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看。非常感动,Gance百年前就以无上的优雅完成了这部愤怒的杰作,几乎把生死之间能拍的都拍完了。这个Kevin Brownlow协助修复的经典版本尽可能地还原出被他称作“miracle film”的面貌。Robert Israel的配乐绝对的epic!!!抒情乐段(还用巴赫大无了)眼泪直接崩出来。 |
|
“这牢固的世界,这些死者一度在这儿养育、生活过的世界,正在溶解和化为乌有。 他的灵魂缓缓地昏睡了,当他听着雪花微微地穿过宇宙在飘落,微微地,如同他们最终的结局那样,飘落到所有的生者和死者身上。” |
|
本片艺术成就和技术高度自不必说,故此才享誉影史。阿贝尔·冈斯喜欢孔子,而我认为他对战争的控诉亦仅在于(除士兵外)享有和平的人"没有尽到他们的本分",尤其暗含了对女性的谴责(伊迪丝),而女性受到战争的侮辱被一笔带过。所以IMDB上女性对该片的平均分仅4.9,远低于男性7.4和豆瓣8.7。 |
|
620@和平 骷髅之舞 / 祝祷的手 / 三联春 / 镰刀拿 / 叠镜困 / 九烛昏 / 精演不足 / 纪录来补 / 眼心距 / 泥泞狱 / 比才欢 / 瓦匠悼 / 三幕不晓死生亦大事 / 百年方慕精法拙大梦 / 名解圣品 |
|
看过这部影片就会明白电影生而伟大。孩童时期的艺术是后世永恒的导师。100岁快乐!# SIFF 2019 |
|
9/10。一百年前就有如此大胆和表达欲旺盛的电影,太浪漫了。两个男人爱上同一个女人,巧妙的是战争化仇恨为友谊(基情十足),又摧毁了一切。诗人最后在疯狂中控诉太阳的罪恶,雷霆万钧的结尾。贯穿三幕的骷髅,死尸复活和胜利游行的蒙太奇剪辑。唯一不满意的是片段的重复使用。 |
|
我控诉!
梦中仙女让落花回归枝桠,神迹在老人安眠前显现。
虽然肉体被捆绑束缚,我依旧盼望世上有不被抑制的美好。
我控诉!
当罪恶的影子向无助的人逼近,写诗只会让我感到悲哀。
人生第一堂课就学会声嘶力竭,握紧手中的枪被迫反抗。
再次来袭吧,悲伤,我不会再让你找到容身之处。
我控诉!
天气很暖和,早上很普通。
离去时满腹经纶,归来已一身戎装,死亡就是去了一个没有邮递员的地方。
我控诉!
乌云散去出现太阳,而我却只感到黄昏的悲伤。
我控诉…… |
|
4.5星,难怪格里菲斯会喜欢,确实和格里菲斯的电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尤其是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但是最升华的还是第三部分,这部分太神奇了,太精彩了,结尾超出想象却又在预料之中。。。电影这100多年的历史真是一直都在“开倒车”。。。 |
|
完整,精致。三幕。65;55;40分钟。通俗叙事线是三位情人两个家庭在战争里的辗转。抒情框架是诗人礼赞和平与太阳的狂情。第二部分有对民族国家意识的巩固,同时又通过对法国女性的同情来反向消解。最后生者和死者隔着门窗互致忏悔和好言,仍是戏剧的集体净化。诗人三次诵诗,但第三次才显现诗的内容,真是默片最当行的用法。叠映特技的表现力也很丰富。一战纪录片片段也剪入其中 |
|
去时,我是满腹经纶的诗人;回来时,我是战士,是幽灵。 |
|
最后一幕探索和诗性才出来了,前面未免有点图解或者电视剧。我控诉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面向和态度有点混乱,魂归故里的僵尸幻想立场也很难解。 |
|
看完想法很多,都不知从何说起。 |
|
在撒旦的阳光下 |
|
#SIFF2019第三场#尽管是法国诗意印象派初期的作品,但探讨有关战争和人性问题的深度未曾衰减。我控诉,配着激情高昂的交响乐,似乎让人找到了卓别林电影里的正义感,又让人强烈感受到其对战争的反讽批判,冈斯的幽默点不多,但这也足以启发库布里克的战争片风格,而且包括其他方面,像人物场面调度和电影的野心勃勃趋向。猫头鹰,骷髅人物,叠影效果,维纳斯的诞生,字母再设计,耶稣十字架,还有几张像是戈雅的画,这些象征性的符号,先锋性的电影手法无不体现冈斯对于表达控诉多方面内涵的用心,最后起到了超出仅仅用实景战争来展现的效果,而达到了艺术化的高度。可能由于历史技术局限,全片三幕全是固定4:3画幅摄影,记得只有一处稍微上移了一下镜头,但这些贯穿全片的印象派摄影掺杂德国表现派回忆让它具有更多的耐看性。 |
|
可能是史上片名出现最多次的电影。这种涂鸦式的片名设计竟然有点像Basquiat。拿破仑式的诗人-将军形象已经初步形成,但还没有发展出晚期那种成熟语汇。在视线剪辑和纯心理语汇(黑屏的人物镜头,画片,叠印动画)间摇摆。 |
|
9+ Siff重看,杰作 |
|
#第二十二届上海电影节#超级震撼,给我前所未有的体验。故事是严肃的,深刻的。却又不无聊,充满戏剧张力。最让我惊艳的是:音乐与剪辑。让我体验到最初电影纯粹的视听魅力。这种魅力只有在大荧幕上才能完全体会到! 感谢电影,不断带给我最丰富的情感体验! |
|
可能哭了一个小时……想起好像是Film 101McCracken教的一个评价描述是这个电影看的时候会让你情不自禁坐到edge of your seat。看的时候旁边的阿姨和我都看着看着从本来背靠椅背,变成屁股做到座椅的前端挺着身子看银屏。然后二幕一半我就开始哭了-___- 十字架太多了虽然可以理解,和耶稣式形象 |
|
#siff2019#“请原谅我像您一样爱着她”“要原谅的话请不要再称呼您” 冲着冈斯的宏大场面来看的,没想到先被法国人的浪漫感染到。三幕剧都用到了那首《太阳颂》,只有默片可以做到前两幕用日出画面(加上人物的双重曝光)与说话动作的剪辑来代替语言,直到第三幕用诗歌的字幕卡给观众以绝对的冲击。看完第三幕,我居然自觉跟随冈斯的镜头站在了真正的道德制高点上,想控诉些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 |
|
#siff#day three第五场。因为默片的表演方式,所以现在的观众会笑场,不过仍然是很有力量的电影。全片一共三幕,讲述了女子的丈夫和情人相互抗争,接着战争爆发,两人入伍后逐渐成为好朋友,结局士兵几乎全部死去,存活下来的也疯了的故事。战争场面十分震撼,黑白颗粒质感和漫天尘土的环境非常搭配。电影控诉战争的残酷,不仅夺走儿子的性命,也折磨着家中期盼的老母亲,还控诉了存活在世的亲人是否值得战士们的死去,这些远离前线存活在世的人们是否值得战士的守护。尤其是那个布满十字架的名场面,真的一点都不输给现代战争题材电影。 |
|
一战终战不久便完成的巨制,错误的战争与不幸的小女孩,似乎并没有能解决满屏“我控诉”的天问。强烈的愤慨,直接让女性背负上沉重十字架,就不难理解后来二战结束,与德国人私通,被剃光头发,拉上街游行的众多女“法奸”。前两幕的三角恋和鸿雁传情,诉说了一个颇有法氏浪漫情调的“我也像你一样爱她”的故事,第三幕迅速升华,一书诗歌,达到高潮。 |
|
B站已上传,已收藏 |
|
第一和第二部分看了两遍,很精彩。'J'accuse' is almost as large in scope as 'Intolerance'。The director said that:'It was intended to show that if war did not serve some purpose,then it was a terrible waste。If it had to be waged,then a man's death must achieve something。' |
|
#SIFF2019##39# |
|
战火下的爱情悲欢,从格里菲斯开始即如此,在法国阿贝尔·冈斯手中亦如是演绎大格局战争题材。不时出现的跳舞骷髅画面,犹如党同伐异中的时光摇篮作为一种符号,在片中控诉着战争。前两段的三角恋因战争而和解而消亡,末一段死兵还魂控诉生者略显割裂,但本身具超自然元素。叠影曝光的画面也出现了。 |
|
如果值得,那还在控诉什么? |
|
战争夺人生命又取人灵魂。控诉战争也控诉人的冷漠。以两个家庭和一组奇特的「三人行」的战争悲剧串起前线与家乡两条线,配乐与影像和情绪的搭配几近完美,震撼感人。第二幕的情节逻辑略有问题。 |
|
SIFF22,有这样百年默片的震颤,不要和有声片比,不要和技术雄厚的新片比,要比只会让我更多的加分。伟大的冈斯,仁慈的冈斯,以如此“小”的哀痛进行着宏大的叙事。冈斯的“印象”不止于意识流、心理世界的呈现,更是疯癫中泣鬼神的生死超度,错乱中理性之光对人类良知的唤醒。终幕积聚的力量之大冲破银幕刺痛人寰,凝噎! |
|
最后三十分钟封神 |
|
siff4/10
以我的废话能力想必要发影评了。
提纲如下:
镜头/音乐(j'accuse)/片头/法式的细节
骷髅头/手/猫头鹰/高卢/阮玲玉/信/画/生死之间 |
|
1919年,没啥技术和特效,也能拍出来这么震撼的片儿,多让现在的人汗颜。 |
|
这可是整整一百年前拍的电影啊。 #2019SIFF# @和平影都 |
|
7.5 重温补标 |
|
将近三小时,前半小时铺垫有点老默片式的陈词滥调感,睡了一小会儿,醒过来发现主线的婚外情走上了奇怪的方向,于是彻底清醒地跟大家一起欢乐地看了下去,也无视了偶尔穿插的有点违和的控诉,直到最后半小时控诉的集中爆发。。结果控诉的是战死者的亲属,用是不是值得为他们而死来拷问灵魂。。这个控诉场面是很壮观,就是对象好像不太对劲。。不过主线故事还真的蛮好看的,一点都不闷,演员都很生动,小娃也可爱,小三和原配的CP简直感天动地(捂脸 |
|
从需要风油精提神的昏昏欲睡到逐渐扣人心弦,到热泪盈眶,我控诉,控诉战争的残酷,扭曲,控诉它造成的一切悲剧,控诉人性因它而变形!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结合的高峰,默片演员总是能这么有感染力! |
|
7.0。最後一幕成功削減了劇作繁複設定中的「陽剛」氣質和民族主義情緒。 |
|
完美!第三段简直不可思议…… |
|
一部三幕剧处处是杰作 |
|
比较有意思的是,电影把视角转向“享受和平的人”,以他们“是否值得这份和平”为衡量标准,以此植入更丰富的女性群体角色,从而将战争过程浪漫化,但问题是如果将其视为唯一评判体系,那么第三幕的控诉明显有针对女性的倾向,即女性被视为一种原罪(甚至在被浪漫化的战争过程中也能看出一二),好在对于其代表伊迪丝最终尚未定论,控诉也就显得过于泛泛。 |
|
本以为将近三小时的默片,会令我昏昏欲睡,毕竟前一晚只睡了不到五个小时,又排在了晚上将近九点开场。没想到全程高能,眼泪与鸡皮疙瘩齐飞。看了前两个小时,都以为是一战小人物的私人史,心道格局虽然谈不上恢弘,战争时代所呈现的人性光辉与真情,以及普通人被时代巨轮碾压的无奈与弱小,已然足够动人,亦充满力量。没想到最后半小时,居然会由点到面,一战中死去的平民,集体发起了控诉,震撼得难以言表。本次上影节最佳无误 |
|
最后一段其实挽回了之前的分裂,弥补了部分裂缝。冈斯无疑是控诉一战的惨烈,但在前两段却总洋溢着一种民族主义式的法兰西必胜,这不仅有着对一战侵略者的抵抗,还存有对普法战争失败的反击情绪,正是后者将影片引入了战争片的悖论和本片的分裂,反战的口吻中却是展示战争。爱情线上并非是恋爱阶段的故事,而是婚后生活的剧情,这就陷入道德陷阱(男主母亲的开头提示),却并没有女主本身真正意愿的表达,这就使得整个爱情线很虚浮,只剩两个男主的争论,并且在很刻板化(片头的叠印标记)的写法下,更显老套。但这些第三段都被弥补了,首先爱情线直接截断了,在归乡后爱情故事是消失的,所以脱离的爱情情节剧的窠臼。同时借死者质问死亡意义的口吻,掩埋了前面的社会性情绪,仅以个人口吻质问小人物的牺牲为何。最终在诗人的诗中达到我控诉的呼喊。 |
|
三星半。前10分钟开始跪,第30分钟开始静音播放,前60分钟为止(以后再补完)#服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有的内容非常节约表演成分(其实不多);二是有的内容非常节约信息量;三是节奏上又有奔放又有细腻,剪辑上有自己一套玩法;四是取景与调度比较丰富。至于表现主观视点的内心活动的设计、 |
|
7.5/10。男主、男主妻子女主、诗人男二(女主小三)三人随着战争的到来与进展(男主男二皆入伍)而不断变化的复杂三角恋关系。最终男主死于战场,男二疯于战场并不久死于家乡。主题反战。影片:1、一些光影/构图/摄影是高水平;2、运用杂耍蒙太奇与表意有力的多重曝光等视听技法增强写意氛围。但作为传统故事片本片故事讲的无聊(也许是角色塑造地不够有趣,也许是叙事方式缺了戏剧性,等等)。 |
|
1919年老版,古朴的组接。当年格里菲斯参加了首映式,看罢默然离去,冈斯以为是不喜欢,第二天却接到他的电话。格里菲斯表示被影片深深打动,以至于无法平静下来继续工作。他说如果美国也有一个冈斯这样的人才,美国电影的发展速度还要快上几倍。无字幕 |
|
被震撼到无法形容,尤其第三段。出了影院暴雨欲来,想起里面一句:“影像无法呈现,因为双眼和心距离太远,无法理解。”害怕的不仅是关于理解,也关于遗忘。1919年的片子啊,可十字架的重量从未减轻。 |
|
看之前对镜头语言很有期待,事实上就是固定镜头到底...只有几个运动镜头。结尾部分配上现场音乐确实很震撼。冈斯也是个道德家。拍这个片子时候才30岁。 |
|
【上海电影节展映】振聋发聩的百年前反战巨制。虽说二男爱上一女,结为兄弟,共同接盘的设定以当今眼光看俗套而狗血。但强烈的歌颂真善美、反对战争与人性丑恶精神,在百年后依旧熠熠生辉。尤其是第三幕,深刻控诉残酷可怕的战争夺人性命,使人疯癫。配以真实感强烈的战争场面,震撼人心,直接飙泪。战死者对战争及活人的控诉,更将影片主题升华。想起前不久北影节看的《他们已不再变老》,感慨唏嘘 |
|
阿贝尔冈斯,你要不要每部电影都拍这么长啊,这才是1919年啊;结尾震煞人 |
|
每次看默片,就感觉是在怀念一次前现代人类的诚挚与纯真。反战主题通过婚外情的主线来表达真是牛逼,人性光辉在战争面前体现无疑,诗人床头的波提切利美惠三女神即是象征。第三段更加形而上的“我控诉”,表现手法非常牛逼,但似乎是意识形态所需,落点空泛,无法如第二段那样共情。 |
|
终于看到默片时代可与《党同伐异》相提并论的片子,技术上与其一样出色,不过少了些开创性,影像上更加文本化,并且尝试了超现实的叙事手法。尤其片子的第三段极其震撼,而且导演冈斯在只有30岁就拍出了这么一部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