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久天长]是一场久违的相逢。中国电影终于回归到了最好的状态:将民族史诗和隐伤埋于几个家庭的故事之下,讲述了中国现代不得不说的那段历史。个人的命运被大时代碾压后留下的伤痛被诠释得淋漓尽致。王小帅用压轴的气魄几乎将柏林电影节影片质量拔高一个层次。如果拿不到大奖,也会是今年最好的华语片。PS:请备好纸巾。 |
|
友谊不是地久天长的,亲情也未必是地久天长的,只有失去至爱的痛苦,才是地久天长的。 |
|
这是我第一次正式看王小帅导演的电影。三个小时完全没觉得长,镜头和剪辑都很特别,画面也特别细腻,有一种新中式的美感。旁边的德国人开始还笑得挺欢,结尾的时候哭的简直不要太悲悸。整部电影拍的含蓄,表达的婉约,精准的点到了中国人骨子里许多复杂的品质。这是献给每一个勤勤恳恳逆来顺受的中国人的镜子,我们从中见人,见命,见自己。看到一家媒体的简评说得好:这是中国人自己的隐伤。 |
|
耀军什么都能修好,却无法修复内心的伤痕;
岁月让丽云留下了皱纹和鬓角,却留不住她的三个孩子。
英明的菜刀锋利无比,唯独不能斩断执念;
海燕饱受病痛折磨,再痛也痛不过生活的苦难。
沈浩的心里长了一颗树,结下了懊悔的种子;
茉莉逃出了小城,终究逃不出生活。
一点手术“小问题”让她再也不能生孩子,而她当上了准奶奶;
一次不公平的裁员让他们穷困过完了此生,而他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楼盘。
一次“不合时宜的”怀孕,一次“光荣的”下岗,就能改变你的整个人生轨迹。
茉莉得知怀孕的时候刚好拿到签证,打乱了她人生的所有计划;
丽云当年想生不可以生,现在可以生、鼓励生却生不了了。
是啊,老天就是这么爱捉弄人。
什么地久天长,三十年只是一念之间;
什么一切都会过去,这还真成了一辈子也过不去的坎。
到最后谁也没有和解,只是算了。 |
|
返城失去知青身份,下岗失去工人身份。意外溺水,强制打胎,交还证件,你我失去为人父母的身份。隔着轮渡踏过了奈何桥,留下遗书饮尽了孟婆汤。在时代的列车上早已不能复生,在命运的航班里竟然还会怕死。孩子在电话里叫了声爸,瞬间回到三十年前,又欢聚在一起,仿佛彼此毫发无伤,仿佛友谊地久天长。 |
|
百味杂陈,很想带我爸妈再看一遍。我喜欢王景春和咏梅的脸,那是两张典型中国民众的脸:王景春在电影里一直是眉头紧锁,黝黑的面庞,粗重的眉毛,细小的眼睛,眼皮习惯性低垂;咏梅圆脸盘子,淡淡的眉毛,淡淡的愁闷,连她的声音和动作都是淡淡的。整部电影,我都被这两位演员牵着走。 |
|
汉语语境里,“地久天长”这个词语蕴含了太多,时间、空间和感情的迁移与变故,还有善良的人们在无力改变却又必须承受的历史面前那些卑微谨慎的愿望。这段历史,父母辈是主要的经历者和承受者,孩子们被很好的保护,就像Haohao一样。看完之后我更能理解在那些历史决定背后父母们承受了什么。PS:看下岗大会那段,我真觉得那是台下群演们自己的真实经历,所有当初没有释放的情绪,都在自己出演的过程中似真似假地发泄了出来(也可能当时比此时更激烈,此时只是时隔20年再次共鸣后的释放)。金熊可期。 |
|
不好意思,中途看睡着了,电视电影的手法,虽然有泰国、韩国、美国电影人介入,电影感还是没出来,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是罗马尼亚、俄罗斯电影人拍类似故事,会怎么拍。当然优点是演员出色,生活细节还原到位,但是3小时还是太拖沓了,单一场景停留太长,闪回次数太多太频繁,完全可以剪到2小时,更凝练,更简洁一些,叙述方式上,也不要一直笨拙地插叙,变成干干净净的正叙,可能会更有力道。 |
|
#Berlinale 剧场里很多人看哭了 前面的德国阿姨又在看到王源带女朋友回家那一幕的时候姨母笑哈哈哈 我也被好几幕感动到 1.王源跪下磕了个头的时候 2.海燕死之前说的话 3. haohao说出实情的时候 咏梅叫了声儿子(不会写电影里人物的中文字 有些用演员们替代)被齐溪的两次眼神烧到 王景春两次抱着人跑到医院不一样的喘气 咏梅肤色的变化 王源脸上的青春痘....感受到导演演员的用心 好看! |
|
再见,小胡 |
|
代入感太强了,我出生的医院,我小时候被警告不能下水的水库,我家两条马路之隔的商业街,每次往返的机场,半个城市的人工作过的工厂,相似的长辈们的经历。随之而来脑补的过多细节和情感导致根本没有办法用静观的态度去看待文本和结构瑕疵。 |
|
过去30多年,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品尝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却也涤荡于日复一日的变化。所有人,都如水中的浮萍,在被时代推着前进,却也随时可能被一股湍流推散,再聚之时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我们的儿子,我们的朋友,我们的生活,因为地久,所以天长。 |
|
把《大象席地而坐》和《地久天长》放在一起比较太有意义了。都是时长三个小时,前者在短短一日中展现出对此刻无法和解的绝望和愤怒,后者跨越三十年的沧桑却以和解和宽恕来规避对此刻的审视,历史被从与当下的关联中割取出来,成为个人自我救赎的工具,沉重的债务被轻易甩掉。一个是咽不下这口气一定要呐喊,一个是时间教育我们妥协。两个导演一个走向死亡一个走向荣光,这个社会到底咋样一目了然 |
|
电影从一个关于“计划生育”的小切口入手,比预期的历史格局要小,但是讲述的人物命运与情感依旧饱满和感动。海燕的角色最戳泪,这样的角色往往是最招恨的,但在这里获取了最大的同情,几十年的愧疚与自责,到死也没能彻底释然…80年代那些小时候的片段,都是亲身经历过的记忆,带入感极强。兄弟俩的手足与爱恨,两家人的伤疤与憋屈,都在历史长河中化作一缕青烟,往事无需再追。 |
|
接受生活,接受命运,努力向前走。 上一辈的人真的是隐忍,无奈,但仍选择宽厚。虽说最后结局有点大团圆,但是刘星那句 爸爸我是星星反而才是我最大的泪点。什么积极消极人生,活下去就好,星星还在就好。 (但仍然觉得三个小时有点过长,其实有时候适当删减也是技术啊(星星的声音真的好听 |
|
7分,导演以碎片式叙事,一点点拼凑出一个伤心的往事。表面是时间可以改变一切,但真的是如此么?其实最后与齐溪那场视频对话,压抑不住的窘态,其实已经在做其他暗示了。亮点基本在演员部分,咏梅呈现了一种不动声色、却气势万钧的表演。 |
|
不光是煽情了,调度也很厉害。唯一问题是有些烂尾,可能是作者狠不下心。要金熊。 |
|
是我的期望太高了吗……节奏略慢,导演有种想要拍成史诗的感觉但是又没推到到位?王源确实有潜力 |
|
这确实是一部记录大时代下普通人生活的华语佳作,做为80后尤其有共鸣,关于90年代的儿时记忆一一涌现,想起我那同样溺水身亡的儿时伙伴,以及那些被伤害的家庭。电影中多年后王景春、咏梅在医院和老朋友们再度相见的场景,还是没忍住泪水,你不知道打动你的是电影,还是时间和生活本身。 |
|
拍成剧更适合些,几度观感跳跃到《都挺好》,国人在苦难面前最本能的反应是“啊都还挺好!”,这是对现实最无力也是最愤怒的抗议,在裹挟着历史洪流的身不由己中,所有个体的悲剧都烙刻有时代的印记,无人可逃历史迷阵的网罗。时间线跳跃粗暴,虽对于理解并无困难,但这般刻意错乱的时间轴或转场可做得更精致些,甚而可加深现今存有的些许悬疑感。催泪指数高,正如其工整镜头,煽情的层次过于规整(即能预测的苦情点),圆融结局掩盖了深层的悲哀。故事题材讨巧,唤起国人缅怀时代气息的共情。 |
|
3.5 在改革的新世界里,有的人得到成功、浪漫、自由,有的人则被狠狠甩在后头,遍体鳞伤,他们主动深爱,被动倾轧,在友谊地久天长最美好的祝福里,所有人追逐的理想生活都被活活杀死,却似乎找不到凶手,或者说凶手拧住了每个人的脖子,让我们只能看到彼此。 |
|
感觉王小帅拍到一半很累了直接央视八套电视剧拍法了 |
|
院线中共和国当代史的叙述尺度又向前迈开一步,文革之后的重大节点均隐有提及(柏林版)。集青红、左右、我11之于一体,隐忍的家庭伦理催情效应依旧老道。另外包头有个聪明的政府,这样的市政宣传甩开了他们众多同行。 |
|
给演员加一星,因为这真的是演员的巨大成功,但却是导演的巨大失败。面对这样一个充满血与泪的悲剧故事,摄影机不仅选择了历史凝视的“远”,而且还选择了匪夷所思的“退缩”:当丈夫从床上爬起来去找水喝,镜头本来一直就跟着他,等他来到厨房看到妻子那封绝笔信,镜头竟然突然跑到外面去,找个地方躲起来了。它为什么会躲?它不着急吗?这种回避,连带无尽的正反打,不免会让人感觉影片里充斥着一种只有制度本身才会露出的僵硬、平静的歉意,让人感觉这是一部为计划生育政策即将废除而拍摄的“国策电影”,虽然可能并非出于本意。一言以蔽之,有一些东西可以地久天长,有一些则不行,一切对于人和时代的态度,都应该在总设计师的场面调度里体现,而不仅是倚靠演员的身体。 |
|
#69thBerlinale# 主竞赛。王小帅的野心史诗之作,主题是“时间”,以及“人与时代的关系”,故事横跨改革开放四十年,把国企改制后工人命运,与计划生育、失独家庭两个沉重的主题融合在家庭情节剧当中,3个小时的篇幅确乎对于“时间”的再现有一定程度的必要。影片的美术和服装非常用心,对年代感有着极好的还原。国际团队包括韩国摄影加泰国剪辑,有很多强化纵深感、精心调度的长镜头,时间线上则使用了比较复杂的非线性结构,(尤其对外国观众)有一定程度的理解难度。王景春和艾丽娅贡献了令人难忘的表演,尤其王景春塑造的这个隐忍沉默的工人+中国式丈夫/父亲的形象十分细腻精准。影片的国企部分在包头(包钢)拍摄,没有使用方言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加上结尾的一定程度的和解或者抚慰,着实是有些勉强。 |
|
不在电影节看一定会玩手机的节奏 过多手持镜头 道具不够细心 崭新的金龙电扇冬天不带套几十年后不积灰在奢侈的长镜头中分散了我很大注意力 虽然有莫名其妙的仓促圣母场景 少许几句不接地的台词仿佛也动机不纯 仍然感谢导演细腻绵长地讲好了一个失独以及老实人和时代和解的故事 最喜欢的镜头是非主流王源和养母自我停格分坐在餐桌旁 是个脸上有戏的少年 |
|
很多对比段落,比如浩浩带星星进入黑暗的过程就是杀死他的过程。 |
|
友谊“地久天长”的悠扬旋律,遮掩不住时代的荒腔走板。 |
|
3.5 王小帅这次改用直白的双线情节剧,拍出了第六代的《活着》。几组人物的悲喜随着时空切换所带来的情节点流动,共同刻画出改革开放后被政策流变(计划生育、下岗潮)所深深毒害的一代群像。这既是人物本身自然发展所具的,同时也是影片对社会结构进行解构的过程——幸福的家庭也许能享受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福利,但不幸者的权利与发展需求,会一点点被时代抛下。
不过,整体而言还是有些失望。镜头语言与情节内容虽说高度自洽,但同时也缺乏更深一步的可能,有很大的局限。泪点也没想象中多,不过杜江坦白那段的确给我一种万箭穿心的暴击感。其实从回乡开始脑仁就特疼,三个钟头还是太冗长了。 |
|
照理说我很少当不宽容的观众 但这片子起初觉得不自然 后来觉得尴尬 最后要翻白眼了 海燕死前说“我们有钱了 你生吧” 浩浩坦白说“我身体里长了一棵树” 耀军对英明说“活着就别说出来” 大概是导演以为的高光时刻……几十年浮光掠影偏又放大痛苦 最后还归于温情脉脉 哪个靠谱的影视公司把时间捋一捋改成连续剧也许可行 |
|
把历史事件和家庭伦理并置,反复渲染某种伤痕,以至于结尾直言不讳的告解,都是典型的王小帅“现实主义”风格。想要表达的是生育在传统意义上对中国人的重要性,并在情节剧的包裹下审视计划生育制度。给出的回答相当保险:谁都没有错。通篇笨拙且僵硬,摄影也显得呆板,在情感上并没有被任何时刻戳中。三个小时的片长,无非是想说他们就这样过了一生,而将几条时间线剪碎的做法,不仅在美术质感上没做出明显的年代分隔,段落之间也没有经由剪辑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不要说产生共鸣必须得有类似生活背景,好的电影就是世界通用的语言。要说催泪,《相爱相亲》可是让我稀里哗啦的。谁是冷血动物呢? |
|
现代语境下的伤痕文学,揭示了计划生育带来的长期影响,用“当下”的侧笔去描绘“过去”,在时间的长河里治愈和淡化。结构和剪辑的方式很准确,跟着情绪点去剪辑时间切点,让过去与当下呼应和相通,最准确的是能够保持情绪的连贯性。很多地方只给出了关键信息,让观众去拼凑全貌。但是拍的还是很电视剧年代戏的质感,这个体量也更适合拍成剧。 |
|
王小帅的野心和责任感体现在他终于朝前迈了一步,去触碰新(解禁)的历史阴暗面(尽管这种解禁是为了新的政治需求服务),而把他过去念念不忘津津乐道的知青回城主题仅仅作为夹带的一点点私货。但他的情感表现仍是不加节制的,这体现在许多处过于刻奇的情节设计上(永远巧合永远冲突的来电)。说个bug,出事是1994年8月(墓碑有字),随后海燕从儿子处知道真相是9月(跟学校请假说明已开学、挂历),但沈家挂历上9月1日是周日,随后英明提刀找耀军,刘家墙上挂历上9月1日又是周二,而实际上94年9月1日应该是周四,所以两个挂历道具都用错了。 |
|
所谓对中国社会几十年变迁的描写不过是浮皮潦草、隔靴搔痒。戏剧冲突腐朽,对白尴尬,导演(directing)更是毫无才华可言。如果说王全安的《恐龙蛋》是对草原的奇观化,那《地久天长》中的蓝色工厂制服、毛主席像何尝不是另一种文化符号的奇观与消费? |
|
他们都是时代的替罪羊。王小帅呈现的不仅仅是失独家庭的悲辛,也是改开四十年的沧海桑田。如果人生有四季的话,那在孩子十来岁意外离世之前都是春天,是父母的春天,也是国家的春天。往后的日子里都是冬天,靠着回味曾经的余温过活,海南四季如春,心也是已灰之木。我承认哭了好几次,那种青丝诀别白首想见的拥抱、那种人生不过如此都会放下的释然,怎能不泪流满面。推断一下,孩子死在哪一年。 |
|
处于情感激动中的我暂时失去了评判能力,暂且先说二字弟弟的粉丝以后有得吹了。全员里演技最鸡肋的大概是杜江吧。没有拉踩谢谢。 |
|
无聊。很多冲着史诗去的导演都拍成了样板戏式的历史教科书,只剩下儒家最令人恶心的自我神圣化,每个人物都像是从感动中国舞台上剪下来的片面化的圣人。那句“带把儿”真是让人恶心,计划生育,失独的问题都可以用后代、大团圆、无私、岁月静好的态度化解,shame on you。 |
|
优点:慢悠悠的镜头,讲了一个时间线一直在闪回的故事,节奏沉下来了,侧面反映的时代变迁可以感受到。两位主演奉献了非常精湛的演技。缺点:中国式的圆满和释然表达得有点刻意,故事讲太满,场景冗长,缺乏留白,王源杜江等年轻演员演技不足,没有代入感。听闻多人哭晕在厕所,我特地备了一包纸巾去,结果一滴眼泪没掉下来,结尾曲响起时简直懵逼了。全场环顾四周确实没有见人哭。 |
|
我泪腺可能干了,反正我是一滴也挤不出呵呵。带把儿的才有生死,女孩儿是什么玩意儿,反正咱国不产;孩子被杀死了,被谁杀死的呢,被国家还是被你,临了得出结论,被“没钱”杀死的,牛逼,我都想起立鼓掌了。电视剧再怎么装也装不成电影,特别是第三部分这个拍法,“电影感”是啥仿佛没听说过。大小叙事都episodic,人物不是人物,人物不过是家国的容器,再怎么插叙也是一个大事件往里面倒一点苦水,第一集叫“严打”,第二集叫“计生”,第三集叫“改制”,第四集叫“下海”;而进入二十一世纪,时间对这一代人来说仿佛静止,社会变化的节奏再撑不起前半段这个事件分集的逻辑,垮得一塌糊涂,还害我憋了俩小时尿。我父母也是这个时候过来的,下乡返城计生下岗全赶上了,但生活不是这样的,人也不是以历史书上一课一课那样跳着活的。 |
|
谢谢王小帅老师!镜头聚焦于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小家庭 以小见大的真实感 几十年来时代洪流下的漂泊命运!期待国内上映
其实感觉时长可以再精简一点 |
|
工人要为国家想 我不下岗谁下岗 这句话出来的时候影院里会心爆笑 计划生育的恶果和计生干部的愧疚终于在大银幕上大篇幅出现了 时代确实变了 作为一名绝大部分时间自己度过,少部分时间和我不接地气的知识分子祖父一起度过的,不接地气的90后 理解我那些既不知识也不文艺的父辈其实是很有难度的 他们的说话方式,思想观念,肢体语言对我来说实在很像人类学观察 这部电影呈现出了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的50后60后中年群体 公交车上擦肩而过的每一个人都有故事 即使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有那么多故事 那就是中国人的故事了 |
|
找不到泪点,也没注意到周围的人有泪点。又是这种剥洋葱的结构,拍成这样也会让贾樟柯足够尴尬吧。 |
|
一个很狗血的故事被用一种去刻奇的方式拍了出来,但好像这就成了这部电影的唯一成就,如此平淡,根本看不到任何力度乃至于表达。遗憾的是,在这个故事里,加害人面目模糊,创作者也没有直指时代的勇气,一对受害人的表演却如此精湛,让人感受到切肤之痛,几乎赋予了角色灵魂,也让影片更加失衡。由此可见导演本质的确是没有天赋的。 |
|
人生(XXX)真不如波德莱尔的一行诗(XX)。——芥川龙之介 |
|
我亦飘零久//带我爸妈去二刷 王源带着女朋友回家 我妈一边抹眼泪一边说 你看 不管什么样的儿子 只要带个女朋友回来爸妈就开心 (好家伙 在这儿等着我呢 |
|
确实也只能给演员奖,这不就是个话剧么?还是缩水电视剧?别的项估计也没脸报名。不打灯用自然光源不是借口,零视听语言,搞个非线性就当自己拍的是电影了啊。 |
|
像一部长剧(175分钟正好能剪成四集连续剧)。最走进我心里的一场戏,是耀军、丽云和茉莉三人同时在场的最后那一个夜晚,小年夜,静谧得哑然的屋外突然轰响起一阵鞭炮声,留意到丽云在焰火映亮窗户的光斑里身子也微微振动了一下。觉得咏梅这个不经意的细节比较好。在我的人生里,也曾有过类似的如梦微振。像烟火一样,有什么东西在我们的人生里炸裂开来,就再也合不拢了。 |
|
又一个版本的《活着》,这次害人的主角不是文革、大跃进,而是计划生育政策。中国导演真有必要集体学习下米兰昆德拉关于《一九八四》的评论。但又认真地说,当三集迷你电视剧是可以的,很现实主义,家庭剧,有悬念,有包袱,有血泪,有控诉,调度很电影化(远景,遮挡构图,景深),有喜剧式大和解小团圆。 |
|
影片的英文名其实更加能提现电影的主题,《So long,my son》电影里男主人公一共四次失去了孩子,有人为的“意外”,有时代浪潮的逼迫,也有良心发现后的自我选择。在影片最后,那个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养子,那个曾经离家出走的叛逆少年,选择了回家,就像我们的历史,在错综复杂的离经叛道后,终归会回到一个全新的开始。本片的男女主人公始终是克制而隐忍的,而配角们则是鲜明而突出的,无论是良心未泯的计生主任,还是“心怀不轨”邻家小妹,亦或是乖戾又迷茫的少年养子,都更像是我们身边的人,而主人公夫妇,则更像是色彩并不鲜明的灰色背景,作为某个时代的某些缩影,沉默而执着地活下去,直到放下一切,直到地久天长 |
|
丧片。筒子楼的走廊尽头,依然是通往招魂三部曲。共和国的孩子们,很难相信自己是被选择、被计划的,除非当你耳闻失独家庭,发现政策360°大转弯。与“地久天长”相比,一改再改的变化才是魔幻永恒,即今天和明天的舞,会是下场不一样的舞;今天和明天都捧个碗,随时掀你桌;与王小帅老生常谈的诉苦相比,好人不平安的受苦受难主角,才是大赚眼泪的真实原因。电影的剪切方式有点意思,比如两次送孩子去死,两次狂奔呼救,省略留白也做得不错。但在思考王小帅上这次是真丧还是假丧时,齐溪和杜江的出现,伺机施舍怜悯和试图总结主题的意图,实在太明显了,像一棵突然在坟墓前破土的树,盖掉了那些荒草,还是毁了。尾声的和解是意料之中,心机算尽。3小时片长毫没必要,so long,可以剪到2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