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得真血腥 |
|
0 真得从价值观展示到电影语言,从里到外都烂透了,西恩·潘不但没有给非洲医疗援助志愿者的形象添任何光彩,反倒用一段可笑至极的爱情抹了黑,非洲的苦难和鲜血,就像开普敦的壮丽风景,都只是西方白人“人道主义”的张张壁纸。 |
|
据说拍这部电影时,塞隆几乎就没有一条一次过的时候,潘叔不断喊NG不断折磨演员,无论怎么拍都无法达到他的要求。这大大打击了塞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两人不断在片场争吵,当时大家以为他们会在片场就分手。后来终于分了。戛纳首映0,2分对塞隆,又是一场无法避免灾难。 |
|
这部危成磁场,也是看了多遍
算是很喜欢的沙栗子的电影之一
|
|
真是场煎熬,不停的血腥苦难展示,无节制的煽情,还有一点没火花的爱情。这部电影与它展示的内容一样,都是场灾难。坚持看完,一是想多看看塞隆,二是想看多少人退场,三是想听听结尾的嘘声。 |
|
放完嘘声一片,场刊惊天0.2,伪人道主义招人反感。大量血腥镜头,如山洞徒手剖腹产,旁边老太各种捂脸。与之相配的是动不动就崩溃撒泼的塞隆,舔嘴唇秀性感不要太频繁。阿黛尔刚有正脸戏份就结束了,让雷诺也是酱油。导演技法太笨,画外音矫情,还特写拍证件,连装沙装水鸡汤段子都拍,巴登死得好勉强 |
|
虐心
当然随着年纪与阅历增长
现在也总会想到事物的多面性
那些别人想让你看到的
永远不是事实的全部
或者
你需要思考的东西
越来越多
越来越多 |
|
两位出色的演员塞隆和巴登,影界最牛作曲Hans Zimmer, 还有演一个可有可无配角的让·雷诺,在西恩·潘的执导下,合力制造了一部虚情假意、矫揉造作、过度煽情的烂片,戛纳最差电影没有唯一。西恩·潘演戏是好,导演这活明显他干不了。《最后的模样》,坚持看完的唯一理由,就是塞隆。 |
|
今年戛纳最自豪事件:我是编辑部唯一一个从头到尾坚持看完这部0.2分神片的人。妈蛋,这种三观,不给负分真对不起人类最后的良心。在难民营滚床单,以为要得艾滋了吓得半死,发现侥幸没有得瞬间又开心地粗去玩……这剧情,不怕激怒全世界无国界医生? |
|
很长很长的电影
很多引起不适的镜头
但是很 让人 ,。。沉默,,,
同一个地球 同是生命 也有天上地下的区别
全是大卡司,导演,演员,想表达的东西也表达了,但是给观众感觉电影好长好长,应该就是表达方式和叙述节奏没找准。 |
|
本届戛纳最大丑闻,零分电影,没有做对任何地方。 |
|
令人反胃的做作,甚至连这份“做作”都拍砸了。相比之下,去年的《青木原树海》似乎没那么糟了。 |
|
没有才华和悲天悯人结合在一起简直是一场灾难。 |
|
1.5吧,前半段真的还没那么糟,分开一段段来看,有时像你们的马利克,电梯和停车场那段争吵则想起Jacques Doillon电影里那些疯癫的角色。后半段实在有点令人作呕了。塞隆拍完这是不是就该分手了? |
|
就像“绑架”了我两小时,还没绑架成功!手动再见100次。 |
|
Ugh 洗钱电影 |
|
👁 无耻混蛋 👁 |
|
最后的模样,一首西恩潘用镜头为无国界医生谱写的颂歌。这些人每天面对的不仅是舍家舍业舍身忘死,更是吞噬一切的绝望和无力感,什么都付出了还要时时陷入自我怀疑,甚至可能遭受自私者的指责,但一定有人,记住这些完人的模样,记住人性的结晶 |
|
只看塞隆~~~ |
|
三观非常正派的电影!在现在流行真小人的时代很难得! |
|
辣鸡!今年戛纳最大黑幕。怎么混进主竞赛的? |
|
这些素材可以剪成一部不错的人道主义纪录片,作为剧情片太缺乏戏剧性。Theron就是在展示自己多美,声线多性感,Adèle也很美但导演不展示。导演儿子跟老爹长太像。仅有的兴奋点是开场威尔第《命运之力》序曲,结果他把我最喜欢的几个小节剪掉了。Hans Zimmer配乐一般。 |
|
哈哈哈哈睡了四个小时挣扎爬去看了的我,真是何苦。无法评分,看了一篇大写的应试高中生作文,前半段模板拼接在一起,还是不带剧情发展的散文,后半段就是纯视觉心灵虐,与电影无关,结尾是感动中国演讲。小叮当自带吐槽女主时全场鼓掌。也算见证了奇迹,不知为何能进竞赛单元,麻烦放黑泽清回来好吗! |
|
一部绚丽的,杂乱的,空洞无知的加长型慈善基金会募款宣传片,美国式的一厢情愿和僵直的情感戏,加上男女主人公煞有介事的苦脸驱赶了大量观众,并让西恩潘在最后丢尽了戛纳电影节的脸。 |
|
迷之美帝自我陶醉,哪里来的管制一切的自信呢... |
|
三观不正电影绝佳范例。 |
|
全程跳看塞皇的脸,以及那几个俯视角度塞皇诱人的裸体~真好,塞皇终于跟西恩潘掰了,普天同庆… |
|
并非惊天大烂,而是只有在戛纳+大银幕才会场刊0.2的普通烂片。上内地院线说不定还能感动一大批人,但,#那他妈是以前#。 |
|
「Life is hard. You need another person to share it with.」「Before I met him, I was an idea I had but I didn't really exist. I could remember who I was by remembering him.」【♫Brett Dennen - Ain't No Reason♫】 |
|
很喜欢老美的思维模式,你们都是低等生物,等着我来救赎 |
|
看到开头恶心人的字幕就一星预定了。看完三十分钟果断撤离。 |
|
太糟糕了,一切都流于表面,不明所以,西恩·潘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是最不适合当导演的影帝,最关键的是,为何要拉上前女友垫背? |
|
这就真是一泡精致的屎,每一个镜头都在悲天悯人,福茂之前肯定没看片。 |
|
白左真可怕。 |
|
在这样的背景里滥用元素甚至暴力,无意义慢镜头和旁白满溢,为本来就很扯的主线加入的狗血元素甚至十分爆笑。 |
|
我的早期理解是,真的爱一个人是不会跟她合作这样的作品的? |
|
戛纳是如何从一两千部新片里精挑细选出这部的。 |
|
我大概精准挑中了一部哈维尔巴登职业生涯中最差的一部戏,相信也会是所有主演的。不是没听过蠢台词,但是没听过蠢到如此莫名其妙的台词,一边觉得匪夷所思一边喷笑出来。西恩潘一定很喜欢那些公益广告,无数个镜头让我觉得自己在看什么宣传片之类的东西。这是一部会被某些人拿来佐证所谓的“白左”之自以为是之愚蠢的东西,只能用灾难来形容,但愿我可以尽快从记忆之中删除掉它。 |
|
《最后的模样》一方面以画外音与极度不安的影像强调非洲环境的险恶,但另一方面它在政府宣传片一般的空镜、非洲音乐、美式流行乐中不难看出在消费这片大陆顺便捆绑销售这里的贫穷。一种左派虚伪、自大的介入与过度矫饰被贯注入影片。从它的后半部分,这些虚伪甚至都几乎被狗血的感情剧代替得荡然无存。 |
|
#Cannes2021 喜欢《荒野生存》的为什么会不喜欢本片啊,影像上真是有长足的进步啊。可以对标《太阳之女》,不少假模假式的残酷剥削段落都颇具喜剧质感。 |
|
太血腥太残酷了,也许这就是真实的样子? |
|
0/100 一边是主角毫无意义的哀怨自怜,一边堆上难民各种悲惨的镜头刺激感官,看完只觉得Sean Pann完全不care自己电影里任何一个母题或人物,只想takes advantage of them;摄影一到特写就模糊焦点外的部分,把表演搞得一团糟;配乐和Theron的旁白一样做作至极,你要真心恨一个人,就推荐他看这部电影。 |
|
巴登尽力了,拉回两星。可是整体叙述模式并不能讨好观众,女主男次的平衡关系真的适得其反! |
|
白人视角下的矫揉造作,战火血腥中令人作呕的狗血爱情,很难让人忍住不快进的电影~ |
|
野心太大,导致第三世界战争的摧残/人道主义和一个爱情故事都没讲好。看着查理兹塞隆想起的全是公车站上她给dior做的广告。 |
|
1.5 / 久仰大名的差勁之作!相當雜亂毫無重點拼盤式的包裝一段戰亂異國戀情,以白人狹隘的眼光看待非洲政局,動亂戰爭的議題僅是主角感情描繪中的配菜而已,不痛不癢又無知地踰矩敏感議題,如果青木原樹海是對觀眾施以慢性中毒,那本片就是直接自殺性攻擊,半顆星送給莎莉賽隆的美貌 |
|
西恩先生到底对苦难有什么样的误解,都只停留在感官刺激的层面上,真是非常浅。而另一边,男女主MV般的慢镜抒情feel更是吓人。像是完全不同的素材柔和在一起。真是高分片不一定真的好,但低分片却一定是真的烂! |
|
没看完,看到一半,卒。抛开你那伪善的西方殖民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好不,说点人话,就是可怜巴登和塞隆了,整部电影下来都是蛋疼的表情,不知道是被剧本气疯了,还是被自己的表演矫情哭了 |
|
0.5/10 |
|
一年看的那些片子里至少有一百部烂片,都是自己作死,看了评论太好奇有多烂才去看的。
PS:塞隆总是接一些讨人厌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