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日在上影博物馆听汤惟杰、龚伟强二师谈上海早期电影中,龚师播放了私人收藏的8分钟残片,恰好可以补充网路上41分钟影片的空白。此8分钟的故事叙述,演员表演和场景调度可算中规中矩(除了女拳师国芬单拳碎台面),但是整个影片还是充满了一种「噶闹猛」的轻浮,最后黄仁华西装笔挺得号召泥腿子们造反革命,也算是一种知识分子式的弱智社会批判。 |
|
这片最有价值的是41分钟残片后半段黄华仁梦中反抗黄猷父子贼人,暴打他们一顿,把黄猷踩在脚底下,梦醒后,发现黄华仁踩在自己黑狗的头上。是明喻。到处都是映射,21万是21条的意思吧。在当时一些人眼里,中国和日本是同宗同源的,这一点挺有点意思呢。家里抵抗最坚决的是妻子钟国芬,结果黄华仁娶了邬质华,整天花天酒地、醉生梦死,还唱后庭花,气跑钟国芬。这时期的旗袍就很大气得体了,女性穿衬衫马裤好英气啊!我看着黄华仁好眼熟啊,原来就是后来的张翼呢,当时叫张雨亭。 |
|
还可以,用全片来确认男主是不是张翼。 |
|
国防电影 |
|
“你还敢欺负我华仁(人)吗?”“华仁大爷!饶我一条狗命吧!”/邬丽珠清秀靓女从窗口跳下来对恶人一顿拳打脚踢,好飒 |
|
40分鐘殘片,雖然有些不完整,但劇情還是基本能看明白。尤其是以鄰里關係比喻當時的中日關係,更添一種文人的機智與幽默,作為時裝動作片,也很有效地拍出了驚悚與壓迫感。PS:穿著睡衣的鄔麗珠也很能打,不愧是享譽一時的武打女星。 |
|
从小就想看的影片,没想到是爱国影片。一个富二代的反抗之路。一开始沉迷于酒色,最后组织工人农民揭竿而起反抗。可以把华仁比喻成当时任列强宰割的中国。割地赔款,自己又懦弱无能。梦的一幕特别好。而且当时银幕喜欢塑造能杀能打的彪悍女性形象。且邬丽珠果真漂亮。张雨亭是张翼。 |
|
补.【【无声/电影】恶邻 1933年-哔哩哔哩】 https://b23.tv/pcf520X 初一暑假时看的。
(中学时候寒暑假时看的老电影按时间顺序都笔记上了) |
|
2021.6.29/默片家庭3/以恶邻比喻日本,华仁就是华人。恶邻为了夺取同乡富贵人士黄华仁的田产,动用武力逼迫屈服,黄华仁一味委曲求全,最后在妻子的鼓舞下起身反抗。 |
|
2012年观看 |
|
#中国电影史
“其中布局,尤像九一八事变以后的种种,剧中人黄猷与其子晖士,横行乡里,强夺黄华仁东北区田产,和倭寇占我东北相同,黄华仁沉迷酒色,混账糊涂,与我国的不抵抗军事当局相同,华仁忠仆蔡马夫,痛击恶徒,又与淞沪抗战的蔡廷锴和嫩江苦战的马将军相同。” |
|
看的片长只有41分钟,但交待的很清楚了
印象深的是身手矫捷的邬丽珠
恶邻是真恶,华仁是太仁,好在最后醒悟了!
恶人得靠恶人磨 |
|
30年代国防电影。邬丽珠的女性角色很有意思,颇有些当代女侠的范儿,树林一场把群氓打得满地找牙的节奏。 |
|
不是隐喻,是明喻吧 |
|
中间一大段原来是主角的一场梦。全片的节奏感非常好,虽然只有四十多分钟,但讲的故事条理清晰。也非常左翼。但并非典型的左翼电影。(阶级性在这里就被模糊了,理想化了)在当时的环境下,任能不落于时代,拍出这样的作品十分难得。另一个非常好的地方是何非光的出演,让人能由此片看到何非光导演的风采。另外,说是国防电影的,1936年才开始提出的国防电影,1933年的恶邻怎么就成了国防电影了? |
|
旧影人的革命现实主义新思想未能深入创作指导,将一个隐喻的抗日故事拍成拙劣的武侠片。 |
|
有钱一族被乡邻霸占财产,自己的觉醒之路。勇猛女性钟国芬。动物蒙太奇,恶邻,狗都嫌弃,求绕自己狗命。 |
|
如果不是看评论说是国防电影,还真悟不到这一层。 |
|
打戏很精彩,觉醒和愤怒 |
|
残片,时装片和武打相结合的感觉,主题和概念先行,有一些表现简单的对位符号,踩着狗和扫地 |
|
。。。 |
|
“旧瓶装新酒”是无法真正改变中国电影的面貌的。……在其他不少旧影人的影片中,这种现象也表现得同样突出。最有代表性的如《恶邻》(任彭年导演),把一个隐喻抗日的故事拍成了一个十分拙劣的武侠片。事实证明,即使是在继承中国主流电影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左翼创作,也同样需要艺术观和电影观的革新。这个任务也同样由新一代艺术家来完成。//钟大丰.作为艺术运动的30年代电影[A]陆弘石.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C]:187-188 |
|
任彭年和邬丽珠夫妻俩的合作。武侠女英雄邬丽珠的突破之作,合乎时代潮流,把武侠因素和民族危亡结合在一起。一场梦让黄华仁觉醒,从懦弱到对恶霸强权进行反抗。 |
|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只是不知华仁杀向黄猷家之后如何,但因为隐喻抗日 想必结局是大快人心的 |
|
政治隐喻,概念先行 |
|
看过留痕 |
|
1、邬丽珠最具代表性的左翼电影;2、影射明显,突破性的政治指涉,无处不在的大胆隐喻;3、“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简直是时代强音,振聋发聩;4、《后庭曲》这个太妙了,以及最激烈的一场反抗居然是梦也很妙。 |
|
可惜是残片 |
|
2018-12-28 |
|
残片 2.5 |
|
钟国芬太惊艳了,三十年代觉醒的先是女性吗? |
|
2020,观影第八部 |
|
带有国防色彩的电影,明显的抗日的味道。当年的报道称因具有鲜明的反日倾向,受到租界政府的查禁。故事很简单,乡村恶霸和他儿子都想侵占一户人家的家产,还有另一个也垂涎已久,叫自己的表妹勾搭上了华仁,做了小妾。冷落了发妻,一连的斗争终于夺回家产,醒来原是一场梦,才发现自己愧对妻子。 |
|
饶了我的狗命吧 |
|
1933国防电影 |
|
这个隐喻真的太明显了,华仁,东北,租地,不平等条约…… |
|
政治隐喻 |
|
那个恶邻,长的,太象艾未未了。。 |
|
颜值很吓人的 |
|
袁庆丰教授的解读非常好:影片是对国际政治关系和中国现实处境的形象图解,人物的姓名与行为表现隐喻中日关系。黄氏家族代表中国(炎黄子孙),钟国芬谐音“中国魂”,她推动挥金如土的丈夫黄华仁觉醒与反抗。在邻居将黄家奉为精神支柱的《孟子》踩在脚下时,影片给出字幕“国芬一去,斯文扫地矣“,意思是”国魂“丧失后中国只能落得一个“斯文扫地”的下场,紧接着给出一个黄斯文妹妹用扫帚扫地的镜头,这种对中国现实和未来的影像化图解可谓痛心疾首而又通俗易懂。白金济是黄华仁(中国)的“西邻”,是自1840年以来近代历史上普通中国民众对西方列强的集体记忆,白金济所在的乡议会影射“国际联盟”。邬质华是白金济的表妹,这个人物是输入中国的西方物质的隐喻(物质华),东邻黄猷隐喻日本,儿子晖士拆开就是日军;“桑地三块”隐喻东三省等… |
|
果然是武侠片导演拍的,兼具武侠和黑帮片特点。不过天人的正版dvd内容不完整,很多情节镜头不连贯,看内容介绍才能大致了解情楚。 |
|
1933,可能是20年代末武侠片拍多了把这部隐喻式电影拍成了武侠片。联系1936费穆【狼山喋血记】有意思(隐喻-寓言)ps:此片并非国防电影。 |
|
乱 |
|
老实人的逆袭。镜头语言很成熟流畅。张雨亭(也就是张翼)在当时一众男演员里气质独特,《艺海风光》里那是相当有范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