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实事件改编。叙事有点过于推进了,导致drama接二连三观众如我觉得基本没时间消化,结局基本惊呆。要是能多拍二十分钟就好了,但导演可能就是要造成这种猝不及防的效果。然而很喜欢摄影和表演,南美同志片的好处就是基本没有什么自我身份认同困难,只有环境和生活的压迫。变装段落美呆。 |
|
两星半。拉美同志少年对家庭的反抗。桥段设计比较老套(村民欺压、母亲反对),表演也不够到位使得情绪渲染很弱。 |
|
男主太可怜了,好不容易充话费送了个男友啊!真人真事改编,阿根廷版“我杀了我妈妈”。也不指望其他结局了,只能说全世界恐同起来哪儿都一样。男主演员初看普通清秀,结果侧颜美绝人寰~ |
|
电话都不敢接还敢将人往家里领。 |
|
虽然作为基我觉得男性装扮才能体现男性的帅气,但我也希望男性美的定义不应该只有一种标准。男主对阴柔/美丽气质事物的敏感,源于他的天性。事实上也只有很少数的男性才适合女性化色彩的装扮。这本来是多么值得珍惜和尊重的特质。但现实中他们却承受了大众针对LGBT群体最大的恶意,也是被妖魔化最严重的一群人(男性认同的G或者拉拉们承受的压力通常无法与他们相比)。这个片子描摹了偏僻乡村同志或者阴柔男性所可能遭受的现实暴力。这种暴力不仅仅来自某个人的大男子主义,更是一种被潜移默化的集体的”平庸之恶“。男主在遭受惨痛的暴力之后,母亲不但没有一点点怜惜,反而羞辱儿子”不知廉耻“;发现儿子与另一个男孩的亲密之后,母亲更是大打出手。日常生活细节中遭受的种种暴力更被描写得不动声色又触目惊心 |
|
非常流畅清晰的叙事,最后的暴力结局有点让人无法接受,但又想到这是“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也就不再吹毛求疵了。本届柏林电影节之光!🕯️ |
|
他只是个内心是个娇俏姑娘,渴望爱的可怜男孩。 |
|
从智利的《王子》到阿根廷的《玛丽莲》,连续两部拉美同志电影都出现了同样的情节:直男和女人野战,暗恋的基佬在一旁偷窥。男主的小男友笑起来真好看啊。 |
|
本片值得探讨的两个点:1.南美的人文环境究竟如何?2.人物混乱的行为逻辑是否与此有关?3.结尾设定的必要性。 |
|
影片唯一能打动人的两个地方:一个是男主在变装后在狂欢节上的肆意绽放,是真正去表达自己的瞬间;另一个是他在影片结尾时一直持续的抽泣,是被逼着表达自己的另一个瞬间。影片虽然是由真实事件改编,但整体节奏实在是太平太闷,仿佛扫了一眼报纸上的新闻就让人瞬间忘却了。 |
|
前部分很好,比较写实,结尾没办法,真的太突兀,这和是不是真实事件没有关系。如果是这样真实的结局设定,那前面就要花费力气铺垫和渲染,否则这个故事是不成立的。只觉得哥哥好无辜,这种极端性格的同志引不起半点同情。出身和大环境是没办法改变的,你想做自己,必须要先努力把自己提升到一个有选择权的位置上。如此随性散漫,这和吸毒瘾君子无差别! |
|
这一年的泰迪熊奖获奖电影我看过,涂样人生很新颖但是太浮躁太飘在空中。这部电影那股无限缩小坍塌后的社会氛围压着我喘不过气,在舞厅里肆意挥霍自己舞姿的玛丽莲与最后抽泣的马可完善了那股悲凉。小镇用摩托车出行,用交话费的方式认识对象,用关闭窗户关掉电视躲在墙后抗拒抵押房宅的悲惨;他没有反抗,不敢接电话不敢说衣服就是他买的不敢承认他爱上了男孩不敢在酒吧里暴打性暴力男。而戛然结束前的两声枪响,不是彰显着他的勇敢,而是无力,那股认清自己却无能为力陷入囹圄的无力。 |
|
虽然我不认同也不理解同性恋,但是男主真是太可怜了!加上南美乡村的异域风情和帅帅的两个男孩子,直接打上五颗星! |
|
男主和爸爸一个阵营,哥哥和妈妈一个阵营,一天爸爸看到一头牛被肉食动物吃了?然后气死了。男主喜欢女人的东西:饰品、衣服、化妆品,自己装扮成女人之后还挺漂亮。去了舞会,回家路上被一群经常欺侮他的男人强奸、殴打,口交的戏貌似是真的。受伤回家后妈妈把他的女人东西全烧了。后来自己找了个男朋友,骗他自己家人知道他们在交往,带回家来的时候妈妈很生气,不给好脸色并且打他。一家人穷困潦倒,贷不到款,没地方住,躲避着地主。最后不敢拿枪杀死垂死的牛的男主突然拿枪打死了哥哥和妈妈。其实我觉得他哥哥颜值更高。Marilyn是舞厅舞曲的歌名,象征着异装的男主吧。 |
|
男主真是倾城的容颜啊,完全是武侠小说里的理想男主角的颜啊。结尾太用力了,我倒是觉得把压抑一直留下来,相比爆发出来要更好。跳舞那段太美了,我看得很感动,我想,希望这个世上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想要的那个自己,这是世上最美好的事了。我喜欢看别人找到他们自己的样子。为这一点,谢谢这部电影。 |
|
232。整个片子非常压抑看了致郁。马克变装玛丽莲以后非常惊艳。小男友Fede很萌很暖。大结局猝不及防,毕竟习惯了受害者都是LGBTQ群体,没想到是男主端起了猎枪。但是看到最后他压抑的眼泪,这也很难说不是一种伤害。 |
|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感觉略显仓促,母亲是不对,但是罪不致死,哥哥似乎看上去也没对弟弟怎么样,不知道为啥也这么恨他,好好一个男友也不珍惜,处理方式很幼稚,很极端。 |
|
结尾。。。
366 |
|
不是,这个结尾,目瞪口呆,瞠目结舌……真实事件改编.... |
|
我们知道,活在当下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情。对于现代人来说,难度好比认识你自己。活在世俗道德阴影里的《玛丽莲》本质上与《哗众之人》一样,也是一个被传统家庭驱逐的“异类”。遗憾的是,这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作品最终没有为同志群体开辟新的出路,而是让男主角径直走向了死胡同。我们看到,变装之后的男主角于人群里放肆舞蹈的那一刻,他是真正体验到了“活在当下”的喜乐。但在紧随其后的“羞辱”中,他也切身感受到了“成为自己”的艰难和痛苦。卡尔维诺在《性与不连续性》中揭示了(男性)性器官所具备的一种截然不同的天性,独立于人类其他部分之外,犹如一种原始的凶恶。而男主角最终正是选择以这种原始的凶恶来抵抗平庸——不必依照他人的期许而活。 |
|
那样偏僻穷困的乡村,母亲只是恨,疏离,冷暴力……马可的身份很难被认可吧?他又无力做出什么来.....女装热舞那段美极了……只是故事过于浅显....原来是真实事件....突然把男友带回家的操作想不明白..... |
|
心爱的服装被烧毁,就哄骗是母亲的礼物;心仪的男生要登门,就撒谎家人心知肚明。玛丽莲是一瞬的耀眼,马可却实在地活着左右为难的人生。信任的父亲、善良的伙伴、甜蜜的男友,所有眼前的美好都消失不见,尚有的笑容只能被逼出举枪泪流的面孔。 |
|
居然是真人真事改编的?人物都是分裂的,每一处情绪处理都是浅尝辄止,这不是在做减法,这是剪得七零八落面目全非啊 |
|
在两声枪响之后男主马可的哭泣,影片戛然而止。
为啥居然是这种be,我觉得男主可以和男朋友一起换个城市重新生活,那个男朋友还挺好的,最后如果能在一起就好了,可惜马可已经杀了妈妈和哥哥,可能已经无法获得自由了,但是妈妈对马可的虐待他已经忍不下去了,最后抢手机与男朋友断绝联系让他没法忍受,真的家庭太惨了,对比他男朋友家的能接受性取向,真的非常受打击。现实故事改编会让人更加窒息 |
|
在偏远的乡下,与众不同就是异类,没有空间,夹缝中也难以生存。当父亲意外离世,生存也变成了问题。那淡雅的女装,妖娆的舞姿,便成为了最美的记忆。虽然爱情幸运光顾,但是在母亲的麻木和逼迫中,一切走向了绝望。最悲哀的事莫过于,完全失去了自我生存的空间,这样的压抑只会让一个人在绝望中绝情,在沉默中爆发。手持的摄像,无配乐的干燥,更凸显了他面临的压抑和封闭生活的无奈和绝望。 |
|
太蠢了吧 你不仅失去了男友 还失去了家人 |
|
前面四平八稳,结尾太快,猝不及防 |
|
演员都很貌美,男主角有手有脚健健康康,性别身份自我认同以后为什么不选择离开原生家庭而要做这样极端的事情呢,真可惜。 |
|
逼仄环境下理性的逐渐崩溃。三星全部给结尾。/搜了一下原型Marcelo Bernasconi,惊觉电影男主好美......。另外片中更像是异装癖,原型是Trans,后来和一名巨猥琐的罪犯结婚了。 |
|
剧中男性的颜都挺在线的 |
|
过分抓马了,结尾措不及防,本质上还是“不同”而被压迫的故事,南美同性片是真会拍,那段舞够妖娆够艳丽,一时忘了少年的悲伤。 |
|
Marilyn真是美得让人沉醉,嘉年华上的舞动,太爱了。与小男友的相遇真好,只是幸福太短暂。结局只能送上一声叹息。家总是最伤人的,所以为什么总是我要在忍。 |
|
男主不好看,体态也不好 |
|
看不了。。 |
|
镜头始终很冷静,令观众眼睁睁看一个美少年从内心的压抑,反抗,到崩溃…… |
|
跳舞那段好美 心动了一下 还有结尾的抽泣声 |
|
本期待男主故事有好的发展,没想到急剧恶性下去,结局在他进厨房时有想到,男主啊,你干嘛不跑出去找你男友啊,也许都很懦弱,除了男主最后敢开枪一刻,应该也是疯了。 |
|
偏见会抵消掉所有的爱。但结局太突然了吧 |
|
结局杀了妈妈和哥哥让我震惊! |
|
??????!这是什么突兀的剧情转折
就算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也要有点叙事逻辑吧。前面一直塑造男主的性格懦弱,不敢反抗,最后突然就两枪杀人???完全缺少压抑久了要爆发的铺垫 |
|
村民欺辱,母亲反对,爱人失联,拉美同志少年在长期压抑封闭环境里的绝望式反抗,结尾的突兀处理真是令人猝不及防。 |
|
杀了亲妈你可还行 |
|
性少数群体在外被欺压,在家也得不到理解和关爱。好不容易得到一点美好的关爱最终却也因为家人因素失去了,最终那个连牛都不敢杀的孩子对家人举起枪,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比较安静的闷片但剧情人物都没交代好也没好塑造导致剧情转变看起来很突兀。
既然是真人真事改编那导演全责…… |
|
一颗田野乡间中正在成长着并且热烈表达着的少男/女心,在压抑封闭的氛围里,并没有将其养育的土壤,只有对于本身的生存和生活的抉择,和来自单方面的暴力抵制,叙事节奏顶不住真实事件的效力,最后才明白这份决绝有多么恐怖。男主的侧面很美,好闺蜜还得去这种苦大仇深的同志片里找。 |
|
No more sad ending please! |
|
父亲死亡、房子被抵押、母亲的控制、哥哥的冷漠,其他男孩的侮辱,男友的分手,要是我是男主,可能没有杀人的勇气,只有自杀的勇气,没想到是电影拍摄时间2015年的青少年活得还是那么压抑,非友好国家的少数群体的未来在哪儿? |
|
有很多东西前期没铺垫好,导致后面的剧情对话有点突兀。但也能理解,母亲对儿子的做法想起了法国一部同性电影父亲对儿子的做法,导致了儿子逃出家跳楼,但被男友救了。 |
|
结局有伤到我 |
|
把我睡着的狗狗吓醒了 |
|
只记住了费德里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