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友看完之后捐了 250 刀。 |
|
不要总觉得人家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即使现在,很多中国人心里还是将月经/经血视为污秽。PS:我们需要棉条革命。 |
|
看完立马上网捐了钱。希望能帮助更多女性用上卫生巾,也希望国内更多女生能转变观念,使用更卫生更方便的导管式棉条🙏 |
|
《印度合伙人》故事原型?精彩的地方在于影片放大了女性,在这个本来就属于女性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份真实的温暖和力量。 |
|
2019年第91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前有《护垫侠》,后有《月事革命》。 |
|
period和sentence都是双关的,这个显然没法翻译。。 |
|
题材选得好,也不难拍。但依然可以看见女性的力与美。 |
|
好厉害,片尾写道资金来源有yogathons,竟然是108拜日。“大家好的,我的作品集拿了奥斯卡。” |
|
7.5 / 根据片子中的数据,目前印度的卫生巾普及率不到十分之一。男孩们认为卫生巾是学校打铃,女孩们则羞于说出口,庙里的老人称经血为“坏血”。然而改变也在发生,一个渴望成为警察并努力奋斗的女人,一群女人在阿鲁纳恰拉姆(廉价卫生巾制造机器发明者)的机器帮助下,有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她们制作质量更好的卫生巾,挨家挨户推荐给遭受月经困扰的女性。她们的存在让我相信一切会变得更好。 |
|
印度妇女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其实最上等级的印度女人都可以到美国大公司当全球ceo,而下面等级的妇女还要自制月经护垫,同一个印度,天堂和地狱里的女人们。不要等着别人来解放你,他们看不到你的痛苦,你的绝望,你想飞却被安置在井底,能起飞一个算一个,互相帮助,你们力量足够大,看还有谁能够阻拦你。 |
|
用卫生巾讲女性的社会地位,非常美国的纪录片风格,声音做的很酷炫,拍摄时就预先拍一些移动镜头。但还是太短了,我相信在这场运动中肯定会有阻拦,我想看到更加全面的问题。最后,网飞有钱,把啥都弄的像商业广告一样☺ |
|
叫兽说“在印度的偏远地区居然现在都不知道姨妈巾的存在,在30年代的上海就有姨妈巾了。”哈哈哈哈哈,来我给你科普一下“卫生裤”“白棉布”的故事。。。这件事情拯救了闲赋在家的零散劳动力,然后还普及卫生知识,最后他们终于有了男员工,这真是太棒了。对了,Pad就是姨妈巾,跟ipad一个词! |
|
自己做卫生巾,真好! |
|
我喜欢这个新译名。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可能就来自一片卫生巾。在这种贫困和落后的环境中谈论权益抗争是没有意义的。但每一点点进步都可能改变一个、两个、许许多多女性的生活,所以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
|
噗中文片名没翻出英文的精髓!今天在vancity看完前四部就赶回来上课了,在Netflix上补的第五部,可以说是今年纪录短片里最喜欢的了,在众多suffering的题材中脱颖而出,后悔没在影院里看…… |
|
女性解放 |
|
POWERFUL.有时候真的是很小的一件事情就可以很empowering。希望Sneha可以当上警察 |
|
感慨中国不需要一部这样的纪录片。
想出捐资办厂、以工待赈、一举多得的点子,Oakwood School的学生们的智慧和善意值得敬佩。以卫生巾切入展现Pad Project在印度一隅的成果,洋溢乐观色彩:改变的确令人鼓舞。
只不过看到与中国农村相差无几的印度乡村,会更进一步想到妇女权益从来不能孤立于社会的发展:自1980年代进入中国大陆至20世纪90年代中凡十年不到的时间内,卫生巾就成为遍布大江南北的日用消费品得到全面普及——最初是依靠高效的行政、其后则是强大的市场。以西方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验,如果不能有效解决教育普及、工业发展、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局部得到改善的人口可能倾向于流出所在地,人的现代化因此不可持续——短片中的Sneha不是就打算去往德里么: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另外,纪录片视角仍然是美国本位的,稍稍有些不适应。 |
|
可能有些偏颇:
一个国家的文明现代化程度与对待女性例假成正比,与例假用品的安全简便性正相关。 |
|
Padman的女性版本,以一种轻快的方式为妇女健康和女性就业这两个禁忌问题找到了解决方式,社会企业从业者的一种参考 |
|
短纪录片是奥斯卡近年最搞笑的一单元。 |
|
额……虽然贵我国女性垫着卫生巾塞着棉条或是月亮杯,但我深深感到凄凉是哪回事 | 噗我这边上一秒转出钱下一秒就接到了深圳的中信电话 |
|
不就是稍长一点的蚂蚁金服公益广告 |
|
这不就是印度“护垫侠”电影【印度合伙人】的蓝光碟花絮纪录片吗?看这部电影真的有种蓝光碟花絮拿了奥斯卡的可笑感。 |
|
奥斯卡纪录短片提名,“护垫侠”在行动;对于偏远落户地区的经济发展,真的是基础设施建设(电力)太重要了 |
|
印度卫生巾10%普及率。宣传片。卫生标准及粘胶质量堪忧? 最棒是名字:Period. End of sentense. |
|
卫生巾使用率仅10%的数据背后,是讳莫如深的性教育、两性不平等、资源不均衡,也是电力、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导致的落后、隔阂、羞耻与惯性。看印度一点点地改善,那种触动始终不断,就像是在枯井中救人,能有一个是一个。现实意义大于影像价值,冲到了奥斯卡提名级别,希望能帮到更多人。三星半。 |
|
就像是《护垫侠》的番外纪录片吧,前有珠玉在前,所以这部也就那么回事吧 |
|
“月事来的时候不能去寺庙,因为神会听不见你的祈祷。” |
|
奥斯卡定制作品,所以好不好看不重要,政治正确才重要。 |
|
“ At its core is the serious subject of the empowerment of women that is treated with a gentle but firm hand. ” |
|
从卫生巾的普及到女权主义 |
|
现实意义第一位吧,制作上面没啥可说的,捐钱就好了。 |
|
跟印度同事一起看的, 他就来自于故事里的这个地方。情感上特别克制一个92年的男孩子,虽然总是默默的,又很喜欢陪伴在人身边。 |
|
小片儿。最大看点可能就是标题的双关语:句号(月经)。句子(判刑)结束。尽管我并没觉得有多大意思…… |
|
题材视角很重要,音乐比较annoying. |
|
最后居然热血起来了。。。 |
|
起飞吧!觉醒叭!革命⑧! |
|
我觉得可能比《印度合伙人》更能激发女性内在的自我意识。 |
|
借用《燃烧》的台词 “其实女人们用钱的地方真的很多,女人也很累……听说过一句话吗?没有适合女性生存的国家。”//是女性的每月经历 是遭遇不公时自然的愤怒//但这片不太行 |
|
特别喜欢这类关注女性(弱势)群体并真正带去改变的记录角度。 |
|
我的观点可能比较刁钻——如果观念不能改变女性地位,就用技术去解决。girls help girls,导演是94年出生的,未来可期,她的剪辑非常值得学习。 |
|
片子很朴实,却是真实的人在男孩认为“月经是多发于女性的疾病”的社会里做一件重要的事。不赞同“女性更有力量”的说法,女性的能量只是更加内化和坚韧,所以世家大族往往兴起于某位强悍的男性,守成的却是熬死了男人的女性。 |
|
她们的一小步,印度女性事业的一大步 |
|
已存。现在百度在线看总是显示视频 错误。手工作坊 |
|
蒙昧的打破从主动了解开始。卫生巾只是一种商品,不背锅,不是因为它价格高导致印度对一种正常生理现象避而不谈,而是长期以来的神秘感和惯性释然。某大国也需要小心,虽然国际上现在是以一个科技发达的形象出现,但科技进步不等于人本身进步了,多数人正在变得越来越笨,而且没意识。 |
|
“等我当上了德里的警察,哪个男的再欺负我,我就抽他的屁股”。小小一片卫生巾,让妻子获得了丈夫的尊重,让一直习惯被赠予的姐姐能够给兄弟买衣服,让女性有了底气。以及,这部短片的英文名字,“Period.End of Sentence”精妙。 |
|
难以想象,都21世纪了,印度使用卫生巾的比例不到10%。印度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真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
《护垫侠》原型,现实意义大于剧作本身 |
|
一片卫生巾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