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关注大奖得主,色彩斑斓的女性史诗。姐妹之间咫尺相隔却永生错过的故事,就像读了一本马尔科斯写的南美奇情小说,画面感超好。PS我不介意所有男性沦为反面父权符号,我只是惋惜结尾收得太急... |
|
即便不是全部,不要说鼓励,更不要说帮助,多数男人这辈子也不太会理解一个女人为了自由且自信的做出“要”与“不要”的选择背后所付出我们几倍十几倍几十倍的泪水、痛苦、压力乃至整个人生与生命。
更可怕的是某些社会从上到下仍旧弥漫着父权、男权的腐烂气息,最可怕的是被这些压迫过的女人,反过来成了奴隶,成了刽子手,继续对其他女人的戕害。 |
|
片名很直白,女人在男人的世界里是invisible的,姊妹在彼此的生活里是invisible的。从家庭、身体、理想等诸多方面表现男权对女性的羞辱与轻视,在这种环境下两位姐妹只能靠着对各自咫尺天涯的“美好想象”踽踽前行。令人难过的是,你不知道人生还有多少的“一别便是永远”,也不知道还有多少落空而望不到头的期许,更不知道你凭着这样的期许还能坚持走多远。 |
|
【巴西】各方面让人想起了《我的天才女友》的气质,所以哪怕做成长篇电视剧也是说得过去的。时代中的生育之苦、对理想的抉择牺牲、家庭、贞洁、死亡...两个小时很长,但同样是姐妹的一生。历史不再只是如俯瞰过去的楼房开始逐渐密集,政经局势的变化,而关乎两个勇敢、历经磨难和坚守自我的女性在绝望中坚守希望,在希望中保持盼望的永不言弃。 |
|
#72nd Cannes# 一种关注大奖。7分片。一部横跨60多年的女性情节剧,影片对父权家庭和直男癌式大男子主义有着极为强烈的批判谴责,正是父亲和丈夫的从中作梗让两姐妹即便是在同一个城市也无缘见面,并且也是父权制度毁灭了尤莉迪斯的钢琴生涯和梦想。主题句为“家庭不是因为血缘而存在,而是因为爱”,有几场戏确实煽情,尤其公墓那场戏堪比《迦百农/何以为家》里面“我控诉我的父母”。无怪这是娜丁·拉巴基领衔的评审团(估计也就是她说了算吧……)的本届最爱。 |
|
完全没带任何期待看的,被惊艳了,这是金棕榈水平的电影,比《寄生虫》强一百个《小偷家族》,Nadine Labaki自己拍电影不怎么样,给奖倒是挺靠谱。原著底子非常好,20世纪中期里约热内卢社会的历史感压迫感,人物面临的困境和跌宕起伏的史诗级命运,给了电影非常好的意识形态基础。影片节奏非常好,场景和表演有舞台剧味,视听很有年代感,除了有点跳戏(长篇小说改编?的电影都有这问题,情节取舍影响故事连贯性)其他几乎完美。今年巴西电影太强了,两个北方导演(另一个是累西腓的小克雷伯)分别奉献一个前卫一个古典两部杰作。这个福塔莱萨电影人我要关注起来了。 |
|
发奖后补。色彩掌控力实在太强,几乎给人看王家卫的感觉,剧本剪辑水平一流,唯一的问题是结尾时间跨度太大稍显跳跃。两姐妹命运交织,在生命的各个节点遭遇男性并成为牺牲品。相比燃烧的女子肖像,这部其实更佳。 |
|
#百丽宫陆家嘴中心巴西展# 嗯没错是遮挡版,如果没有这魔幻丢人的操作观感会更好的吧,非常动人,双生的一对亲密姐妹,散落里约热内卢的一对金耳坠,背景音里热带雨林中鸟兽惊慌失措的声响成为很有特点的情绪表现方式,旁白书信遥寄,鱼沉雁杳,六十多载的想念,彼此都是对方的精神支柱,苦苦支撑生活对女人的苛责,饱尝身为女人的生理和心理折磨,似是完满实则樊笼,似是流离却无意中得到了另一种形态的家,鱼缸前造化弄人阴差阳错一幕是整部片释放情感节奏的起点,“如果那儿坐的是我的妹妹,我一定紧紧抓住她不会放手”泪目 |
|
今年最爱(之一)!稳稳当当的文学改编,情感上足够动人,最后有点点过火,反正哭就是了。 |
|
戛纳一种关注大奖。出片头前强烈暗示妹妹寻找消失的姐姐。结果正片是双线叙事平行剪辑,姐妹互相苦苦思念而苦不得见。140多分钟的片长使得前两小时节奏十分拖沓,结尾又决绝地跨越漫长岁月、残忍收场。感慨回味之余,仍觉冗长。毫无美感的直白粗暴性场面是男权阴影的体现。男性角色的负面刻板符号让女观众也想吐槽。“能否见面”和“钢琴梦”两条线索力度太弱,餐厅错过一场戏做作而刻意。三星半 |
|
同一乡愁语境下两段平行并置的时空,被剥夺身份、环境、意识、希望,直至放弃姓名,而所拥有的和所失去的终将交汇。足够细腻,但不够凝聚,情绪处在涣散至边界又不得不被叙事之力禁锢在属地的挣扎之中。在宏大的时间命题面前,个人情感反而显得无足轻重。 |
|
伟大的女性 |
|
没有介绍,这样没有先入为主的印象,(目前)也没有汁源不存在先睹为快,开始抱着闷片的心理准备柔情似水一把,原来是一部年代电影:50年代的里约热内卢两姊妹亲密无间,偶然的一次私奔造成了姐妹的离散,而这样的分离竟然成了永诀……其间在一个圣诞节,姐妹几乎隔门相见,两个孩子都一起玩了一会,其实妹妹似乎有了某种感应又好像不是,这样的失之交臂铸成了后来的渐行渐远,都在一个城市,妹妹以为姐姐幸福的生活在欧洲,姐姐听信谎言以为妹妹在维也纳实现音乐家的梦想(她还逢人就夸耀自己有一个弹钢琴的妹妹)失散多年,总以为某天会意外相见,结果妹妹等来的是姐姐死讯的误传,而姐姐也因为石沉大海的信笺而放弃了苦苦追寻,姐妹亲情就在電影开始和電影中的姐妹回闪里出现,两个人共同出现在一个时空,但是没有交集,真的看得人丝丝入扣而扼腕叹 |
|
情感上5星,技巧上4星。在影院完全哭崩了,外柔内刚的sisterhood - 多少女人就是被屌一锤一锤的砸进了家庭,母亲,妻子的棺材中。镜头非常南美,诡异又安静的美。把片子缩短到一个半小时会更好。 |
|
原来我2019年戛纳期间错过了这么完美的一部电影。 |
|
怀着一点点姐妹终将重逢的希望,然而结尾竟然直接进入老年,一看到老奶奶我就想哭,知道她们还是没见到面。本以为妹妹会逃离男权家庭追寻自己的钢琴梦,但却还是烧了钢琴,和这样的丈夫维持了67年的婚姻。姐妹的存在对彼此都是隐形的(而且是彼此的希望,总以为对方过得更好),女性的尊严、梦想、自我在这个父权社会更是隐形的。见到了策展人和主演之一,很认真的映后交流。 |
|
发展中国家女性教科书电影,别生娃,要有房。同为金砖国,道理都一样。姐夫尺寸还蛮好,奈何姐姐爱钢琴远胜过大鸟。 |
|
颁奖礼重映大奖片,虽技术上还有不少瑕疵,但的确值得一个一种关注大奖,迷离的里约热内卢,虽长但观影体验很舒服。细腻的女性视角,很难想象竟是男导演完成的。男权阴影下姐妹各自的人生,有点想起前些年的《野马》,一个在空间扩张一个在时间纵深。调度与构图细节巧思很多,稍遗憾是高潮与结尾都有些用力过猛。座位左边的老爷爷整场睡得甜,右边的老奶奶结束一直轻念“好美的电影”。@Cannes2019 Salle Debussy |
|
两个在分离后活在彼此想象中的四重成长,剧本扎实得让人盈眶。大家觉得难熬的前三分之一部分我觉恰恰异常精彩。关于男性负面的刻板印象其实也有偏颇,里面也有一些还不错的男性形象,只不过大家只会记得渣男,也或许不过是当时的信仰和社会环境造成的思维差异而已。另外,看的时候会觉得他想讲的东西有点多,姐妹情、女性意识崛起、心理疾病、非血缘关系、黑人歧视等等,但回过神想想都没有太多展开,所以这些所有,只是当时的社会组成元素。上世纪五十年代里约热内卢的女性生活状况是完全没看过的,另一种关注奖实至名归。 |
|
“Lucky him.” “God forbid getting used to this.” |
|
就是一个男权害死人的情节剧,一对亲姐妹被家里的男人从中作梗分开,剧作上故事向,视听上偶尔有一些闪光的地方,整体上还是偏向于情感,对于大部分普通影迷来说,观感上会很好,但创作上并不算多么优秀的电影。非常女性化的一个故事,女性被男权迫害这样的主题,拿到当下非常的正确了。 |
|
这处处浓绿和湿润的空气啊,温度和湿度都能溢出屏幕。对女性命运的呈现倒是没什么出乎意料的内容。 |
|
3.5。不少佳句,有《灿烂人生》相。和去年的许多电影都有千丝万缕的缘分:和《看不见的女人》共用了一首肖邦,和《爱尔兰人》共用了Sleeepwalk,和《西比勒》与《痛苦与荣耀》共享了创作体验和思维... |
|
小西天场 1.“妈妈永远只是爸爸的一个影子”2.做爱的底线,钢琴与沙发 3.尼古丁后紧接着的墓园 4.虚弱对谈里后景的平安夜彩灯 5.音乐学院面试前摘下的戒指,身着婚纱的姐妹自反 6.“还有你对我做的事,你们一起下地狱吧” 7.燃烧的红色礼服和钢琴,洗礼、复仇和精神失控,接近上帝的荒原狼 8.黄蓝两色窗户切割城市空间,形似装置艺术 9.首尾环合,惩罚、错位与当代寓言 近乎残忍,没有温度的扭曲性爱,男性生殖器的统治和不可更改的法律,唯一的希望来源于当代,回溯和痛苦的再次撕裂引向“细线”般的和解。 |
|
太早放弃了寻找彼此,爸爸妈妈可真是狠心啊!里约热内卢穷人跟富人就生活在两个完全隔绝的世界里,所以姐妹两个不得相见。 |
|
三星半。看完影片特想找出原著来读读,这样聚焦女性社会地位、个人情感羁绊的剧作,扎实、动人。但相较于文本的优异,影片前程的过缓推进,后呈的跳闪演绎都显得太粗砺。影像并没有解决冲突的巧合性,反倒是衰弱了与现实生活的接驳。影片最大的亮点源自《中央车站》女演员费尔兰德·蒙特纳哥的现身,那张面孔摆在那里,就极富说服力。 |
|
女人要是想掌握自己的人生,就不要太早结婚,这是真理———在男权的世界里,女人一旦结婚就真的invisible了,看得真窒息 |
|
四星半。“那一别即是永远”。情感太饱满了。另一种燃烧的形式,当熊熊燃烧的火焰在钢琴上升起的时候,燃尽了所有关于你的记忆,不仅埋葬了过去的你,也埋葬了我。也可以算是去年最好的女性视角电影之一,饱满的色彩、隐秘的情感,陶醉在一封封书信言语中。在里约热内卢这座城,我和你擦身而过,我们都是被时代遗弃的人,我们都是被牺牲的人,我们都是被欺骗的人。传统男权压迫下动荡年代的动人史诗,锐利、温和、细腻地几乎让人遗忘这个过度戏剧化剧本的种种弊端。当她与她对视的时侯,这些早已被抛在脑后。导演在空间时间上的推进非常扎实,文学改编很成功了,绝对是能进主竞赛的水平啊!“爱,会让我们在一起。” |
|
影片充斥着一份不由分说的暴力,未曾见光的信件,压迫的父权,折翼的维也纳梦想,新婚夜的沦陷,和从未发声的母亲。这与明媚的色调和荡漾着生命律动的里约土地形成了鲜明对比。电影娓娓诉说着两个女人并不明亮的一生,起承转合让人哀婉,而小酒馆里如童话一般的擦肩而过更是令人唏嘘。 - MoMA (12/14/2019) |
|
想起那不勒斯四部曲,经历千千万万Euridice和Guida这样静默无声的献祭者,才会出现一个洪水猛兽般、轰轰烈烈献祭的莉拉……无人引导无人鼓励的野蛮生长,看起来很狗血很让人讨厌的故事,就是女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权利是来之不易的,女性真的不要轻易浪费掉它。但太不轻易的话就浪费掉吧,短短一生,个体终究是个体…… |
|
去年在电影院错过了,虽说是剪辑版,但如果能够在大银幕看到Fernanda Montenegro,也是会泪流满面的。 |
|
看到拖沓、寻常又琐碎的前半段,一度担心是特拉佩罗《寂静》那种类型的家庭撕逼剧。完全想不到后来讲了一个超长跨度的女性史诗,扎实的叙事也妥善自如地处理了时间的转换。姐妹各自的人生遭遇,以及两人彼此之间深邃的感情,叫人唏嘘不已。男性角色坍缩为扁平刻板的压迫性符号,是为了烘托女性的不易,却也让电影失掉了通往更饱满的可能。除此之外,导演对这个故事的把控和执行都是相当稳健的。 |
|
在戛纳错过了这么好看的片……类似于婚内强奸的两段情欲戏,再被遮挡以后显得更加尴尬——呈现出的苦难都可以被强制抹去(vanish)。就像片中被父亲呵斥vanish的Guida和被丈夫叫嚣vanish的Euridice。映后提问环节,有观众问了我想问的类似问题,“现在巴西的父权主义压迫消失(vanish)了吗?”,答案当然是没有,不仅巴西没有,这里也没有,哪里都没有,被vanish的女性仍无处不在。 |
|
三星半。一部制作精良的话题电影,全片表现了女性的悲剧,但又和台湾的苦情剧颇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有吉达和妓女的对话我觉得写得有意思,“我妈是我爸的影子”“所以你就扔了孩子去跳舞?”电影里这位父亲几乎可以燃烧起你看任何情节剧对坏人的讨厌,但不得不说这位男演员演得很好,他在演当下的那个处境,而非一定要做什么,他圣诞节感谢女儿,感谢在妻子过世如常做事,这件事本身非常恐怖,但他的表演十分的真诚。电影借助于巴西本身的色彩环境,为悲剧注入了热情,然而尽管如此热情,一直到最后都没有给予希望。钢琴的元素除了谎言的设定外,实际作用(情绪音乐)还不如《后翼弃兵》的养母的钢琴音乐的用得好。该片摄影也是《从不、很少…》的摄影,我觉得她拍人物稳定中有一种真实的焦虑感,特别厉害,当然这部电影令人叫绝的是性爱、生子等等戏份。 |
|
看不见你的需求,看不见你的才华。看不见你的悲伤,看不见你的痛苦。只看见你的美貌,身体和子宫。有时候“我们必须先消失,才能被人发现。” |
|
7/10。这部痛斥男权的通俗剧给人视听上的绚丽体验,开头年轻的姐妹迷失于茂密而湿软的热带雨林,在暴雨来临前色彩斑斓的环境中大声呼喊彼此的名字,这一幕声效和色彩的高度饱和反映了女性情谊与封闭环境之间的冲突。社会对女性的监视系统无所不在:姐妹说私房话时母亲突然打开房门要求下楼陪父亲朋友,女性不许擅自离开,也缺乏产生秘密的私人空间,家庭的二次监视使女性之间彼此分隔,看不到对方被压抑的状态,无从交流,造成这场寻找之旅以姐姐离世后妹妹才得知消息告终,姐姐未寄到的信成为她的私人自白,她被希腊水手夺走爱的梦想,被父亲剥夺爱的权力,甚至被法律干预了独立性,给自己和孩子办护照去维也纳看望妹妹,被告知需要父亲的在场证明,而相夫教子的妹妹更不可能拥有自我,丈夫粗暴地想压在她梦想的钢琴上满足欲望,限制了她的身体和梦想。 |
|
命题作文味太冲了,每一分钟都写着我要拿奖。全篇写得最好的台词是“母亲是父亲的影子。” |
|
为爱私奔的时候姐姐才会出现,演奏钢琴的时候妹妹才会消失,母亲只是父亲的影子,妻子不过丈夫的工具。妹妹放火烧了梦想,思念的姐姐仍在希腊享受爱情。姐姐把爱情封进棺材,心中的妹妹远在奥地利实现梦想。她们像一对分开的耳环,在寻找的对方正是想象中的另一个自己,却在男人世界的洗手间错过相遇。 |
|
关于现代女性,抑或关于那些拥有自我意识的现代人寻找“另一个自我”的作品越来越多。不管评分是被踩到地的《都柏林动物》还是被捧上天的《我的天才女友》都在试图呈现这一事实:现代女性在奔赴“自我”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那个被现代性所塑造的“自我”并不是她们真正的自我,而是一种浪漫化的自我虚构。从历史性角度来看,能被听见却《看不见的女人》成了现代女性所要“回头”寻找的那层传统身份。它在女性背离传统价值观念之后——要么死于羞愧而被埋在故里,要么患上《神游症》流落他乡。女主角在统领起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历史里一路穿梭、叙述和寻找,这种支离破碎的生存状态最终分娩出了这位逐梦之人的新名字,而钢琴家的一生也成就了这部极具文学性的电影。在当今的全球化语境里,这种现代思潮下的身份困境难道还只是巴西人或者女人们的命运吗? |
|
能拿下大奖估计是因为里边对男权社会的直白控诉,电影本身还是不太行,电视剧质感太强烈 |
|
终于领略到有一种蒙太奇叫“技术处理”。有从未了解的五零年代的巴西,有男权社会的巴西样板,也算是巴西版的“双生花”。 |
|
没想到能看得这么火大,一个追求音乐一个追求真爱半路都因为吊癌腰斩,过着猪狗不如的为人妻为人母的日子,两姐妹的老公,父母,全都下地狱吧,千刀万剐,下油锅!美女就相依为命过日子好了,沾吊子比沾毒还恐怖,太惨了。 |
|
英字生肉,看得很痛苦。 |
|
8/10。两个主角刻画得很生动。从第一次Euridice弹琴的时候我就开始落泪(我这两天的泪腺是出了什么问题吗),后面真的是哭爆了……满篇都是对女性地位被压迫的沉默控诉(从大的婊子论、六亲不认,到小的不易察觉的言语暴力),却也不乏一个个强大并意识解放灵魂自由的女性(虽然她们一一被压迫,被其母亲、妻子、女儿身份所囚禁)。“隐形”(invisible)的不只是对于Guida来说以为远在他乡追求音乐梦想实则在家乡被迫相夫教子的E,或者对于E来说以为为爱远走其实被男人欺骗、返乡却被父亲抛弃、母亲无地位和胆量维护她、沦落街头、风流但是却要以自己的劳力为生的G……此“隐形”更指射那个时代的女性群像,被隐形且消音。最后E给父亲的那一记耳光,对父权的反抗,爽。结尾不喜欢。观影于柏林。05/10/2019 |
|
#资料馆留影#画风在明暗中摇晃,有一瞬间联想起基耶洛夫斯基的《两生花》,但这更像是真人真事。想不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巴西社会还那么等级森严,丑陋的“父权”“夫权””双重夹击之下,两位姊妹花的人生遭遇不可谓不坎坷多难。姐姐妹妹两条人生线相互平行直至最终交织,最难忘的是姐姐的遭遇,她被男人抛弃又被父亲撵出门去最终沦为妓女,自此却重新发现了自己的人生意义,“家不是血缘,而是爱。”这种说法与《小偷家族》不谋而合。映后听饰演妹妹的演员说巴西现在的父权夫权压迫还是很严重,而且这是一个普遍的世界性问题,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做点什么。 |
|
7.5 故事本身就十分动人,色彩的运用与技法十分扎实,对于女性的诠释具有力度,但部分情感是割裂不完整的,时空的变化也让叙述变得不连贯,情感的铺垫是不足够的。可仍然很难令人不落泪。 |
|
咫尺天涯 |
|
3.5 父权下平行结构的一对姐妹人生,各以为对方过着理想生活。结尾处理还不错 |
|
在触不可及的平行时空里各自以想象“成就”对方的生活,不无美化的回忆用以支撑现实的难熬,严苛的男权环境让姐妹间的情谊更显珍贵动人;摄影很棒。然而整体过于直白煽情,在铺陈其“弥足珍贵”的渲染、叙述及延展上,是较为欠缺的。 |
|
虽然讲的姐妹两的一生,其实是宏大的叙事,悲剧的诞生是该感叹造化弄人,还是女性天生被摆弄和压榨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