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型第四代电影:迷恋形式(时空交错叙事),伤痕文学/青春伤痛,美好的生命(恋人)死于不可抗力(这次是大火)。很多地方语焉不详(所以才是症候点)。本片拍摄之前有一个黑白版本的短片。 |
|
可以用来检验业界的创作意愿热情是否与时代同向而行的一个标志:演员的类型。就像我们的田野1983,虽然故事讲的是北大荒,有伤痕和反思,可演员的颜值气质普遍照着偶像路线去打造而且个个演技在线(后面这点很重要),综合素质之高会让你觉得这帮人一旦脱掉棉袄棉裤换上漂亮洋装就能毫无违和地成功演绎红与黑或者黑郁金香——周里京真有点像阿兰德龙!演曲林的吕晓刚是吕丽萍的亲哥,谢园念表演系时的同班同学,谢园说他和吕都是配角反派的命,男一都得是周里京那样的,其实看过电影都该承认,吕晓刚还是挺帅的。 |
|
别人的北大荒,“我们的田野”。理想如同篝火照亮寒夜的时候,白桦林与田野都荡漾着青春的壮美。只是,再动听的口号,也会覆盖着密密麻麻的虱子,有的人穷尽一生,都不愿意相信自己早被吸得贫血。可明明人很惨,狗也很惨的岁月里,就连考试都可以是“黑线复辟”,遑论那些表里不一的毒瘤。在这个伤痕故事里,有人因由社会生存法则找到了栖息地,也有人在千帆过尽,还要往那个地方去,是理想不灭还是无路可走,是救赎还是了断,他们不说,旁人依然看了心悸。#桃花岛观影团# |
|
主席一挥手,几千万年轻人上山下乡,北大荒、农垦,这是他们的青春。 |
|
彩色宽银幕的北大荒。深蓝夜空下篝火边的诗与歌,地平线浮起的黎明与日出,任何人经历了都会难忘吧。 还有,对大地的信仰 |
|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文革反思片。讲述知识青年支援北大荒的遭遇。清晰的宽银幕画面非常漂亮。让人眼前一亮。开篇即展现人物结局,随后用倒叙,插叙手法,两条时间线交替并行,手法毫不陈旧。虽然对于苦难描写大多一笔带过,结尾也为了审查而光明正确,但还是有很多控诉、反思之处,整体很好 |
|
资料馆2014.11.5.7pm 谢飞导演也在,确实透着青涩与幼稚。和其他伤痕文学一样有把历史简单化浅薄化倾向,但荒原篝火诵诗、回到北大荒的尾巴对革命-理想的诗意化呈现-召回,使得影片有突围于八十时代主流认识局限的一面。旧理想已死,却又无法真正认同主导的否定性叙述,第四代的自怜悲情与飘摇懦弱。 |
|
算是超出预期的一部电影,因为本来期待值很低orz我心中第四代最好的作品之一,现在和过去两条线索的交织当时在大陆应该算比较先锋的叙事方式了,毕竟影戏传统下我们沿袭的始终是单线叙事,剧本对悬念和反讽的运用相当棒,我们在回忆里寻找着现在出现的东西提及的事件,好奇事情如何发生又不想看到悲剧。那片白桦林令人印象深刻,初次出现时由全景切到近景省略了众人进林的时间,结尾处则是音画错位的物是人非之感,令人唏嘘。那里有欢笑也有泪水,是我始终爱的白桦林,那是他们的曾经。 |
|
金秋白桦林、广袤荒原还有年轻的理想与热情。抛开政治,他们没有办法把个人与自然真切结合,所以仍然要回返到城市抱团生存。结尾也不见得必须主旋律地理解,理想爱情都破灭,不如回到旧时光的幻影中,活在痛苦的余韵、对土地的礼赞臣服里,而不是一个匆匆抹上祛疤膏无法互相谅解的时代。 |
|
6.6;北方有佳人,西線無戰事 |
|
高清修复,养眼养心。谢飞老师这部,难得的天真浪漫、纯洁抒情,尽管属于伤痕文学那一拨,但反思之余洋溢着青春片的阳光乐观,北大荒的摄影抒情唯美,钢琴配乐清新自然,有感染力。这群小伙干干净净,这群姑娘水淋淋的,18岁的林芳兵真是美若天仙。 |
|
希南的无悔青春,我们的田野越来越绿,但在高大上的理想主义中,仍然是知青的苦难史。 |
|
每段青春都有最充满希望的季节,每个离开与相聚都没有对错。那时候的青春是一首催人泪下的诗,它用寒冰和火焰写下,写在一个无法也不能被复制的年代。既没机会说再见,也难以平静回首。镜头和配乐优美,充满了活力以及少年忧郁。黎明时分年轻人们在荒地上跑来跳去取暖的景象太震。这首歌在本片中最美。 |
|
勉强及格。我吐槽80年代电影的后期配音很多次了:人一多就七嘴八舌讲些幼稚废话,几个主要角色常见朗诵腔。北京知青们的北大荒创业史(也是受难记)。以大学毕业的周里京要返回北大荒为线索,引出知青时代种种回忆。借角色们的生存困境,批判再教育政策的荒诞不经,但以周里京为叙述核心还是肯定了那段燃烧理想的岁月。但电影对“理想”的阐述并不扎实,片尾在京三人组看学校朗诵落泪等片段,仍然属于概念化的表达,这是因为,知青们在北大荒的劳作场景缺乏神性的场面刻画,也没有现实角度的解说,电影里看不到人与环境的情感互动、逻辑关联,只是停留在北大荒风景的展示上,导致电影肯定理想的主题像硬坳出来的(为救同志葬身火海的小左派倒是人格更立体完满)。当然谢飞的能力还是很出挑的,贯彻了一种健康、抒情的写实主义,写年轻人的爱欲也较细腻 |
|
认识一位当年去北大荒改造的老人,说起东北别有情意,谢飞镜头下的白桦林和壮美的田野草场很难不让人想到那些优美迷人的苏联电影,后文革也罢伤痕也罢,去掉这些标签,还是能看到一代人的理想与牺牲。 |
|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正确还是错误?是谁给了他们理想?又是谁让他们理想破灭?什么人走后门托关系占好处?又是什么人为国家为人民献青春洒热血?伤痕电影只会浅薄模糊地渲染悲伤与不幸,从来不敢探究根本原因,黑锅全甩给那个背锅侠来背。 |
|
文革反思之作,个人的命运撞上国家的历史进程,既是最黑暗的时代,也是最美好的时代。重要的是我们的信念,青春无悔,哪怕我们的人生是奉献,也值得。 |
|
文革时期的北大荒知青,那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有被感动到。彩色宽银幕版本不错,第一幕从大地到远方的黎明等待希望,后边还有好多这种漂亮的天与地景色和北京80年代的街道。出色的群像由这批当年还是北电学生的演员塑造,尤其周里京林芳兵还真是养眼。资料馆谢飞回顾展。 |
|
父辈时代的烙印,真正的青春之歌。
十几年的时代跨越,从青春奔放的青年到满腹心事的中年,都在几位演员的脸上和表情中刻画出来,这种演技和细节表现力都是完美的。 |
|
谈理想,谈爱情,谈苦难,论悲情,这一切的一切终究抵不过围着篝火在一起哭笑的日子,如今看此片是如此生硬,呆板,电影毁在表达,谢飞的诚意是满分的,另外单给本片最抢眼,最有代表性的张静“七月”加星。 |
|
又是一部回忆似的散文,如果说早年的《老兵新传》描述的是刚刚进入北大荒的浪漫幻想,政治理想,那么此片就是骨干现实的残酷余生。青春、浪漫、激情、理想,在这片杳无人烟的黑土地上,都消耗殆尽。当年那些怀揣革命理想的青年们逐渐意识到现实的残酷,他们被曾经崇拜的党,抛弃在了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有爱情,有伤痛,有快乐,也有灾难。这是他们的残酷青春。许多人因为这一场往事,对那些政治口号已经嗤之以鼻,已经不堪回首。可对于陈希南来说,虽然曾经的理想破灭,但是劫后余生,北大荒有他的青春,有他的伤痛,有他关于人生所有的怀念,还有他那破碎的理想。他不能忘掉过去,也不能失去理想,因为这些如果都忘却了,他的人生也就没有意义了。他必须回去,完成理想。现实也许骨干,可是就是有这样的人,活着的目的就是让理想和人生有始有终。 |
|
一代人的青春往事,现在看来仍质朴动人,令人唏嘘。演员们纯真的表演,谢飞流畅的运镜剪辑,加上北大荒迷人的蓝天与白桦林,共同构成了这部佳作。还有周里京真男神 |
|
三星半,对北大荒的复杂情感,大景别自然风光的扩大和青春的自然的人,与城市当中暴戾的被压榨的个体,头尾想接的航拍田野,价值和情感导向还是归向主流 |
|
回忆中的北大荒太美了,雷汉和林芳兵都惊为天人。忽略知青们的“伤痕”,我实在很想和聂聂一起看这部电影啊。谢飞导演好爱拍夜晚中的一点点光亮,可以看出胶片宽容度的美好,完全凝固住了美妙的“狗狼暮色”时分。在荒原上唱儿歌,吟诵巨人,清澈干净的暗蓝色,厚云朵,竟让记忆飞回最美的花莲。 |
|
結尾沒看,但對目前的論文很有幫助~ |
|
东北白桦林中的青春祭,其实,更加动人,真正的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林芳兵美得那么不合时宜,当然受不了北大荒,要提前回到帝都等着,等着日后演杨贵妃,作另一种祭品…… |
|
(๑⁼̴̀д⁼̴́๑)ドヤッ‼ What are you 弄啥嘞!和满江红一样幼稚,无聊,低级趣味。 |
|
静静的村庄飘着白的雪,阴霾的天空下鸽子飞翔,白桦树刻着那两个名字,他们发誓相爱用尽这一生。 |
|
小时候家里的《大众电影》里看过海报,56网上有视频,但是太不清晰了,还是想看个清晰点儿的版本,领略一下北大荒的风光 |
|
真诚的抒情散文。 |
|
金色的青春年华,尽管备受艰辛与炙烤,但是也因友谊、爱情、理想及奋斗中淳朴的人性而显得纯真的美好。在线:http://www.56.com/u46/v_NTkxNTA0MDM.html |
|
看到这里那个叫什么两个死灵哦不,是两个司令的,whatever,说,伤痕电影只会浅薄模糊地渲染悲伤与不幸,从来不敢探究根本原因,黑锅全甩给那个背锅侠来背。挺搞笑,又是高高在上以一副审判者的口吻在评头论足他的父母辈,或许吧,如果他的父母辈有那个资格,说伤痕文学只是隔靴抓痒不敢触及深层次的东西?怎么?好像你就敢?好像你就知道深层次的东西是啥?人可以狂,但切忌不可无知 |
|
跟我几乎一样大的电影……他们当然是被耽误的一代,但有哪代不是被耽误的? |
|
人物、情节都挺幼稚的 |
|
我们的田野啊,
我们的篝火啊,
我们的巨人啊……
难道你们看不见吗? |
|
『那个时候,咱们可是真够傻的,什么革命啊,理想啊,受了多少罪啊……』知青太惨了!!那些没回得了城的更是惨绝。。看的4K修复版,周里京好帅啊!看得我两眼发直 |
|
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在白桦林哪里,真的好浪漫。文革苦难的时期,北大荒苦寒的地带,这些纯真的知青却被美丽的白桦林吸引住,嬉戏打闹,渴望美好的纯真内心根本掩饰不了,毫不知未来等着他们的是什么。加上优美的背景音乐,让人真的觉得很浪漫。 |
|
谢飞导演。周里京和林芳兵主演。那片白桦林,那场雪,那条狗,那片地,那抹日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命运。男主和女朋友分手了,多年后再见面的场景,不知不觉让我想起了自己。 |
|
数码修复后果然很高清。那个年代的回忆,有做作的地方,但更多的是真诚。谢导说最后光明的结尾是为了过审,但难道希南不是为了肖弟?肖弟才是真爱吧。前无古人,后也无来者,第四代的作品必将是中国电影史上无可取代的。原来第五代还有个特点就是文化课不好,只学了点电影技术——电影资料馆 |
|
2022-09-05/爱奇艺 生活3/5位青年去北大荒开垦荒地,张静为扑灭荒火而牺牲,雷汉因常年睡帐篷泡泥水瘫痪后回北大荒,林芳兵为逃离北大荒匆匆嫁人离婚收场,吕晓刚父亲去世办理困退蜗居北京,周里京作为工农兵学员考上大学,毕业之后回北大荒。 |
|
标放看的胶片转高清版本,和谢飞导演台上台下做交流 ,有另一种感受。青春,她就在不远处。 |
|
谢飞导演真的是第四代的标杆,有些伤痕电影,你会感到没办法入景入情,太过平淡或政治指向型强,要么不敢客观地呈现,要么就人物形象单薄,立场单一,没有众生相的表达,但这部把六七十年代的那种复杂和现实拍出来了,每个人的立场你很难说哪个是正确的,这就是那个年代的迷茫。配乐也很棒! |
|
知识分子电影
谢老开始在我前边坐着 |
|
这帮糙汉子,会不会讲话 |
|
大概可以把最后校庆上的诗朗诵看做第四代导演对于历史的情感表达:在这广大的世界上/哪里是我最迷恋的地方/哪条道路啊,能领我走上最壮丽的人生/哪里的土地上啊/青山不老,红旗不倒 |
|
2014.10.11【草莽·繁花】展映。潘渊亮、潘华版(学生作业,40分钟)同学父亲当年的毕业作品,穆德远摄影。曾经在东北那片白桦林中欢笑的五个同学如今只剩下三个,现在时空和过去时空交替牵引出的关于爱情关于友谊的故事,带着对于文革的反思意味。林芳兵年轻时那梨花带雨的娇羞样子美呆了。 |
|
时代的挽歌,青春的赞歌。用谢飞导演自己的话讲这部有些幼稚和青涩的作品代表了一代人的反思和觉悟。时代的青春,飞扬的飞扬扎根的扎根。文革之后,历史的疮痍也犹如“在荒野里过夜一辈子也忘不了啊”!影片因真诚真挚而动人。 |
|
80年代的北京和微做旧的北大荒 红墙还是城市底色 荒火本无需扑灭 白桦林和手风琴 全景中天色迤逦 写实主义和审查效应(正能量结局 扯两句远的 田野的俯拍漂亮极了 情绪波动 加之是家乡意象 …… 我校表系的审美精髓一直在 但这批青年演员配这种热血革命时期的角色性格 异样搭调 |
|
# 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 影剧院7号厅(首次使用)
放在资料馆,怎么着也得50来块钱吧!在自家学校的自家影院白嫖了4k修复,这就是上电影学院的快乐!关键词是伤痕电影、诗化历史(第四代),谢飞导演的处女作。
摄影特别是几个大远景摄影美极了,但个别地方也的确有变焦镜头滥用之嫌(推镜头还特别卡哈哈哈。人物塑造还是比较平面,过于一笔带过了。爱情线尤其简练,凝玉喜欢希南吗,我不懂。但芦苇荡那场戏是真的好,希南最后送凝玉停在半路就不走了,也好。
“真正的革命者没有一个会为爱情发狂的!” |
|
白桦林作为难得的美的意象,没有得到最大化的引用。人物塑造止于脸谱,叙事偏平淡。配乐是最为值得一提的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