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弑师的匕首也是求救的工具,福音的经书也是圣战的源起。如果女孩不信穆斯林,就对她没了感觉。如果错过了祈祷的时刻,祷告就失去了意义。如何用语言判断信仰的渎神与纯洁,如何用眼镜分辨世界的模糊与清晰。哥哥是值得崇敬的战士,伊玛目是必须信奉的神使,自己是接近安拉的少年,还是跌入邪恶的魔鬼。 |
|
#72nd Cannes# 最佳导演奖!!!达内兄弟正常发挥的水平,也是一部非常经典的达内电影。视听近乎完美,对非职业演员的调教也堪称杰出。出色地将极端穆斯林问题与青春期叛逆、家庭问题(父母离异)、穆斯林社群生存和文化状况(竟然还包括了穆斯林的多样性)、互联网极端思想的传播、阶级背景(有着极端思想的伊玛目的主要职业是经营一家小超市……),乃至少年犯改造的社会机构体系等等融为一炉,讲得相当清晰。视听上则是独步天下的达内式的现实主义手法,精心设计的手持长镜头+自然光效+不用音乐(仅在片尾字幕有音乐),某种意义上视听完成度甚至好于《单车少年》。当然剧作还是有问题,有长评。 |
|
达内兄弟的新作,一个13、4岁穆斯林少年,青春期中盲目冲动行为之朴素而又精确的讲述,功力老辣,又不张扬,好!在土耳其阿达纳电影节上观看。英语字幕现场放,字小,看得累了些。 |
|
和基友从电影院出来第一句话齐声表示,介倒霉孩子就是欠揍。 |
|
(6.8/10)达内兄弟一如既往的精炼。在作者电影越来越推崇“长”的当下真是一股清流。不过这次《年轻的阿迈德》套用了和《单车少年》基本一致的公式。虽然敢于讨论欧洲社会最受争议的问题。但略显诚意不足。本片最精彩的地方在于。主角一直在改变对极端行为的态度。但大多数时候观众无从得知其真正的心理活动(也可能是导演故意为之)。所以故事进行到最后。我们还在担心利器会不会刺向老师。而更为高明的是。这件利器从杀人凶器瞬间内变成了救命工具。 |
|
达内兄弟简直是肯洛奇的反面,《年轻的阿迈德》有点简单到让人难以相信。对我来说,片子最大的问题不是故事缺乏波澜,而是它的影像没有力度,实在无法触碰到我的情绪。 |
|
如果将《编剧工坊》视作范例,《卢斯》是过于倾重,《阿迈德》则是避重就轻了。而与往日最大的不同以及电影的失败之处,在于达内兄弟一贯擅于用细节刻画人物心理的流动,这次却拍了一个“封闭心路”的少年。我们无法感受到阿迈德的所思所想,除了在个别镜头(比如田间初吻)中有些许流动感,大部分时间是“一潭死水”。这种封闭的、切分出“你我截然不同”的对立观看感,就像一个没有找到其合适展示方式、丢失文化背景与生成语境的展品一般,在看似堆满实则空空如也的展场里尴尬矗立着面对观众。 |
|
C / 第一部达内,比预期好不少……感觉有点过于执着对头部的刻画,而本片主角的头部(包括面部)却又几乎始终拒绝着观众,以至于特写所能营造的空间始终太现实且完整。镜头反而没办法构造一个穿梭于不同器官的任意空间,削弱了那些关键性身体时刻的力量(比如奔跑、快走等)。阿迈德最后走向老师家时他所做的并非执拗地继续极端宗教指引下的任务,而更接近于一次纯粹的“掷骰子”式选择,因而他需要的是圣女贞德一般在行动时掷地有声的脚步,而不是坠落后的画外余音。 |
|
状态神勇!达内拍宗教极端真的很合适,他们并没有简化这个问题,反而将之复杂化了,因为孩子本来就是不可预知的,陷于极端宗教的孩子更完全是成人的盲区,你只能透过他的行动去理解他,而任何理解又必然徒劳无功。主人公被完全钉死在景框之中,除了切身的疼痛之外,没有任何内在的力量可以解救他。这是一部升级版《单车男孩》(虽然仍有缺点),一部当代版《德意志零年》! |
|
我還挺喜歡的,非常生活,非常流暢,非常簡潔克制,但又暗流湧動張力十足,觀影全程在一種非常不安的情緒中度過。我不同意很多人說結尾是感化是醒悟是敗筆,結尾是這個需要立刻執行刺殺來自證純潔信仰的少年,遇見了接近死亡的意外墜落後,展現出的那一瞬間少年本真, 是整部電影裡他第一次表現悲傷的情緒。用原本打算刺殺的工具完成的自救,是那麼讓他傷心,失落和無助。這不是救贖,他也不會因此覺醒,在他堅定的信仰面前,這是徹底的失敗和虛無。 |
|
极端宗教主义在少年心中深埋,稚嫩的躯体承载着无所顾忌的冲动,但其笃定的信条似乎完全经不起风吹草动。达内兄弟用最短小精悍的篇幅,时而带动着你神经紧绷,时而令你会心一笑。而潜藏在事件背后,欧洲社会处理方式上的优柔寡断,才真让人不寒而栗。 |
|
片末久违的又一次“跌落”调度实现了达内兄弟近年来最强的一瞬影像煽动 |
|
哈哈,再次验证达内兄弟一出手,好片立马有。一如既往的古典叙事方式,只是不再苦愁与怜悯,而是拿起批判的刨刀,狠狠剥削绿教极端主义的愚昧死穴。尤其是片尾,呵呵,几声“妈妈”叫得观众解气又鄙夷。获救之后,接下来怎样?纵观之前一系列伪装,教人不寒而栗。 |
|
剧本很可怕,最后强拗白人救赎实在很意淫,更怕的是完全不给小演员脸部表情镜头,直接放弃表演的部分。这很诡异,因为观众走不近男主角的内心,无法了解他的激进行为的成因,那么电影就和电视台的社会新闻一样,完全没有作者观点和人物剖析,社会意义被架空。唯一值得称赞的是和小女孩的那场吻戏。 |
|
这个剧本挺充满匠气的,观念先行,各方面规避敏感,至少它从一个微观个体故事传达出西方知识分子们普遍的“绥靖”观念,他们容忍但又发现问题重重。对于男主角这样的人,流程和体制无法改变他,关心和教育无法改变他,甚至爱情的到来也无法改变他。最终要想改变,仍然是要靠他自身的遭遇对内心的冲击才可以完成。奶一口小影帝。大约2.8,没有两星那么糟。 |
|
下一代穆斯林逐步攻占欧陆,这大概是最为当下而迫切的社会议题。某种程度上这部电影或许比照现实还是过于柔和和善意,但仅这个出发点也谈不上有太大问题,整体上这并不是一个容易找到所谓绝对正确立场切入点的话题。 |
|
其实是在一定程度上将诱因等同于青春期叛逆和恋爱受挫,也是……最后终究要和解,而且理由太没说服力。整体很平庸。 |
|
还是达内兄弟,不过风格上还是有变化的,这次他们放弃了剪辑点,每个镜头都是一个长镜头,靠演员的走位和摄影机的调度干了剪辑的活儿,一个长镜头内,摄影可以精准的捕捉到必要的信息量,同时完成视听的调度。好莱坞很多大导演都干过类似想法的事情,这次达内兄弟用他们那套美学风格也尝试了一次,拿戛纳这个最佳导演奖,跟卡隆和伊纳里多拿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意义差不多。其实更厉害的还是达内兄弟的剧本,节奏编排的非常准确,又是很不一样的写法,兄弟俩基本上每一次都很成功。 |
|
#2019欧盟电影展# 85/100,依旧折服于达内无与伦比的剧作实力,汹涌的动力依旧由人物内部爆发,通过动作的行进引发情节,以诸多未知的突发构成了完整故事,达内确实是让设计化为无形的超级高手。熟悉的跟随手持镜头将影像的强烈张力释放。本作的主角较达内的前作比更加的自我化,与外界断绝连接,仅仅依附于信仰,人物弧光的转变也依旧来自于自我内部,但也因此产生对于当代社会时局的敏锐观察。尖锐的“夺命之物”最终随着一次“坠落”成为“救赎象征-救命之物”,握紧手,他回归为那个年轻的阿迈德。 |
|
《中国新疆 反恐前沿》→《年轻的阿迈德》。2019年第72届戛纳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最佳导演 达内兄弟。—— 这样的电影于我某种程度上算惊悚片:面容看起来天真善良的青少年却因极端的宗教信仰而处心积虑地想杀害自己的老师,失败过一次却依然执着于再次取走她人性命……怕是以他此前坚定不移的信念,即使遭遇不幸事故被老师好心拯救了(一度担心他会在那时将“凶器”刺向老师),他也不一定会“改邪归正”吧?★★★☆ |
|
太可怕了,邪教洗脑、争取信徒的能力实在太强了,先把你从家人那里夺走,然后去伤害别人。 |
|
标题的真正主语不是阿迈德,而是年轻。这种“年轻”就像今日的美国一样——固执而又鲁莽。回顾一下历史我们就会知道:想要剖析恐怖主义诞生的根源就必须拿教育(意识形态 )开刀,必须从(政治)领袖与(宗教)导师身上下手——伍迪艾伦的《无理之人》便是,马尼尔的《外出时刻》也是。毫无疑问,达内兄弟这部毫无新意的新作显然也是。影片最为直观的矛盾是传统圣训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然而就像许多青春电影一样,我是谁——才是《年轻的阿迈德》真正需要解答的现实主义命题。何以成为一名真正的穆斯林?摘下眼镜的男主角眼前一片模糊。摇摆于道德扭曲的制度与自然而然的情爱之间的他,之所以拒绝爱是因为对欲望本身充满恐惧。最终恐和欲的关系在经典的“达内时刻”转化为爱与被爱的关系,可是爱能挽救这位少年吗?达内兄弟的回答是:无人知晓。 |
|
我还以为他到最后要继续捅呢 |
|
最喜欢海报上一幕 |
|
比[无名女孩]真实可信得多,叙事和视听方面都是如假包换的达内兄弟,以小见大,结局则妙到毫巅,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不足之处是这个题材不大适合以这种路数来拍,仅有外部动作,内心活动缺席,人物显得干瘪和平面化,如同木偶,再加上导演和绝大部分观者都处于他者/局外人的位置,更让影片失却了深远韵味。PS:以虔诚的祷告礼和细致的洗手作为分隔叙事的节拍器。(8.0/10) |
|
3.5;还是熟悉的手持长镜配方,镜头始终跟随男主视点,简洁而高效地描摹了洗脑二代目如何养成(竟与前一部影片构成十分意味深长的互文),并以不动声色的冷静克制将走向牵引至能预估的方向。吻戏动人,差点相信神学家和心理医生无法做到的就交由爱情,然而本片最大亮点就在于达内根本不打算说服你相信,以及最后结尾,我也并不相信。 |
|
【VIFF19-Centre】三星半。能理解为何有传言说没有寄生虫的话金棕榈会被达内兄弟再次拿走:前2/3毫无争议的大师之作,在继续自己风格作者化的同时(不是他们还能是谁?)又涉足在欧洲被讨论极多的移民,宗教冲突题材但不落窠臼选择新被“洗脑”的孩童角度,妙极了。但一切急转直下,Louise的情愫冲击无疑直接挑战了阿迈得的信仰,促使最后一幕的发生,但观众现场的笑声无疑直白说出“不买账”三个字(好吧 也许欧洲孩子就那么直接呢)。夸张是能理解的,但总是觉得差了些什么(也许,是自己太老了不能跟上孩子的现实了…?)结尾收的简短有力,不多做口舌,但我预想的结局-一边说对不起一边刺向老师-会不会更冲突些?但转念一想,导演们还是秉持着一颗童心善待世界。这种转变,无疑和之前作品形成了明确反差。 |
|
土生土长的法兰西人或许永远无法理解男主角的困惑,即使讨论经义,也只是触及一点极端的本源 |
|
当人人都有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有机会实现自我,获得幸福时。历史赋予人们以重担,人们却应该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 |
|
看的时候止不住想,布列松会怎么拍,推开女孩犹如《驴子巴特萨》。用弯钉敲响教堂之钟,还是熟悉的基督救赎主题。 |
|
@ Cinematheque | 第一部达内,摄影机有时给人强势感。但这题材我已经看疲了……毫无新意。他真的悔改了吗?未必,很可能完全没有。 |
|
达内兄弟的电影里总包含着人类社会的最极端情境。 |
|
前三十分钟目瞪口呆如<开战>重建,视听准确凌厉,困境呈现也相当大胆。但进入文本重心后又逐渐意识到创作者对立场先行的诱导,因此基于少管场景的议述逐渐由极端思想传播与宗教土壤的现实议题转向了少年自身的感知构建与抵抗,并终于以虚无的暧昧与虚无的刺杀终结。但如此细密的戏剧性实在是颇有些缺乏根基了,说服力并不是依靠剧情反转实现的。当然电影本身引发的讨论亦足够反映欧洲对于宗教移民的新思潮,而这一切也才刚刚开始。EUFF2019@资料馆 |
|
密陽的結尾,李滄東要我們明白,神就在陽光裡,神一直在你的身邊(對主角而言,就是宋康昊本人,像天使一樣伴在左右),因此神就是愛。達內更悲觀了,他們認為,愛無法化解信仰的頑劣力量。你篤信教義,以至於你比師傅走的更遠,然後真的傷害了別人——你無法理解這為何是錯的,美麗的愛,都無法使你停下。直到那個瞬間,你感受到相等的切身的痛感,你才不得不道歉說,我錯了。但達內不對這個瞬間之後的事情負責,他們要說的就是這個頓悟的瞬間。類似於帕索里尼在寄生蟲的最後一刻,讓即將死去的阿加東說,「現在我感覺好多了」。某一種神降臨的時刻。非常高級的劇本。 |
|
#2019欧盟影展##百老汇电影中心#故事简单却发人深思,对于宗教意识(特别是伊斯兰教)淡薄的国人而言,理解这部涉及伊斯兰教派纷争的电影可能会有些困难。片尾的访谈彩蛋让我大致理解了导演的意图,达内兄弟说他们是基于近年来欧洲频发的伊斯兰恐袭事件有感而发的,立足点不是一个人如何走上极端的,而是在探讨一个人有无可能从这种宗教狂热中解脱出来。看待问题角度不同,成片与观感也截然不同。。。宗教对人最坏的影响可能是让他去杀人,片中小男生一心追杀老师的桥段令人震惊,诚然他是无比虔诚的信徒,但那自以为是的正义却偏执的可怕,他内心的挣扎与撕裂始终无法平复,最终只有从高空坠落才得以醒悟,各种悲哀。 |
|
#2020深圳欧盟影展# 展现了欧洲当前复杂的穆斯林问题的其中一面。看的时候莫名其妙想起也是本次影展看的小小乔,你看这样一个为某种虚拟的狂热失去了所有感情的少年,和为了小小乔放弃自我的小乔多么的像啊。反过来也映照了极端宗教的荒谬。而看到后来我又不断在想,这部片子会让穆斯林群体觉得冒犯、觉得被歧视吗?欧洲的包容和政治正确到底应该如何应对新的现实?欧洲人民真太不容易了。。我很感谢有导演持续拍出这样的片子,哪怕偏颇哪怕引起争议,也不回避问题,坚持表达、坚持给观众提供复杂问题的主观视角,这样才能更好地讨论和思考。 |
|
短小精悍。看得我浑身发冷,后半程始终被那个可怕的悬念牵引着。达内兄弟说这是一部“不洁”的电影,所以他们选择先让自己成为“异教徒”。把狂热、偏执、扭曲又被包装为纯粹的信仰,深埋在一张纯真、无辜、阳光的面庞之下,用这张脸承载的非理性去攻击世俗的伦理道德,再用人性的欲望和生命的本能将这种冷酷的教条反噬。不通晓文化背景并不妨碍理解,因为这种困境和张力是普世的。最绝的技艺是,所有戏剧冲突都以一种处变不惊的节奏推进:一个亲吻、一次跌落——惊爆点就等在赛道终点,但你依然为之震惊。这与肯·洛奇的方式相反,但双方分别从南北坡登上现实主义高峰。老哥俩的功力是“随风潜入夜”,戛纳最佳导演奖完全是手到擒来。 |
|
6/10。感觉达内兄弟在激进主义的议题中无从下手,所以无法理解阿迈德思想走向危险的动因,问题不仅是手持跟踪的影像触不到情绪,而是缺乏一种外部观察者的视点,影片尽可能呈现了阿迈德疯狂的心智:因为母亲偶尔饮酒、妹妹穿着暴露就称她们为酒鬼和荡妇,朋友开点玩笑立马激怒学习古兰经的阿迈德,就连戴上他眼镜、试图站在他的视角看问题的农场女孩,也没有解救出困在原教旨主义中的阿迈德,依然想用藏在袜子里磨尖的牙刷,以道歉的名义算计异教徒女教师,但一系列细节动作并没有观察出阿迈德极端思想的产生根源,而结尾阿迈德向女教师自救寻求原谅的原因,竟然是求生的渴望,极度缺乏说服力,更像是强加的人性希望。所以,这样的简单化处理到底有什么值得去讲述的? |
|
最后落脚点是杀还是不杀,流俗了。杀,无可救药,不杀,终得救赎,都失之简单。适合这故事的其实是布列松式的表达。 |
|
电影太短,根本讲不清这个复杂的主题,所以只能传达一下情绪 |
|
达内式的对世界情态和个体本身复杂的呈现,从来都不是通过摄影机对暧昧世界忠实的捕捉得到的,而是借由一种凝聚在精妙剧本中的人间观察和极度操纵的场面调度实现的。但当这个镜头指向一个达内兄弟系统之外的他者时,《年轻的阿迈德》却空前的避重就轻,原教旨主义者强硬设定以及最后达内时刻“反转”,都像是对一个不可知不理解对象想当然达内式人道主义硬坳,还剩下什么呢?达内再一次模仿达内拍了一部进戛纳主竞赛的新片? |
|
全程对主角:你想干嘛、你在干嘛、你都干了些啥… |
|
达内自己相信这个结尾嘛?还是无力地只能如此做结,就像如今的欧洲面对复杂的穆斯林问题交出的对策一样。跟《单车少年》非常相似,但受限于更复杂敏感的社会议题,人物都成了行动着的空壳。这一次,我对主人公没有一秒钟的同情。 |
|
完全放弃了任何深度的人物或社会层面的挖掘,对于了解这样的“新闻”的观众来说不过是将一些陈词滥调具像化,对于不了解个中内情的外部观察者,更是没有任何走向纵深的入口。不去拍摄原教旨主义者真正的形成过程,而最终的转变也偷懒地简化为求生欲驱使下的忏悔。当然达内的镜头依然行云流水,剧作只剩下有技巧的操控而没有灵魂。光是想拍一部跟得上趟的电影是不够的……… |
|
#EUFF2021#我看懂了,且我大受震撼(手动狗头)。看的过程一方面震惊于到底是什么力量能让一个小孩子如此不顾一切、寻找一切机会、对自己的“安危”毫无关心地执着于要去“执行任务”;但另一方面,我转念想到,其实这个年龄又真的是最想要寻找认同感、最容易被seduce(导演映前问候短片用到的原词)的阶段。如果极端宗教离大多数中国人还远的话,想想身边的“饭圈文化”,其打倒异端的内核又与宗教何异呢?电影唯二让我觉得遗憾的地方:一是取巧地把问题全部归为那一个阿訇的责任,一上来阿迈德就已经陷进去了,没有深挖背后真正的社会、文化问题;二是结尾突然的告白也是太轻巧、太好莱坞了些,远不如干脆一黑到底来得更有力量。 |
|
选取的话题和角度大胆又有争议,构成了一开始最想看的原动力。但之后明显感觉到作者可能因为无谓的担忧变成了一场大型的“作茧自缚”,在温吞和无解的夹击中迈不动步。结尾做另一个方向的调整会变得更有震撼力,但可惜最后什么也没有,美其名曰还是“感化”。 |
|
“极端宗教化”的阿迈德偏激令人惊讶。 |
|
1963年的戈达尔“小兵”,恐惧死亡,也怀疑过政治理想,但最终完成使命;2007年“天堂此时”的人肉炸弹,坚定的信念被镇子录像带店里明码标价的自杀袭击烦扰,最终宗教理想产生犹豫和困惑;2018年达内兄弟“年轻的阿迈德”,几乎是一个执着坚毅的天然圣战小烈士,却竟在先知安排妻子之前好久,遭遇爱情骚扰,在铲除异教徒的道路上被设置了无形障碍,失手跌落,天堂也就没葡萄干和72处女等着了吧。 |
|
你喜欢模糊的我?还是清晰的我?我们得以从电影影像中窥见到世界的另一向度。 冷静克制的镜头移动对应着年轻阿迈德无比鼓噪的内心,然而最后却又回归至少年的本心上,因为从阳台跌落下来后,阿迈德说出的名字不是“真主”。而是“妈妈”。 |
|
达内还是好,简洁,清晰,高效,一把不动声色却精准划开社会伤口的薄薄尖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