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时候和苏联关系不好,童年的我对一兰的那一身盔甲很羡慕。(补记) |
|
这是一部需要结合当时政治背景才能理解的电影。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处于蜜月期,而苏修这个北极熊却在前几年找了黑泽明拍了一部歪曲我国东北地区历史的大毒草电影德尔苏·乌扎拉。文革已经结束,文艺界摩拳擦掌,于是乎,史诗大片傲蕾一兰横空出世 |
|
1979年出品的电影,很难想像在文革刚结束的时代能有这么好的电影,完全是大片的风格。即便是放到现在,其风格、场景、剧本、表演也不逊色今天的电影。这是我小学时代感觉震撼力最强、印象最深刻的一部电影。 |
|
小时候看的,当时极不喜欢,寇振海是我讨厌的演员之一。 |
|
三个小时的抗俄史诗片,场面宏大,剧情流畅。七九年,刚经历了八个yb戏的时代拍出了这样的电影,可以了。 |
|
很多很多年前看得热血上头的清代少数民族反抗沙俄侵略的影片,有时间再重刷。下面有的影评是没看电影写的吗?新疆少数民族都出来了 |
|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沙俄侵入精奇里江(今结雅河)中游达斡尔头人多普蒂乌尔的辖地。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宁古塔昂邦章京沙尔虎达率军在松花江和牡丹江汇流处(赫哲人住地)围歼俄军,俄军统帅斯捷潘诺夫被击毙。 清康熙廿四年(1685年),副都统彭春率3000人从瑷珲向雅克萨(达斡尔族敖拉氏的住地,1651年被沙俄占据)进攻,水陆并进。俄军伤亡惨重,沙俄雅克萨督军托尔布津投降。经彭春同意后,俄军撤至尼布楚。俄军离开后,清军平毁雅克萨城,即行回师。 |
|
这是梁丹妮出演的第一部作品,《傲蕾一兰》以史诗般的气魄回溯了四百多年前的中俄关系,对沙俄的野心和残暴进行了彻底的揭露。汤晓丹导演古稀之年的奋力之作,编剧叶楠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一兰堪比花木兰,是一位真正的民族英雄。 |
|
寇振海啊,你也有如此白脸的岁月。应该作为主旋律电影在各大媒体循环播放。主旨大于形式,部分演员和情节还是不免流于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表演。 |
|
情节记不得了,很小的时候姑姑带我去看过,我老是记不住名字,时不时地问她我们上次看过的电影叫啥?依稀记得有个澳字的发音,花了点时间百度出来了这部电影,原来是骄傲的傲。念念不忘的是亲情记忆。 |
|
此片拍摄时正是中苏交恶,苏联侵略阿富汗,之后中美巴基斯坦等共同抵制俄罗斯夏季奥运会,因此,政治意义重大。于此同时,编导没有从统治者的角度入手,而是从少数民族的部落矛盾及淳朴民风入手,颂扬一个可歌可泣,抵抗外辱的傲蕾一兰。相比于应云卫的《塞上风云》,此片显得更为大气一点。不过,情节相对来讲还是太散,故事平淡,冲突不够,剧情尚显老套,很单纯的一部政治宣传片。另外,寇振海年轻时候也是真帅!他原来是大陆人呀! |
|
尼布楚条约之战,小时候看过的,印象就是战争场面不错。 |
|
小时候,在草原上看的,第一部露天电影...将来能有钱的话,我会把她拍成大片...可惜 |
|
以前是三姓城抗击入侵,现在是依兰爱情故事破个闷儿,沧海桑田,斗转星移。 |
|
傲蕾一兰带达斡尔族人大战沙俄远征军 |
|
万恶的沙皇狗妄图侵占中国领土的企图是。。。得逞的!风格正气凛然,服装很有时代感。(半集是回忆) |
|
应该推荐给不了解中俄屈辱历史的人多看几遍 |
|
拍得像苏联三十年代的主旋律电影。虽然用了很大工夫,但拍得还是比较粗糙。 |
|
@2009-11-23 11:12:47 |
|
汤导无烂片。傲蕾一兰在1979年是不折不扣的大片,记忆中在这部电影之前我还没看过这样气势恢弘的旧战场。接近结尾清朝正规军盔甲鲜明地出现在战场上的镜头打破了我10岁之前“清兵都是不堪一击的”刻板印象。 |
|
本部电影拍摄于苏联入侵阿富汗的1979年,俄罗斯从建国的一千多年来,通过战争扩展版图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中国就深受其害。
1941年四月,苏联承认伪满洲。
1945年10月,苏联策划外蒙古"公投"。
1952年,苏联修建图们江大桥,图们江轮船不能入海。
1969年,珍宝岛战役爆发。
最为悲惨也是被国人遗忘的大屠杀——1938年海参崴30万同胞惨死,惨绝人寰,罄竹难书。
电影中说,俄罗斯比野兽还凶残,至今它狼性未改。曾经的法西斯政权德意日经过改造后,已经被世界各国接受,在俄罗斯改造好之前,国人不应该忘记前仇旧恨,更不应该成为俄粉。
|
|
竟然刷到这个电影,很开心。看时太小,很懵懂。但是自己的喜欢是记得清清楚楚。记忆久远,但是我现在仍珍藏有它的连环画。虽然没封面了,前几页掉了很喜欢的老电影。 |
|
小时候看过的,有些画面清晰如昨:押送路上的的玫瑰花,一兰母亲的毒米饭…… |
|
沉重的被渐渐模糊的真实! |
|
抗击外敌俄毛子 |
|
啊,这不就是弱版的赛德克巴莱吗……外战,讲述新疆少数民族部落对抗沙俄入侵的故事,以女性为主角,大体上还是以木兰叙事为样板,误解,牺牲爱情,牺牲个体幸福,最终报效国家,同样和木兰叙事相同,都以君权中心,最终都会使个体退位而彰显对于君权的维护,英雄化的同时不会伤及传统男性想象(1.一兰无所求,冠翎归故里2.母亲牺牲自己,毒害仇敌3.到处寻找重新信任那一段真的和赛德克巴莱好像……) |
|
充满了那个年代的程式感,主角依然是一副工农兵苦大仇深的神态,敌我之间也秉持着亲不亲阶级分的原则,不过毕竟是一部难得的涉及沙俄入侵我东北边疆的题材,而且里面的服化道乃至台词非常用心,主创团队一定是查阅了大量资料,这种认真态度值得今天的电影人学习。 |
|
小时候看过的,因为这个名字很特别 |
|
我人生看的第一部电影啊!小时候妈妈带着我走了一公里夜路,到大队小学操场上看的露天电影,自己带凳子去,因为去晚了,在后面站在凳子上看的,印象深刻! |
|
一兰眼神很坚毅。攻守场面拍得还不错。寇振海表演程式又奶油过头了 |
|
近代的更要拍 |
|
小时候看过小人书。看电影看一半卡了。跟那时时代背景相关,那时中苏关系不好,再加上开始宣扬民族主义,国家统一之类,这个片子就是这时候出的。 |
|
记得一年春节期间在CCTV上看到的,很激情澎湃,细节也很到位,真是不错的一部老电影,难得的是一种少数民族同是中国人的气度,今天看不见了 |
|
对待朋友有好酒,对待敌人有弓箭。怒目圆睁爱憎分明,人物简单但故事还是完整的。 |
|
我在找这部电影中的兔头帽子 超级爱啊!!! |
|
小时候看着觉得热血沸腾,史实如何不是关注点 |
|
尽力作;服化道和部分台词很讲究,但几个明显绿幕的打斗特写还是没绷住(所以是尽力作)其实没有改编版小人书解说词那么KUSO来着× |
|
据说汤晓丹的《傲蕾一兰》拍得场面很大,成本很高,但是吃力不讨好,成绩甚不理想。—引自李翰祥《三十年从头细说》
2019 |
|
被遗忘的史诗电影,所谓退化论,于今日之毛里塔尼亚见矣 |
|
一个缺乏达斡尔族民族专门了解的电影,缺乏专业性与考察的真实性,达斡尔族人并不喜欢,因为他们的历史和习俗是战斗到最后一个男人也不会让女人去参战 |
|
情节已经忘记很多了 |
|
历史冷知识。 |
|
剧情有瑕疵 但是还行 |
|
这可是1979年的片子,算得上大制作了,抵抗外族侵略的爱国主义主题,就是我们当时的电影工业太差了,拍出来的剧情、动作,都不算上乘,剧本打磨也不够。 |
|
小时候看的小人书,情节全忘了,就记得这个名字。 世易时移,今天又全变了。 |
|
1979年时的《莫拿鲁道》,当时看得很压抑,对伟大的“苏联”前生今世感到疑惑。现在了解到这是汤晓丹导演作品,感叹“花木兰“的忠贞,感伤部族内部信任的脆弱,感慨当时各方面外交的笨拙。关于这个达斡尔族抗击沙俄特别军事行动的事,也可以对比着看一看《德尔苏·乌扎拉》。 |
|
#- |
|
很小的时候看的,只记住了傲蕾一兰是个民族女英雄 |
|
杀光天下鹅毛 核平Moscow 还我河山 |
|
这种风格的欣赏不来,只对这段历史感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