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前的ARATA和伊势谷友介是那么年轻,十年前的是枝裕和还是一贯的简言沉默。手持摄像机的真实和虚晃,大量的沉默与现实回忆的闪回。大家都是普通人,大家都是陌生人,嗯,你同意么? |
|
遗憾于生前没有与亲人多交流,却在亲人去世后,渴望着从他人的言语中读懂亲人。 |
|
A / 这一夜风平浪静的力道远远胜过十多年后《比海更深》里的狂风暴雨。一方面当下是过去的某种提喻,另一方面当下与过去的交织构成历史与未来的隐喻。影像写实与写意的并行成为一种召唤社会沉思与纯粹感知的细腻修辞。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回答《幻之光》并后启《小偷家族》的杰作。惊讶地发现是枝裕和对世界的怀疑与绝望竟有点像黑泽清。 |
|
孤独的鸟的五个条件:一羽の孤独の鳥には 5つの条件がある
第一に 最高点まで飛ぶこと。
第二に 嘴を天に向けること。
第三に 一つの決まった色をしないこと。
第四に 同類を欲しがらないこと。
第五に ごくかすかな声で歌うこと。
-サン・ファン・デ・ラ・クルス-
|
|
6.0/10 分。2018.08.17,第一次看,日万代版蓝光。剧情好沉闷。。。片子影射日本奥姆真理教邪教事件。日本邪教组织,由麻原彰晃(原名松本智津夫)创立于1985年。1994年起,日本警方发现12起暗杀事件与奥姆真理教有关。特别是1994年6月松本市有人施放毒气致使6人死亡,200多人被送进医院。1995年3月20日在日本东京地铁投放“沙林”毒气,造成5500多人受伤,10多人死亡,震惊了全世界,它也因此更加臭名昭著。 |
|
是枝裕和早期的大闷片,对我这种“闷片消化机”来说,倒也闷得十分舒服。不觉得这是什么伪纪录片风格,只觉得是枝早年大约比较受老塔的影响,尤其结尾那个流水声的运用,同时这也是侯孝贤的拍法:所有事件性的东西,全都在镜头之外,你能看到听到的,几乎只是没什么信息含量的场景片断和对话。 |
|
神剪辑+(类似)Database叙事,把一个本没有什么冲突的故事扩展得极好(否则就会变成河濑直美的[殡之森]不过那个更偏心理结构而不是社会性了),“悼亡的后共同体”在处理亲人问题的同时也在自我审判。 |
|
北溟有雾水生烟, 再见箱舟火烧湖 |
|
好的没有话讲了,炉火纯青的留白美学 |
|
死于信仰邪神。三年祭,在森林薄雾中穿行,夜谈,白百合沉湖,火烧木栈道,水色潋滟,お父さん。 值得重看第二遍,会发现许多细节。若要说最喜欢的结尾,这算得上之一。 |
|
语法稚嫩,但语义已十分超前。如同一束光,你判断其亮度感受其温度,但对于其源自何方抵达何处,却一概不知。导演便是用如此的只言片语实现人物画像,无意追问恶之源头,而是专注于描摹一切貌似与恶无关之周遭。 |
|
是我钟爱的电影……惊艳,和tianyi走出二环的晚上。是熟悉的人因熟悉的理念走向陌生的过程,而这一切在回忆中也几乎无迹可寻。孤独,在人烟中可以逃避的,在林中成为唯一的存在。你跨入谎言的河流,我选择逃避也无妨。教徒家属以之为耻,教徒背负着矛盾的背叛,教主儿子继承了巨大的愧意,以欺骗的方式参与集体祭奠。失去家人的人们继续生活。集体组织带给人们的归属感是对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的回应吧,众人的表演还原了许多情绪,不带猎奇和标签的普通的人。林中小屋,回忆的博物馆,警方的痕迹,人们连结,一如逝者。电话接通后,没有被忘记的人,是幸福的。老人和女孩爱百合花。男孩身份不明的震撼,结尾烧桥的冲击,极美的摄影展现技术,衬托出混剪的平行叙事和一条过式表演,构成是枝形式与内容的贴合,真的幸运在这样的晚上和它相遇。 |
|
原谅我后一个钟用2×倍速看完的。 |
|
@小西天。如果困在小屋的那夜,他们百无聊赖排演一个戏剧,几乎就是部滨口电影(bushi。但文本精细度、深度和趣味性都离滨口差得太远。演员临场组织台词这种写作方式,本片使用得过于粗放。是枝曾告诫西川美和:如果是创作者从一开始就知道结论的纪录片,做出来也没意思。我觉得关于人与人的距离,关于谁受害谁加害,是枝并没有真的随拍摄一起思索。他只是实现了既有的答案。伪纪录的效果,是加倍的虚假。连看三部好看的西川美和,再看这部实在有落差。是枝裕和的几部杰作是几次偶然的成见又加深了。 |
|
镜头的摇摆很自然,好似它只是看着,毫不刻意、不张扬,不带任何目的。在晃动的镜头、零散的对白中,五人一步步深陷幽深而静谧的绿海,夜幕降临在那栋逝者曾欢聚的房间,不由分说地把他们拉回过去。雾气缭绕看不到周遭,回忆凶猛烧不尽哀思,湖水深邃望不见尘埃,逝去的亲人依然如路人般陌生。 |
|
看到后面有种隐约的悲痛,人与人之间将之分隔开距离的果然最本质是心智,思想,感受和欲望,造就这些不同的除了个人自我之外,社会又该负上多大的罪责。展示亲若家人和挚爱也无法拯救迷途中绝望的人们这种距离感,大概是是枝的一种立意。 |
|
演员拿到的剧本只有各自出演的部分,台词等一概没有写上,剧本当中的空白需要靠每个演员自己去填补,所以在成片出来之前,演员的心里都没有底,这种表演形式或许可以激发演员对日常生活的思考能力,用更为生活流的方式去进入人物的心理状态。其中的角色都是家庭关系中的受害者,同时又是社会意识中的加害者,这种特殊的立场所产生的心理纠葛是戏剧冲突最主要的来源。偏采访类的镜头,尤其是在审讯室里的段落,可以看作直接继承于《下一站,天国》的结果。拍摄风格更近似于伪纪录片,有跟拍,有突然的变焦,是枝裕和充分暴露摄影机的存在,却又让摄影师成为一个缺席者,或许死去之人的目光、媒体扩散所带来的关注度才是真正的摄影师,角色们需要用一生承受血缘带来的压力,也要忍耐公众对他们的指责。小屋仿佛让时间停滞不前,唯有闪回才稍微打破时空。 |
|
自然光,胶片,手持摄影;阳台,山路,湖水,木桥;漫无目的的青春,毫无涟漪的时间,不露痕迹的情绪,讳莫如深的死亡;一切都湿漉漉的,沉甸甸的,理不清的,心事重重的,在黯淡天光里,凝结成了,“电影”。 |
|
4.5. 因突然事件而聚集,在对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寻找记忆。幻之光之后,无人知晓之前,把残酷和无味的现实融入淡淡的记忆和生活。夏川结衣说:“我怎么什么也没找到啊,不过这样或许更好……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把鞋子遗留在这里了,但是这双鞋还在。” 太喜欢这些有点混乱而琐碎的生活和记忆的细节了。 |
|
从本片和《下一站,天国》看出是枝裕和早期是有探索过社会议题和死亡议题的,但后期嵌入到了家庭题材中确实更加轻巧了。纪录片式摄影确实有些太闷了,画面细节也不够,人物几乎是靠片段“扩写”和片段间的留白“想象”出来,给到主角井浦新的设计确实很有力道。因为我们给予的关注和爱护不够,所以他们才会一步步误入歧途离我们越来越远。维系教徒的并不是愚昧,而是存在被认可的感觉。“加害者”家属们的自白。 |
|
#西川美和电影展#借着徒弟影展的机会把师傅拍的第三部电影给看了。依然是早期是枝裕和略闷的风格,手持镜头和长镜头穿插,以及由演员个人发挥造成的疏离感和滞涩感,正好符合片中每个人皆欲言又止、有所隐瞒的状态,最亲近的家人却有着哪怕已经阴阳相隔也无法理解的距离。在揭示最终真相前的部分导演拍得有点太黏糊了。大家都好年轻啊!夏川姐姐,浅爷,还有曾经长这样的伊势谷友介。 |
|
是枝早期的电影都十分令人惆怅,基本上只要你进入那个情境,就会不由自主的怅然若失。我很喜欢。
而这种怅然的感觉,一直到《比海更深》才又重据主体。(Mmmmm……这么想来《三度目杀人》也有一些,怪不得我也挺喜欢)
而他几乎所有的电影,都包含着人的逝去啊。 |
|
手持跟拍纪录片风格,镜头时常晃动或变焦,意图呈现出一种真实生活感。片中讲的邪教案件是虚构的,避免与现实中的关联。不断插入碎片化的闪回记忆,想表达普通人被邪教吸引后的思想异化状态,家庭亲情缺位后投身这种组织来重获完整。但在很多事情上又含糊不清,没能实质探索出思想内源。电影试验式的形式主义大过内容表达,群像塑造结果成了众人面目模糊。 |
|
1.是枝裕和第三作,情节内核恰似对首作[幻之光]所聚焦困境的强化——如何直面并接纳自己和身边至亲在精神/心灵上咫尺天涯、在肉身/俗世上天人永隔的残酷迷局,视听风格则如第二作[下一站,天国]变奏——手持摄影贯穿全程(晃抖、跟拍、快速变焦、老旧暗沉质感则更甚),自然声、零配乐与自然光的写实笔触亦极度纪录片化。演员仅凭对各自角色及台词的认识而即兴表演,也是大胆的拍法。2.精妙叙事结合了冷冽漫长的生活流和穿插其间颇具超现实气息的回忆/想象,再杂以审问断片。随着五人情感和心理距离渐次拉近,闪回的时长、烈度和深刻性也愈发增加。留白够多,引人遐思回味。3.导演依旧执著于呈现“哀悼的工作”与边缘“非正常家庭”,疏离破碎之家、教团之家与悼亡者临时之家构成三重家庭。4.百合花,初代PS。5.寂静蓝色时刻,湖边栈桥。(8.5/10) |
|
几近真实生活的质感,不同阶段的是枝裕和都蛮难得的。 |
|
通过现在来一步步还原出过去无声的伤痕 家庭里彼此间情感输出的缺失和自我的膨胀化催生出了心灵的空缺 真理教信念而因此成为了那想要胡乱抓住什么的存在的意义 不管是信徒还是他们的家属 都共同成为了社会疏离 距离横亘的受害者 以小木屋构建出外在空间的封闭性必然促进了内在交流沟通的可能性 个体孤独和事件伤痕也因此有了消解的途径 最后的结尾实在是太美了 扔下水面的百合花 由内而外化的大火烧掉了那座通向过去的木桥 两个时间维度也得以真正独立和相互解脱 |
|
【西川美和展in资料馆】剧情应是受奥姆真理教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影响。通过角色的对白与回忆,构建起他们的亲人,即一个个被邪教洗脑的普通男女形象。并在结尾揭开一位角色身份的反转。剪辑采用多角色视角、多时间线的倒叙、插叙。每个演员都只拿到了自己那部分的剧本,在拍摄时才对上话,产生真实的临场反应。因此,作为副导演参与全片拍摄的西川美和也无法在定剪前得知影片全貌。全片无任何配乐,加以手持摄影,营造出强烈的类纪录片风格。可能只有坐在大银幕前才能如此心无杂念地沉浸在节奏沉闷的影片中,观影过程中完全没有任何走神和困意,深受触动,后劲很大。永远失去的亲人是熟悉而陌生的,是生与死的距离,也是永远无法填补的内心隔阂的距离。对他们来说,一年一度的山间祭奠是一种避世离俗的自我慰藉和释怀的尝试。活人的生活仍要继续。 |
|
就著便利店買來的寡味壽司一同使用完畢(不然花上兩小時看大家再森林里走來走去還真是會覺得困擾.細緻內斂的監督桑,因為正對面是這樣的人,所以連心臟被石頭砸得濁也不好意思喊痛.故事經過一半,大熱天和尼醬走在馬路上,告別的時候握握手「被冰棒弄的黏黏糊糊」被這樣說道后,像是非常害羞似的低下了頭 |
|
#观影手记# 2469 4.5
不是符号化的“受害者(施暴者)家属”,而是平心静气的探讨ta们为什么会被“邪教”蛊惑,立意就赢了!甚至有怀抱 不但想治病救人,也想要医人灵魂 的崇高理念误入歧途的医生,和那位陷入癫狂却心地善良的老师。
每个信徒都在日常生活中与亲人关系疏离,只有在宗教组织中才能体会到家庭的温暖。
又见伊势谷友介,井浦新,寺岛进,几位真是演技派。浅野忠信何止剧抛脸,这一部电影里的前后两阶段,我都认不太出来这是同一人...
才只几个人的邪教组织,很难洗脑到这个程度吧。还男女宿舍分开,没有把女信徒发展为性奴的邪教,看着怪“干净”的~,朋友说“所以他们做不大”哈哈哈,(原来是因为教主的女儿也在教内啊)。 |
|
纪录片手法(镜头、灯光、录音)。梦境般连接的回忆片段,在乎人物的状态而非戏剧性,恐惧、疏离、不理解,孤独,人物转变的过去,思想上的挣扎,戏剧性的部分全部留白。其实片段之间的剪接可以更自然一些。社会的距离,人的距离,相互的不了解。背负着最多秘密,最渴望亲情的arata和有爱人相伴,最轻松随意的伊势谷的对照。作为联结存在的浅野忠信,串起家属和逝去的亲人,串起过去的教徒生活和当下的沉重疏离(也许还有未来?祭奠和改变也许仍然会持续)。冲天的火光烧毁栈桥,以后不用再去思念,arata是愤怒还是悲伤已经说不清。父亲角色的缺失,精神的迷茫。邪教组织成员只是恶魔吗?他们也有家人,只是无处不在的苦闷和不理解,究竟能把人变成什么样子呢?是枝的思考有些幽暗,似乎也得不到回答。 |
|
把这起事件用这样一个切入点来讲述,其实是需要些勇气的。是枝裕和这些年来风格其实一直变来变去的,不过不变的是对底层、边缘群体或者普通人的人文关怀。现在想一想,能把鲜肉时代的浅野忠信、井浦新和伊势谷友介集合在一起也是难得。 |
|
意外喜欢。家属闪回视角很特别。最印象深刻的是甲斐老婆的笑吧…居高临下“我已升华你皆凡人”的笑,没有一秒不在笑,只要有人进入虚无绝境,身心灵永远可以缺啥补啥,无论年代,人心易捕。孤独的鸟,得飞得高,得不让同类烦扰。字幕好多typo…“不好意识”,“但是”变“当时”,什么草台 @大光明 |
|
神实则是心魔//只要有所相信 人就能坚定而孤独地活下去//每个阶段的是枝裕和都有自己特别的表达方式//别试图去做出拯救这个动作 人甚至不能了解自己又怎么了解他人 好好整理自己然后保持一定微妙距离感的相处或许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算是亲密关系也能更长久 |
|
2016.12.8二刷 |
|
奥姆后遗症吧,依然是淡淡的,关于亲情生死的是枝 |
|
加害者的亲属们之间,加害者和亲属之间,加害者的亲属和警察之间,加害者的亲属和背叛者之间,加害者之间,事情发生之前,事情发生之后——一场场对话勾勒出人的复杂多态和彼此的距离,然后一起消散在新宿駅。7/10 |
|
#重看#心灵的距离略大于宇宙,我和你的距离大于这里到那里,生和死的距离大于此案到彼岸,结尾大火焚毁身后路,也烧断往事盖住现时的阴影,最后一句“爸爸”揭晓的是谜底最深的那个人,而那个谜语掺杂着愧疚、思念、追寻或许还有不甘,而不甘又待如何,因而他们唯有沉默,以沉默来消融永远无法消除的「距离」;藉由缅怀往事来审视现实,拟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手持和自然光加成的真实残酷,从开场的现实肌理逐渐剥开落入闪回的泥淖,碎片构成的表象无法解析,每个误入歧途的人都曾在黑洞里苦苦挣扎。 |
|
如《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蜂蜜》般的观影经历,因为《步履不停》而让我倍觉期待的是枝裕和,居然还可以这样先锋实验,虽然这并不是我心目中的好影片。 |
|
如詩如畫 節奏緩慢 但淡淡然卻入心 ~
講奧姆真理教毒氣事件後三年 某犧牲信徒的家屬和其中一叛教者 一夜之間滯留深山而在心靈上獲得啟迪或救贖的故事~
像紀錄片的寫實 閑話聊聊卻不無聊~
更穿插各人過去片段 豐富各人的遭遇深度 以致悲哀性~
是枝裕和 很厲害的文藝風導演~
|
|
的确不是《旬报》偏爱的那种电影,可以对比河濑直美的《殡之森》来看。我记住了伊势谷友介... |
|
脑海里一直有一个画面,一个戴头巾的女人从邪教基地出逃。而且,我一直觉得这个画面来自于这部同样关于邪教的电影,事实证明并非如此。也算破案了。那么,我脑海中的那个画面来自哪部电影?是枝裕和是一位特别懂得隐藏伤痛的导演,逝者的伤痛、生者的伤痛,都在无声无息中被包裹,偶尔露出来一点,也是难以看清楚的。 |
|
讲人情生死可惜字幕太无力。自然光手持摄影倒是也美得没话说,可惜我欣赏无力。 |
|
卡斯太强又为了十年前苍白唯美的arata去看了
说是全片用手持摄像机录下自然光拍摄 那些粗粒子诉说的不是技术而是手段
台词和场景走琐碎路线 显得相当深邃 结果偶看到最后成了悬疑片 其他几人的背景都很明显 唯独arata的敦 花店 百合 弟弟 一切无异他人却又更接近于真实
原来那句爸爸揭示了谜底 |
|
不得不感慨,刚出道的是枝san太有锋芒了,他的创作生涯简直是倒过来的:如今的他正端出一道道温馨家庭小品,但当年的他可是在用一部侯孝贤语法,没有剧本的作品探讨奥姆真理教对社会的影响……(4.5) |
|
纪录片风格,内容和形式上都冷硬至极,感情上是压抑自省的,看起来就没有步履不停那么细致和得人心,更何况这部需要足够的背景知识。 |
|
用纪录片手法拍摄的剧情片,边看边想我要是拍出这样节奏的纪录片估计会被骂得狗血喷头吧。。除了最后的大反转,之前的日常生活一点不像导演后期作品里的日常,非常生猛随意,有着故意挑战观众的叛逆,包括只交待大意演员并没有具体台词全靠自己发挥的拍摄野心。先看导演后期那些想和观众对话状态的作品,包括如《小偷家族》那样纯熟精巧的剧作后再看此片,会诧异导演竟然是沿着这样的路径成长起来的,有种目睹生命成长的感叹。 |
|
注重与家人的沟通,了解他们在想什么 |
|
7.0。大量紀錄片手法的運用,反而使是枝裕和在多時空嫁接中穿梭自如。 |
|
剧作层面略显刻意,交叉蒙太奇对时间的拼接,都使影片缺少是枝一贯的流畅自然,却让原本平淡的故事在叙述上变得复杂有趣。第一幕由于缺少背景交代,观影时显得杂乱冗长。非常喜欢最后一幕!流水浸润下娇艳的百合、烟雾缭绕的小河、冲天大火吞噬的木桥,很有意境。然而主题展现十分晦涩不详,7.5分。 |
|
传说中的伪纪录片形式、插叙顺叙结合的悬疑片……最有感触的段落是伊势谷友介扮演的男生和哥哥两个人在街上走的那一段:湿了手的冰棍,看到车开过来将自己的弟弟轻轻地拉一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