判十年,这不公平。 |
|
这个应该是结合了印度黑公交轮奸杀人案改编的吧?很不喜欢改编后的设定,女孩居然是参加酒会遇害的,啥意思?聚会对于女性来说不安全呗?真实案件是和男朋友出门坐公交就被轮奸啊,跟电影里和闺蜜去酒吧喝陌生人给的饮料是一回事吗?感觉导演本质上也是直男癌。 |
|
连法律伸张不了正义的时候,只能由自己来讨回公道。虽然电影中母亲用以暴制暴的方式复仇,但编导基本都将她的动机和行为合情合理化了。而且复仇的过程相当克制地点到为止,难得地没有陷入爽片思维的陷阱,而是将重点置于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上。导演在批判社会体制之余,将电影的落脚点置于母爱上,还是相当令人动容的。 |
|
深入人心! |
|
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一次对现实的意淫式的复仇。 |
|
给过瘾的结尾、女主遗作、拍出这电影和德里罪案的印度加一星吧。配乐让耳朵起茧了手动捂脸表情。 |
|
犯罪的成本太低,而主持正义的成本太高!这种事件谁不幸成为了受害者就是全家跟着倒霉,强奸犯罪案还会发生的,因为男孩没有被教育过行为应该绅士和检点。连有犯罪前科的、富二代毒贩、学校混混都可以买通公检法了,权力机关人士还没出马都可以把校园强奸犯受害者一家搞得鸡犬不宁,暗无天日。 |
|
前半段《飓风营救》后半段《恐怖角》,我想它真正的名字应该叫《正义侦探DK的献身》。流畅煽情的情节剧,但比起真实的事件来,缺了对印度“神圣强奸”风气的社会批判,女孩参加派对酒后受辱也没有陪男朋友看了场电影就被塞进面包车的天降横祸感,关键是还活下来了,跟继母共同演绎母爱大戏,使得片子的社会意义大为削弱,变成奇情家庭剧了。 |
|
是看得挺爽没错。但是用了继母和继女关系这个来升华了一下母爱。显得继女的脾气十分乖张,对她的好感就会降低。同情分就爆棚不了。以及,虽然母亲是一个生物老师。但是感觉她复仇的手法也。。。这可能也就印度行得通?换其他地方,分分钟被抓。。 |
|
一个继母的复仇,这样全心全意为你好的继母恐怕打着灯笼也难找第二个,电影很长,不觉得沉闷但结尾比较仓促,警察的态度前后变化得太快,反转生硬,本来觉得女儿在得知继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后继母也会放下武器让法律来制裁最后一个凶手,谁知此后的剧情却打破套路,女儿终于动情地喊出妈妈后,让此前一直犹豫不决要不要开枪的继母好像得到了力量一样,连发数枪将恶人击毙 |
|
剧情略显拖沓,爽片不爽,有太多的逻辑漏洞啦!多一星为伟大的母爱! |
|
整体的基调太太太浮夸了,吵人的配乐从头响到尾,非常的没必要,处理侦探角色的时候还让他带上笑点,更是和整体电影的风格很不搭,让人觉得整体电影有种诡异的大杂烩感觉,无比的用力过猛,比较浪费题材和演员 |
|
刚看了点映场的《一个母亲的复仇》,印度电影人跟韩国电影人一样,始终有一种直面社会现实、努力对社会事件发声的精神。影片改编自印度“公交轮奸案”,演员演技一流,音乐贴合剧情,给8.4分。看了电影,又燃起了读《罗摩衍那》的想法。 |
|
题材挺好,敢拍,但是节奏和深度又让人觉得有些怪怪的。故事围绕在复仇和继女与继母的关系上,造成悲剧的根本原因却一带而过。复仇也是通过个人努力和有良心侦探、警察来完成。那个对女性充满恶意的社会和腐败的司法部门,却未被触动和改变。 |
|
故事题材加分,控诉政府的冷漠,法官的判决好气,支持妈妈高智商复仇,前半段铺垫一小时,后半段复仇略仓猝,心痛侦探3分钟,结局不是太满意,但必须推荐这部印度好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