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漫死了,这片讲的是男女爱情之路上所能遭遇到的一切,如果你是本片的主角,你又会怎么做呢?本片之所以处理成黑白影像是因为导演想激发我们的想象空间与加强观众回忆本片的效果。至此,我已经把高分左杜洛夫斯基电影全看完了,接下来就坐等2013年的《La Danza de la Realidad》了,大师,来年再相会 |
|
7。不小心快进了半小时竟然一直没发现。。 |
|
8/10。咀嚼鲜花的莉丝灵魂纯洁,凡多却要虐待捆绑获得拥有的快感,他贪恋肉身两次想抛弃灵魂又寻回,蒙眼双手抚摸女性亲吻男性从而遭到贵族的嘲笑,皮鞭女们拿着保龄球攻击他代表当权者的镇压,圆鼓/父亲肚子里剖出的小鸟是追逐幸福的虚无,最终群众为莉丝举行棺殓肢解分掉了她的身体以求圣子的庇佑。 @2017-05-03 15:27:45 |
|
"I will die,And no one will remember me
"Yes, Lis. I'll remember you.
I'll visit your grave.
And at your funeral,
I'll sing in a low voice.. |
|
如果你成了钢琴家,就砍掉你的手;如果你成了画家,就砍掉你另一只手;如果你成为舞蹈家,就砍掉你的一双脚;如果你成为歌唱家,就砍掉你的头 |
|
嗜怪徒必看美到极致!后劲儿略微不足 |
|
果断放弃,没必非要喜欢你喜欢的片 |
|
Cinefan Alejandro Jodorowsky: the psychomagical alchemist DCP 2K restored 68$ PE
佐社邁入experiment filmmaker門檻的開山之作,後半段睡了點果然有四節
一點小觀察:在五月風暴進行當時(典中典)尚且年輕的各國年輕人搞new wave大概是受世界邊緣不穩定性啟發開始創作充滿變形的暗示影像(過度自由的後現代當下的確缺乏創造力)
飽受戰爭之苦的男女尋覓離永恆最遠的樂土,主要的幾個角色形象已有了後期華麗的雛形,Fando要靈要肉更要遙不可及的聖地,Lis想在黑暗的日常中找到可咀嚼的鮮花,快速閃爍的菲林重構時空,隱藏人物個個道德敗壞(苦笑),燃燒的鋼琴是對現代性的放棄,虛幻的影子才是人性潛藏之地 |
|
妖人才露狰狞。一定要看评论轨。附送的纪录片很好,有妖怪和莫比斯的交情 |
|
吃花的女人,被炼铜屁猥亵的女童,无法行动的腿(女演员的肢体表演的真好),母子不正常的依恋,矿坑山石场景,他对她的虐待控制毒打拖行绿帽癖链子手铐。虐待狂和受虐狂,鞭子。燃烧的钢琴,被埋葬的娃娃,油腻肥男把玩偶娃娃下体打破往里塞虫子。一只腿残疾加了架子,推车,她无法行动的腿(韩漫脆皮鸭用这设定来搞簧),流动的性别和取向。把异性恋一个受虐狂一个施虐狂的本质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肉欲和情欲还有"爱欲"(其实是无爱)无法抵达的"乐园"。他的片子也很费女演员,但比拉斯疯好点。诗人里彩色的涂料撒满(羞耻的导演是不是看过他的片子),这里涂污的黑色的墙和人。他很冷静的用镜头呈现一些疯子和疯狂。男导演里很多恋脚癖。昨天看的wb视频广东某地男跑到别人家门口舔女人的鞋底。他抽她的血给两人喝 |
|
丽丝被剥夺了行动能力,思想也未能幸免。看似强者的凡多,也不过是被蒙蔽双眼的愚弄对象。技法超炫,意识形态也弹眼落睛。当废墟里的文化象征也遭到摧毁,末日审判开始降临。挣扎在泥淖中的信仰,遭到肆意的破坏、残酷的暴行、冷血的迫害。发指到生前被吸血、死后寝其皮食其肉。自由被他们玩弄于股掌间 |
|
五颗星,曾写过一个简短的感受,我只能说她太美,那种凝固的如同十字架的爱情让我羡慕。 |
|
超现实主义长片的最适合载体就是这样的公路片,一对年轻情侣去寻找梦想之城塔尔,却始终无法抵达。情节叙事弱化,主要就是要在路途上遇到各种奇形怪状的人,每个场景充斥怪诞离奇的视觉元素设计,尽可以解读画面里的象征含义。男人一直用背身横抱的怪异姿势抱着腿部瘫痪的女友,就像背着十字架一般。两人都在闪回里回忆童年与父母有关的阴影,足以引进精神分析角度去解读。
情侣摆出滑稽造型定格拍摄,想起戈达尔的《女人就是女人》,而频闪剪辑换场的手法又比戈达尔在88年短片《话语的力量》要早上20年。第一段上流社会酒会的戏又很接近《八部半》和《去年在马…》。
又听了导演自己的评论音轨(带口音的英语),片中很多事更令人震惊。异装癖就是由现实中的异装癖来演,生活中就是如此状态。医生就是医生来演,抽血居然是真的,喝下去的也是真血 |
|
“笼子里出生的鸟,认为飞翔是一种病!”
“对鸟而言,自由飞翔本是天性,却因为笼子的禁锢,而竟爱上笼子,丢掉向往自由的天性,并认为这是一种保护。” |
|
开头以为是[吃花的女孩],道具不错。导演一贯的风格,形式大于内容 |
|
好像在看一场大型的costume adventure。抽血时咕噜咕噜的声音运用,好。佐导的精神世界在城市游荡,在荒山间游荡。母亲从坟墓里伸出的鸟儿,是她的心脏。单看佐杜洛夫斯基的那些片子,会有一种因文化语境差异而无以名状的怪异和失常感,但再看他关于沙丘的纪录片,可以感受到他其实是在以一种很严谨的态度去理解并向影迷们描摹他心中五彩缤纷的世界,那些看似混乱却精彩纷呈的场景与镜头,是他在逻辑基础之上,超越了常规情感所爆发的生命力。“神父打开我的头取出疯狂的石头”,让人想起皮扎尼克那首诗歌里的种种形容。看佐导的电影其实是在读诗,诗里的隐喻全都展现在人们眼前了。观望隐喻,而非通过语言去解读。尘归尘,土归土,藤蔓与十字树干,大地重新长出爱情的果实,因缘际会是否会重蹈覆辙。 |
|
喜欢开头的 我是钢琴家 少掉一只手可以变成画家 另一只为断了 我可以变成舞蹈家 两条腿也砍掉 我可以变成歌手 再割下头 我的皮可以做一面鼓 烧了后 我可以变成一片云 云消雾散 我会变成雨 去塔尔 |
|
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导演的电影长片处女作,影像内容已初具其邪典另类的风格,好些诡异奇特的情节在他后来的作品中仍旧可以看到类似的桥段。—— “第一章” 它会征服你,决不抛弃你;“第二章” 塔尔在他的头脑里面;“第三章“ 孤独的男人总是有人陪伴;“第四章” 当我想要将自己和她分开… —— P.S.:为看这部电影花了我好些时间。 |
|
我看不懂但是大受震撼。性无能与娘娘腔,向虚无乡行进的路上,与自己内心和童年的创痛缠斗,原来所有的病症,在幼年期就已有迹可循,甚至在出生前就已落下根了。佐渡没有接触过🍃/🍄前的电影,是真的比之后的作品难懂多了😂。 |
|
我觉得凡多与丽丝跟雏菊有些感性上非常像的东西,而且这种感性是我非常喜欢的,尤其在看的时候,不用理性思考,跟着直觉走的感觉真棒 |
|
佐杜洛夫斯基真是疯了一辈子啊,这要是在中国,早被拉出去续了不知多少回了,直到最近的《诗无尽头》还让儿子与侏儒做爱(当他儿子也挺不容易的)。。“死亡多么美妙,死亡多么美妙,我会去祭你,带着花和狗,带着花和狗” |
|
相比不如他的《圣山》和《鼹鼠》,有些地方感觉还是有点粗糙,效果也不及后作。 |
|
白白嫩嫩的女主角不错 |
|
Many his later cult elements. May be too long, story is simple. Quite a few things to learn. No comment on the love theme itself. |
|
我们一直在路上,朝着既定的目标出发吧。至于它是否存在,这是个问题吗? |
|
太诡异了 一颗星都打不出来 |
|
情节上有些不知所云,全片看完也不太晓得导演到底想要表达些什么东西。一对情侣的朝圣之路,以其中一人的牺牲终结,或多或少有种反理想反乌托邦的意味。结尾的蒙太奇如梦如幻。佐杜洛夫斯基的电影配乐是不是一直在重复使用啊,听着和他后来的代表作里的配乐几乎一模一样。 |
|
看完之后直接。。。了。。。 |
|
《神曲》般的故事~
从地狱到炼狱,向着天堂——或许会有到无所谓无——完成被“设定”的一生~
各种精神分析的、意识形态的、象征及符号的,不必多说——本是神话与寓言,又如梦境或疯狂,任何意识化的“解读”都可以,又,无所谓有或无。
我们在“现实”与“概念”之间努力“缝合”,也许改变以变,未来已来,可是亲爱的,谁又在当下、刹那、发生的电光火石间,看的见? |
|
吃花 废墟的歌舞和燃烧钢琴 捉迷藏摸肉 墓地戏耍 捏碎鸡蛋 雕像裸女 鼓声响夜晚至僵尸出泥潭滚 三老太打牌争一男 拿铁球甩皮鞭 墓穴替代父亲布娃娃下开口 异装癖乱舞 服装互换 身体画符泼墨 喝血医生 肚中鸟 绑老婆给人看 埋身入树叶
|
|
imagine,巨大的意象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最喜欢那些精灵和大怪的插画,还有晦涩的角色和情节 |
|
片头的那些神秘古老的童话插图即儿时看的老版彩色童话集插图(大多为那本桃色童话):糖果屋、小精灵、冰雪皇后、其他公主王子怪兽水妖类等等。。。精细动人,好怀念啊!而此片犹如童话般黑暗破碎且吊诡惑人 |
|
佐杜的恶趣味支撑了整部电影,章回体结构处处充满诱惑与欲望的象征。死循环般的场景,永远到不了的Tar。影片的最后男女主人公赤身裸体的重返伊甸园,结尾响起欢快的旋律,故事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徐徐落下帷幕。 |
|
佐杜诡异且略粗糙的长篇处女作,但还是有让人耐心看完的魅力,虽然实在是被这部电影折磨到不适。确实不用过度解读,也无法解读,谁能解读佐杜洛夫斯基呢,但是用现在的眼光看,两个拥有黑暗童年的年轻人,在糟糕的世界寻找能愿望成真的神话之城,有些情节真的很难不联想到好莱坞迪士尼的某些阴谋论,当然电影讲的肯定不是这些内容哈哈哈。 |
|
男人横背着女人像一副十字架 '献出一滴血来感谢神赐予的爱吧' 之后作品里出现的把戏 有些都能在这里找到出处 |
|
Exploitation of female bodies...? |
|
导演的叨叨没有字幕,好痛苦。 |
|
佐杜太妖了,宗教部分很多不懂,有机会找导轨。男人跟女人是一个身体上长出来的两个头,无法分离,相融相斥。他围着女人转,他背着女人前进,他被女人鞭笞驱赶,他是女人的宠物;她无法离开男人独自行走,她被男人抚摸,她将身体的每寸皮肤写满男人的名字,死在乱石上被男人分食其肉。他们看不见同一棵树,自然找不到心中的塔尔,于是路途终点必然为死亡,被阉割、剥离、切断之后自由的死亡,美妙的死亡。 |
|
“当你死了,我会带着鲜花和一条狗去你的坟墓看你。” |
|
佐杜青年时期用这部作品毁了蛮多人…这是佐杜的潜意识,佐杜说拍的时候剧本只有一页纸,他也没怎么想好,所以不用过分解读…btw导演解说轨和剧情没太大关系。 |
|
面对这样的电影有种恐惧..那些符号式的表演给我带来很大冲击和亢奋...太多看不懂... |
|
西方社会的早期宗教艺术片我一向都欣赏不来。 |
|
消失的时候 就有了自由 黑白影像有点限制了佐杜的发挥 黑是真的黑 白是真的白 除此之外就看不清了 |
|
难怪看了一半想到了《鼹鼠》。。一样的诡异迷离超现实不讲逻辑,原来就是那个导演。据说配乐很不错,可惜不会玩新的功放导致我看的是默片,最后10分钟还卡碟了没看完整。。总之看此片很折磨人,演员付出了不少代价。像实验剧。 |
|
男主像trulli |
|
死亡多么可怕,我会去祭你,带着花和狗。可是在那永远无法抵达的塔尔面前,死亡又算什么? |
|
Lis的第一個吃花鏡頭讓我瞬時聯想到Giulietta Masina,這兩個女演員的氣質有相似之處,那種滑稽的,悲劇的,小精靈的,有點古怪的感覺 |
|
敢情风格再抽象的导演多看几部也看得进了…… |
|
给这片打分的人,不是很牛逼,就是在装逼。 |
|
Jodorowsky真是个疯子!这个疯狂古怪超现实的片子真欢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