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不时出戏 卡索真的太像梵高了哈哈哈哈 |
|
这么种族主义的电影是怎么上映的? |
|
精致的无聊。高更的故事都能拍的这么空洞也是不容易。 |
|
在艺术不能当饭吃的年代,贫穷真是可怕...去旅行前居然看了一个法国画家和波利尼西亚原住民的爱情故事,啊大溪地我来了! |
|
可以拍得更好 我想很多走进影院的人都想要好好了解高更 但最后却发现看了个傻白甜 对于感情的过度渲染弱化了历史 高更将大溪地当作世外桃源 事实上当时那里已经严重西化阶级差异巨大 他过于纯粹或者说是幼稚的判断造成了自己的悲剧 他心气极高 但空有一身才华却无法施展抱负 终是自己负了自己 |
|
观影中途我坐在黑暗中偷偷抹眼泪。电影结束回家的路上,男友问电影如何 我说就这样吧 摄影很棒 没敢告诉他这大概是17年第一部让我泪目的片子。人的脆弱,妒忌,不甘于平庸,在敏感的人面前被尤为放大,调侃段子从来都不是我的风格。 |
|
纯真博物馆 |
|
La perte de soi qui hante l'artiste poétiquement dès le début, se transforme en une réconciliation interne entre la réalité impitoyable et l'esprit sans frontier. De plus, chaque image est un tableau. |
|
描绘一个人,一个画家,一个后半生追梦的画家,他的精神,他的灵魂,他的眼神。剧作集中表现他在塔西提岛上与德胡拉相处的经历,写意,点到为止。很好的传记片。 |
|
名画的由来 |
|
文森特.卡索,应该去演文森特.凡.高。卡索叔已经老到可以随随便便就演出“老态龙钟”的味道了?!话说,高更的渣男气质真的没法洗。惹,看完更讨厌高更了,有《月亮和六便士》做背书也不行。小时候憧憬的大溪地,也完全没有拍出美感。 |
|
你说看完后感到生活灰暗,我说和他的一生相比生活是无趣,我们一起去流浪吧。这一生被妻子儿女放弃,被挚爱缪斯抛弃,疾病缠身穷困潦倒,他却是最幸福的人。在大溪地画画,这就是他一生唯一的追求,做到了,所以是幸福。虽然是先看书,但感觉电影比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更接近真实的高更。 |
|
平实稳重的传记片,是真的回归了自然真实后的影像复刻。 |
|
#21st SIFF# 上影节这场画幅确定没放错?搁在艺术家传记里也是蛮平庸的(想想[罗丹]惨遭差评吧),有皮亚拉[梵高]在前,这个路数拍画家真心不讨好啊。好在导演对画作研究和还原还是蛮用功的,但是实在是穷困艺术家的各种套路啊,感情写得又不太清楚……看看风景吧。 |
|
最怕的是精神上的孤独,和对一份“职业”的绝对热爱~不顾一切,奋不顾身,永不放弃,赢得生前身后名吧~ |
|
3.5 只是讲了一个平淡的爱情故事 内涵微空洞 靠美景撑完全片,人物形象偏表面化 |
|
所有的经历和磨难都是艺术创作的基石。作为人物传记片,没有着墨在这位印象派画家如何创作的历程,而是讲述艺术家的爱情经历。原谅我读了很久都没读完《月亮与六便士》,最后想感叹一下,大溪地真是太美了 |
|
VC不适合高更,气质太违合 |
|
不太喜欢这种风格 |
|
文森特·卡索的表演提分不少,但整体仍然难以让人满意,唯一欣悦的地方在于,两年间“后印象派三剑客”依次以不同的影像形式再度被搬上银幕,《至爱梵高》、《我与塞尚》、《高更:爱在他乡》,每到此时依然会一遍遍感慨这种以艺术为载体去记述还原艺术的方式的确也是电影所蕴含的无数价值和魅力之一。 |
|
影19139:贫苦和疾病消耗着,他乡遇夏娃给了高更灵感与激情,但后来他夺走了德胡拉的快乐,所以她要离开,她的纯洁、快乐、性感、忧郁都留在画中!——原住民在法属下卑微。 |
|
高更的一段情史,还行。 |
|
真的拍得挺没劲的……一直不喜欢男演员,但因为对高更的大溪地生活充满好奇和向往才看的,结果真是浪费时间……故事一般不说,调色师真是差劲,把整部片子的色调都调成绿绿的……这是一部画家传记片的电影啊!!这审美……一点没有展现出大溪地的美…… |
|
電影拍得其實還好。不過我哭了整場。 |
|
这位高更长得更像好基友梵高啊 |
|
看名作诞生的那几段有点点激动。但文森特·卡索气质太爆裂,不适合演残缺的高更。 |
|
传记片。剧本很差,没有故事,情节也零碎化,基本来源于高更自己画的演绎。印象画派这些画家们,似乎没有一个混得好,都很落泊。
|
|
靠着贫瘠的风土人情和卡索的个人魅力,撑起了一部传记片。编剧真是省事,找一位有魅力的演员,就都解决了。但没有这个道理,掩盖不了剧情上的空洞。三星半。 |
|
世外桃源淳朴之地。 |
|
原本挺期待的,因为刚刚写完一本有关塔希提的小说,其中还捎带写到高更。不过,相比有关罗丹、梵高的影片,此片似乎有些平庸,文森特-卡索将高更演成了一个苦力,德胡拉从头到尾基本没有什么戏,大多时间都趴在床上。倒是片尾的人声音乐还不错,不妨慢慢听完。 |
|
不喜欢,虽然专注确实能提升自身的技艺,但是这种人... ... |
|
为文森特加星,他太适合这角色。看的时候想的是高更与思特里克兰德。 |
|
艺术又何尝不是一座围城。 |
|
看着看着我寻思这剧情也熟悉了 不就是月亮与六便士么 然后想起来原型就是高更的 哎最后那句他再也没有见过德胡拉有点感慨 |
|
大溪地好美。我以后结婚要去那里。 |
|
如片名一样,本片里的高更大部分创作成就都在异乡,和所有19世纪的著名画家一样的结局,穷困潦倒 |
|
SIFF 还挺无聊的 |
|
可看 还是有毛姆笔下南太平洋的氛围 |
|
失望。一点灵气都没有的传记片,干巴巴的,看完只觉得高更自作自受,活该在孤独与困乏中死去。我想这绝不是高更应得的观感吧。 |
|
中规中矩 |
|
没什么亮点的中规中矩的传记片,但为摄影绝对值得一看。绿水青山的大溪地,离开时回望着片片原谅色,Vincent Cassel挑起了整部片。比起入选戛纳主竞赛的《罗丹》,我认为本片更有理由放在戛纳。 |
|
景色美到窒息。卡叔帅到窒息。OST贴合情景到窒息。哈哈哈。好的我们来正式谈一下电影。这部主要集中在讲Paul和他的土著老婆这段故事。叙事很流畅,不会跳戏,尽管有个别镜头很突兀,但只是在电影刚开头没多久,后面可以说是行云流水。人物内心展示得到位合理。泪洒电影院的我赶在上映最后一天看的。很 |
|
6/10 不如《永恒之门》来的感动;OST很好听 |
|
差,三星都多了。是我看过的艺术类电影里最差的一部。尤其前30分钟太无聊了,直到土著美女德胡拉出场。除了原生美景和土著美女,基本没看点。片尾作品展倒挺棒的。女主长得好像画中人啊。话说,土著美女就该跟土著小伙走啊。 |
|
非常糟糕的一部艺术片,导演纯粹是站在一个高更爱好者的角度去讨论高更,而忽略了对高更没有什么了解的观众:高更为什么要逃离巴黎去塔希提岛画画?为什么卖不出画?为什么讨厌教堂的钟声?塔希提岛的生活对高更的作品有什么影响?都没有给出解释。导演在很多地方想玩梗,却不会给出线索让观众去捕捉到那些梗,以至于最后呈现给观众的只是一个依靠妻子接济在野外包养女人的穷画家,最后为了应付自己野外的女人不得不出去打工还陷入三角恋情的故事 |
|
说来真的很巧,下午的时候我在临摹高更的一幅在大溪地的画,晚上想和Paul去看seven sisters,然后满场。然后就选了马上就要开始的另一部电影,结果就是高更的传记。其实并不是传记,更像是个爱情故事,而Vincent的演技绝对是亮点中的亮点。 |
|
老一辈无产阶级大师,几个不曾是人渣啊。逝后正名已经是对他们最大的审判了! |
|
看来,六便士还是小说啊,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拍传记还不如拍六便士呢 |
|
💔 |
|
2.5星,文森特.卡索演技出色但是完全不适合高更这个角色,感觉这个选角好失败。。。而且也缺乏深度,似乎深度这个东西也完全不是编导所追求的,他们只是想让风景和配乐填满观众的感官就可以了。。。至于其他就靠卡索吧,问题是卡索哪里有高更的感觉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