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分钟的导演剪辑版,目前看过的最长的电影。Wenders的终极公路之旅,足迹遍布全世界。虚拟的科幻末世设置下的梦境探索迷幻又忧伤,对现代文明的反思渗出灰暗与绝望,但Wenders始终是温暖的,他让飞蛾扑火的热烈成长为勇敢的自爱,也让结局如此迷人。 |
|
1.文德斯集大成之作,可与[柏林苍穹下][咫尺天涯][德州巴黎][美国朋友]相提并论。2.长达4.5小时的末世科幻公路片,恍若一场无尽的旅程,从尼斯到柏林,从莫斯科到北京(陈凯歌协助拍摄),从东京到旧金山,及至澳洲空丽荒野中的原始部落(原始vs未来科技),犯罪公路片也成了诡异迷离的梦境启示录。3.色彩运用帧帧迷人,原声配乐曲曲动人。4.摄影、图像与梦境作为母题:可视电话+粗粝失真的DV+迷幻暧昧的梦境图景,对沉沦、迷失于黑夜之梦与图像序列的警世恒言——“太初有道(言),末世唯有图像”。5.以山姆·尼尔旁白贯穿首尾,还有他永远在打字或弹钢琴的身影,以文字/文本与音乐来对抗图片/影像。6.文德斯的电影中,大都市与大自然的二元对立头一回如此昭彰可见,而他最爱的“地平线上的曙光/晚霞”图景亦不断复现。7.“科学里总有明天。”(9.5/10) |
|
9.4/10 唐诺说过,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是那种看一遍就足够的小说,因为它不过是写尽了一切小说的可能性。罗兰巴特在《作者之死》中说普鲁斯特不是将生活写进小说,而是把生活成为小说。所以在我看来,长达五个小时的本片也是如此,文德斯对于创作和书写做了一份史诗级答卷。世纪末的末世不过是幌子,世界尽头处在灵魂中央。对于影像和“看”的畏惧,对于书写的崇拜。克莱尔用特殊的相机看着的亲戚,身穿黄衣头戴蓝丝带,正如几百年前维米尔通过暗箱看着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走出东京的小巷是否致敬小津?飞机和荒漠,是辉煌的西部好莱坞。最后纷争的影像何尝不是太空漫游2001。绘画,数字成像,从实体视觉到梦境视觉,这是对未来视觉艺术和艺术史的指南和赞歌,这是一切影像和一切表达的调和,是艺术家最自觉的梦。不是科幻,而是博尔赫斯般的作者论。 |
|
一部电影,三部普通电影的体量。没有字幕,但不影响观影。这本就是一部不需要太多语言,甚至是跨越语言藩篱的末世预言。一段因缘际会在未知的灾难下横跨经纬,人类文明暂时回归太虚,人类羁绊仍依然牵连。一直喜欢“直到世界尽头”这个title,因为世界是圆圈,但生命有终点。线段,圆圈,妙不可言 |
|
每个导演一生都在拍一部电影,
文德斯的每部电影都是一段奇妙忧伤,没有终点的旅程 |
|
五个小时如体验了整个人类历史一般。文德斯在70年代就有了构思雏形,当时千禧年似乎还很远。等到拍摄完成却已进入90年代,一切都变得太快——所以里面的电脑、网络的设定,看起来才会有点怪。但电影给这五个小时以外的想象太多了,从都市犯罪片,到沙漠人文片,它包罗万象,原创性独一无二 |
|
不敢妄言这是公路片的终极形态,但至少可以肯定这是一部集合了所有可能要素的完整公路片。文德斯自始至终都是孤独的,独自越过千山万水只为捕捉瞬时的美丽;而文德斯终归又是浪漫的,所以他才赋予了人物如此强烈的毁灭性倾向,温柔地试探着义无反顾的边界。文德斯正是借助这样具有缺陷的人物的存在本身来表明当代乃至未来人类感情无法持久以及个体终将回归孤独的事实。初生有道,而末世只有影像,在这个意义上整部电影就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微观缩影,文字与影像作为贯穿其中的两种信息传播媒介时刻处在相互博弈的状态,而这场承载着时间厚度的战斗注定没有赢家,文德斯能够做到的唯有给予我们一窥时间隧道的幻境,最终又只能狠心将其戳破,因为他深知时间的不可逆性,靠得太近便会深陷记忆的泥沼成为现实中隔绝人世的黑洞,而艺术家的使命必然面向未来。 |
|
280分钟,Wenders的末日浮世绘。
一路从西方到东方,从现代到原始,从城市到荒野,他们于轻歌曼舞中穿越世界,跨越风情万种的影像,伴随着打字声走向完结的小说,还有一首接一首迷幻的音乐,哀伤和激情在迷离的追寻中弥漫。全部感官掠过绝美的世界,直到尽头,只为爱情的幻觉。
失明的人可以重见光明,却只是丑陋的影像,失却的梦可以召回,却让人迷失其间。在被梦境捕获之后,Clair和Sam都凝滞在了自我的幻境中。关于自我的幻觉消除了关于爱情的幻觉,而对自我故事的叙说也消除了关于自我的幻觉,于是虚构的世界和生活的世界迎来截然不同的结局。
Present will look after itself, but it's our duty to realize the future without imagination. 历尽千帆,寻回自我。 |
|
4.5;五小时体量够磅礴,如人类简史缩影——空间维度,历经世界各地,直至升上太空;时间维度,以源自土地的原生文明抵挡工业化/核武器的侵蚀,以牺牲现实存在的鲜活达成科技发展;文化维度,从以语言记录历史到沉溺于记忆/梦境影像化,直至最终仍为文字书写而拯救。探索伦理禁区的危险,创造自毁怪物,核武与脑波影像生成是其内外呈现手段。延续承接一贯主题与表现手法,多种影像介质调和,日本段如《寻找小津》,澳洲段如《德州巴黎》,摄影美得惊心动魄,尤其后半部分的梦境具象生成,迷幻得晕眩,契如遁入自恋虚无的深渊;配乐品味一如既往的好。以世纪末为前提谱写的末日焦虑之歌,以作家旁白为切入视角并贯穿始终,因而拥有“虚构”文本的意味,具有被上帝书写的隐喻。前后略割裂,更偏爱后半迷失在灵魂迷宫段落,甚至隐有赫尔佐格之感。 |
|
导演剪辑版三部曲,将近五个小时,没有中文字幕,还好对白比较慢比较少,靠着英文字幕啃了下来。故事背景为设想中的千禧年世界末日,第一部非常迷人,一个女人追寻一个男人直到世界尽头;第二部第三部稍显凌乱,主要是科幻上的内容维姆·文德斯把握不好。但整体而言真的野心非常大,摄影、音乐极好。 |
|
7.8分。我发现,所谓艺术片和类型片的分野,就是类型片更多诉诸观众的情绪情感和表层意识,艺术片更多诉诸观众的深层意识、意志并挑战习见的叙事常规。类型片看多了,人会无聊,蝇营狗苟,艺术片看多了,人会神神叨叨,自寻烦恼。所以两种电影都需要,都有存在的必要。类型片因其可以大量仿制和复制,所以数量贼多,艺术片物以稀为贵,所以很少,拿一种去否定另外一种,都是别有用心或阅世不深。 |
|
1999年,世纪末,印度核卫星失控,没人知道它会坠落在何处,它在地球的臭氧层上滑翔,地上的人被恐惧笼罩。有人说,这个世界到了尽头。人们开始四散逃离,只有她不在乎,随意行驶,像是在寻找什么。而寻找,则是文德斯电影里的主要命题。随后,某种可触达的科技感开始渗入镜头。偏僻,边缘,撞毁,损坏,废弃,遗失,无法联系...这些关键词屡屡被写下。但是在中段之后,重复性过高的问题开始出现,只是取景地不停改变,人心却没有什么进展,使人无法不问这样的问题:尽头究竟在哪儿?作为观众,我只发现世界之圆是没有边界的。直至电影后段开始,我才明白,原来我的尽头就是这个世界的尽头。我的尽头情结原来是死亡情结。意识到这点之后,我突然松了一口气,原来世界一直在我手中啊。 |
|
表现中国的部分用了强烈的摇晃镜头 痛心 |
|
8.8
1,4.5个钟头,恢宏的叙事,美丽的风景,任性的激情,深奥的哲学,但还是觉得少了些什么,我不知道是什么,就感觉有些美中不足。
2,作为科幻电影放现在看,科幻感较低。按理说,越长的电影越能俘获我的芳心,当年贝纳尔多·贝托鲁奇5个钟头的《一九零零》就霸占了我的年度最佳。
3,空虚(绝对意义)背后还是空虚(绝对的空虚),人类顽固的去追寻的一些东西,所谓自由浪漫的爱情、一生的愿望或理想、流芳百世的伟大头衔等等,在天地宇宙间都似梦幻泡影,转眼即逝。然而人类不对意义和永恒有所追寻,那又要该去追寻什么?这种存在的荒诞性文德斯经常用二元对立展现出来,比如他在《事物的状态》里用死亡来表达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的对立和隔绝。而文德斯认为世上只有一个故事,而其他所有的故事都是在重复“二元对立”这个荒诞的故事
|
|
【4】280min。确实是终极公路片,在时空的涌流中完成类型转换,从景观展示自然过渡到媒介反思乃至人类之诗,构建精深恢宏,唯一缺憾是在需要的时刻缺少“梦幻”。 |
|
结尾的半个多小时吊打前面四个小时……这才是华彩好嘛。都很好,但还是差点什么才能达到高潮,可能是中间部分没掌握好节奏,有点冗长了。另外开头公路上的那首歌是什么??找遍全网都没有,蹲一下,就这样吧,文德斯音乐品味是真高。 |
|
~In Stock~(环游世界型公路电影,装饰艺术及前卫服装博览,布鲁斯及衍生音乐大赏,导演灯光、配色及取景教学片,绿帽侠必备指导手册.Part1中废土场景-开篇公寓、里昂集市、巴黎站台,现代场景-柏林玻璃房、北京长安街、东京胶囊休息舱;Part2中日式和风配澳大利亚荒漠,西部小镇佐cult实验室的场景真的看湿了,加之导演"动感"不失凝练的技法,"干净"不失丝滑的剪辑,以及里斯本电车错行、手铐国标舞,避难所奇想乐队《Days》的即兴等等,太精彩了.本想着结尾以"rock&roll"拯救世界作结,但没想到竟探讨起科幻片中永恒的"梦"的主题了,那句"In the end, there were only images"让总是辍笔的我顿时恛惶无措,当然,若是实验影像部分再先锋一点就更完美了) |
|
3.5。侦探小说般的变奏。维姆·文德斯书写的末日是对「虚假影像的疯狂增殖,现实不再可感知」的忧虑,世界的运动轨迹不过是图像的复数的再生成,一种凝滞扁平的渲染。唯有真实「探索」替代虚妄的自恋式的发梦,某种“真理”才可能显影。于是,爱情成为这个宏大故事的起点。爱是一切冒险的能源。北京段落有个小彩蛋。287min导演剪辑版。 |
|
末世公路片,“明天就世界末日了,难道你不高兴吗?” |
|
更喜欢上半段,漫无目的的追随,无处不在的音乐,诡异复古的城市化装潢。下半段开始变得深刻,在世界的终点终于找寻到自己的意义,既不是追随也不是某个目的,而是无意间传播音乐,传播文字,传播文明和智慧。好喜欢粗粝的马赛克式DV镜头,回想自己的梦境也是如此模糊,真实又梦幻。同样喜欢的是片子里的各种配乐,尤其是最后的大合唱,黑人在这方面真的有种族天赋,我爱了。结尾蛮有意思的,我在屏幕上看里面的人看屏幕,景观社会实况播报。btw,在21c20s看这种将近五个小时的电影,还是有点折磨的。4.5 |
|
各种类型各种文化通过镜头充分地展示在观众面前,前半段的寻找爱人甚是有趣,后半段的议论部分更是导演的自我表达。1991年导演写下了一首献给电影献给人类的散文诗 |
|
较之对爱情的执着,克莱尔的旅途反而是漫无目的的追随,也许来自于屈弗斯,也许来自于童年。当梦魇幻化为图像之时,克莱尔仿佛寻到了真我,触及了灵魂,却被末日收了回去,在澳洲沙漠中留下绝望。一望无际的荒野再一次被文德斯用来寄托极端的孤独和绝望。这是世界最后的尽头,人们只能依托脑电波来传送图像,因为互联是唯一可以证明作为人的存在,这一电磁切断无疑是对末世的重彩描摹。世纪末的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即便末日来临,“寻找”是永恒的主题。 |
|
本来不错的片子 错就错在不精简 |
|
四个半小时,目前看过的单片最长电影了。前面部分就有梦境的感觉,第三部直接以梦境为主题,爱啊末世啊都靠边站了。 |
|
现在可以说,这就是旧世界的群像,八十年代的美好幻想,变成未来的珍贵回忆 |
|
288mins//重新编织了时空经纬的公路电影 世界在对末日的科学幻想中成为支线繁多的闭环 衍生出对现代文明的质疑和思考 要往哪里去才能到达那个终极意义上的尽头//文字于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就像画面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 而文字超前于画面 以抽象抵抗具象 以多重理解抵抗单一指向//电影无法绕开梦境营造 创作是立体的 |
|
话说从上第一节镜头语言课重新定义'看电影'以来,也差不多十年了,饱览过不同导演不同风格不同类型不同诉求的电影近两千部,即使仍不够多也算见过'世面',深知观影体验一定会随着量的积累指数级拔高刺激阈值,但——说这么一长串挑剔的前提,只是为了表达对这部独特电影的惊叹与相见恨晚:片长近5个小时,音乐摄影俱佳,一场怪诞离奇却无比迷幻的梦旅,角色情绪时常无拘的游离,虽然剧本意图去束缚,可他们身上相抵的浪漫气质实在'自由的诡异',莫名其妙在全世界留下足迹,一路从犯罪片变公路片变纪录片变科幻片到结尾竟然变成救赎式哲学片,而写小说的暗线始终没断过(这意识流拍法我跪了),期间穿插的悲喜际遇又多么写真现实生活——下一秒将发生什么没有人能预料,我们如此活着,日复一日,直到世界尽头。 |
|
想象力这么贫乏就不要拍什么科幻片了嘛。还这么长,浪费观众的时间。 |
|
2023SZ线下授权放映。终于把文德斯这部长达五小时的公路大头看了。设定于复古科技概念下,千禧年前的末日,一场地球尽头的公路之旅。末日效应-“核卫星”作为宏大时代影响的投射,它并未成为核心主题,但或多或少都成为万众个体心中阴影。而在时代末日的加持影响下,个体的存在意义容易陷入空洞,最终发酵成直到世界尽头公路历程的驱动力。尼斯-巴黎-柏林-里斯本-莫斯科-北京-东京-旧金山-澳洲荒原,文德斯在这次公路片中毫无保留地贯彻尽头,人物个体的旅途跨度如此广,真是让我过足公路片的瘾!但在这文德斯所谓集大成的公路片中,文德斯偏爱的“离开”意象们,那些公路与旅程的空镜,还是他的风格,却不再如他那些前作一样拥有强烈的疏离与孤独。本片的核心文本,也是一度转折,最后导向虚无影像之瘾。 |
|
“世界”这个带着终极色彩的词包含了空间与时间两层意义,而文德斯这部所谓终极的公路片最后却因为体量过大而成了一盘空洞浅薄的大杂烩,最终原因在于他把旅行这个时空性地动作人为地分割为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入手。影片前半段跨越大半个地球的追逐里令人惊讶地缺少了时间影像,女主角的追逐好像移形换影,只能看到一堆瑰丽的山河画面,却没有其中的精神。后半段他走入时间的探讨里,旅行与历史都走到了尽头,于是他继续起克里斯马克的思考来,讨论起记忆和梦的话题。文德斯关于文字与画面的思考再度出现,似乎在说,画面只能反映当下或者记载过去,未来还是要靠文字书写,因此作家的叙事经常先于画面一步。这里是这部冗长的作品里最有趣的地方,只可惜没能展开。 |
|
280分钟,两张碟,分成上下两部。光是菜单界面就很上头。体量太大,不知从何说起。最后拍梦的那段很生猛,但没有看出和角色前置经历的联系,只是一味地迷失、恐惧,显得莫名其妙;文字与影像两种媒介在末世下的价值探讨是个比较深刻的立意,文德斯同时启用了两种媒介来讲述这段漫游,无奈缺乏辩证,最后想回到科幻设定上却发现设定本身很薄弱,导致升华失败。。。 |
|
Wenders拼的就是那个母亲 阿凡达却只有魔兽 2012只有车技飞技 |
|
可能是我哪里有问题,为啥我觉得情节乱七八糟,人物动机莫名其妙,啥科幻啊,不仅毫无科幻精神还可以说是反科幻或者反技术的,费了好大劲这都讲了些啥…… 画面和音乐是很好,但是也不能这样硬拼凑吧?其实一直喜欢文德斯的,看到那么高评分对这部也很期待,然而简直一团乱麻,女主全程都不像一个真人,美人露肉笑到后面多到审美疲劳,要不是确实有一些诗意的片段,三星都不想给…… |
|
在末世的危机之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曼陀罗,维姆·文德斯的2000s“未来”是一种维利里奥式的“电传”乌托邦/反乌托邦,无处不在的屏幕构成了一种全新的地景图,逐渐加速的城市超现实主义再到原始,再到结尾环绕地球的人造卫星,世界在一种90s初步的数字影像,以及早期的3D模型之中被虚拟化,加速与回撤被同构。
澳大利亚的沙漠腹地是旅程的终点,也是起源的伊甸。飞机的迫降与失灵的电脑追踪器是虚拟地形的meltdown,第二身份被抹杀。Henry作为后人类主义实验室的原生态山洞等同于其在原始密教之中的“神圣”含义,在神秘主义的技术想象之中,从图像抵达灵魂的“视觉”,又逐渐fade重新搬演了人类与集体无意识的断联,无处不在的画外音是被掌控的力量,Claire和Eugene关系中诡异的一部分。 |
|
很酷也很享受 分成三段看了四个半小时后我还想重温就是Wim Wenders在二十一世纪的一个微观成功吧lol (连续看了几部法国电影之后看一部德国电影是那种从巴黎到柏林的感觉 太techno咯像走进了berghain233 |
|
The eye does not see the same as the heart. |
|
看的导演剪辑版287分钟。啰里啰唆,似梦似魇,无病呻吟,不知所云。好吧,我没有艺术脓包。 |
|
institut lumiere.将近五个小时的大银幕,无论如何都是非凡的体验。诚然片长会让观者产生倦意,叙事也不可避免地冗长和失衡,但影片本身的每一个片段拿出来都值得反复咀嚼。地球末日前的世界环游,在想象力和氛围营造上甚于《银翼杀手》,中段澳洲尽显文德斯世界主义情怀,尾声是对人心的拷问与追溯。 |
|
前段过于冗杂,内容量过大,后2个小时精彩无比。前段只3星,后段值5星,折合4星。
而前夕的音乐会将我前面的压抑都释放。果然科学的最后走向哲学、神学,最后走至魔怔。
在前段我不注意的话都忘了是科幻片,主题真是太多了。好在后段的精彩让这次观影变得值得。有遗憾在于没能一次性看完。一定会再有观看的一部影片,一定会再观影。 |
|
文德斯将公路片发挥到了极致,数字影像的运用相当先锋,或许也是Robby Müller的巅峰,不过主题太多似乎导致了一些割裂感,原住民那段有了荷索的感觉 |
|
这些时长惊人的大师作品,通常都没有故事性或逻辑性,导演也只想借影中角色来传达个人碎片化的感悟,所以它们都很闷很荒诞。但是这部用千禧风貌开启了一趟环球之旅,缤纷眩目的影像视听拯救了剧情的无厘头,几乎每幅画面都可以当壁纸,女主的每套造型也能引领时尚潮流。其实电影的地点跨度和男主的身世设定是很典型的特工片套路,可导演非要以抒情化的艺术角度呈现这个故事,甚至后期在进行科幻实验的同时还要展现大家一笑泯恩仇在澳大利亚原始腹地的纯真生活,不同元素的碰撞就产生了割裂感。与其说最后收尾仓促,实际上导演一直在随心所欲的变化,每一段情节的转变都无理性可言。不过最奇妙的是,结局竟能让一切拨乱反正,小到女主大到世界都重回正轨。尤其是女主终于不再追逐男人的步伐奉献自我了,实在可喜可贺。 |
|
男女败家作死指南。不过1991年预测手机视频聊天,手机的支架和外壳还是挺有先见之明的。 |
|
“我们这次旅行的目的就是要让音乐在这里绽放,绽放在可能是世界末日的边缘。”如果评选十大音乐好品味的电影导演,文德斯能进前三。 |
|
试图捕捉梦境的 不是奇才就是惶惶不可终日者; 3部 前后看了好几年 |
|
284分钟的电影,目前为止,看的最长的一部电影。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日本那场戏,服装道具外景都很美,仿佛穿越回了我国的古代…… |
|
指出影像自我繁殖的危险,却用文字解影像之毒,未免太极端。近30年后,戈达尔躲在监视器后面,仍然能以沙哑的评论与影像对峙。在影像和书之间有一本“影像之书”。 |
|
“我终于意识到我到这里不是因为你,而是为了能奏出那样的音乐”。“最初有文字,而最后只剩下图像”。 |
|
世界末日的背景下,无穷无尽的在路上,从西方到东方,从城市到荒漠,一次文明的穿越,一场时间的旅行。澳洲那块科幻色彩略浓,当梦境可以还原出来的时候,现实将被置之脑后不复存在,而我们始终在路上。稍微留心点可以发现描写中国的部分仅仅只有几个模糊的镜头。 |
|
DC版前后构成两个各自可以独立但通过主调勾连的类型探索:007式的世界旅行+被自我吞噬的家庭伦理剧。片子最精彩的属联通上下的科幻元素-图像意识机器 既探讨了知觉哲学中物理刺激与记忆综合的关系 深入了象在意识中的枢纽地位 也讨论了象在被可视化后的反噬能力 尤其是中后段落实验中完全将电影变成了录像艺术装置既吞噬主角意识又吞噬电影媒介,与这一机器对抗的则是主叙述的声音主体-作家 其在最后以词语医治女主的图像疾病将她带回理智。但吊诡的是女主最后到达空间站回到了一种图像化世界却表现得犹如解决了人类一切问题一般的通透 这种误导性神话更是贯穿全片-前半的真实世界作为背景布快速切换只为给后半部澳洲沙漠里那个虚构的白-土混居的科研绿洲-嬉皮士神秘主义世外桃源铺垫 本质上全片就是“你是我的眼”但只关心你我不关心世界 |
|
近五个小时的观影体验很奇妙,随心所欲踏上追逐的旅程,去路漫慢来路失,拥抱着你也拥抱着我,直到世界的尽头,到我们不曾想过的地方,明悟了跨越世界历程的意义,摄影机录下影像也只剩下影像,独自围着地球舞出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