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回昨天的话 看这种东西我还不如看三种绝症一年内杀光主角三人的青春都合物语 估计今年siff四十多部日影看完也是观感最差的一部 白瞎了协信百丽宫的luxe巨幕厅 🐵能凭借这种东西获奖那才真的有鬼了 |
|
有病治病 |
|
把少女漫改的天花板顶破,山户结希是不世出的逸才啊。一个个滥俗的套路设计里加入了“性”之后,就生出让人不适的暴力与直白。可以塑造妹妹这样直接反少女漫的强大女性,但山户的野心在于探索保留“少女性”价值的同时重新确立主体的可能,nuance 在这里。静帧相片+局部大特写+第一视角纪实的山户美学,逼近面部的声音设计。不太理解观众为什么更宁愿接受保守的重复而不去拥抱新的可能。一个在意的点:焦点在人物像与城市空间间的不断游离,开篇的后2020标语,在山户的心里是哪一种未来。 |
|
好看!后宫漫竟然还可以这样拍:既少女心爆棚又女性觉醒爆棚…神奇。和夜以继日一样是个爱情diagram,这部没有夜以继日的广阔与耐心,但女导演还是更懂少女心。这个弱弱的可爱但不自信的,潜意识把自己当作男性附属品但又觉得这样很傻想要改变的少女,就是深埋在至少东方女性心中的部分自我,和她现实生活中是否独立没有关系。片子结尾男女主互相diss+praise的暴风对话很有趣,女主说,是你让我觉得自己是属于自己的、是自由的,是可以做选择的,同时,我现在想和你一起。这让我突然觉得,女性主义运动到今天,或许我们应该重新阅读male gaze,这个gaze也可能是让女性更独立自主的存在,gaze也是相互的,相互依赖也可能让彼此更独立自由。89年的导演妹纸,厉害厉害!致命伤是上一代阶级背景交待不足导致关键情节很莫名。 |
|
山户导演大致相当于拿球先踩十个单车再考虑下一步动作的球员,俗称炫技狂魔。用罕见的激进方式讲述了糟糕的少女漫改故事。可惜无缘参加舞台问候,其实想请教两个问题:最想睡猴莉的是不是导演本人?本片的幕后赞助方是不是quiz王? |
|
科幻片,类似仿生人练习如何恋爱。喷薄而出的情愫,滔滔不绝的表白,执拗单一的输出模式如代码如跳针,周而复始的对峙姿态如音乐盒如圆舞曲。镜头的视角迷乱不知所踪,是在强硬的世界寻找进化成人的方法。 |
|
女主: 包子抖m欲拒还迎渐成欲求不满婊
男一: 霸道总裁下药裸聊误伤女主
男二: 学霸我pua抖s不想带套,想把女主变成自己的私有物,居然成功了。
哥哥: 伪骨科也是骨科,但是最后女主献身plan失败。
这种电影这么毁三观,感觉是后宫漫改编了?导演为什么不出来?我保证不打爆你的狗头?
一年之内,我不想再听到卡农,致爱丽丝,和卡哇伊! |
|
(对山户结希因《溺水小刀》而生的好感由于这部消耗大半)“人人都爱女主”系列。果然都市浮华远不及乡间质朴。全员演技浮夸(客串的反町隆史吉冈里帆好点),台词过于羞耻,展开毫无逻辑,配乐铺得太满。难得S的清水寻也有点蠢萌2333,好几次在樱田日和身上看到以前杉咲花的影子。 |
|
建议改名「PUA花招•反智仇女的男孩和奴颜婢膝的女孩」,如果把整部影片当作两小时莫扎特、贝多芬和帕卡贝尔的变奏曲MV或许还可以缓解些我对扭曲三观、废话台词和离奇情节的尴尬。 |
|
哈哈哈哈哈也也不知是因为难看想笑还是什么就真的好好笑哦,自己内心的幻想被这么赤裸裸表现出来就真的,只能笑了 |
|
10年代十佳,由科幻内里+媒介自反+极具当下性与未来延展性的女权主义表达+关于“爱”本身的哲学思辨共同构成的嵌套式隐喻系统,一种革命性电影。高速剪辑的主节奏下是大量对照组拍法,三个男主角带出完全不同的三个系统,长镜头、分屏、平行蒙太奇、攻击性的暖与鬼魅的冷以及对轴线和剪辑规则的挑衅;开篇让人发笑的羞耻感在女主角第一次遭遇挫折事件后就已经被完全打破,虚焦迷幻的特写与外化人物心境的不断变奏的旋律巧妙平衡,共同输出流光溢彩的情绪;姐妹K歌的中间点分界后在剪辑速率的变化与恐怖片质感的过度后是人物弧光的完成与日式中二热血的大爆炸,以少女心反少女心,以残酷写美好;不应该说是山户结希的作者系统升华了文本,反而是这样的文本贴合了她的作者体系,太奇妙了(或许电影当中对于颜色光谱的运用在某种意义上也指向致幻剂) |
|
A / 其实一开始觉得很多剪辑都太技术化太小聪明了,比如大远景和特写的交织实在是很鸡肋。但是随着一波又一波WTF情节冲击,人物的情绪受剪辑的牵引走向彻底的述行化。城市继而成为了人的面庞,人的身体成为了与城市共融的跳动像素,人与人的际遇成为看似受限却释放出强大粒子碰撞能量的“黑洞”。可是无根的黑洞中难道就不能探索到浩瀚的宇宙吗? |
|
没有溺水小刀容易进去,但进去后出不来。坐着出租回家的路上,看着霓虹灯脑海里过着片段。影院也有一种皂角的味道 |
|
看得我智商都变低了,中途因为神剧情几度想把电视砸了,终究不是少女的我。 |
|
快速跳脱的剪辑风格、跳切躲避式的镜头视角。浅淡窥视着人物的各种细节、一颦一笑、神情波动,伴随着D大调的乐章,人物内心不断胶着、迷乱、甚至洋溢、喷放出来。视听语言极其尖锐,由此讲述一个近乎狗血的故事,看似无病呻吟,细看之下却无比真实、动人的。在压迫中软弱的内心无所适从、被动又克制的情绪艰难地释放,又不断向着主动的摆脱掌控,自主意识的醒悟,摇曳的思绪在情感交织的迷雾中徘徊。相片亦如回忆的剪影,难以言喻的感觉在一幕幕外放中如雨点般密集随之砸来。动作无休止地交缠着、话语无休止地倾泻着。在镜头下不断变幻的色彩中凝望着那一张张或稚嫩、或沧桑、或迷惘的面容,一时便深陷其中、难以形容... |
|
革命的な、あまりに革命的な。在镜头中炸裂开的,是少女化成了少女拥有的整个世界的实验台。现代性都市空间的代表团地褪去过往越境成最鲜烈的当下,大胆地与少女同行。四面八方吹出的“泡沫”,让人物的间距在实验台上优美地隔断、弹压与伸缩。山户导演迅疾地跟上了这一切。在晴海大桥的凝视下,不,应该说当猴莉将大桥拥入怀中时,面目一新的世界(豊洲)在接吻。 |
|
山户结希爱上了,没想到竟然能在这片里能看到日本社会中女性地位/少女(青少年)意识觉醒,差点错过这部电影(吸气。climax处的俩人晃悠晃悠,啥都可能还不懂的俩小朋友一边呼吸着夜晚的自由空气一边甩给对方自己崭新的意识感悟,像看着宇宙中两个星系的碰撞,这是多么美丽的事啊,而且一定会有新的美好的物质从中诞生。"如果可以靠自己的双脚站立,那我跟谁在一起都能幸福。我的脸、声音、双手都是我自己的。" "未来我更坚强时,就会更爱你,希望你能一直看着我。" 这两句话感觉才是全文主旨,可能很多人的意识还没到达这个阶段就变成了平庸的中年人吧。山户结希(๑•̀ㅂ•́)و✧ |
|
先为影院里一片来看小偶像却看到了吻戏的肥宅与基佬们的哀嚎与嘲讽声先怒给五星……………其实整体考量很稚嫩,但我觉得山户结希的东西不该被归于普通少女漫改;当我过度解读吧,中二傻气到了极限却逼迫我在临界点产生了很强烈的情绪;它逼迫我去直面那些,我很早以前就鄙弃的,不愿承认曾经有过的“期待被人说‘你就这样傻傻也挺好的’”,在乎着“纯洁与否”、“唯一”,将“涉世未深”与“可爱”挂勾的,专属东亚文化圈的“少女”语境的大抵还藏匿于潜意识中的认知;男性观众不可能看懂,大概很多女性观众也只能看到狗血满地;嘛说实话其实我觉得不懂日语都没法感受到这种情绪😂虽然要求有点高了。我在片尾曲中哭得浑身都在发抖。日网上有人评论“はじめておとぎ話みたいをみたあの日くらい泣いちゃってびっくりした。”。。ああ、あたしもね。 |
|
第一个吻戏时粉丝们还有点惊到,后来就释然了。毕竟每半分钟全场笑场一次,根本就没有难过的机会。这么中二狗血的故事,如果找真正的初中生来演,也许能出来一些不伦和残酷的美感,但找成年人来演,就像是在cosplay。这个故事唯一适合并且合法的表现形式,大概只能是深夜动画吧。猴莉这样的奇特少女,应该配得上更好的奇异故事。没有岩井俊二那样好的话,起码也应该是《少女邂逅》的程度吧。顺便,给小水打call。 |
|
走出电影院的我满脸???甚至还想骂人???一部典型的日式残酷青春片,女主蠢个屁啊玩弄3个男生于掌间这么喜欢喝可可明明就很聪明好吗?要不是马老师美颜长睫毛杀人我才不会浪费2h看 |
|
7/10。女性身体和思想的解放,独属于日本的电影。导演风格太突出了,故事狗屎有什么问题!最后两人的呐喊,是日本电影在哭泣。接吻形成的❤️,真可爱~ |
|
像一个乙女游戏 3条任务线最终选谁 虽然整个到后来就是郭敬明式的爱你爱我爱他爱她 但讲真剪辑是很有导演风格的 配乐铺太满 不过比没有强 演员不容易啊 要陪着导演发神经 |
|
4.5 如果让女导演来拍夜以继日。导演的影像自觉令人羡慕,与剧情(漫改类似galgame的情节展开)从头到尾高度匹配,相片,特写,高速剪辑伴以旋转,近未来感的东京湾夜景吊塔起重机,游戏视点机械扫视社区公寓(maybe 激进),前有过春天绑手机后有hot gimmick视频裸聊,裸聊之后视频通话以媒介为屏障的四人关系的戏太精彩了。要说花里胡哨吧,里面配乐基本上是欢乐颂跟致爱丽丝反复循环也能制造出电子迷幻感。作为女性观众,开年第一爽片。 |
|
城市,屏幕,与山户结希的少女跳接是一种在城市空间中跳跃的新浪潮,《热情花招》是如同polaroid之中的静帧或手机背后的情动与不确定性之关系:技术客体背后的不确定性和被监视性。在少年少女背后映射出的父母之阴影是他们永恒的原罪。山户结希通常在对话之中插入的城市空镜,一个隐含在场的角色的“reaction shot”,将人物包围其中。类似于上一部《溺水小刀》,《热情花招》仍旧是创伤—取消的结构,然而却并不在于galgame式的重复,而是在若干关系之中的不断滑动,所有的人物都是扁平的,存在于三次元世界之中的二次元“属性”构成了超真实而带有几分stereotype的东京城市交响曲,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东京的城市宣传片,一如影片开场,明显出现在地铁站的标语,“our Tokyo, our Japan” |
|
少女漫还可以这样改!创作者们早已开始做出改变,观众却依然原地踏步。 |
|
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对少女漫改大胆尝试新路数的89女导演,之前有大火的溺水小刀(主演两位好像今日刚官宣),但这部风格点更明显,镜头的掌控让我一下子想到一个最近看歌手常见的词,炫技。过于炫技。当对镜头语言的解读远远超过故事的时候,我觉得这不是一条正确的路,就像华晨宇的实验音乐。 |
|
拳被庵野秀明吊打,脚被新房昭之暴踢 |
|
陆陆续续竟然看了一星期,简直拿出了毕赣看《潜行者》的劲头看这片。评价两极化的分歧点,在于对文本自洽性的理解。如果没能进入这种高速的切换和运转之中,观影后理性思考的结论,是发现没有哪个角色处在正常的思维逻辑里。但山户结希更想做的是电影语言的试验,在这个层面上,她构筑起的又是一套坚实的视听系统:超大特写,奇特分镜,在《卡农》的旋律中做高速剪辑,无视常规语法地不断越轴跳切,用爆炸级的镜头数冲晕观众的头脑(以产生恋爱的感觉?)。很难真正陷入这样缺乏细节与铺垫的情感冲动之中,但女主角真是我见犹怜…… |
|
- 剪不断理还乱,由不均匀语速裹挟着蹒跚前进,于几乎全盘的抗拒中被局部的迷人语气所卷入,但由于对少女漫逻辑的反抗不彻底,暴风般的互诉心迹真爱降临时刻只让人感到围绕爱建立起的主体背后仍然是巨大的空洞。“可爱”在东亚异性恋语境中真是令人恶寒的形容词 |
|
如果是动画,也许五星。 |
|
果然这片担得起十年十佳。太喜歡 |
|
用最炫的剪辑讲最狗血的故事,承认叙事高效,但剧情实在是接受不能,看到最后我真的快要凌乱了,感叹小年轻们真会玩儿~ |
|
用少女漫反对少女漫,革新时代的青春物语。由快速剪辑织成的特写面孔抓住人物最具呼吸感的情动瞬间,在最顶峰之浪漫幻梦中也无时不刻蛰伏着男性凝视的深渊,静照和纪实影像先锋性地穿插在思绪,青春好像就是在这风格化的漫画隔间与爆炸的旋转跃动里陷入迷失、尝试和成长。山户结希解放的是传统漫画中妄想被男性赋予意义的空洞少女像,以女性直白的性幻想破除东亚社会“可爱い”施下的魔咒,女性在肯认自我意识后重新定义主体性,走出在糖衣炮弹裹挟下男性支配者的控制欲、占有欲和保护欲,确立主体的享乐诉求并沉沦在当下的“笨蛋”恋爱状态。 |
|
这部演员没有[溺水小刀]那么讨喜,作为漫改还算相当出色,有山户结希招牌式的情绪剪辑(静帧用得很妙,也有几个长镜头设计得很出色),以及用到了手机视频、黑白等不同材质,强调空间与人物的关系。不过演员不讨喜的基础上,剧作又搞得这么玛丽苏+霸总(虽然从女性电影的角度来说还是很强力的发言),辅线写得又这么蜻蜓点水……当然就看剪辑四星是妥妥的! |
|
做女生真难啊……丰州冬云Canal Court CODAN,一号楼山本理显,二号楼伊东丰雄。台词和节奏感搞得跟大林宣彦一样 |
|
作者完全本能而自由的创作啊,太轻盈了,多媒介间的轻松游移。充满活力和当下性的都市少女美学,为女性幻想正名,为女性对男性的“人设”式标签正名,为少女漫画正名,为爱上你我就能看到全世界的青春之爱正名,最后为少女对自己的理解和掌握正名。非常喜欢这些人物在都市中样子,在告白的一帧里如擦拭过一般人物和灯火的界限模糊了(里希特!哈哈哈哈哈)。另外,我没有看到过如此直白表现“性意味”的少女漫改作,不是梦幻性的恋,而是更加充满渴望的性张力,太棒了!(没有因为无法相见、尚未自由、但又对对方的身体无限渴望而忍不住视讯phone sex过的恋爱算什么青春少女恋爱啊! |
|
更新:什么现象学电影 要欣赏唯有逆龄 |
|
通常而言,一部电影的技术应当是为了故事而服务的,但本片全然跳脱出这个框架,不管有用无用,用大量花哨的摄影技术有意为之地喧宾夺主。叙事不是主要目的,炫技才是,利用你的题材来反驳你的主旨,大概可以被称为借力打力,十分精湛。这点与《苦路十四站》类似,都是借故事自身之躯来欲抑先扬。快速剪辑、霓虹美学以及各类摄影技巧。除却推、移、摇、拉等镜头,还有摇移结合、甩镜头、综合镜头、分屏与异色分屏等,天花乱坠,缭乱炫目。有一处仰拍镜头,借用顶部的多块切割玻璃制造出伪分屏,非常刻意,却又理所应当。配乐方面更是用变奏《卡农》、《致爱丽丝》还有热血的日漫式配乐提升观者的肾上腺素,配乐塞得很满,如此反复使用竟也不会让人觉得疲倦,反倒令人觉得是在迎接一集又一集为下一集铺垫的悬念。刻意的炫丽,花哨得令人心喜不已。 |
|
【C】在对话中通过剪辑而延伸出无数的视线,仿佛他们是恋爱世界的中心,但在过于泛滥的剪辑下,人物与城市之间的间隔被模糊,人物的情感和观众的交流一同变得支离破碎。用相当“蹩脚”的真人电影手法拍摄出这么一部少女漫作品,但就算用动画的载体去包容这个故事,也不一定就能摆脱那些本来就存在的问题啊.... |
|
5.9 剧情实在是太好笑了,能成功制造这么多槽点也是种本事,甚至连选角都不太对劲,看的那么开心就不给低分了。说到底,与其煞费苦心的在弱智少女漫剧情里施展绚丽的奇技淫巧,还不如真诚的用这些技巧去拍一部常规爱情片/青春片,更何况这些花哨的剪辑只在视觉上成立,听觉上完全就是无意义的重复,致爱丽丝的滥用的太可怕了。而且仔细想想,大部分设计都是mv的惯用技巧吧,所以这本质上还是部mv电影,这么一来就更可怕了。导演一直在尝试挽回这一切走向崩坏,是有想法的无疑,可是这样的成果毫无说服力,专注于少女漫改编不知是偷懒还是真喜欢。 |
|
小巧、清纯、可爱,像是午休时随意翻阅到的漫画杂志里那篇不起眼的少女漫,睡醒后又记不起来它在哪一页。继承了日本文化里自成一格的“少女文化”精巧——充满设计的春心萌动和低年龄意识的思考思维,也就令这个看似“狗血”的情节减免了不少来自成人视角的道德审视和情感“束缚”,也因此,女主被允许在曲折摇摆的各色男性凝视之间自由游弋,浮夸亦单纯的情绪也成为可能。值得一提的还有,电影里带入的都市空间像漫画格子里的被简单处理的几何线条,加重了狭小与局促的格局感,不断强调的特写和细小空间创造了一片小世界,观众可以在里面尽情做梦。 |
|
每场戏都在体验空间和身体的媾合状态,身体不是挤占空间的实物,在电影里两者都是“虚”像。至此电影瞬息万变像科幻片,不可知一瞬接着一瞬,女主角是外星人吗?名曲重奏的效果像“旅行者”号携带的“地球音乐”被外星人解析后的结果,是公共经验的私人化,熟悉经验的陌生化,它把过去和未来掏了个虫洞相连。 |
|
敏感 碎片 神经质 文艺青年,说的是少女自的我觉醒的过程,其实就是两句话——爱情让人坚强,爱情让人变笨。然后觉醒的绿茶,果然是女生中的赢家。 |
|
【4.5+】开场,以特写与相片构成的高速蒙太奇已为本片建立了非凡气质,此后全片在方法上都无比激进,不断奏响的钢琴曲成为心理的节奏。我们逐渐意识到故事的核心是一位被压迫者如何转变为主动姿态、和她于情感漩涡中的游移。76min时两个女孩视线的交汇,隐秘的情感彻底被释放。最后暴风骤雨般的组合蒙太奇里,仍是传统爱情片的语气,倾泄而出的却是截然不同的字眼。所以虽说是少女漫改,人物却背离纯情本质,反而滑向《夜以继日》那捉摸不透的一极,但她并非幽灵,或是“性”的使者。凝视着崛未央奈清纯的面孔,我们方才知晓被异化的缘由,并不意外的根源里生出别样的花:那是长久来自家庭、社会的无形暴力。绝对现代且反类型的奇葩之作。 |
|
太强了,我受到了震撼.jpg。竟然有人真的能把“自洽的荒唐感”这种我以为只能存在于文本中的东西用影像表达了出来,只能说ridiculous and amazing |
|
剧情台词都好做作。毫无演技的丑男丑女当主角就导致女的娇羞像智障,男的耍酷可榨油。 |
|
新日影看下来你永远不知道这些导演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讲故事,只能赞叹会玩、卧槽。这部电影郭敬明真该学习下,多么完美的漫改电影,中二气息爆表且在性元素的牵扯下又没飞太远。最让人惊叹的还是影像化表达的方式,甚至在色彩、音乐、城市与人的关系此类都是有导演自己的思考的。那些连珠炮的台词和中二的剧情真是让人一次次忍俊不禁,坚持让我看完的不是这个三男追一女的奇葩故事以及典型的漫画中二人设,是导演在影像上的想象力,一次次突破观众的情感,那些照片以及旧影像的穿插赋予电影独特的掉帧感还有各种快速的切换和分屏都让人觉得太炫目了,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辅助电影原本的特色消解电影原本粗劣的质感,最后给观众的感官是一场温柔且霓虹烂漫的中二甜梦,做到这一点真的是太厉害了。所以郭敬明应该反复看此片,反思自己如何把小时代二次油腻的 |
|
我裂开,被这技术层面的碾压级别表现与永远捉摸不定的剧情发展晃了一大下子,这位导演真是个炫技狂魔,整部电影就仿佛是同时开了“高速神言”和“多重影分身”两个技能般一直一直灌输出独特的魔力,最后还是要感谢两小时里时不时出现的笑点,才使我得以将其观赏完毕。 |
|
完美的角色设定,初是简单、有效的“受力物体”,而其他角色是“施力物体”,是“我们”的分身,“他们”代替“我们”去挖掘初,初越暧昧、越模糊,每一次冲突越粗暴、越直白,效果就越深入。一部完全对准初这一个角色的电影,她是绝对意义上的核心,最后又让初去反哺其他角色,反哺“我们”,太完整、太均衡了。 |
|
84/100 镜头设计令人惊叹,并时而会有打破常规的剪辑,时常保持运动,以及一些拍摄媒介形式上的自由度(最后那场吻戏也是手机摄影?)。人物及台词从一开始就毫不掩饰其“直白可笑”和老土之处,以便于也直接指出一些赤裸的、关于身体的话题。几个主要的场景选择挺有意思:以各种银色建筑体为主且时而阻隔了人物的城市公共空间,或者是月台的两边、校园窗口走廊的两边,因而人物都很少在同一片空地下走路交谈。而尾声中人物似乎从城市中冲了出去,东京的空间成了两人身体、回忆的外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