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子的喷枪下是不能幸免的罪人,社会的尿瓶里是无处安放的废液。赚钱买来好吃的咖喱饭,却错过了陪你吃咖喱饭的时间。投递给用户的签单上,写着对家庭说的话。涂鸦的大嘴里有那么多问题,我却都不知悉。你愿意当包裹,当钥匙,当扫码枪,因为它们都陪伴更长时间。我们像仇人,像陌生人,唯独不像家人。 |
|
3.5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文件综述还是要看你无产阶级斗士肯洛奇爸爸。电商物流996与劳工法之死,真的是太会抓题材了,尤其当下很难不引发感触,然而剧情发展到结局其实是失控的纯粹情绪宣泄,人物也就此僵化。当然你说他不高级,他不在乎,因为你又不得不承认,看完对996的愤怒再多了一分,完成了今天的忧国忧民份额,在豆瓣发了一条广播“这个世界会好吗”,然后他便欣慰地擦了擦眼镜…… |
|
高手拍电影,不需要花招,朴素就是高招。 |
|
比电影还要残忍的是,这部电影中的故事却在全球各处上演着。责怪穷人很容易,很多人热衷将贫穷和社会问题归功于底层中下人民的好吃懒做。殊不知,工人阶级和下层中产阶级,可能付出着最多的努力,却一步一步陷入更深的困境之中。肯洛奇拍片来说已经无比流畅和成熟,在不过度煽情下激起观众的反思和同情,目的就达到了。 |
|
好久没在影院哭那么狠了。想想现在欧洲的nationalist wave, 活那么苦真的太容易被煽动了,“都是移民抢了工作,害我们工资那么低”。其实特么都是黑心资本家。 |
|
还是那个习惯将镜头对准英国底层阶级的Ken Loach。不娇柔不炫技,直白、真切、有力量!将劳工压抑重负的工作与个人家庭生活交叉描述,怜悯苦役、控诉资本,直指社保行政的缺失。女儿坦白那段,一家三口哭了,我也哭了,我身边的少年哭了,全场都哭了,比《我是布莱克》好。求求你,耄耋之年的Ken Loach,一定要继续拍下去,你是英国的良心。 |
|
肯洛奇稳定发挥,这一部更贴近生活不免看的时候背脊发凉。堆叠起来的压力渐渐满溢,滚雪球一样压垮了这个普通家庭,反思却在戏外:究竟是哪个社会保障环节失职竟让人拼命工作却越来越穷?寒心是寒心,然而下一秒就想滚回去好好工作拼命赚钱。 |
|
肯·洛奇大爷的“这就是英国”系列永远都这么揪心。物联网革命带来的996现象跟中国何其相似。“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不只是快递员留给客户的未送达通知,也是整个社会对金字塔底层人士的回应。然而只是对不起就够了么?——论福利体系存在的必要性。 |
|
对底层职业的描绘,怎一个惨字了得...以后对快递小哥们好点吧😂大儿子痴迷于街头涂鸦以至于被逮进警局,妻子做老年护工,丈夫被匪徒打伤,睁着一只眼睛也不敢再误工,一天罚款一百欧(结尾有点抓马了)...看得喘不过气,只有小女儿是贴心小棉袄。结扎宣传片+1 |
|
没有小偷的小偷家族,无法寄生的寄生上流。众生皆苦,肯·洛奇依然很稳。 |
|
B+ / 远好于金棕榈前作吧。除了结尾的强转折之外,几乎所有的手法都朴素且自信地专注于人物所处的社群文化及其细腻的互动关系。哪怕剥开血肉看到的可能是相似的模板,但血肉又怎能剥开呢? |
|
工作的货车不能私用于家庭互助,想起了小学放学时排队回家碰到老妈叫一声第二天还要被老师体罚。就是这点小事,在肯·洛奇饱含辛酸的镜头下,显得异常戳人。这片如果在国内引进,不差于《何以为家》的痛点。观感居然跟《跳出我天地》《阳光小美女》一样,关于父子,一家人的丧与幸福,生活纵然很难,终究有收获,一直有挂牵…“我会把你加到明天的计划表里,表的第一行” 妈耶,看到这里终于止不住泪奔。 |
|
散场之后听好几个观众说为什么大周末的要来看这么丧的电影,我内心其实也一样。明明已经极度悲观,并且知道肯洛奇的社会立场不会轻易放弃拷问观众的良心,这依然是整个欧盟影展我最不愿错过的电影。怎么说呢,不断地去面对那些无以复加的痛苦、愧疚和系统性的失败,在今天是一种重要也必要的折磨。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审美问题,这首先是一个政治问题。同时也很钦佩这些演员,我很怀疑今天中国的演员能这么专业而细致地理解底层人民的感情。 |
|
《我是布莱克》黑看了都忍不住流泪 |
|
真是好看,没有任何一点花哨,如此结实的写实。我们更应该有这样的电影对吗? |
|
非常超出预期的一次观影,肯洛奇作品里与国内观众情感共鸣最强的一次。即使配乐微乎其微依旧理智克制冷静写实,但现实残酷暴击下家人亲情的温暖支撑实在太动人太柔软了。社会劳动主力中年人之痛、青少年对父母关系的反思都得到了很好的表达,大师级的一次谆谆教诲。导演对非职演员的调教真是到达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大光明siff |
|
SIFF. 肯洛奇太狠了,完全不给人活路,又不能去死,只能苟着。真的,只能苟。 |
|
有一幕好难忘:男主角撅着屁股,费力蹬车,逆风而行,秋衣没有扎到秋裤里,腰露出一小圈,看得清内裤边,风呼呼往里灌。那一刻人物立住了,失败者形象跃然纸上,细节决定成败,大师悲天悯人。 |
|
肯洛奇已经不需要玩弄任何电影技巧,我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当下全球劳工的生活。这是电影在体认存在,和获取除了小我以外的经验最好的东西。为什么中国没有人拍这样的片子?为什么霸占院线的全是战狼? |
|
没关系,我们没有错过肯洛奇。肯老师俨然英国伊斯特伍德——我指的是创作状态——老当益壮,老而弥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是布莱克》里掉下的眼泪,看这部新作时也丝毫没有幸免。依然愤怒,依然犀利,依然无可奈何,但坚持表达何尝不是一种反抗呢?这不是卖惨,这是杜甫在写沉郁顿挫四个大字。而作为一个物流业如此发达的国度,为什么我们的大银幕上还看不见快递员和外卖小哥的故事,为什么我们的现实主义不是在类型里萦绕迂回就是在独立里无病呻吟而不敢迎头痛击,为什么我们迟迟等不来肯洛奇和蒙吉只能学韩国电影搅动观众的神经。 |
|
英国下层工人的苦情戏,对比我国的“快递小哥”,这位外国“快递老哥”拖着一家子负担,当然苦不堪言了。老导演保持品质之作。 |
|
父子争吵完马上切到母亲然后脸颊上肯定有泪划过,情绪爆发后立刻切旁人震惊的脸孔,真是受够了这种戏。如果说女主工作中念白的腔调是和工作本身相契合的,那么情绪爆发戏拿出同样的腔调简直令人作呕。“更惨一点”也许是为了共情,但只让人感到刻板生硬假模假式。默认灾难发生家庭内部就该和解同样是刻板印象,由此引出后面一场群魔乱舞的滑稽喜剧,彻底破坏了本就被冲淡的基调。 |
|
从某种意义上肯洛奇一直是一种尴尬的存在,作为一种艺术流派的现实主义在几十年前就作为资本主义的腹语术被判了死刑,但另一方面肯洛奇的每一部作品又实打实地注入了他对底层人的关照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正是在这样强烈的人文性下,《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比《我是布莱克》既有更加复杂的文本,也更具穿透力和冲击性。不仅通过淡出黑场分节、结构鲜明的情节剧描绘出底层家庭在拥有一辆货车(由资本家提供给劳动者的生产材料)后反倒陷入的更加困窘和混乱的境地,又通过对大量日常碎片的精细缝合完成了对无孔不入的现代资本主义(广告、大数据...)的渗透腐蚀的指涉,并在最终以劳动者被资本彻底固着粘连完成收尾,同时也(非常一贯地)在影片中融合了对家庭和社群危机的关注作为主要剧情的辅助。我不会特别喜欢“过时”的肯洛奇,但他真的是个好导演 |
|
肯洛奇老师一如既往地表现稳定,涉及话题范畴也毫无例外地广——工薪阶层所处的位置和所面临的工作困境,教育问题,老龄化问题,整个社会的经济状况,无一不是顽疾沉疴,如何整合到一起并以一个相对合理的故事围拢起来,在叙事铺陈上仍需一定功力。生活千难万难,平头百姓要过上普普通通安安稳稳的日子实在太难了,这一幕幕两难的困局对我们来讲是多么熟悉多么痛心。 |
|
肯·洛奇新作,又一次在深入底层人物细碎内心的同时折射出广泛的制度性问题。1.聚焦一个快递员(无保障,计件收费,承揽关系)与护工(无加班费)的悲催生活,一个每日匆忙奔命,另一个随时可能需要去陪护老人。2.一切唯效率指标马首是瞻,快递扫描枪成了所有送货者的奴隶主,在资本时间的体系中无止境地丧失自我。3.除了快递业现状与老龄化&养老陪护问题,工薪家庭的子女教育亦成难题,捣蛋与偷窃的儿子让无力的家庭雪上加霜。4.尽管高潮与片尾稍显戏剧化,却至终未背离于生活,肯·洛奇老而弥坚,稳健表达,我们太需要如此直面现实困境的电影。5.油漆喷瓶同[我是布莱克]。6.掉进流沙的噩梦——愈努力工作,就愈沉入无底深渊。(8.0/10) |
|
可爱(o^^o)的,自智识层面抵达了真正意义上的“底层电影”。与金基德所坚持的“文盲电影”组成了当代电影的两大重要的流派。 |
|
#72nd Cannes# “戛纳之王”肯洛奇第14次入围主竞赛,仍然是他擅长的社会现实主义题材。片名其实应该译成“致歉卡”。延续了《我是布莱克》对数字鸿沟的探讨,这部影片里主要讨论“机器统治人”,关于八小时工作制是如何被大资本和电脑系统无情地改写为14X6,且没有任何保障的“自我雇佣者”。灵感大概是来自亚马逊的物流。比起肯大爷关于英国工人阶级家庭的前作而言,少了很多愤怒,而多了许多温情。问题在于首先肯大爷这次操纵观众的手段就有些太明显,煽情的地方又太生硬。其次是肯大爷对零零后和互联网的认知实在是……这个家庭让人感觉他们还生活在上世纪60年代。入围戛纳主竞赛应该已经是很大的(敬老+左派立场)认可了。看完片子观众能记得要对快递大哥外卖小哥Nice一点,影片的目的应该就达到了。 |
|
社会矛盾内化成家庭矛盾的典型:为了不错过你(客户/工作/经济来源),我们错过了与爱人的相守,错过了孩子的成长,错过了一次又一次弥补的机会,而一旦错过,再多的对不起都没有用。这一刀刀的,全扎在社畜心口。/ 欧盟影展 12.15 @百丽宫陆家嘴中心 |
|
故事背后最悲哀的其实是,无论如何积极地谴责共享经济下996和自雇对人的异化,到头来多少人又能拒绝互联网话术1小时必达的承诺呢。都想从资本身上贪些方便薅点羊毛,但锱铢必较的资本家总能从猪身上再把钱挣回来。 |
|
无论时代变出什么花样,肯洛奇总能在幻影中找到他一直赞颂的与一直控诉的。这是他对二十世纪的忠诚,也是他对信念的忠诚。写实主义或许很容易让你产生“又是这一套”的优越感,但写实主义从来不是为了你的艺术品味而存在,这世界总有一些朴实而坚硬的东西摆在那儿,没什么伎俩也没什么心机,但是一直在那儿。 |
|
每一部肯洛奇都可以打五星 |
|
观于卢米埃电影节。映前肯·洛奇到场作了简短介绍。最后Thierry Frémaux无话找话地问了句:“So you are still fighting?” 肯·洛奇回道:“What choice do we have?” |
|
儿子有病吗?没有吧,要我说,这种家庭出来的三好学生才有毛病。总得相信点什么才能从青春期幸存下来,而周围人努力考上大学背一屁股债去做客服接线员已经让人不能再相信一些东西了。美中不足是爹没给儿子几巴掌,儿子没把爹捅死。太文明了。我的经验,这种家庭,温情是缺失的,沟通是没有的,爱是什么东西?只有互相憎恨。 |
|
中国没有肯洛奇 |
|
太丧了太丧了,活着真是难。人生啊就是关关难过关关过,可你TM倒是让我过啊。
2019.06.20@SFC上海影城#SIFF |
|
一句句“我尽力了”、“我没得选”猛地砸向心头,苦中作乐换得片刻的喘息。生活的出路在哪我也不知道,只能发动引擎,又一次开始了徒劳而不知所措的奔波。 |
|
聚焦于互联网时代自主营业快递员,不得不说肯洛奇仍旧最敏锐抓住了当下资本主义形态中最制度化压迫形式。但陈旧的观念先行的剧作思维依然拖了后腿,尤其是在结尾部分暴露无遗。即使不说是全然刻板的,但试图构造矛盾激化的意图生搬硬拗地拉扯着跟不上人物和剧作,通向真实的反面。 |
|
若我们谈论Joker我们在谈些什么?当把哥谭换成纽卡斯尔换成伦敦换成北上广,当把红鼻子小丑换成快递小哥护工大姐或者每个深陷996的你和我,当你被打被抢还被公司要求赔偿,你可不能拔枪杀人再化身什么反派英雄,你只能默默在医院说了脏字狂道歉,然后瞎着一只眼睛照样开工。又想起那道给快递小哥按投诉按钮的辩题,有权按还是有权为善?我们在这个永远没人故意犯错但永远都是错的世界,早就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些权了,我们拼了命努力工作经营家庭,也只为被时代洪流裹挟得面目全非时,心里能坦然一点。因为迟到错过了一单客户,因为疏于关心错过了子女的成长,可当终有一天自己再也撑不下去而彻底绝望,谁又会因为错过了我们而感到抱歉呢?深夜的百老汇,大家都被电影丧到默不作声,车窗外呼啸而过一辆小摩托,嗯,希望他这一单安全抵达不超时吧。 |
|
这是年近鲐背的肯·洛奇一人的“新现实主义”。当“纯正”的新现实主义运动在战后重建的大潮中日渐衰微时,肯·洛奇作为后来者,在近五十年来表达出的对现实主义的强烈诉求,毫不逊色于《偷自行车的人》时期的德·西卡或是《大地在波动》时期的维斯康蒂。他一如既往地关注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强调题材的时效性,展现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现状。
于英国,他是细致的观察者,忠实地记录地平线之下的真实景观;于电影,他是虔诚的教徒,固执地遵从新现实主义的传统信条,守护着电影的宝贵遗产。 |
|
最近的氛围让我看每一部电影,每一段文字都有着超越以往强烈的切肤之痛,好像旁敲侧击的领会了那个虚无缥缈的词:人类共同体。
无论你在刚刚脱欧未来未知的英伦还是疫情蔓延历史路口的华夏,无论你在熯天炽地的澳大利亚还是局势微妙的伊朗,无论你是为了生活还是生存,抛开马斯洛需求最上层的那个,不都希望有一个温暖祥和的家,有几位爱你的人,有一群还不错的朋友,有一份安定的工作,有可口的饭菜,有舒适的床褥。
即便人生偶有波澜,但总还有一些希望让你坚持下去。
怕就怕,有些人,自私的为了“自我需求”,连那点希望都要给你掐灭。 |
|
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肯洛奇。1.5@深圳百老汇电影中心 |
|
7分。肯洛奇正常发挥,无论是风格还是主题,都是一惯的。讲的又是一个底层家庭如何绝望的活着,有多苦、有多难。一如既往地关注底层,也是肯洛奇式良心了。唯一遗憾就是,剧情在后面的发展略刻意,各种倒霉事都撞上来 |
|
偷换概念所谓自主经营,实则要求更为苛刻更无保障;跟踪计时通讯无数功能,从没考虑过快递工人的如厕问题;儿子痛斥消费主义创造虚假需求,父亲却靠运送虚假需求养家活口;公交车站喘口气向陌生人恸哭,训话警察道出传递不出的苦心,公园椅子上女儿打来的电话;以为藏起了钥匙,一切就能回到从前……太惨,太好,老左肯洛奇did it again |
|
力道十足 |
|
隐约觉得儿子是导演的价值观投射。涂鸦和广告,一个宣扬反权威,一个宣扬消费主义。但在目前的社会,创作与反抗消费主义有关的艺术又能做什么。Ken Loach 的电影都像纪录片般真实,妈妈的崩溃和警察的告诫都太让人心碎了。 |
|
所见即所拍,依然力道十足,肯洛奇大刀一挥,将人物砸得稀烂,再俯身跪地,一片片粘合如初。究竟是软弱拖垮生活,还是生活令人更软弱?允许情绪的起伏,但必须在短暂的涟漪过后迅速回归成一潭死水,这便是这个无坚不摧的社会系统最残忍之处。 |
|
从羊吃人到机器吃人再到数据吃人,底层人民的困境是相似的,但不同的年代却各有各的剥削。科技的进步和雇佣管理关系的变革方便这社会和个人量化、权衡每一次价值冲突,理性和现实让更多人不得不选择了效率,却错过了关怀。 |
|
生活真是不易,当你倒霉的时候,各种倒霉蛋儿都会挨个向你袭来。整个片子用生活的琐碎细节向大家展示了底层人们的悲伤与绝望 |
|
勤恳顽固的工人阶级再次被无情的管理制度逼上绝路,劳动最光荣,带着人性劳动却很痛苦。 |
|
新组织化的劳动生产方式下,所谓“自雇”不过是沦为新自由主义的受害者。不愿领救济也不愿睡大街的劳动者,为了一点做人的尊严,便是落得如此下场。影片锋芒所指尽显导演的社会关怀。当然这种一周六天每天14小时的工作换在发展中国家就不算什么,可是想想这是在搞了几百年资本主义的老牌殖民国家,意味分外深长。几个非职业演员个个出彩。柔声善心的老妈和面冷心热的儿子尤其亲切,仿佛我们身边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