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帕的每一个不符合“期待”的棱角便是他新一处美感的来源,正因他的踉跄在其语境中是自足的。如此原生且自足的电影极少再有,就像我们中的大部分都是被困在陈腐的形容和评判之间的现代观众们。可是有信仰,有土地的人呐,你和我们不一样,你走到哪里,你的神,和你的童年都会跟着你,你会一直是完整的你,其中包含着记忆,受难和宿命。
这片的哲学要是在当下被复制立马就要有这样的恶评:ppt电影,2D思维,不懂得打开空间,dp主义,炫技大于影像,人物空洞,剧情别扭音乐来凑。但是所有这些不知道从哪个窟窿里蹦出来的奇怪要求就只能是电影语法被全球统一化之后,某个偏狭的群体对艺术电影“标准件”一般偏狭的期待。我反倒要说,没有一个存在可以被我们指认为绝对的“电影”,电影是媒介,它从来没有,也不需要存在自身固有的形态。 |
|
願我的故鄉 成為我的絞架 願這悲鳴 沒入拂曉之光 |
|
时而工整、时而飘逸,如风、如落叶、如旋转木马般的镜头,个人才华与民族风情近乎完美的融合。自然光与物的高度对比,日常生活的华丽展现;仰望同一颗璀璨之星,两地分离的恋人;伸手可碰的夫妻,浪荡不忠的肉体;惶恐不安的梦境,鬼魂眼中的怜惜;穿着婚礼衣服死于葬礼,假泣的妇人满是淫欲背叛的肉体,众人的哭声慢慢变为邪魅之音。情绪的瞬间与永恒、民族的现状与过去,连成一起。极具表现力和感染下,借由通俗易懂的故事,一下触碰到民族本体。
斧子劈向头颅,流出大片鲜血,化为红色奔跑的马,变成风中飘动的旗。此处的表现力,登峰造极。(其实我个人偏爱内敛的表现力,但本片张扬的表现力就像影片中照进幽幽森林的灿烂之光,穿过孤独残破岁月,直抵青梅竹马之时) |
|
11th BJIFF No.32@天幕新彩云。三星半。1.被灾难性放映投下阴影。影像未修复,过曝严重,再搁到新彩云的黑幕上,佐以刺耳的声音播放,看得十分煎熬。2.不喜这片子的音乐使用,民间说唱和祷文祝词是有特色,但受不了从头轰响到尾,不得片刻安宁。同为诗电影,爱老塔的一大理由在于他电影的庄严宁静。3.摄影很厉害,大量仰拍和快速跟拍镜头有一种奇幻炫目的视觉效果。4.被遗忘的祖先的阴影,是不消散的死亡的阴影:兄长、父亲、初恋和伊万自己都死于非命。初恋玛丽奇卡溺亡后,“孤独”一节的影像变为黑白,大概是伊万心境的投射。 |
|
帕氏难得一部通俗易懂门槛低的片,却很难喜欢得起来。在尚未将造型艺术放超大前,镜头花活在视听上已足够令人心醉神迷,仿佛在文艺复兴尼德兰农村风俗画布上动用巴洛克技法,奇幻时刻数不完。然而在炫目刺激下...即便是诗电影也不能对人物塑造的要求低成这样吧...#可能战斗民族的脑洞不一样# |
|
#重看#4.5;一首斑斓、狂放、迷离且同时回漾着浓重悲哀的诗篇,是一个生命的俯瞰,也是一个民族的仰视,在无穷丰富的运动镜头中,爱与死,情与欲,虔诚和背叛,黑白与妍丽,都在同一片土地上发酵、爆发。
大量仰拍,人的肉身被环境完全包裹,镜头视点绕着人物周身游走,天地不仁,一个人就是这样被孤零零抛在世上,他要承受家族的离散、爱情的消弭、生命热情的流失、被诅咒的厄运,根植于脚下土地的人祖先阴影生长起来,长长的影子会笼住活着的人,长歌、长吟、长啸如这个民族的护身符,宗教仪式、婚礼葬礼、劳动作息、节日娱乐、七情六欲,展现民俗志的独特属性同时,亦是个人寄身于天地的立命之本。
血流化为红色奔马、红枝、红石,视野被盖上模糊而惨白的膜,从开场俯冲下来的死亡,一切都在动荡中,直至与昔日爱人的魂魄相逢。 |
|
本片导演是帕爷,拍摄是尤里·伊里延科。觉得《石榴的颜色》比这片好多了。总觉得本片更多的是尤里的拍摄风格,而我所熟悉的帕爷拍摄风格好像只有那么几处…… |
|
帕拉让诺夫14部完成。帕爷的神作啊啊啊,也算是风格突变及集大成的作品了。比[石榴的颜色]要自由和完整(当然石榴是被剪毁了),估计视觉上受到布勒哲尔影响很大。色彩美极了,各种运动镜头耍的更是出神入化。诗电影发展到这儿算是登峰造极。 |
|
摄影特棒!前面的剧情还能接受,其他到后面就又不懂了。64年的片,厉害了。 |
|
【民族情爱故事/7.9】每个民族都有婚姻悲剧西有《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国有《孔雀东南飞》,南高加索有《被遗忘的祖先的阴影》,11个单元,一段爱情悲歌,民族悲剧。老帕向来是个戏玩电影色彩的人,这次便颇有些民族感浓郁的安东尼奥式红色哲学(黑白段也有趣)。个人更着迷的是其中的宗教仪式。 |
|
帕拉杰诺夫创造了独一无二的镜头语言,带来自由变幻的视觉空间,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他要用何种方式带领我们感受世界:是喷出的鲜血化作奔马翻腾飞走,还是停靠在水底仿佛玛丽奇卡从另一个世界投来渴慕的眼神,仰望心上人伊万的脸。那绵延的诗意,富有韵律的激情,季节的流转,耸人听闻的传说,永恒的凝视,在恍惚中游历于现实与梦境,每个瞬间都深深撞击着灵魂深处。比罗密欧与朱丽叶更令人伤心欲绝的是,心上人死了却只留一人独活,剩下白桦林的风雪,还有枯萎的丁香花。他们无法相守,却永不能分开。天上的启明星,映出谁眼中的泪。 |
|
在前苏联电影史上掀起了一场“美学革命”。全片的章节布置像是一首民间长诗的影像化,叙事脉络仅仅被淡化为一条粗线:哥哥与父亲的死亡、与杀父仇人之女玛丽奇卡的爱情悲剧、与巫师巴拉格娜的不幸婚姻。运用乌克兰民族文化中的隐喻、神话、符号等丰富的造型手段,以习俗礼仪为载体,描绘了大自然与远古风情。伊万的一生都被死亡的阴影所笼罩,死亡亦被诗化为隐含的母题。人物的对话被最大程度地压缩,而通过民间说唱、宗教祷词、旁观者的窃窃私语形成了一幅听觉上的画卷。全片色彩斑斓,仅有玛丽奇卡死去后的一章使用了黑白色调,代表了伊万的心如死灰。在摄影上多使用仰拍,营造出史诗格局,再加上频繁的快速跟拍和移动镜头,又使影片充盈了无上的动感,彰显该地区的原始活力。伊万之父被砍时,血自镜头流下,再用万马奔腾的蒙太奇隐喻了伤势的严重。 |
|
摄影机运动非常丰富,角度刁钻,平滑流畅,难度极高的长镜头移动比比皆是,虽然有些眩晕。热情洋溢的高加索音乐和烈酒般醇厚的民俗风情恍若风中雨点融入了美丽的画面。 |
|
#BJIFF2021#诗人电影,超前于时代的艺术品,挺特别的观影体验,关于“好人”伊万的一生,令人心碎的爱情寓言,难以摆脱的悲剧宿命,人生中第一部帕拉杰诺夫,不是让你去理解而是去感受。非常诗化的影像,画面颜色艳丽,极简叙事与极富视觉冲击力的画风(如同后印象派画作,导演一定有绘画天才),喷涌的鲜血幻化成骏马,坠崖少女怀抱的羔羊,鲜红如血的森林,巫师与荡妇的媾和,阴魂不散的父辈亡灵……密集的宗教隐喻与象征,魔幻现实的基调,尤其红白事典礼上的热烈场景令人印象深刻,牛批的个人风格,充溢着独特的乌克兰民族风情……细究一下,老塔与帕拉杰诺夫个人风格真接近。可以想见,多年后回看那个消失之国,“祖先的阴影”多么像一个警世预言。 |
|
转向装置之前。从一开始倒下的树干,到伊万之死时与爱人的相遇,帕拉杰诺夫化身成一个影像游吟诗人,电影于他是盛大的民俗/宗教仪式,也是翻飞的场面调度艺术,无怪塔可夫斯基和他惺惺相惜。帕拉杰诺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全不亚于卡拉托佐夫,两个人都能以最刁钻疯狂的角度看待世界。 |
|
【大和谐线上影展2nd】第一部(电影主义):影片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每一帧画面都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迷离的意境;燃烧的火焰意味着无尽的死亡,死亡降临时的淋漓鲜血染红了蔚蓝的天空,人类通过猎杀动物和砍伐树木来获取食物和金钱,森林通过吞噬无辜的人类来祭奠逝去的生灵,锋利的镰刀割下稚嫩的小草,清脆悦耳的割草声仿佛是草场上韵味十足的呼吸声;当风卷残云的战火笼罩了这片宁静的村庄,伊万走进记忆里那片光秃乏味的白桦树林中,在回忆与梦境的交织里出现的玛丽奇卡向他伸出苍白无力的双手,眼前这个索然无味的世界只余一片鲜红的斑驳之景;不停旋转的镜头给人以头晕目眩的恍惚感,仿佛一切都是孩童眼中的幻想,而死亡的气息还在阴暗的角落里徘徊不定。 |
|
岩石一样的仪式,流水一样的生活 |
|
影像的视觉能量释放到极致,多机位不同视角的画面和场景组织华丽、衔接生动鲜活。俯仰贯串、纵横切换,狂放不羁,随心所欲。摄影、构图、造型、色彩、肌理、配乐、时空织体的形式感已完全独立于故事之外,成为粗放、纵脱、恣肆的视听盛宴,折射出具有丰富审美信息的地域文化。 |
|
补标记,当年在一位乌克兰友人的推荐下一起看的,感觉打开了新世界,顺便被科普了一点历史和民族变迁及冲突。美学极为独特,疯癫浓烈,阴沉版的库斯图里卡,印象深刻,但是要解其中意需要很多背景知识和很强的共情才行,最近补完历史课可以再看一遍。。 |
|
故事讲的实在不敢恭维,主要看帕帕电影中牛B的一塌糊涂的拍摄方式。可怜的伊万哟。2011,0117,19:35 |
|
民俗的,又是现代的,帕拉杰诺夫与帕索里尼志趣相仿,想在前现代世界里找回开放的躯体。帕的另一用意则是找回“非莫斯科”的文化形象。上承《雁南飞》之奔放,下启《卢布廖夫》,《镜子》之省思,重要又轻盈。 |
|
电影诗。可能是因为我阅片量少,这片配乐、色彩、摄影、剪辑全打开新世界大门。起于激情的凶杀中,斧头一下劈下去血液喷涌而出化作鲜红的骏马——而在结尾的死亡中,同样也是血液的喷涌,但是是覆盖在万物上鲜红的幕布,静止扭曲的画面。更别谈在节奏明快的乐声中他和她跳跃、轻盈地旋转,仰拍跳动的画面。还有穿梭而过,景色流淌织成的流丽长河……宗教和法术,神秘主义、野性与原始,全都恰当好处。终局抖动的尸体、穿上新郎服装的伊万,在框架中一个个孩子的笑脸,喜悦的死亡。 |
|
如果不了解他们的民族、宗教、文化,永远也理解不了帕拉诺杰夫的电影真的在说什么,但你光看色彩、构图、镜头也足以感到震撼。 |
|
整整一个半小时的跳大神和山沟沟拉歌,一边看一边在想这得是民俗学必阅材料吧。比较喜欢最后半小时,有些镜头真是astonishing,比如酒馆里大片的红色和整一段伊万之死。(btw音乐声音有点太大了合着回音震得我头发晕… |
|
摄影机剧烈颤动,在主观和他者之间反复挪移和切换,自然之灵从中呼之欲出,并将横贯在时间和历史的洪流里。 @BJIFF2021天幕 |
|
血染的骏马奔过血红的天空,帕拉杰诺夫横空出世,把爱情拍成浩瀚的民族志,全感官冲击,收进所有,目空一切,爆棚的能量赋予万物性灵。他顶着牢狱之灾高歌重拾祖先文化的激情,如今变成了国格身份的宣言。过去三十年里乌也许没有纯粹的民族英雄,这次井喷了,其中那个射落十几架敌机的神秘飞行员可能只是个传说,然而传说却正中帕拉杰诺夫的艺术信仰:This should never be real. This is personal. all-time fav |
|
#Memory and Future: A CENTURY OF THE UKRAINIAN CINEMA @歌德学院
一出民族神话,大量的仰拍视角镜头均在凝望/塑造神灵,两男女裸着身体在原始森林里的游戏,还原着最为本真的亚当-夏娃传说,而摄影机总是被最为前景的自然草木所隔离,但其仍总是选择以近景甚至特写的模式,为这场人类最初的爱欲定调。
整部影片的摄影机都是自由随性的,随之产生的影像同样如此。无论是血流成马奔、心碎之后的黑白影像,还是结尾摄影机的高速旋转。这出乌克兰民族神话传统在诗意的影像表达上均是肆意的、隐喻的,它是在更宏大叙事下的一股细流,是险些被遗忘的祖先的阴影。 |
|
史诗题材,情节选取欠缺亮点和连贯性,镜头运动多元超前,刻意设置的难度很大的长镜头。 |
|
真心可作喀爾巴阡山脈附近烏克蘭人跟馬紮兒人的正教人類學記錄了 民俗和儀式幾乎灌吐喵了 不過我知道帕爺教己身不舒服的所在了 民族被迫害怨氣隱約有些濃厚...Ivan(這個名字果然是像老塔的伊萬的童年致敬亞)死於巫術太顯明印證於此 想想亞美尼亞正教最早拿基督教統一國家卻落得百年異端╮(╯▽╰)╭ |
|
9.0/10。①分十一章讲述了男主的两段悲剧爱情故事:一段是与杀父仇人的女儿相爱两小无猜,但长大后女儿意外坠河而死;另一段是他的第二位女友出轨了他(因为他一直沉迷于前女友),后来他被情敌杀死。②通过丝滑优美的高水平运镜/场面调度、舒适的音响与配乐、精美而浓烈的高水平摄影(色彩/光影/构图/服化道/置景)营造了诗一般的优美气质。③但作为传统情节剧(从整体的表演方式和叙事方式等可看出),叙事戏剧性不足,分章节叙事产生的间离感(同质于《汉娜姐妹》)更是毫无道理而且大大扰乱了叙事节奏。 |
|
【2021北影节】摄影极佳,但故事拖沓,一度以为我看了两个小时。据说音量被调小了,但场内依旧不少人捂耳朵。开头各方领导致辞叭叭说了半小时,散场后旁边赠票人以为我也是关系户欲加好友,喜提今年最差观影体验 |
|
如果说上学时看《雁南飞》念叨着情绪摄影是装逼,此片摄影机在树丛、雪地、草甸和破宅里狂奔,甚至应当有演员直接扛着自拍着跑,那就真是被震住了。帕拉杰诺夫的电影,以前估计也就看过《石榴的颜色》。外景地基本在乌克兰Carpathian山区,室内估计都是杜甫仁科工作室。对歌舞劳动风俗展示也是最牛逼 |
|
就从不用工业化的zoom in/out 直接端着摄像机跑到男主脸上去 这场好多人退场 即使比起石榴的颜色已经很叙事性 但仍然是一瓶高度数伏特加 不是谁都能咽的下去 #BJIFF |
|
帕拉杰诺夫的作品,总让我联想到格鲁吉亚画家皮罗斯马尼的画作。这些充满想象力的作品,都有着一种似乎独属于高加索居民,根植于其家园和土地的,淳朴而自然的美。这种气质不仅限于他闻名于世的电影作品,也常体现在他日常的“平面创作”中。
从帕拉杰诺夫各时期的绘画以及各种材质组合的拼贴画,到后期大量的装置和合成物。以时间为线索,一路看下来,结合他本人曲折的人生经历,似乎能从中体会到他电影创作风格演化的部分脉络,电影的画幅即是画框。同时,也时不时让人联想到梵高、博伊斯和劳申伯格。这种不仅跨越民族和国界,更跨越“铁幕”和时空的意识交汇,总让人有一丝的感动…… |
|
让他们在呼啸中醒来并承载,像激流承载头颅和古琴 I |
|
可以说是人类学的诗学,但是,为什么可以相邻两部作品镜头语言风格差异这么大,这么狂野的机位和运动镜头还是帕拉杰诺夫吗。。。 |
|
三星半。可以类比为Hutsuls(胡楚尔人)的阿诗玛,民族故事融入正教/天主教传统,但阴阳相会其实挺异教的,自然还披着蒙昧面纱。牧民见面说荣耀耶稣,类似藏民说扎西德勒,对游牧底蕴的展现是美学上的浓墨重彩,与其说致敬勃鲁盖尔不如说像青骑士时期的康定斯基,色彩的铺排重于场面,尤其最后的红树枝,近乎抽象地敲击感官,闪电用插入快速定帧画面,相当猛(也相当漫画),摄影上大仰拍+特种兵式位移,与《我是古巴》也差不多了(有多少是帕本人的意思?),配乐不停,对我来说都有点缺乏节制。高旗写《祖先的阴影》是看了这部吧,跃马扬鞭山岩爆裂,死亡以其个人性被传颂。 |
|
版画风格的画面 /这一刻你应该拥抱死亡,他们的喧嚣与你无关,而你将在黑暗中和爱人相拥/ 电影的神庙 |
|
可能当时来说是很反叛传统的电影,但现在看来风格化得过头,似乎每一幅画面都追求诗意,总的感觉尚可 |
|
“使彩色影像向另一种更符合魔幻现实主义的方向曲变(inflect),将民族主义和民间传说替换为更伟大的俄国宗教神秘主义,并将塔可夫斯基为之着迷的愧疚和牺牲,朝着更脆弱、更强烈的人类羞耻感和几近性自卑的刺痛感转变。”詹姆逊(郑石译)。电影没地方写笔记,就写在短评里吧。 |
|
天地俯仰万物旋转,一个人的生命诗篇。人们以为他会悲恸而死,而女孩们将他和她的爱情编成了歌,后来他结婚了,还是那么孤独。风问大山,你为什么不结婚?大山回答,因为绿色的草原不接受我。于是他们就这样待着,只有风送去歌声。后来他死了,重逢儿时爱人,穿着结婚的礼服。7/10. //第一部帕拉杰诺夫 |
|
超越看见和看过,以一种完全个人的目光去想象过往,不构成画面的画面,不构成运动的运动,不构成故事的故事,它以个体之私企图在美学上抵达宗族的形上。
旋转和静止,喧闹和静谧,内心的情绪自由地挥洒,痛苦、疑虑、忍受,它模拟了民族的苦难,和短暂的初生的,本质的爱,它萌生了时间,让孩子们得以回溯。<4.5> |
|
相较于老师杜甫仁科的黑白影像诗意,在固定镜头中造就光影朦胧的无尽感觉,谢尔盖的诗意则来源于鲜艳影像冲击下的感官触觉,与狂放运动的不可思议和神迹般的设计。如若评价影史最佳逆光镜头的话,本片中小花挡住太阳的镜头绝对位居榜首,灿烂阳光下的鲜艳生命与居中的两人情愫镜内生成了青春爱恋的幸福感,与这个镜头同样的前景化物体设置是一直贯穿全片,这一手法无异在拍摄自然场景时,解决了同类影像的背景化问题,原本幕布式的舞台被改造为了置身其中的奇景,丰富了银幕空间,更增添了自然的代入感。同样全片使用的还有仰角近乎偏执化的用法,这一固定投射目光的角度,无异将人抬高至了连接天地的神圣之位,并与长镜头共同造就了无敌动感和炫目影像。民俗宗教的植入无异提升了厚重感,在土地与记忆之中,悲伤爱情故事有了无限苍凉,更有了诗的魅力。 |
|
摄影机好像被什么附体了一样,旋转的镜头里像狂风吹拂烈火熊熊,调度有如神助。 |
|
4.5 前苏联的诗电影,独立于整个电影届的存在。 |
|
4.6 情节简单,while这镜头和声音调度是什么级别!1)血流在镜头上,变成血红的马,变成红色的飘带,伊万站在飘带下。2)吹号的人,发出一种带着呜咽的声音,在烟雾里朝向镜头3)镜头的存在一直在旋转。不断在树丛背后“窥视”的第三人称角度、主人公第一人称视角切换;巨低角度和高角度俯视之间切换4)宗教民歌的不断叠加,有时候画面的意义是被声音改变了5)黑白期故事大量的声音,人们对伊万的gossip6)对性的诠释属于完全implicit和有趣哈哈哈哈、(衣服一层层剥下、苍白嘴唇、男人扶着女性倒下的身体都是性的开始)想和中国的性隐晦做个比较7)和石榴的颜色一样的metaphor系统:出轨与雷电 |
|
第一次看的时候只是片段,在周传基老师的讲座上,看得很振奋,激动不已,只能用震撼来形容。这次看,也相当喜欢,多么自由的镜头,多么美的画面……还有多么悲惨的故事。 |
|
第十一届北影节乌克兰电影周开幕电影,应是我本届北影节参加的唯一一场活动场,大使馆临时代办等人出席。看之前很好奇诗电影是什么,看的过程中感到应该是指多段式体裁,也包括诗化的语言和叙事/表现风格。伊万自始至终没有忘记玛丽奇卡是不是?铭心刻骨的爱情,放不下真能彻底改变人的一生。始于伊万哥哥葬礼,终于他的。数了下不止11段。每段都有个黑底红字标题,最后一段黑底白字。融爱情、亲情、成长、宗教、民俗于一体,也是一部史诗。北影节就是让人大开眼界!影像感觉略过曝应未修复,声音也有些呲,但也能看出民族服饰真的漂亮!略像塞尔维亚电影。可惜其他3部没时间看了。内嵌英字外敲红中字。华夏影城环宇荟店1号杜比全景声厅售罄厅小且闷。昨晚上偷摸零星开票凑巧买到。今日四连片子都超级棒累却过瘾!11BJIFF D6-14 |
|
一个神秘部落男人线性的一生,宗教、巫术、习俗包装下的一个俗套故事。除了爱人死后等黑白场景镜头平稳外,摄影机总是在剧烈的大幅调度,给人一种急促与不安感。色彩十分艳丽,后段的超现实部分的视觉奇观拍的很带感。 |
|
【3.5】似乎苏联电影人们触碰起摄影机,都天然裹挟着充沛的诗意。比之后的《石榴的颜色》通俗多了,尽管还是很形而上。华丽的悲伤咏叹,神圣的宗教行迹,一个民族的幻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