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所看过的最晦涩最郁闷的动画 |
|
对小圆脸有一定影响。今敏《未麻的部屋》在日本上映也是1998年,同年还有《移魂都市》这样的电影,包括同时期的99年高考作文命题及《第十三层楼》《黑客帝国》等作品……为什么同期会有那么多关于记忆与真实与虚幻的探讨的作品出现,不禁让人觉得可能人类在同一时期获得某种感知而在作品中体现了出来。 |
|
不喜欢这种故弄玄虚的缓慢节奏,和那欲言又止的主角,而且画的很粗糙,很多地方要靠表情来表现情节的,都觉得太勉强了 |
|
一百万颗星星放在这里了 |
|
这部难懂在于虚拟世界和现实完全交融 不像攻壳和电脑线圈明确画出硬件让观众时刻分清网络与现实 死大腐更精于通信理论和代码 片中的硬件设定很粗糙但一晃而过的代码都有所指 故事很简单 技术大佬玲音妹子人肉knights 糊伪神英利政美熊脸 无所不知进而无处不在 维护世界和平blah blah 干嘛做成这样晦涩 |
|
这部动画给我的感觉无与伦比,很多年前看的了,压抑,却美妙无比.无法言说的体验.世界是黑色的,天空是血红色,梦中仿佛那个叫Lain的小女孩一次次走向我.又好像我就是她...我是谁,我的父母是谁,我的兄弟姐妹是谁,我是谁...来自于哪里,生活在的是什么样的世界,一切是否都其实是虚无. |
|
Present day Present time hahaha 小熊连体睡衣 电线杆电波音 Navi Cyberia 重机轻友 E09口香糖吻 Xanadu Lain.app 安倍吉俊人设 新房EVA攻壳一脉 如果98年看了此番可能现在就是程序员了 🎵Duvet - BOA 🎵远い叫び |
|
其实不是我喜欢的题材。但是喜欢它负的要死的氛围、被无限弱化的人物关系、不试图讨论话题的漠然、不动声色的危机、坚硬冰冷的触感。也有可能我根本就没看懂它。空白。空白。空白。 |
|
98年的作品,这种关于自我存在与集体无意识的哲学探讨还真是相当超前。跳跃般的剧情,迷离迷幻的剪辑,蓝屏下呲呲的电波干扰音,分镜的切换,集体烘托出的压抑感华丽到爆。不过就剧情而言这种超越时代的疏离感还真是不知所云。 |
|
如果我们将佛教教义的最终目标理解为生成一种非人类/超人类意识的话,那么《玲音》几乎是神圣的,互联网协议的技术存在令荣格式的“自我探索”成为了可能,顺遂机器,电线闪烁的蓝色电子屏幕背后是神灵,也是其与自性合一的过程,神明,或者说超人是辩证法的反面,以一种根茎的方式野蛮生成,这是《红书》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结局之后的内容。
玲音/Lain不是一个人,少女不过是它的假托,正如同佛教中关于诸神的世俗画像与塑像只是一个假设,《玲音》之所以神圣并非来源于对于神圣内容的表达,也非“观看的超验”,而是影片本身即是直接作用在观者精神层面之上,正如最后一集所暗示的那样,整部番的任何方面,包括OP,以及开场魔性的“Present Day, Present time”都是祂的身体。 |
|
攻壳机动队+EVA;但要是它不学EVA的表现手法让本来就略生涩的主题变得晦涩的话绝逼是个神作,导致现在得顶过几乎前一半剧情。OP很神 诡异的开头“PRESENT DAY PRESENT TIME 哈哈哈哈哈哈”;人与人在什么时候都是联系着的,不管是网络世界还是现实世界;网络世界和 |
|
希望将这种赛博格时代的呼唤分享给豆瓣友邻 : 我们既是彼此的埃柯,也是当想象界的诞妄席卷而来,明日香那无法消解的一声“恶心”。 |
|
我觉得,这辈子看过这部动漫活的真值! |
|
十年了终于看完了。如此实验色彩浓郁的动画在这个快餐化的时代恐怕是要销量扑街吧。意识流的叙事手法,表现主义色彩的分镜,用一个弗兰肯斯坦式的故事探讨了人类的存在,信息传递的意义,否定了结构主义和形而上学,肯定了语言作为人类进化而来的武器的意义。人类绝非机械,记忆也不仅仅是信息的拷贝。 |
|
依旧是网络虚拟世界混淆现实,不一样的是这种混淆宛如大卫林奇的噩梦,现实被虚拟解构,此片深刻思考了目前媒介阻碍人类发展,人类如何进化,最终结果是人类激进地加紧联系而作茧自缚。玲音是沟通现实和网络的神,或许我们所处的世界,玲音无处不在。此片实在先锋,无论观点还是实验作者动画方面。 |
|
噩梦合集,难得有着纯粹先锋意识的日本动画。The best we can get when anime touchs avant-grade. ★★★★☆ |
|
一遍没看懂,但值得再来一遍。 |
|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
|
谢谢友邻 https://fauux.neocities.org/ |
|
8/10。用大卫林奇的惊悚哲学拍动画片,这部作品在描绘科技和意识、自我感知、孤独的深刻探索,手法比同为赛博朋克的[攻壳]更加陌生化,令人捉摸不定的主题丝毫不减弱冲击力。像影子般没有存在感的教室,只剩下嘴巴的无脸人群,神经系统的相互连接,电车中双重人格的内心对话,妖异阴暗的视觉符号密布。 @2016-06-02 20:16:02 |
|
玲音天桥上说:我们是初次见面的噢。看哭了我。迷幻空寂系衰仔啊。地球暗号控制局。脑波。片头片尾挺好听哈,包括内笑声。纳闷我这智商都通了,怎摸介摸多人说晦涩呢 |
|
感觉九十年代中末期互联网的普及激发了好大一波井喷式涉及人的身体和意志剥离的创作,世界被新发明割出人格解离,每个乌托邦的反面都有数个反乌托邦(本作中普通街道上的光与影),而当时很多对媒介的原始想象现在逐步成真,越想越觉得本作中满墙的血红色大字「預言を実行せよ 」特别先验、特备毛骨悚然。联想《攻壳》,科技对女性角色的身体影响似乎多数是在做减法(意志与身体的分离,生身肉体被放弃或者干脆没存在过),而在男性角色身上(至少在视觉上看来)是在做加法(提升身体机能的外露机体和道具)?人类连接世界的企图本身就是造神行为,而这个“人造神”就是一个怪怖的软件,无处不在、无所不知、可以无限重启;但神本身也是精分的,她的精分在于自己作为“人”的情感的、肉体的虚空,这虚空本身也是关于当代社会的隐喻。 |
|
98年no.1,黑泽清与《双峰》相交之处投射下的那片阴翳。 |
|
曾经的朋友喜欢。 |
|
太压抑了。。。。 |
|
“现在的科幻究竟怎么了”这句话我已经说腻了,只能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真正注视着当下放眼着未来的科幻创作者能够写出同等具有启发性的作品 |
|
除了OP的歌,几乎一无是处. 压抑得毫无意义 |
|
https://fauux.neocities.org/
https://blackwings.neocities.org/index.html |
|
看得够累人的,看到一半扔那半个月后才看完,没有通俗易懂的吸引力。
如果想显得高深莫测,建议不要用影视剧这种大众传媒方式,可以用拉丁文甲骨文程序代码语言。
至于你想表达什么真理大道理,那些东西早已被说干道尽,我不关心结论,我只想看你讲述的过程与演绎的方式是否动人。晦涩无趣显然不是一个好方法。 |
|
原画米林宏昌、剪辑濑山武司。传说中和草薙素子、绫波丽并称世纪末三大女神?我心目中只有素子是女神。岩仓玲音终究是个穿小熊睡衣的萌娃。音乐有仙气儿,比EVA好,但达不到《攻壳》不明觉厉的高度。导演是nerd,初中课堂教C语言,某女黑客的电脑是苹果iMac G3。 |
|
印象中已经是中古的片子了。 |
|
真的没看懂剧情,单纯觉得镜头和剪辑很有艺术感~~~ |
|
动画林奇,时刻充斥着凝滞而陌生的语气。与「攻壳机动队」机理相似:以女性身体作为媒介焦虑的容器。通过 Lain 的感官将虚拟侵入现实之恐惧具象化:Glitch Art 般纷繁的视觉,和饱满细致的声音系统里信息时代的嗡鸣,可大概只有动画能做到这个地步。是繁复的,日常在格里耶式的怀疑中不断崩解重构;更是简单的,它踌躇中仍然选择了相信情感,相信肉体触感带来的切肤真实,从而与EOE背道而驰——搁置了疑问和毁灭的欲望,世界在宁静中回归日常。可作为“世纪末焦虑”代表作 |
|
主题曲超爱的,以前看的时候选择比较少,单纯的内容就有点太虚了 |
|
画面粗糙崩坏 分镜调度让我想起同为业余级并且充满恶意的《杀戮城市》 停不下来的故弄玄虚 把哲学小白忽悠得五体投地倒是够了 |
|
推荐主题曲和插曲,主题曲被誉为办公室最佳歌曲 |
|
(7/10)20年内我接触了这片三次,第一次是在中学时,看了1集就弃了;第二次是因为大林隆之介(《机动警察》主角后藤队长的声优),但也没坚持几集;这次是因为中村隆太郎,终于强迫自己看完了。前半部真的不是一般的枯燥,直到后半部、甚至最后几集,你才能看到真正的主线、并意识到这是一部类似《黑客帝国》的赛博朋克作品(只是玲音并非尼奥,倒不如说更接近史密斯),前半部很多人物近乎故弄玄虚的原因也让人恍然大悟。但前奏实在太长了,看完前3集直接跳到第8集也不会有太大影响。但不管是否喜欢这作品,都得承认它的意识是超前的,1998年《黑客帝国》还未上映,谷歌刚成立,网址开始以www的形式出现,而当时人们使用的系统是Win95……如不是太过枯燥,《玲音》完全可以成为《攻壳》之后、《黑客》之前最能引起轰动的赛博朋克作品吧。 |
|
剧情太艰深,不论它得到过多少赞誉也止不住我的瞌睡 |
|
二半夜看这个实在是各种…… |
|
+.5,来自世纪末的幽灵与幻梦。拥有纯粹的观看魅力,无论是最初平静到有些抽离的语气,还是脱胎自赛博朋克的繁杂视觉(攻壳、今敏、黑泽清),抑或是丰富而美丽的听觉(时刻存在的杂声、电子舞曲、后朋),怖惧而忧伤的体验。多出来的半星给极端浪漫的结尾,对lain来说,真实的情感让她选择放弃了充当“伪神”,她意识到自己幽灵的身份,只能通过对自身的否定来抵达自身的存在,于是又回归了平静的日常,只留下停留在赛博之地的lain,“她似乎来过”。最后的重逢与分别,究竟是孤独的lain的幻想,还是幽灵回首的一次告别呢?但不管哪种都足以令人心碎,爆哭。 |
|
观感居然很像《内陆帝国》。最后两集当百合番看的(大雾)。几个小孩角色的配音听起来好像是素人……很难受。 |
|
沉闷絮叨粗糙,长度缩短到至少三分之一观感会好点。有种故事讲得很模糊,似乎处处充满暗示与深意,故事外的地方如果制作精良,可以叫个氛围片,如果故事外还很粗糙,那就是神棍片。 |
|
故事很好 画面欠佳 |
|
怀念 为什么要把那盘卖了!!!! |
|
闷,当时看的时候也没看懂 |
|
无爱 |
|
过了20年也看不懂的动画,你值得尝试😂 |
|
《攻壳机动队》+《EVA》+《未麻的部屋》 ,意识流、存在与虚无、集体无意识、诡异怪诞的画风与色彩、最后两集采用了《EVA》的意识流手法,让这部本就很晦涩难懂的动画更加晦涩了。 |
|
与其说是神作个人更觉得是试验失败的神棍作,道具的设计放在那个年代来说很前卫,液晶显示屏、带触摸屏的智能手机、VR设备等等,但是万甘油型的无意义画面太多,且各种要素堆砌得很生硬,整部动画就好比把金戒指丢进一个装满各种包装纸的垃圾箱里但并不等于能把垃圾箱当成金库。计算机哲学?意识流?与其说是故弄玄虚个人更觉得是动画脚本完全没有表达好文案想要描述的故事和主旨! |
|
九十年代的说教片都喜欢整成这种少女-解密的模式,但让我们思考一下,假如任何心理剧和拟人工智能都要以少女的面孔来构想分裂的话,恰恰说明这个分裂的可辨识性在于那一作为可投注的要素的少女的克分子形式(正如所谓的分裂剧情并不会达致任何非保守意义的开放结局——记忆所在之处就是人人乐享的亚萨西世界,而无意识自然是一种被放逐的过剩的过剩——少女,就是这个人类集体无意识的当代过剩),通过这一“面孔-物种”你自然能在一个拟象世界里获得说教的确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