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铁托领导党,还是党领导铁托?”爸爸很爱你,但爸爸也偷腥打老婆;国家很爱你,但国家也送你去煤矿做苦役。对东欧历史不了解,但是小男孩看着也是很可爱的,背错演讲还失魂落魄地跑到体育馆抹眼泪。两个小朋友第一次见面就跟老夫老妻一样帮对方拉后背拉链,最后一次见面说我爱你胜过爱自己(但是浴缸下的下体特写有点给我看麻了😅)人生有时就是这么操蛋,把脖子伸进绳索纵身一跃,身后却只传来抽水马桶冲走废物的水声。 |
|
【B】库斯图里卡好喜欢将一首配乐从头到尾轮着播放好几遍,这次是多瑙河之波。 |
|
库斯图里卡第2作,1985戛纳金棕榈(全票通过)。不若老库之后的作品那么癫狂和魔幻现实,儿童视角,温静中饱含深情。戴眼镜爱电影的早熟寡言哥哥,弟弟纯真而短暂的爱情令人唏嘘。割礼被抓四处留情的父亲。配乐,婚宴与地下室撞灯偷情似[地下],厮打&4人吃葡萄,火烧裙,冲水绳上吊,梦游定格。(8.5/10) |
|
1,太多电影里都有在电影放映室里的情节,可见这帮人当初在放映室里花了多少时间。2,对手风琴好感大增。3,库斯图里卡的尾峰从不令人失望。4,不喜欢解构的影评。 |
|
能看出来金棕榈相中的点在哪,但这片子其实很一般。唯一觉得特别神奇的地方是儿子梦游,真的游出了境界:一开始是梦游直接下楼,上了大街,最后竟然还上了铁桥;最后则是第一人称后脑勺视角游飞了起来升上了天,直到被找到时站在了山顶。这个梦游在电影里面确实绝了,在一片相对压抑沉闷的气氛中产生了一些匪夷所思的效果,一种社会主义魔幻现实的效果。另一边打破沉闷的就是后冷战最常见的用性来探讨对社会主义压抑气氛的挑战,这就很cliche没什么可说的 |
|
没有老库后来的作品那么癫狂,但是,真好,尤其对于在社会主义国家生活过的人,真是很温情很感动,可以想起很多往事 |
|
巴尔干手风琴配上手摇胶片电影放映一段真是绝配,不知道无烟地带乐队里有没有手风琴呢?库斯图里卡的巴尔干人民生活,给人一种从苦难中萃取的力量,这种力量非常贴近生活。社会主义巴尔干半岛的童年事我记得,行割礼、收集胶卷、上交零花钱。这一点上,跟阳光灿烂的日子一样,政治高压之下,童年记忆依然能够泛出闪光。 |
|
南斯拉夫的“文革”,父亲的偷情,小胖子的梦游构成了对国家隐性的譬喻。斯图里卡的第二部长片,可这个时候他就已经是金狮和金棕榈双重得主了。 |
|
在哪国哪朝,文革/白色恐怖都是可怕的,爸爸始终改不了出轨好色,像南斯拉夫人民改不了爱足球。小儿子是萌娃娃,大儿子几年后长成了流浪者帅哥。儿童视角的严肃题材,梦游是最漂的元素。 通篇“多瑙河之波”,想起后来的《父与女》 |
|
此片可以和米哈的烈日灼人对比着来看,没有米哈的烈日那般残酷,可以说是一部温柔版的烈日灼人。共产主义国家都出现过类似的问题:中国的文革时期,前南斯拉夫的铁托执政时期,前苏联斯大林大清洗时期。库斯图里卡相对于米哈用一种更为荒诞的方式呈现了出来。最后的梦见飞翔致敬了老塔的伊万的童年。 |
|
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惊人的相似,文革中的揭发告密因一句话被审查被劳改也不只是我们独有,只是库斯图里卡是乐观而善良的,片子里仍有人性在闪光,不像我们总是压抑的喘不过气。 |
|
小男孩对抗专制社会的唯一方法就是梦游,结尾飞过大树十分超现实。喜欢一家人聚会的场景,手风琴和歌声交织出一种特别的味道,那些关于南斯拉夫的往事有苦涩也有甜蜜的记忆。 |
|
1.白色恐怖终究潜移默化一个人,父亲如此紧张儿子面对市长的宣誓。宣誓以及之后父亲安慰儿子,这两场戏让人感概万千;2.“我爱你胜过爱我自己”,小小年纪,就这么会泡妞,在下自愧不如;3.想要自杀,却只是冲了马桶,自己都被逗笑了,内疚、自责和罪恶感在那一刻释然;4.踢着足球,却再一次目睹了父亲的偷吃,这一次,父亲的形象进一步瓦解。或许,国家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亦开始动摇。 |
|
7.0/10。整体乏味,不知这片对库斯图里卡而言算是回忆录还是政治隐喻(可能都是),性内容很多,其它像点火、与女孩洗澡、同玛莎告别等几段挺令人印象深刻。如果纯粹当成回忆录来看的话还行,有一种爱与悲交织的乡土情怀在里头。PS:保险箱空了,民主也就没了。 |
|
库斯图里卡用比较写实的手法为人们展现了那个时代中,发生在南斯拉夫这个传奇国度里的文革故事,“在那样一个时代,即使是兄弟也会反目。”因言获罪,古已有之,而且还是莫须有的罪名,原来古今中外都差不多。电影用小孩子的视角来表现主题,确实讨巧,但故事也仅此而已。早期老库路线还是蛮现实主义的 |
|
值得再看几遍的作品,感觉比《地下》好很多,非常沉迷于影片中人物的自然、随性和长情,独有气质,感觉这个剧组一定工作非常融洽,银幕里都是很自然的互动。看这部电影让我觉得这才是导演这一称谓应该做到的。历史背景完全融入在故事里,就是回忆,没有丝毫遮遮掩掩的欲说还休隐喻暗示或者卖弄情怀。人物活的没有道德牵绊但是有情感互动,出来的情感变化真的不是剧作套路能网罗的。这部历史片,画面很多实拍,技巧也没有《地下》那么过火,显得非常真实有味,感觉更能让我融入这个环境,观感比精良制作的大片更好。通篇的音乐、足球、梦游…在一个浴缸洗澡的小学生男女…妹夫和男主共享一个情人…这一切融合起来让这部电影有了一点《百年孤独》的味道 |
|
铁托没死几年,库斯图里卡就拍了这么牛逼的作品,而优秀的政治作品,就需要通过孩子来诉说。 |
|
當年周正給我寄了一套庫斯圖里卡全集,唯獨缺這個,法斯賓德全集裡面缺「恐懼吞噬靈魂」,丟的的都是我最愛的。可能這就是所謂的冥冥之中吧。今天再看,仿佛更加了解大環境下的小人物的癲狂了,玩笑也是開著開著就深刻了。庫氏最擅長的題材。「你願意做我的小社會主義接班人嗎?」 |
|
余华《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打卡(怪不得余华老师翻来覆去的看呢 |
|
A / 可以确认的是,库斯图里卡与其他仅能调动隐喻之文本性的所谓“大师”的不同之处在于,依然能保持喻体本身的鲜活并从抽象中转渡人物情绪。因此哪怕人物的行动受到主题表达的强决定,观众依然能感知到他们内在的涌动。而作为一部异常宁静不聒噪的库斯图里卡,这种机制在几场关键戏中发挥出了近乎朴素却极度浓烈的情感效果。除了太过直白的结尾之外,几乎是最好的库斯图里卡。 |
|
小男孩割包皮没麻醉。其兄正太。小男孩不懂事,夺走父母亲不容易的XXOO的机会,最后跟父亲抱着睡,母亲只好痛哭。他念错,“走在铁托同志跟着的道路上”。他和某女孩裸洗,后来女孩白血病在病车上问他“你爱我吗”,他说“世界上我最爱你”。“如果钱箱空了,就没有德先生”
|
|
一个普通的家庭在这样一个政治背景下,显得那么沉重。
共产主义…… |
|
库斯图里卡的《活着》,但和张艺谋版本最大的区别是对情感的沉静表达,结局在厕所用马桶冲水绳自杀失败后仿佛被嘲讽般哑然失笑又有些劫后余生的庆幸是很微妙的人类情绪。同样讲极权政治下的白色恐怖,库斯图里卡以父亲这一角色来对南斯拉夫政府进行某种若有似无的指涉,父亲无能而好色,但对儿子却是可靠的精神寄托,就像满是缺点的南斯拉夫也是人民的依靠。全片没有明确的主线,而是以反复消失与出现的父亲作为线索,来展现小男孩马尔克的童年生活,他想要足球却不可得,过早陷入了人生第一次热恋却又过早地失去对方,也许梦游对他来说是逃避现实的唯一途径。而父子二人先后因为所谓「口误」而陷入「政治危机」当中,则传达出某种政治血脉代际传承的无力感。东欧民族热情的歌舞段落反而使故事氛围更加悲伤,而库斯图里卡常用的叙事元素逐渐成型。 |
|
《铁皮鼓》获奖才几年,金棕榈又捧出个这,库斯图里卡的不羁和深情气质使得影片不像一般政治片那样让人讨厌,但诸多已说不清是谁在致敬谁的桥段还是流于套路,这种按方配药式的隐寓和设计,现在显然已吸引不了我。 |
|
85年库斯图里卡才31岁,已经金棕榈和银狮在手了,实在是天才。从作品年表上看,他那所被人熟知的癫狂的作者风格还未完全展现,但已经有些许的惯用手法和情节出现了,家庭的单位组成,国家局势与个人境遇结合的方式,手风琴配乐的出现,隐喻的放置方法,温情与残酷的内部情绪,都已经融合进了这部电影。最出彩的还是国家巨大政治局势对个人造成的伤害与对它依旧饱含深情的融合,这种反差不仅没有相排斥,反而将宏大的政治理想与小人的因势而起相结合,共同展现出一处即真实又复杂的社会风貌。具体的实施方案依旧是个人感情与时代相结合,在礼乐崩坏之时,激荡出最大的情绪,本片的儿童视角显然是这种用法。 |
|
很有意思呀~故事挺平淡,但是平中见陡峭。小朋友的表演非常打动人,故事琐碎却有针对性,镜头非常讲究,虽然没有鲜艳的颜色,却用音乐告诉人们这是库斯图里卡,丰富的政治隐喻,即便无法全部解读依然觉得很有趣也能体会某些意向。另:爸爸是个混蛋。 |
|
以孩子的视角叙述很讨巧但并不新鲜,揭东欧社会主义的疮疤正对西方口味却略显单调。库斯图里卡在早期还是保持着一种温情脉脉的矜持与冷静,倒是使本片优于那些急于大吐苦水的投机之作,可给个金棕榈毕竟还是有些高抬了。 |
|
父亲节特别观影:没有了此前看过的库斯图里卡电影作品里惊艳的动物戏份,也不再是讲述带有荒诞意味的故事,这部让他首次拿到戛纳金棕榈奖的《爸爸去出差》更多的是贴近现实生活的表达。“爸爸去出差”联想到中国的文革历史;反复“丢手帕”的米萨让我想起曾经对我侃侃而谈他“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行为的前同事;婚礼戏联想到《地下》;马尔克走路飞行的结尾联想起《生命是个奇迹》的飞床戏;…… |
|
对库斯图里卡期望太高了,所以有点失望。没有看《地下》时的触动也不够期望中的夸张疯狂。作为早期片子,看得出他逐渐琢磨出以后的题材和风格的影子。 |
|
老库总是喜欢在喜宴与音乐中将影片结束,似乎是总想暂时忘却悲痛,和多利贝尔一种风格,早期的片子普遍政治味都很浓,像严肃的成长史 |
|
《昂山素季》,《出租车司机》都禁了,还差这一部吗?中国最高深莫测的地方就是不仅能禁自己的东西,还能禁别人的东西,下一步就是去别人的土地去禁别人的东西。 |
|
如果這是夢我願長醉不願醒 |
|
梦游的孩子啊,你知道这个世界的操蛋吗? |
|
影片一个7岁便会坠入爱河的小男孩,讲诉在乌龟王八蛋统治的极权社会,他的爸爸因为一句半玩笑话而获罪,从而改变全家人的命运的故事。库斯图里卡式的癫狂已开始显现。如用抽水马桶绳子上吊,他爷爷被迫洗澡等…… |
|
政治、家庭、父子、人性、成长……百味杂陈,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
|
典型的库斯图里卡电影:儿童的性欲,尽管不是一种成人的力比多体验,但是其性质和成年人的性行为是相似的,父亲也是一种刻板形象,酒鬼、偷腥,不忠实于自己的妻子,但是是一个还不错的父亲,疼爱孩子。标题实际上有两重指涉,一是母亲在父亲被捕后的谎言“父亲去出差”,二是父亲为了缓解母亲的戒心而在出差时带上儿子马尔克。涉及南斯拉夫的战后政治斗争对国民生活的影响,类似对于中国反右和文革的伤痕书写,不过格调中有一些并非伤痕电影那么极端的东西,仍然缅怀铁托时代某些正面的价值。
渴望塑造一种多元民族的平等观念,“我”向市长献出来自波族的“指挥部”这个情节,显然有很多政治隐喻可以解读。
影片是以孩子的视角第一人称讲述故事的。对父亲的态度,因此不是一种家庭关系的态度,而且也涉及“南斯拉夫”这个象征性的父亲。 |
|
看的第一部EMIR这么严肃的片子 不够十分喜欢 发现他总是能用影片中极短的几个片段拍活整部电影 这其中就包括结尾部分 |
|
这部电影看得时间真是拉的太长了,大概要有三个月了吧,
所以都快要把前面都忘光了。
但我就想说,男人的风流造成一个家庭的痛苦,真是屡见不鲜的事情啊。 |
|
8.0/7.7 库斯图里卡用南斯拉夫人特有的热情、乐观制造着俏皮和快慰,给了我太多的惊讶。 |
|
通过一家人的遭遇反映南斯拉夫历史特定时段的现实,当时的南斯拉夫可能就像我国的文革时期吧。看完才发现导演是今天上午看的《黑猫白猫》导演,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该导演就是《地下》的导演,前南斯拉夫非常有名的导演,本人应该看过他执导过的不至一部影片。 |
|
南斯拉夫伤痕书写。一代人有一代人表达的需求,一代人有一代人表达的义务。可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只要天安门挂着毛主席像,我们都是一代人。 |
|
库斯图里卡就爱这男主角是不 |
|
史诗电影还得是库斯图里卡,以儿童视角更加快速的代入。尤其在家庭当中,一个男人的悲悯与道貌岸然毫不冲突,大导演早就发现女性被家庭所困,男人不负责任,而这又是男人需要的一种强大,强大会消失变成中年危机就像那个卖草药的酒鬼。 |
|
这个怪老头太有意思了! |
|
真好,会编会导会拍。真情流露,让人动容。暗潮涌动,不寒而栗。但我对政治非常不敏感,片子的密码有很多解不开。我感受到库斯图里卡的实力,但他成不了我最喜欢的导演。 |
|
非常有意思的片子,只不过由于没有一个重心导致看的时候不停的丢失细节,库斯图里卡放开自己的政治隐喻和讽刺风格,也能拍出如此富有生活气息的小情小调 |
|
总能在俗滥的的情节剧中制造笑料和超越情节剧的深刻社会批判 把音乐《多瑙河之波》用得太灵动了 小胖子刻画得很赞 但大人倒流于平庸了 除了那一幕峰回路转 实话说比较一般啊 |
|
马尔克的母亲带着马尔克去见被下放改造的父亲米萨,母亲晚上想和丈夫做爱,却屡屡被恶作剧的马尔克吵醒。当马尔克终于睡着了,母亲却发现丈夫已经疲惫地睡觉了,于是她伤心地哭了起来。看到这个场景突然很难过。孩子的世界哪有那么多意识形态?他们想要的可能仅仅是一个足球。 |
|
库斯图尼卡风格奠定之作。演员班子敲定,黑色幽默风格。 |
|
很久以前的曾經,庫斯杜力卡的片子可以這麼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