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想到一个纪录片看得我在街上哭了十分钟。从我们的角度看,这是一堂阿涅斯的大师课,但从她的角度,其实是一场瓦尔达的告别。一个总是怀着好奇和爱的小妇人,举了一辈子摄像机,观察了世间形形色色的大小人物,深情地送走爱人和猫咪,最后回到她的海滩,变成一缕细沙,随风离开。这部电影是一个仪式,由拍的人和看的人构成一次完整、长久、凝固的挥别。 |
|
“如果打开‘人们’,会发现一个故事。如果人们打开‘我’,会发现一片海滩” 学会陪伴时间。那些别有味道的设计和创作,信手拈来的灵感,像童心对世界保持的好奇,以及分享的乐趣…瓦尔达对电影的谦卑,值得永远敬仰。胶片副卷做成的电影小屋,就是最纯粹的梦… |
|
不只是瓦尔达的一场电影课、讲座汇编、作品巡礼,更是一次人生回顾、促膝长谈,一个送给自己的90岁礼物。奶奶又交出一部好自由、好从容的纪录片,是五彩斑斓又极度坦诚的“电影书写”。在对过往作品的重温和分析中,还继续做出新的形式探索。她真的好可爱,心态仍然年轻,拍片充满活力。我还是第一次发现导演的人格魅力能成为电影本身的魅力。从电影到静态摄影再到视觉艺术,艺术家总是用各种方式做自我表达。
晚年同样视力下降的她,好像在用本片与伊文思《风的故事》对话。不管是不是“收官之作”,这部超有趣的作品都不是句号,只是完美的自我总结,她的精神将永远影响爱她的观众。——我们用温柔回应温柔。如何抵抗变老,如何面对可怕的世界?拍电影吧!电影创作者们,记住新浪潮祖母提出的三个关键词:“灵感、创作、分享”。#HKIFF43# |
|
是瓦尔达对毕生创作生涯的温情回顾,时间线非常清晰,创作灵感、理念、内涵、所指皆被娓娓道来(法语真好听啊)——纵然评论家们从各种角度剖析过她的电影,终不及有幸听导演自己敞开胸怀的真诚分享;这也许是瓦尔达写给自己的遗书,是留给电影史的教科书,更是送给影迷的情书——已不能用单纯阅读一部纪录电影的逻辑来评判了。/(私以为)瓦尔达最好的三部作品恰好跨越三个十年:南特的雅克·德米 1991>、阿涅斯的海滩 2008>、脸庞·村庄 2017>,她已把每个阶段想说的话都透彻而深邃的说完了。// 化用一句评语:阿涅斯·瓦尔达本身就是电影艺术史上“最美的收获”。// PS. 一个彩蛋是得见近半世纪前作品的超清片段;R.I.P. |
|
告别 |
|
让人如沐春风的一生,光影流年,完美谢幕,她知道从一个世纪通往另一个世纪的通道。 |
|
简单,聪明,清澈见底,坦率真诚。周末看一部这样的片子真的神清气爽。 |
|
阿涅斯·瓦尔达的一生,就是把名字写在海滩上。以《两个瓦尔达》开始,以《脸庞,村庄》结束,熟悉瓦尔达后期纪录片拍摄模式的,应该对这种大师班和工作坊视频不陌生。若是第一次撞见的,可能会觉得“纯分享”的表达形式有所局限,很像蓝光高级花絮。瓦尔达看似精心准备了这次谢幕,她和桑德里娜·博内尔坐上《天涯沦落女》的推轨就出现了,但有些元素又随心所欲,作曲家、下半段突然切入更深的创作:摄影和当代艺术。正是如此,我觉得如果拿电影导演来描述瓦尔达是不够准确的。结尾和《南特的雅克德米》一样,不走字幕。瓦尔达最终选择了诺曼底的海滩——那段故事也是《脸庞村庄》最让人触动的一段。 |
|
既是阿涅斯电影大讲堂,也是瓦尔达作品回顾展。灵感、创造、分享,三个关键词的提炼精准、透彻,不仅适用于电影,同样适用于诗歌。灵感是写什么,创造是怎么写,分享是如何传播。艺术家的一生,就该以艺术的方式来告别。你好阿涅斯,再见瓦尔达。 |
|
#69thBerlinale# 主竞赛展映。瓦尔达奶奶的新作就是一堂干货十足的大师班,是她对毕生创作经历的一次系统回顾,首先提出了她认为电影创作最重要的三个关键词:灵感(inspiration)、创意(creation)和分享(sharing),然后从短片[杨科叔叔]开始,回顾了她的电影、摄影、装置创作,讨论到了诸如创意产生、创意执行、女性身份、数码转型等等问题,调用的材料包括几场大师班的录像、影片、片场纪录片、剧照、花絮纪录片(尤其是CC那套作品集里的几个重访纪录片)、摄影作品、装置纪录等等。完全是一部个人创作的百科全书式的作品。有很多非常珍贵的导演阐释,对她的许多影片的理解也因此更深了一层。老太太思维清晰,影片的材料组织非常非常讲究,尤其剪辑点的把握堪称已入化境。不过还是跟之前作品重复的东西比较多,而且剪了十几分钟[脸庞村庄]进去…… |
|
这不是一部电影,没有任何打分的必要。 |
|
#上海电影节#听瓦尔达说,说那些电影,那些想法,那些人,以及那些事。依然是那个调皮而又充满激情的生动的小老太。 |
|
看灵感如何追着瓦尔达跑(x |
|
瓦尔达的公开讲座选录+CC碟访问选录+创作实录。她真的是创作欲极强的人,平面照,纪录片,剧情片,行为艺术,装置艺术一个不落,思维又是如此开阔和敏捷,言行又是如此风趣和睿智,这一切奠定了她的独一无二。希望这不是瓦尔达的最后一部片。 |
|
#2019法国电影展# - 当观看这样一部真诚的、智慧的、轻盈的、用整个生命作为长度的影像时,我想多说点什么,可是我什么都说不出。 |
|
电影生涯的完美回顾。 |
|
美好的一天从吉列姆开始,阿涅斯结束,两位永动机似的老艺术家 |
|
不管你是不是瓦尔达的粉丝,这都是一部令人动容的电影。瓦尔达的生命跨越了世纪,也见证了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如何发展,如何与其他艺术发生可能。她分享对于电影的理解,她一生的经验,她如此坦诚。与《阿涅斯的海滩》相比,德米的分量减轻了许多。因为这是她献给自己的礼物。她的旅程快要结束了,目的地必定是那片属于她的海滩。海浪将抚过她,风将吹散她,沙将带走她。 |
|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瓦尔达最后一部电影作品,像是一场回顾自己一生创作生涯的大师班,这是这位可爱的90岁老奶奶对世界最好的告别,也是留给世人最好的礼物。 |
|
好棒 比那些装腔作势搞神秘修辞的臭男人好太多了!片子采用的是讲座与视听媒介的revisit形式 嵌入观众与电影观众与我们跟随导演自己完成一种对自己电影世界或对自己的借助电影完成的世界旅行的重访。在这里导演扮演起自己的影评人做起电影分析 通过每部片子的不同去完成一种对自己的重复,这又像她自己擅长使用的重复镜头一般 一二三在重复中产生差异或颠倒过来。脸 尤其是路人的脸以纪录片形式出现在她的虚构电影里 这种交错要求一种对生命敏锐的把握 既不能太过强加虚构而掉入文艺青年的一厢情愿与自我感动 也不能太过纪实用一种假装的客观与熵的影像取代生命的力量。在这点上她比戈达尔做得好。镜子与自我观看是她电影的重要母题 而对自己的重访就好像不断去照镜子像Cleo一样对自己做出完全颠倒的判断并在其中来回,通过这种辩证 |
|
她的创造力和对美与善的感知真是惊人。 |
|
#2019SIFF#N02,并不是一部典型的纪录片,是能和这个可爱的老太太对话的片子啊。可以看到一个一辈子天真的赤子之心的人,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和玩心,太希望过这样的一生了。 |
|
阿涅斯·瓦尔达以一次跨越时间与空间、解构艺术与人生的谈话来回顾自己漫长的创作岁月,也许明天的影迷会评价说:“没有哪部作品比它更适合作为瓦尔达电影生涯的句点。”确实是这样的,但我很难接受“遗书”、“告别之作”这样的说法,因为她在生命的最后,仍固执地追逐着时代的脚印,从来没有打算停止前进的步伐。我更倾向于称《阿涅斯论瓦尔达》为“一份献给自己和影迷的宝贵礼物”,藏在这份礼物中的,是一个瓦尔达为我们留下的——最后的、永恒的——谜题,也唯有对她的电影、摄影作品乃至装置、行为艺术都了如指掌的观众才能揭晓谜底——这是毫无疑问的。 |
|
既是解构,也是谈心,瓦尔达奶奶的最后呢喃依然是关于电影。从构图、动作、视角、节奏到剪辑,顶着奇妙发型的她让电影成为一门写作课程,最终却轻轻推开了作业本:累了,不写了,再会... |
|
拍电影的奥秘,无非是灵感创新和分享。她染了红色头发,在城市铺沙滩,在空地搭暗房,在墙壁贴相纸,在展馆播海浪。她装扮成土豆,把黑幕变成彩色,让三面屏一起播放,让电影和时间同时流动。探索影像的可能,对世界充满好奇,害怕的却是台下没有观众,只能孤芳自赏。定格住影像的人,必将与时间共存。 |
|
awsl~ 就好几处都差点尖叫出来那种 2019.7.20 一个月之后重看,也犹如新观。这一次不再想要尖叫了,而是数处会心而笑。一切都如此浑然天成。2024.9.28 第三次大银幕。5年过去了,这个世界天翻地覆。 |
|
“不是让时间静止,而是与时间共存” |
|
#资料馆留影#藉由此片,得以一窥“新浪潮祖母”的多面人生。坚定的女权主义者,热爱记录的摄影家,关注底层贫民的生活,想一出是一出的“潮女”,思维跳跃的新潮导演,忠诚的爱猫人士,土豆视觉艺术家,寡妇联盟成员……而且她的电影几乎都是在一次次不期而遇中诞生的。对于这样特别的导演,如此独特的人生,你几乎难以定义,随便贴标签也显然不负责任。而且我想说,瓦尔达真是太爱雅克德米了,就像王小波给李银河的情书里写的,“爱你就像爱生命。”回顾丈夫一生的《南特的雅克德米》是无比深情之作,轮到她评价自己却克制冷静甚至马马虎虎,只是摆一张椅子对着影迷拉拉家常。就像结尾那个比喻,在海边的风沙里慢慢消失于无,随风而来随风而去。这个可爱的瓦尔达,该说你什么好呢,只有缅怀。ps 奶奶的大土豆造型实在太Q了(✺ω✺) |
|
灵感、创作、分享;摄影师、电影导演、视觉艺术家;纪录片、剧情片、散文电影。这是瓦尔达的“三三得九”。片中她坦承,八十岁时非常恐惧,因而拍了《阿涅斯的海滩》,缓解死亡惊恐;眼下九十已过,已全然不在乎了。片末说,只要坐在海边就能平静下来,“海风夹着沙子袭来,如此消逝于朦胧不清之中,结束这场对话……”她还是在九十岁上辞世,这堂“大师课”成为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告别。瓦尔达太能点石成金了。而且,如何能将敏锐与质朴交融得那般天成;那么“形式”,却又那么本真,毫无矫揉做作感。除了“天才”,我想不出别的答案。她语言之丰富绵细、表达之清晰透彻,到了让人一口一口倒吸凉气的程度。但片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我可以接受拍那些自己并不全然懂得原因的东西,因为对于电影来说,感知也很重要。”“感知”,一切艺术之源。 |
|
模拟访谈,大师班现场,新浪潮祖母对自己过去几乎所有作品的亲自讲解回顾。尽管瓦尔达已90岁,影片的形式也有点平淡和重复,但是偶尔仍有幽默和睿智的灵光闪现。灵感、创新和分享这三条电影创作定律让人印象深刻。但愿这不是老奶奶的最后一部作品吧! |
|
灯亮的时候有种“啊,这样就结束了吗?”的遗憾,根本看不够。一位以爱意观望世界的人,绝无仅有的美丽灵魂,她的时间已经到了。 |
|
@小西天。如果瓦尔达的作品看得多一点,可能会觉得这部片子没有新鲜感,而是既有影像的梳理剪辑。但作为告别,新奇是苛求,系统性回顾已然足够。何况她的一生,早已带给我们的无数次灵感、创造与分享,去学会如何观察和认识世界。瓦尔达为自己一生择取的结局仍是海滩。然后如风逝去。p.s.记录瓦尔达一个可爱口误:(我的作品的)年代顺序说成犯罪顺序。奶奶您可真是罪恶滔天啊。 |
|
她太清楚这是她最后一部作品。关于她自己,还有她的创作,她有两部作品。一个是《阿涅斯的海滩》那是她80岁时候,内心有恐惧,拍个自己的传记片。这个是她的遗作,而且她自己非常清楚,这就是她的遗言。其实比较她给深爱的双性恋,因艾滋病去世的丈夫德米拍摄的纪录片,她对自己没有那么用心。任谁看了都知道那个片子里她的爱是多么的丰盈,平静、和缓的随着片子流动着。这个片子她似乎已经无力的总结自己的职业生涯,但细节处确还是能看到她的灵气,机智,宽厚。《脸庞、村庄》是我认为她最好的作品,已经是完美之作,天然去雕饰、水到渠成,接近上帝的作品。谢谢你,阿涅斯奶奶! |
|
如若我们非得把本片视作是瓦尔达自己为自己画下句号。那我则从本片里嗅到了更多资本化痕迹。一个逐渐贯穿其漫长晚年,不无精心包装的人设,一个历久弥新的艺术作者品牌/商品。正如影片恰如其分在其生死界限时刻,精确被抛出来,也收获了同样庸俗掌声、泪水和悼唁。 |
|
華達奶奶不假他人之手,用童趣任性的脾氣,幫自己完成了自傳,從劇情片、紀錄片到裝置展覽,說起一則則靈感故事,珍藏片段都放進這部充滿愛的影像日記裡。可愛華達,別無分號。然而,女性的柔軟,同樣的左翼,弱於高達在影像之書的嚴厲批判,華達還是多了一份惻隱之心,溝通聊天,大於自娛自樂。 |
|
2019HKIFF 在瓦尔达逝世前放映一场,逝世后一天又一场,百转千回。“我是一个微胖的老太,还很话唠”。全片带着满满的自嘲。从没被当作新浪潮大师来解构分析的她对自己做了最贴切的回顾,想象力通天,热爱环保,用废弃黑胶策展,任何天马行空在一个80多岁的老太身上灵光乍现。感觉是创作的集大成,也似乎预示着什么。 |
|
影19113:瓦尔达的艺术、电影回顾史,围绕灵感,创作,分享来讲述。第二部分重点:摄影,含中国;及“拾取者”主题而创作的新型土豆乌托邦的三折画,电影屋,寡妇(仿杨▪冯凯赛尔《四大洲》),猫的坟墓等装置艺术的创作与分享,及人的参与。瓦尔达应该是一个通透的人,很早就知道自己如何迎接死亡,所以很多影像早有准备。最后和JR一起消失在风沙里! |
|
灵感,创意和分享,老太太太可爱了,以这样的方式回顾一生的创作,用影像这个载体与时间共存,最后在海滩的风沙中逐渐模糊,慢慢离场,给她的观众上了一堂很意义的大师课,用一种欢乐可爱的方式。即使是死亡也不会让人感觉沉重,反而感受一到一种活明白了的豁然开朗,更加想关注于自己的当下,能不能也用某种愉快的方式审视自己的生活,去发现,去创作,充满创造力的活着。 |
|
最近机缘巧合连续观看了关于几位老前辈电影生涯的作品,感慨万千。尤其被瓦尔达奶奶感动,她或许已意识到自己行将就木,在这部影片中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毕生功力分享出来,传给后辈。她对于电影的认知(纪实摄影-虚构/非虚构电影-实验艺术与纪录片)实在是我对电影艺术最美好的梦想。庆幸学生时代还有幸在校听过她老人家一堂课,从此拜为祖师奶奶,每次回巴黎都要去蒙帕纳斯拜拜她和Demy这对最牛电影爱侣🙏 |
|
天使! |
|
这不是一部电影,这是一座宝藏。蕴藏着瓦尔达一生的电影、摄影、视觉艺术等瑰宝,以及无穷的奥妙。可是对于瓦尔达这样的老少女,一部电影又岂能总结她这一生呢?没有人能永远年轻,但她能让我们永远热泪盈眶。 |
|
电影不是让时间静止,而是为了和时间共存。瓦尔达奶奶已经用她一生中热情又天马行空的创作,完成了这种共存。Farewell... |
|
190718 @ SZBC | 摄屏的人请去死 |
|
一堂生动有趣、信息量丰富、情感充沛的电影课,一次深情款款、不留遗憾的告别,无论是观赏者、创作者还是学习者、研究者都值得去反复观看,去收获自己想要的部分,老奶奶是天生的艺术家,自由生长的大师,没有人可以取代和模仿,至此,世间再无瓦尔达。 |
|
一部以剧场演讲形式展开的个人回忆录,也涉及到诸多影史人物,对影迷可以说是一部很珍贵的影像资料合集了。瓦尔达从灵感、创作和分享三个步骤出发,从自己早年的《五至七时的奇奥》等剧情片讲到2000年左右的纪录片《拾穗者》等,然后又讲到摄影、视觉艺术及近年的《海滩》《脸庞村庄》等现代装置艺术尝试,讲述她如何从真实的人与事件中获取灵感,并一生保持好奇心和创作欲望。奶奶实在是太可爱了,到了她这个段位随口说说就是引经据典,希望她永远拍下去。片尾字幕放到了片头,很长很长的名单。 |
|
很晚才接触瓦尔达,遗憾,却也至少有一整片海等待探索。看她谈论灵感、创作与分享,串起的不止是电影,而且有摄影、绘画、历史、技术以及各种新鲜的艺术表达,像在沙滩拾贝,总有那么多新奇的样式,吸引她,也吸引观众。90岁的人还能保持热情、机警、包容,于她,是自然而然的习惯,于我,是仰之弥高的修行与运数。真好啊,离世前能拍出这样一部好的回顾与延展。四星半。@上影节 |
|
“灵感、创作、分享”——贯穿瓦尔达艺术生涯的三大主题,在人生落幕时以依旧轻灵优雅回首充实丰盈的一生,这孜孜以求的进取乐观精神着实让人羡慕,让人敬佩;将秉持的“艺术可以穿越各种藩篱”之准则完美实践,各种古灵精怪的点子,在诸多领域皆成就满满,永远满怀爱意,永远保持战斗姿态,可爱而坚强的人啊!电影胶片小屋的迷人,多屏连放的震撼,各种具有视觉冲击效果的色彩运用,对心理/物理时间的执著探讨。“我消失在模糊中,离开你们。”再见了,阿涅丝·瓦尔达! |
|
@小西天。很喜欢这一版译名“听瓦尔达说”。影片虽然波澜不惊,大体是对自己创作历程的回溯,从灵感、创作到分享,但观影是特别过瘾的体验。她时时保持着对电影本体的敏锐而睿智的思索,并带着她的作者性,于电影中写作一种自洽的风格与色彩。她喜欢在影片里埋藏只有自己知道谜底的谜团,在主观与现实间探索一种极度逼近人之本我的真实。尤其发展到后来的装置艺术,观看与表达的外延再次被拓宽,旧衣服与吊车、小城街道上的沙滩、三联画、缤纷的凉拖和塑料袋、努瓦穆捷的寡妇们的影像、茨古古的墓地和大树顶上的红花,真是太奇妙太有想象力了!无论面对的是诡谲的社会风云,还是具体的人的境况,她都那么温柔、智性,坚定且永远可爱。一想到2012年的北京还有一个地方承装了瓦尔达的装置艺术展,和一个青涩的我,就觉得离可爱奶奶又近了一点。 |
|
去年电影节看《脸庞,村庄》。
后来回家意犹未尽找来《阿涅斯的海滩》。
今年电影节刚看了《五至七时的克莱奥》。
今天就又看了这一部。
一部一部都接上了,圆满了。
向阿涅斯挥手告别。
#看了这部电影就好想创作啊# |
|
第一次看瓦尔达我记得是5-7克莱奥,在碟店发现的蓝色封面CC,很喜欢,买回画室马上看,很喜欢;随后马上找了第二部,《千面珍宝金》,这部完全把我迷住了,瓦尔达的电影其实很花的,有些段落相当实验和随性的,但一点也不做作和让人讨厌,有温柔的爱在里面,也不像一些女权导演的电影看着和战争片无异,她的电影总是很平和,即便是天涯沦落女这种角色和冰冷的剧情走向。第三次是找了大量瓦尔达的短片集中刷,应该还是在画室里,大三左右,我又被迷晕了,我知道这可能是女性导演特有的一种呈现,男导演的电影即便不拍色情场面也会有一种猥琐在影像里,这和性别和看待世界的方式密切相关,瓦尔达把女性的母性和采野果子的早期性别分工基因完整的展现在电影设计里,这部片子回顾了她的几乎所有重要电影,她是电影世界里的异类,唯一的。妈的没字数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