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常简洁高效的叙事脉络,仅是将各个段落的首尾拎了出来便足以交代清楚。尽管全片有大量的观影行为,却极少存在平等的观看关系,更接近于片中那一幕:投影在病房房顶的银幕笼罩着底下的观众。唯独在The Kid放映之时,才有了对内容的回馈,而非对宣传口号的回馈。在处理真实历史素材上同样奏效,近乎一致的打光与调色,让前景的人与后景放映的影像几乎突破了介质的边界而共处于同一空间;也正因如此后段才大胆让墨索里尼的角色消失,而将历史素材取而代之。甚至到了最尾,墨索里尼之死,不是流动的影像之死,而是凝固的雕像之死。 |
|
4.5在影片大部分时间里,墨索里尼几乎完全消失了,他隐藏在黑白的纪录片中,或者仅仅以雕像替代,但他又无所不在,在女人和儿子的呐喊与睡梦中,导演对墨索里尼这个意大利的幽灵的解析完爆那些工工整整的传记片,呈现出一种历史的荒诞感觉,在对集体无意识的批判中完成了对一个女人的重建 |
|
原生的摄影、冲击的配乐、伸张的大字幕、狂热的历史录像,给予这飞蛾扑火的故事以生猛力量。但在那思想混乱的年代,女主的观念过于纯粹,甚而是超脱于政治超脱于社会的,或许这刻意的不真实,便是老导演不经意间流露的悲天悯人。比较明显的处理是,她爱慕时,他是俊朗英雄;她抗争时,他只是个可笑符号 |
|
有時很精采,有時很沉悶的一部 ... 節奏稍怪的片子。 |
|
A-. 用极具戏剧张力的配乐、布光与剪辑将人物推向悬崖的边缘,于是整部电影都像走钢丝一般摇摇欲坠。在前半段种下癫狂的种子,而在后半段演变成“真相”对强权机器下集体疯狂的反抗。相比之下,所谓“真实”的历史影像反倒成为某种“虚构”叙事的组成部分:墨索里尼依靠煽动建立自己的王朝,而他从肉身退居至新闻、报纸与雕像,正是在昭示影像符号塑造意识的巨大权力和它在本质上的欺骗性。 |
|
与贝纳尔多·贝托鲁奇齐名的意大利当下著名导演马可·贝罗奇奥作品,故事性和娱乐性不算很强,但非常有特色。 |
|
感觉这女的其实也是个权力狂,典型的投机主义者。 |
|
多有意思啊,美式爆米花大片音量再大,配乐再轰隆隆,都不及这样一部意大利电影带给我身临其境的剧场感强——不仅仅是因为它用了恰如其分的歌剧做配乐,更是整部片恢弘的气场,那种把整个历史收入到一双眼睛里地自信,如同女主角的性格一样。实在不得不赞这位女演员,集美貌、尺度、演技于一身 |
|
即便只是野史,通过贝洛奇奥这么戏剧化的表现,也显得十分动人。 |
|
乌漆抹黑的电影…“ 这个女人一不小心上了魔鬼的床,下半辈子都是为了“讨个说法”而活着。她脆弱的爱情像一颗粘在权力“华服”上的苍蝇屎。” |
|
为爱痴狂,为权沦丧,技法和情感都很无敌,真是一个激情澎湃的导演啊,竟然是70岁的时候拍的作品,不可思议。 |
|
看时觉得女主相当眼熟,后发现是因为霍乱时期的爱情~~感觉人物塑造用力过猛,每个角色都相当极端~~ |
|
开局不好,影响了我的主观印象。场景间的跳转过于突兀。 |
|
从激情到背弃 你渐行渐远 从天堂到地狱 我堕入深渊 不假思索的尘土 将过往的一切埋掩 我抓破了指甲 也扒不出真相的谜团 偏执的我如同偏执的你一样 不过是方向恰好相反 在你发红的眼眸中和我一起沦陷的还有整个国度 忠贞与残忍 所谓尊严不过是你的狂热和我的卑贱... |
|
木有觉得有各位大侠说的这么NB的啊
还是各位说的另有含义? |
|
激情的配乐,精彩的表演。一部大部分时间处在亢奋状态的电影。佳作 |
|
你能接受一个不停接吻的墨索里尼么? |
|
“只要看到牧师我就想去洗手”/。。社会党人哈??两派在剧院争吵以及多种场合都钢琴伴奏,战争是tyrant的欺骗艺术/哈,政治为八卦服务/他们全是法西斯/ |
|
不是我的菜。在医院墙顶放电影那里好美。野史终归不会是电影里这般,我期待更深刻的墨索里尼 |
|
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一场永远等不到重力作用的抛物线运动。在大段的夜戏中,人物注视、交媾、争吵、穿行、痛哭、怒吼,究竟是永远的暗无天日还是在企盼黎明?权力的碾压之势不是吞噬而是腐蚀,所以达尔塞的炮火永不停息,她目标明确立场坚定,行状疯魔却心如止水。而墨索里尼的退场是他狂妄背后的惧怕,对他的剿杀无孔不入,他貌似权倾朝野,实则腹背受敌。09年戛纳真的是新世纪以来最强,没有之一。 |
|
电影史最富激情的导演之一。 |
|
*补標再看(疯人院一段明显🈶有印象),影片一多半时间是她在疯人院求🉐得公正对待的剧情,历史镜头与影片剧情交替画面,其实,故事只是不能展开说而已,我们看电影的都明白。DVD影碟收藏 |
|
野史,私人化的墨索里尼,对法西斯的侧面窥视。交响乐,穿插的黑白记录片,女主表演支撑的无望基调。反历史视角的表现力其实已足够,但我对这个不喜的源头在于剧本,以致塑造出的墨索里尼及女主其人。另外加星的一点在于,医院里墙上播映卓别林寻子遇仙记的引用太美妙了,在完全感情化的地方击中了我。 |
|
可怜的男人,可怜的女人和一个可怜的时代,这样的故事,一直在轮回 |
|
维基百科里就承认 伊达·达尔塞是他的第一任妻子。。。百度里就对她只字未提。。 忽然觉得 墨索里尼远比不上某人啊,某人可是结了不止一次婚啊 |
|
传说中的穷光蛋帝国主义。
配乐极牛逼! |
|
娴熟的手法驾驭难以电影化的情节 |
|
技术极好。尽管是史实,但前面过于怨妇戏,直到1小时20分钟开始讨论是否需要顺应时局暂时低头,才略有点内心戏,并且扩展到人与政治的关系这样比较有深意的内容,方才看出点味儿来。医生晚间和一群同事一边唱歌一边回精神病院,那场戏唱的好像是《弄臣》里的“轻点,轻点”。 |
|
前半部看的不认真,觉得这片挺偷懒的,所以历史大场面都用纪录片顶,儿子最后长得跟爹一样了 妈还是那个年轻的妈。。。原声不错 |
|
一个女人为爱痴狂的悲剧,这样的爱真的伟大吗?最后,自己被送进精神病院,儿子死在了精神病院,这样的抗争真的值得吗?当一个男人不再爱你,任何的努力都是徒劳。更何况他已经征服了一个国家,又怎会为了区区一个你而改变?女主角演得很好,很有张力,却也看得让人难受,太压抑。 (95) |
|
我看的版本的中文翻译老毛的语录读得遍数太多了。墨索里尼崇拜的Blanqui原话是"Qui a du fer, a du pain" He who has iron, has bread (手里有铁家伙的兄弟才有面包吃)。虽然武器暴力里面产生生存竞争优势这个道理在人类社会早就存在,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如此措词确实是这个湖南人原创的。 |
|
没有预期中好,花哨空洞,难怪在各大电影节上无所作为。 |
|
她没有向他举右手过头顶,但是她比谁都爱他。她将爱负于肩上,和所有人(包括自己的爱人)为敌,孤军奋战,至死不休。 |
|
配乐煽动性非常强 |
|
真實歷史片段與電影劇情的結合,加上厚重的歷史背景的影片,要有新角度的呈現,要帶出新鮮感實屬不容易。起碼對我而言,我看不到甚麼有新意的地方。男主角演繹年輕時期的墨索里尼力度過猛,非得瞪著三白眼顯現自己的野心,略為做作。 |
|
一出痴情女和负心汉的杯具故事!独裁者墨索里尼这混蛋原来是靠情人卖家产作发家一大基础的…只是一个愿挨,一个愿打最后愿挨的变成怨妇弃妇… |
|
网上一片叫好之声~不过个人认为美感不错,定调挺高,但真诚不足,还是有点用力过猛~从头到尾这个高调的激情让不在时代气氛中的观众入戏有一定难度~ |
|
看完之后心情还是有些抑郁的,我早就说过男人的狠心绝对在于女人之上。女人对感情的沦陷点永远低于男人。
所以男人不要再说什么责任重,压力大,该你们的就好好扛着吧! |
|
70岁的老导演。还是那么先锋。也行经历过五月运动的人都这么先锋? |
|
墨索里尼借人家的钱也不还啦?女人啊,你的名字叫做“奉献”! |
|
totally understand her love and pain!!! |
|
某种意义上的逃出疯人院,宗教如果只是一味地让人牺牲并无视人的真正需求,那么它的带来的结果只会反噬,而逐渐沦为背景的法西斯主义实际上还是整个悲剧的最重要原因,它内在的自反其实恰恰说明了它的非正义性,它的结局自然也注定是失败的。 |
|
除了編劇,演員和配樂很棒~ |
|
全班观看几近黑屏的荧幕中投放出女士狂野的呻吟声…… |
|
最悲情的莫過于無人認同中的冥頑堅持... |
|
征服一个女人,征服一个国家,最后,却被历史征服 |
|
暫時為我電影節的最佳電影,尤配樂與紀錄片剪接為電影生色不少。 |
|
墨索里尼的翻白眼好恐怖。 |
|
20100404 @ HK City Hall : 女主角被精神醫生審問一幕演技入木三分 (3.5) |
|
monster~~~~that boy is a mons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