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来那么多牛逼的音乐都来自于这部影片!虽然剧情。。。 |
|
1.雷德利的选角都是成功的 2.影片的故事人物和背景太重,导致结构松散不紧凑 3.想说的太多 4.Vangelis 应该不会想到他雄壮的航海配乐会广泛用于中国各大传销年会 5.Sigourney Weaver 真女王气场 6.点赞表白服装化妆,请收下膝盖 |
|
被配乐撑起来的电影,整体上和一篇命题作文没什么两样。 |
|
3星半 雷公初试史诗片,其实已经很有《角斗士》的前身了,尤其是一流的视听效果,实景实物实在令人惊叹,配乐更是点睛之笔,用了Vangelis的名曲《Conquest of Paradise》担当主题乐,唯一可惜的是故事上并没乐曲这般的磅礴雄势。其实无论政治还是人性,“哥伦布”这题材能讲的东西都太多了,是完全能有更多深度的题材,但硬塞154分钟里也实在有心无力,格局过大,就连人物也仓促得更显粗糙。但当我面对那首传世的名曲时,我突然意识到,这些都已毫不重要了,在这等宏魄的律调中,影片所带来的,远远比不上听者所想象的——那些乘风破浪的船只,在那段日月逾迈的岁月里,承载着一群孤注一掷的探险家。所有的欲望与梦想,所有的热血与伟大,沸腾着,歌颂着,炽烈地闪耀令人睁不开眼睛。哥伦布是终究征服不了天堂的,但是这首曲子可以,因它就是为此存在的 |
|
155分钟的长片讲述一个"人所共知"的故事,五百年前的壮举不过如此? |
|
作为传记片人物刻画实在粗粝,作为史诗片场面又乏善可陈,雷德利斯科特选择对故事进行碎片化处理,甚至没有一根完整的故事主线。二十年之后,这部电影让人记住的就只有配乐了。 |
|
8.5「All created by people like me,no matter how long you live,one thing will never change between us—I did it,you didn’t.」;很多年前朋友推荐过这部作品的原声给身处泥潭中的我 我也因此从中获取了力量 数年后伴随熟悉的原声观看这部作品 虽然将她定位为诗史略觉夸大 但影片中的那股勇气与坚韧在我看来永远是渺小的人类通往壮丽辉煌的大路的指向灯;没有这一步的尝试 恐怕雷公也没有日后的角斗士和天国王朝这样的不朽之作。 |
|
范吉利斯的主题配乐真是气势恢宏,名不虚传。片子大体上按一般历史上认定的进程进行,不过没有把侧重点放在发现之旅上,而是通过描写发现第一块大陆(其实是太平洋群岛)以及和原住民进行交流,接着进行殖民活动,但是遭遇挫败的角度,较为立体的塑造出一个人物形象。总体来说还是有可看点,稍显平淡。 |
|
雷公又一部被低估的片。被后世用到烂的范吉利斯的配乐就不说了,二十多年后格雷的《迷失Z城》显然是在本片基础上所构建的杰作,甚至连那个神一般的结尾感觉都是受到了这部片结尾的启发 |
|
想知道莱德利斯科特对此类题材的偏爱与执着从何而来…… |
|
【补標】蓝光影碟再看
为了一首MV重新验证再看蓝光影碟从头到尾……
今网上有人发了这首《远航》Sailing这首歌MV(用了电影🎦画面),勾起我的重新再看的想法,其实该片从头到尾没有这首歌曲的出现,我想是音乐人自己后配的MV根据哥伦布航海的宏大主题,倒是那些在我们电视剧里的主题曲耳闻能详的不绝于耳从头到尾反复出现。不知道“引用”者在电视剧后面注明没有人家的原创版权(题外话)……
——『生命比梦想更富有想象色彩』
2021-7-9 蓝光影碟重新再看 |
|
2012-282.重看,三星半。音乐太熟悉了… |
|
当年大扑街的项目,今天重看来竟然缓缓地又有点味道。 |
|
在一个相信圣诞老人的时代,你要问的是:世界的东方有什么?地球的地理格局是怎样的?哪些是当时宗教禁止做的事?谁的理论主导了当时社会对世界的认知?社会对私有财产的态度是什么?当时的科学宗教和医学的状况。人们是怎么进行航行的?船上的等级制度,谁决定航行的时长?与RS他作一样肤浅。 |
|
he didn't own sth,while he built that all |
|
with樂 SEP; 配樂超棒,好多耳熟的音樂都出自這裡;感覺美化了侵略史 |
|
老雷初试史诗片,恰好在哥伦布首次航行500周年上映。剧情略松散,且笔墨基本集中于哥伦布发现大陆后的治理,讲他如何平定内乱和获取资源,以及这些活动对原住民的影响;相较而言旅途艰险并没有得到太多的渲染(哥伦布几句话的演讲就让信心动摇的船员团结一致了),但看到首次航行中雾中缓缓现出真容的陆地我还是被触动了一下。电影着重表现出了哥伦布理想主义者的一面,他以发现新世界,建设文明为荣,带着一种近乎偏执的狂热,但总体态度还是褒大于贬的。对欧洲中世纪风貌的还原做得还行,精美服装衬得《异形》中以中性面貌示人的西格尼·韦弗异常艳丽。而范吉利斯的配乐恢弘而大气(尤其是那首经典的《Conquest of Paradise》,听得人想马上收拾行李踏上未知的征程),有时间要听这部的OST。 |
|
真是可以堪称是史诗级的影片了... 影片拍摄的手法也是大师级的,豪情万丈啊...5星推荐。 电影音乐是可以经典流传百年的那种... 真是厉害了. |
|
new world, not better world for him. |
|
或许希望只是存在于旅程之中,一开始什么都有可能,每一个期望,每一个梦想,天堂和地狱都可以在人间,我们总是带着它们,不管走到何处。如果影片中,航海的时间多一些,该多好。我心中最美好的,是发现新大陆的那一刻,而不是去那里殖民,贸易,以及政治与残杀。“我的一生都在梦想着到达那个大陆。” |
|
台词考究这是肯定的,音乐有一段真是不知道是不是本剧的原创?实在太赞了,而且这个攻击异形的女帝来当女王性格实在让人大爱,平普的节奏孕育出不一样的壮举,继续废话,我觉得哥伦布是在搞科研,方向、未知…… |
|
是梦想家也是实干者 雾散露出海岛的一幕实在是感人 在海上漂了这么久更知道脚下土地的坚实 群岛和大陆 只差一个多星期的航程啊 idealism and ambition are not incompatible.riches don't make a man rich,they only make him busier. nothing that results from human progress is achieved with unanimous consent. 画面对比反差似乎不大 两个孩子都长得很清秀啊 |
|
场面浩大,服化道赏心悦目,老雷的击剑情结也得到了再现,结尾带有一种童话般的纯真气质 |
|
Life has more imagination than we carry in our dreams. Dreamers are the lucky ones who can live an inspiring and hopeful life, but they are |
|
Life has more imagination then we carry in our dreams |
|
非常正面的理想主义者的刻画。略显冗长,但其实有点走马观灯。 |
|
本片诞生于哥伦布航海500周年纪念之时,雷德利斯科特首部史诗大片然而叙事平淡,手法稚嫩,中规中矩。范吉里斯的配乐却是旷世杰作,比起那首广为人知气势恢宏的『Conquest of paradise』,我更偏爱开场那首神秘魅惑的『Hispanola』,可惜后续篇章并未能很好承接这样让人心驰神往曲目所要引出的内容。 |
|
这么好的题材,这么好的配乐,结果被编剧导演搞得如此无聊 |
|
3.5星,前段游说、探索部分显然好于后段的返航、平乱,雷导的古装片即使剧本一般,也能凭超一流的视听质感吸引人观赏下去 |
|
Life has more imagination than we carry in our dreams. |
|
原来那段经典的配乐出自范吉利斯,出自这部电影。 |
|
雷德利·斯科特1992年就开始拍史诗片了,这应该算他的第一部史诗片。虽然对这类片子不太感冒(主要是太长了),不过得承认斯科特的四部史诗片中还是《角斗士》最好看。要说这部影片选取的角度还算独特,对哥伦布的刻画也比较全面了。西格妮·韦弗貌似除了《异形》就和斯科特合作了这一部片子? |
|
you never learned how to speak my language;哥伦布:你愿意跟我们合作吗/酋长:你知道答案233;两场绞刑戏;ridley一贯的政治正确,大鼻子有些暧昧的演绎倒是能把ridley后来的某影帝甩出八条街 |
|
什么样的电影可以称为史诗电影呢?以这部为例,一定要有宏大的历史观,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比如《魔戒》;人多大场面,但依旧要突出主角的个人英雄主义。历史需要宏大,诗歌需要浪漫。 |
|
完全是冲着 斯科特 看的啊! |
|
[testing看看标记影视是否可以] 很难说这是雷公遗珠,毕竟里面的转场衔接还是略显生硬,不过很神奇的是银翼杀手里对那种带致幻感的氤氲气氛营造雷公在本片中有大量使用;主线也是他老多年钟情的探索超越时代的开拓者的心路历程,侧面反映他老眼中一直坚持的未来即古典古典即未来论题:在这里哥伦布(希望在新大陆建立新秩序的)理想主义所酝酿的悲剧,与异形里的大卫那种为探索和创造‘完美’不惜一切代价异曲同工了。不过这片也就甜美的九十年代能拍,放在今天就过不了审了(不然他老为啥要去未来讲类似的故事呢:) |
|
一群上帝视角的马后炮,你们没能穿越回去把哥伦布的功劳全抢掉真是太可惜了 |
|
音乐太棒了。“your departures coundn't make here more godly." "I did, you didn't." 编剧的台词写得太霸气了,霸气外露啊!哇哈哈。 |
|
理想主义实干家的史诗,无论是博弈过程、与女王的缘分、初见陆地、建设新城、对政客的描绘,无一不精,雷总的史诗感真不错。人格部分稍显潦草,政治略简单。个人觉得应该算是值得被铭记的史诗片之一 |
|
情节处理上把哥伦布第二次和第三次航海的事迹合并。Scott史诗感很强的叙事和镜头从这老片就能感受得到。惜海上的镜头太少了,仅仅首航的几个镜头无法满足,显得高潮的戏份没有做足。震撼为配乐。“生活的想象力超出我们的梦想”梦想属于上帝,属于黄金,也属于海洋。 |
|
1492,征服天堂这个名字更合适。塑造了一个信念坚定,勇于实现梦想的航海家。纵使他没有抵达梦想的新大陆,但他穿越了大西洋,抵达了西印度群岛,开创了大航海时代。全片音乐气势壮观,宏大,过耳不忘。大鼻子表演完美。 |
|
为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而拍,从立项到执行,更像是给儿童看的普及性故事片。154分钟的片长,但并没什么故事,开场寻求支持原远航梦,中段发现新大陆回国复命,末段重返加勒比却无法弹压当地人黯然下台。滥用的慢镜和自然主义倾向的内容组织导致全片节奏缓慢。写哥伦布主要两点,一是追逐真理的远航梦想,二是对待印第安人的人道主义(这条线上安排了个凶恶军官和他做对),总的来说戏写的既俗气又平淡,没什么抓眼球的地方。开场西班牙那段编制的也过于肤浅,好像女王就是缺那俩钱才犹豫是否支持哥伦布,和历史显然不符。宗教元素加了不少,除了西班牙的现实特色,应该也有雷德利的个人趣味在里面,其实他在思想上很像个十字军。它的配乐《Conquest of Paradise》比这部电影有名多了。视觉营造上下了功夫,既有古装大场面,也有丛林的残酷争斗 |
|
6/10。开篇哥伦布教授孩子地球为何是圆的镜头,遥远的地平线上海帆慢慢消逝,表现了哥伦布的远见卓识,不仅要航向新大陆,还要穿越宗教的蒙昧之海。在宗教裁判所统治的黑暗年代,他敢于与哲学经院中守旧的教士辩论,穿行于色调暗淡的厅堂、宫殿,厌恶广场上焚烧女巫的狂热迷信,与西班牙女王会谈时,他的面部照射着科学理性的光芒,镜头随时空转换,女王转头看向冷光中的山特荷,他资助哥伦布以掠取土地、香料和黄金,船队抵达新大陆时,升格摄影庄严地宣告西方征服者的来临,但影片美化了哥布伦殖民屠夫的形象,他力图制止士兵迫害土著人,还废除特权让贵族的战马也参与拉起教堂大钟的苦役,这招致莫希卡的叛乱,这位黑衣黑马的邪恶将领为开采金矿,断手惩罚土著人,最终在哥伦布的追击和原住民指出其逃亡方向下,莫希卡跳崖自尽,承担了一切殖民罪行。 |
|
昨天这部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喜欢的女生问我,到底对她是什么意思?虽然跟她初见也就20天,但是我知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哥伦布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要有梦想,要有勇气,哪怕前途看似不妙,也要孤勇前进,奋击浪涛,最终能够实现伟大的梦想。昨晚我没有犹豫,没有退缩,走到了她的面前,向她告白了。她说:“你超勇的!”然后我得到了爱情和梦想。追求梦想,要有不合常理之勇气! |
|
三星半,剧情不够凝聚啊 |
|
在开头第九分钟,哥伦布在出发前和人辩论地球是圆的的时候,手狠狠的拍在了地球仪上。。。作为历史剧您能注点意嘛?三星都是给配乐的,征服天堂啊,太赞了。 |
|
野心颇大,但还是一部影片无法承载的体量,把第一幕扩展扩展拍成一部迷你剧会更好 |
|
雷公标准线下发挥了 哥伦布这个人物实在是太理想化 西班牙宫廷一众人都缺乏让人可以理解的行事动机 当然最让人脱线的乱入的salamanca现代城市的天际线!!! |
|
结构松散如航海船上行驶一个月一样百无聊赖,唯独记住了那著名的配乐。 |
|
原声比电影出名系列,作为史诗来说相比之后几部稍显薄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