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很喜欢“世界头脑与人类未来”这个议题,而且这片有典型的传统与变革的碰撞。可惜从google方面的信息甚少,使得双方的探讨有些不平衡。个人认为即便有世界脑,它也不应该隶属于一家公司。而是否会有世界脑…我想到了巴别塔的故事。科技不断进步,人的本性却进化缓慢,不是么。 |
|
google无疑是在整合一个产业链,人工智能也好、智能辅助也罢。不如看看它的产品序列:google glass-input、android-output、google search-计算引擎、google book&picasa&map&news...-数据库。你说它能做什么? |
|
智障欧洲人,法国图书馆馆长和德国教授满满的猥琐、狭隘、自鸣得意全在脸上,藏都不会藏。扯一堆阴谋论,不就是想讹钱+不甘寂寞嘛。喜欢那个冷淡的白发性感老男人 (¯﹃¯) alphago之后看这个更有意思,比如白发男转述谷歌成立之初,他问过佩奇为什么要做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我们要做的是AI啊” |
|
世界图书馆计划 |
|
cipyright,what google did is unacceptable.
|
|
少给一星是因为意犹未尽 |
|
雖然是Google fan不過monopoly還是比較可怕的。。。。 |
|
关于“谷歌数字图书馆”的纪录片 |
|
没想到百度还有这样的发言人,中国的比重还挺大。各国的国家图书馆都超好看(包括国图)。我觉得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digitalization还省纸呢,还少砍树呢,是信息传播最简单最便宜的方法了。但是实现的过程有争议,Google能补能守住“不作恶”三个字呢? |
|
挺引人深思的。纸书和电子书谁才是未来?书籍数字化是由具备最先进技术的商业巨头来做还是以公共利益至上的政府来做?版权保护与“合理使用”的界限在哪里,又如何解决因此而陷入的知识被精英垄断和被商业巨头垄断之间的困局?看起矛盾的两极实际上在现实世界里同时发展着,不能你死我活那平衡点在哪里?谁来平衡?…我们可以期待巨头的道德和良心但不能寄希望于此,阿里巴巴引领和变革金融的神话不可复制,我们也不能冒着知识被垄断的风险把世界图书馆的工程托付给谷歌,除非它被联合国控股,否则无穷的潜在利益会导致如何雪崩的后果不可想象。但话说回来,超星阅读、知网和北大法宝也真就那样。
|
|
纪录片总体大方向把握还行,但总让我觉得一点点被带偏的感觉。纪录片里的以美国为主基地,也谈到了欧洲方面的各种观点。而中国部分,采访对象以及呈现方式,我认为是比较失败。百度在这里算什么嘛,受采访的中国女作家也真是B*tch得很。3星 |
|
伟大的计划 |
|
新长征遇到恒久问题。各国组织,个人,gov ,作者,用户都有不同立场。3.7星 |
|
题材很新鲜,谷歌的做法到底是让知识更公开化呢,还是导致了对知识的垄断呢?这部片子注定无法获得来自谷歌的真实意见,作为一部纪录片多少有点不完整 |
|
http://en.wikipedia.org/wiki/Google_Books |
|
google |
|
信息量一般,主要是访谈,似乎没做什么研究。只能算一场小小的胜利,比起某个公司的版权侵犯,国家级别的隐私侵犯才是信息时代的最大危机,而且你是告不赢的 |
|
人们总是想知道“谷歌公司究竟做什么?”
谷歌公司就像总机接线员,为人们快速、准确、有礼貌地连接到所呼应的地方。换句话说,谷歌公司就好比是互联网的开关。
要知道,是开关将普通的交流扩展成了网络,并最终决定了使用者进行交流的对象以及获取的信息内容。
事实上,这家公司的搜索引擎是互联网(Internet,区别于intranet)如今最为通行的开关,因此谷歌公司可以说是当今世界(外)总开关的看管人。
书本的数字化势不可挡,到底是用“总开关”的布局还是用“路由器”的布局,this is A question,该咋地咋地吧,intranet奈尔,就一定不会实现。 |
|
@38th HKIFF 紀錄片看得就像sci-fi,就像 ghost in the shell,我們除了data就甚麼都不是,"there is no way out or round or through"。 |
|
Google book |
|
privacy is new freedom in digital times; |
|
谷歌和大学图书馆达成协议批量扫描书籍,建立电子化书库,惊动了作者、出版方。法院驳回了和解协议,谷歌受挫。 |
|
Google and the World Brain (2013) |
|
没想到KK客串戏份这么多,他的话在里面显得无比中立、理性又让人虎躯一震。“我们不是在做搜索引擎,我们在做AI。” “Google输了这场官司,但电子化最终还是会胜利。” |
|
[3.5/5.0] "fair use" |
|
惠特曼的草叶集被程序放到了园艺类下面。。。 |
|
比较片面 |
|
全球图书电子化计划,然而…… |
|
无论影片想表达怎样的观点,也不论该观点是否正确。我实在无法容忍打着纪录片幌子的,用所谓新闻访谈方式暗示客观公正的,实则在灌输某种观点的有失偏颇的影片。与其说有人先天下之忧而忧,不如说是利益冲突罢了。 |
|
H.G.威尔斯构想的“世界之脑”与当前谷歌雄心勃勃的“世界图书馆”的古今映照。实际的图书数字化过程中存在的暗箱操作,对作者权利的漠视;各界逐渐增长的对于信息垄断的隐忧。当然,讨论的前提不该忘记,谷歌并非公益机构,它首先是一家公司。套用KK一本书的名字,“谷歌想要什么”的问题值得深思。 |
|
版权问题越来越凸显出和互联网自由分享的精神相悖的地方。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智能终端将变得像细胞般微小,植入大脑,整个互联网的海量数据将成为身体的一部分,那样人类社会将会迎来爆炸式的改变。 |
|
科技的发展超出了人类的认知速度。Google的做法是,先做了再来处理和讨论后果...是未来的领路人还是毁灭的恶魔,没有结论... |
|
1 |
|
http://www.jlpzj.net/viewthread.php?tid=273019 |
|
几千年前发明火药的人可能自己也没有想到,一个初衷只是娱乐的玩意,能够改变东西方世界的格局。几十年前,一个郁郁不得志的文艺青年,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被世人唾弃的恶魔刽子手。或许很多事物的初衷是美好的,但是一旦被恶魔利用,其毁灭程度难以掌控。作为研究阴谋论的业余爱好者,谷歌所谓的世界图书馆计划,加之现如今的火星移民计划,总是让我感觉与诺亚方舟有所关联,无论何时,时局震荡倒霉的都是普通人。科技是把双刃剑,就看掌舵的是天使还是恶魔。 |
|
本以为是一曲谷歌的忠实赞歌,看完才发现讨论是电子市场乃至科技进步对传统文明或者人文素养的侵蚀。结尾越来越科幻,但如H.G.Wells所说“There is no way out, or around, or through ”。 |
|
world brain的初衷与google的目标一致么? |
|
版权之争 |
|
版权的问题应该在辩论的更用力、更深入些,只给四星吧。 |
|
Google books計劃就那麼停了 |
|
好简单的一个道理/vision废了半天来讲,个人感觉挺冗余的。无论是世界大脑还是世界上最包罗万象的图书馆/百科全书,谁都想做,只是谷歌有能力/技术/魄力来做了而已,至于谷歌为什么能做到而别人不能?这些秘辛这部纪录片的制作团队显然并没有资源去涉及,可惜可惜。 |
|
看的英文版。有些细节没懂。但是大概了解了。这些人有意忽视Digital Divide啊。其实就是垄断。一切为了本公司利益。 |
|
没有充分呈现谷歌那边的论点。呈现了Google Books受到来自三个方面的挑战(1)谷歌VS各国作家版权。(2)欧洲国家VS美国公司谷歌。(3)谷歌VS人类(谷歌造AI取代人类) |
|
一个梦想 一个事件 |
|
谷歌的行为确实很可疑,偷偷摸摸的就把书给印了,且极其低调。
|
|
Take another look at how far Google Art Project has gone in the past five years.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5222375/ |
|
风险管理之版权。不仅仅是搜索,是人工智能。 |
|
非常好。扫描书籍是信息技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信息技术终将实现工人阶级的完全消失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视频展望了搜索引擎的真实目的。制作AI,预计在2045年达到奇点,届时信息数据缩小到血管的大小,可以随身携带,植入血管,也可以植入大脑,形成大脑连接的人类数据库。 |
|
也许显得危言耸听,但并非全无可能。 |
|
Google Books的纪录片。好空洞好无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