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1月戈达尔√] 这部电影最有趣的大概是声画关系,全片大部分时间声画叠用,而且声音的时态其实很微妙——很多时候听上去是内心活动,其实是回忆(这一点很像[小城之春]!)。不过在和视觉上就比较保守了,不再那么肆无忌惮地破坏电影语言(拍照和追车那两段拍得极好)。情节上有好几个叙事停滞的大段落,大段政治宣言式的独白或者辩论(不过拍得是真好看,室内调度相当精彩)。讨论的问题是法国彼时最尖锐且最伤痛的阿尔及利亚问题,影片被禁映也成为宣告了法国电影新浪潮终结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
|
A real man's film |
|
他不说自己爱她,却输给朋友50美元 |
|
#重看#2006年初看;因为她,他找到了与自身恐惧搏斗的勇气;孤独感呈现在声画分离中,那些心不在焉的旁白脱离目前的、现实的、进行的事件画面,发展绵延成具有一定事件长度的心理活动;两次途经萊曼湖在时空形式上造成分隔,和心理转变相呼应;安娜·卡里娜一颦一笑都如此动人! |
|
播着海顿的音乐,在房间里面躲迷藏一样跳来跳去,再找一个摄影师来拍你,这个以后可以借鉴 |
|
对酷刑的描摹和Pickpocket当中对扒窃的描摹异曲同工,不过最终没有revelation。戈达尔算是把快pan玩到极致了。另,这片警句好多。 |
|
初看只觉得是用上一部的拍法讲一个间谍的情感故事,看到片末男主角一番强有力的价值输出时一下子震撼到我,不仅是立场的契合,还有绝伦的调度和极其有趣的视觉语言。“如果你不做任何事,你也会因此下地狱“、”还有比不被征服更重要的事情“,那时的法国面临阿尔及利亚战争,当下战争的影子也若隐若现,希望主角的悲剧不要成为我们的悲剧。 |
|
十年前我说戈达尔的小兵很难看懂,只给二分,十年后我推翻了自己的看法,给五点好评。我体会到戈达尔电影的激情、诗意与残酷。这种感觉是很奇特的,似乎戈达尔的电影囊括了人生,无聊、新奇、偶遇,容不得太多的思考,马上诉诸行动。 |
|
筋疲力尽兄弟篇。Michel是爱行动不爱思考的哥哥,Bruno是爱思考不爱行动的弟弟。(把最后那五分钟说教去掉就完美了) |
|
应该是最接近《精疲力竭》精神上的续作,同样充满了黑色电影的气质。摄影就是现实,而电影是每秒24次的真实。世界上有比理想更重要的事,我希望知道确切的答案。如果不假装迷失的话,就会真的迷失了。我们将用死亡去寻找一颗新星。 |
|
戈达尔的电影是有“阶级性”的。不得不对艺术史有一定常识,还得对时政保持关心。对话场面不用过肩镜头也不正反打,直接横摇。最低限度的减少剪辑。《精疲力尽》的续篇。与前者开辟了新的Film noir不同,此片根本不知该放入哪种类别是好。“电影是一秒24格的真理”从此而来。 |
|
“Tell lies.” 不论技术问题与否,所有言语的声音完全被闷在第一人称的水平面下,环境甚至“国家”都因此被抹去了,一切政治话语也必然走向了虚无的自说自话。 |
|
戈达尔总是在左翼的幌子下导向存在主义 |
|
Malraux ou Sartre? 40年后Michel Subor在Beau Travail中续演Bruno Forestier / 2022.08.07 二刷 除了警句吞吐量过于庞大,其他的完全是享受。 |
|
电影是每秒24次的真实,戈达尔的谍战电影却是不带人间烟火气的虚无。男主就像忧郁多情的诗人,无论酷刑还是暗杀都执行得漫不经心。絮絮叨叨的旁白贯穿始终,传达着戈达尔对国家阴谋论和阿尔及利亚战争的厌恶情绪。 |
|
男主的朋友对他说,我赌你只要五分钟就爱上她(安娜卡里娜)。男主不信,问赌多少?对方不知。男主开价五十美元,对方竟然应赌?!之所以吃惊,是因为与赌马或赌球不同,爱上与否纯粹单方主观感受,无法客观验证,即使心里爱了嘴上非说没有你也没辙只能输钱。可结果偏偏是对方压根没提赌事,男主便主动跑回去把身上的钱都给了他……法国人最擅长用各种奇思妙想去表达“爱”。 |
|
戈达尔的电影对我而言总是十分“好看”的,这部也不例外——片中人总在无目的地行动、思考,你可以选择边接收眼前影像,边进行属于自己的思考,或随时选择投入其中。这是种很理想的电影。 |
|
一部“当时”的电影——身处阿尔及利亚战争、以当时的政治立场添补《精疲力尽》只关乎“自我”的空洞;绝对货币——“瑞士”、滑行、镜头语言的“重复与变奏”、看与被看……当然还有爱情。不断模糊现实与虚拟的边界,一段对迷失的找回与再度迷失…… |
|
一些“关键”戏份非常随意化的处理明显受罗西里尼影响 |
|
剥离了环境音就是剥离了外部世界,只有那些重要的声音才会被捕捉,人的话语,鸟鸣,犬吠,偶尔闯入的自行车闹铃……
而更美妙的是,钢琴声成为了旁白的一部分,心声的一种,和他的情诗一般的呢喃奏成了交响。
自称是间谍记者,然而每每按下快门对准的都是街头的情侣,或是她。
镜头和录音设备都要对准那些真正重要的事物啊! |
|
如果我不假装迷失的话,我就会迷失了。我想人人都有理想,但人人都在失去一些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敢肯定上帝没有理想。有一句非常非常美的名言,我想是列宁的,“未来的美学是伦理学”。这句话很美,也很感人,它调和了左翼和右翼。左翼和右翼各自的观点又是怎样?今天的革命是为了什么?右派获胜,然后实施左派政策。反过来也一样。无论输赢,我都要独自搏斗,在三十年代,年轻人发起了一场革命,比如,马罗克斯,德里厄·拉·罗歇尔,阿拉贡,而我们什么都没有,他们发起了西班牙内战,我们没有战争,除了我们自己,自己的面孔,自己的声音,我们一无所有。 |
|
4.5。当知道这部电影紧接着《精疲力尽》之后,对美国类型片的贴近和效仿,亡命鸳鸯和阴谋论的设置,黑白摄影,这些都有了解释。个人很喜欢,也再次证明戈达尔对影像控制的活力需要观众对电影/影像有一定的宽容度才能去理解和欣赏。以及其中戈达尔对时局和不同意识形态冲突的见解,现在看来仍然很犀利。“革命”一词从内容到风格贯穿一体。 |
|
魔术:我忽然看见过去的我如何对现在的我怀有敌意。时间线前后移动的奇妙,incredible and speechless.《或许并不》《和理想对面》《自闭着看就沮丧又虚无,只觉得奢侈,是未来式的。法国人恼人的性格在电影里一览无遗,“美学”果然只能诚实地表态、一点余地都没有吗?被现实限制久了,就不想说话只想嘟囔、呻吟,写诗》hurt, hurt, hurt, 诚挚。看见,明白,信念… fighter |
|
戈达尔的政治立场基本明确: 他捍卫思想,而不是领土。理想意味失去,应该是受当时时政影响,对战争双方(包括本国),左和右都有指涉且陷入“假装迷茫”状态。“上帝没有理想”是种无奈的吁声:因为上帝不会经历人间的这些尔虞我诈、背叛和折磨,也就不会承受失去(包括所爱之人)。理想意味满富激情,然而终将失望。
此片戈达尔还是遵循了因果律,给(间谍)女主一条死路,而不像《筋疲力尽》跳脱出了某种必然——有种我就甘愿(为了心爱之人)死了怎么着——的洒脱。《小兵》里,女主其实出卖了Bruno,而当Bruno被抓时他也知道了真相。戈达尔迷人的地方就是,他总让拥有这层(背叛)关系(《筋疲力尽》里也是)的双方——尤其是男方,欣然接受(哪怕一死)。
只是战争阴影下的个体,别说守住爱人性命,连行动自由的权利都没有。 |
|
实际于1960年拍摄,是戈达尔导演的第二部长片,第一次和安娜·卡里娜合作。可能是最早涉及这一敏感局势的电影,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次年才解禁上映。后期配音,有一些场景没有背景噪声。很多快速摇镜换场,或者用镜头近处有路人快速走过完成换场,
掉书袋式大量引经据典,台词中提到许多法国近当代诗人、作家、社会名人,对各种音乐家风格的评点,还有引用列宁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书籍。甚至有一大段“停滞的时间”,直接让男主代导演宣言政治观点。 |
|
早八點的巴赫,晚八點的莫扎特,午夜的貝多芬,現在聽海頓剛剛好。男人不臥軌,女人不割腕。生活站在女性的一邊,死亡偏愛男性。這些在菸與鏡子的姿態裡成立。 |
|
呵呵,给安娜的情书,秃瓢整一恋爱脑 |
|
非常讨厌他的摇、切和摇切,以及女人。 |
|
@Gene Siskel Center. Signature panning shots, long takes, handheld vérité, voiceovers, meta-commentary. Really don't mind the political overtone - Sohar is an effectively ambiguous character...think Apocalypse Now. 安娜的侧脸:正如刘同学说的,照人像照好是需要有爱的。 |
|
画外音、音响与音乐的辩证关系、跳接…… |
|
I'm too old to play an active role. It's time to think things over. ——第一句旁白说的就是我了。这部的摄影尤其好。每次在觉得戈达尔sexist的边缘(那个男主说女人都喜欢小朋友玩的简单的游戏,甚至还用简笔画调戏了女主一下(这点怎么这么洪常秀……遇到金敏喜之前的)的时候,我真的是翻个大白眼!),都被蔫蔫的害羞、尊重与爱又给拉回来…… |
|
政治与爱情是戈达尔电影里不可或缺的主题,前一秒还在激情演讲要警惕民族主义,下一秒就耽溺于卡里娜的眸子里,当然这一切都是在诠释电影这门一秒24帧真理的艺术,不管是跳接还是横甩,都是他的方式。 |
|
3.5.戈达尔的谍战片,完全是自己的感觉,给人的感觉仍然是自我迷醉。 |
|
Photography shows the truth. Cinema shows the truth at a rate of 24 times a second. (But I am such a fool unable to discover the truth.) / Did I feel happy because I was free, or free because I was happy? / I don't agree with nationalism. We should defend ideas, not borders. |
|
6.5/10。①阿尔及利亚战争时期:极右组织的男主受组织委托去刺杀阿拉伯左派领袖A,中途与极左组织的女主偶遇并相爱,这让两人原本就不稳定的政治立场更加摇摆不定,这最终导致了造化弄人的悲剧(女主被杀死,男主杀死了A但却只感觉虚无)。②躁动而疏离的氛围(正如同影片男女主的生活)的营造:大量快摇和手持、男主的《小城之春》式的回忆型旁白、高水平的黑白摄影(有时悬疑诡秘【黑色电影式摄影】,有时疏离)等。③作为角色导向的电影,很多情节都属于展示政治宣言(远)大于展示角色状态(或者说为了展示政治宣言而导致展示角色状态的影像极其冗余),所以观感挺无趣。④音响处理地太潦草(据说是没钱)。 |
|
#CC#日語字幕,我試驗了一下让「詞語」配合影像理解,还蛮有趣的。高達拍摄《小兵》时,《精疲力尽》还未公映,时值阿尔及利亚战争时期的法国,他故意“以我自己的方式说出所信仰的真理”,故成禁片。
男主表演蛮像一只野兔,他一直都从敞篷车里跳出来,趁着夜色来转场,跳至另一场所里。他对话前喜欢先点燃一根烟(13:12甩烟的姿势还蛮帅),二十分钟左右他与女主在莫扎特环绕的房间里用相机跳跃玩抓拍游戏。“如果说照片是真理,那么电影就是每秒二十四格的真理。”这句高達的名言就在此間蹦出来的。
回到「詞語」:拷問(因为有酷刑场景被政府否决现实里也如法炮制)、写真(像不像暗示曝光官方所不耻之事?)、仲間(男主的角色,间谍)、愚力(男主机敏如野兔也被抓到、国家之争又如何?)、駅(叙事多由交通工具展开)。 |
|
面对理想的坚持,面对爱情的忠贞,面对人性的善良,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适者生存。死亡是永恒,活着的人最痛苦,而人性的纠结也在于此。 |
|
martyrdom with film noir style |
|
真不喜欢这种充满呓语,自言自语好像导演拍给自己看的片子。相比之下,差不多同一时期拍的《随心所欲》就好看一点。对我来说,这片除了美美的安娜卡里娜之外真的一无是处哈哈哈。 |
|
你问我答,定格成刑。精疲力尽,牺牲成卒。 |
|
Ciné-club Jean Douchet (已录)后MK2 Bibliothèque重看21:45場《在外國》|20121214资料馆35mm重看 |
|
说是最贴近他当时自己的片子,也不为过。她瘦削的肩膀,调皮的眼神,神秘的微笑。他拍她的每个镜头都充满了爱意,每一句对白,不管是关于爱情,抑关于政治,也似由心而生。根本就不切了,他干脆把镜头左右摇。卡里娜时期。 |
|
《小兵》是戈达尔的第二部电影,但它直到制作完成三年后才上映,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戈达尔的政治观点在不断变化,而且他在事业之初还没有公开他的政治倾向。所以,虽然这部电影是以政治为背景的,但几乎可以明显看出它并没有真正的政治方向,就好像戈达尔正在把他的不确定性转移到人物和整个电影中,这也是戈达尔不太冒险的正式实验之一。线性叙事结构为影片创造了很好的节奏,并且通过主角的旁白叙述讲述,并探讨了恐怖主义、政治、理想、战争、爱情和死亡等主题。最重要的是能让你五分钟爱上安娜·卡里娜。 |
|
当戈达尔的“跳切”放慢脚步,叙事的轮廓便如影随形、如是呈现,那些炫目的技巧便沉入到具体的情境中,少了炫魅,多了“沉浸”,却也少了参与快感与心理性“抗拒”表现出观影疲乏感。
小兵是重要而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其可能改变历史某个片段的可能(如同萨拉热窝事件);不重要的,是其生死只是“宏大叙事”中的一环,永远有第二、第三、第四……方案备选。
故事在时间轴上“完整了”,每一帧的独立、可能性就消融、拆解了;而太过静止、独立的镜头,又割裂了想象的延展性与无法“完形”的可能。如此,在视与听的调动下,能不用心乎?
|
|
非常喜欢,战时题材很有趣,文本上乘,迷茫又无聊,不停地错过杀人时机最后也错过了和女主的团圆。把tracking shot和不正反打用panning室内场控发挥到极致,作为观众也醉心于影像的流动。男女主有种奇怪的木讷,看完我才知道女主居然是安娜卡丽娜,完全没有My life to live里那种charming的不凡的character。化学反应不对,但画面还是美。在torture scene非常走神因为觉得无聊。"clear out a path with a dagger;旁白叙事时空微妙,正巧前段时间读的《尘埃落定》里也讨论过,主人公看似是inner voice其实又是杀人回忆。虽然男主调侃着revolution activists但电影本身也是说教意味十足。 |
|
看了其他人的短评才知道原来这部60年就拍完了,因为一些zz原因,1963年才公映。作为精疲力尽的续篇,导演zz上不妥协,把电影当做zz宣言手段,对女人爱又不信任的主题继续延续!戈大爷的电影拿掉对话,仅凭镜头和配乐也是极好的,非常有街头摄影的感觉,令人目眩神迷。可戈大爷偏偏又那么多话要说,好好的一个导演偏偏特别喜欢言语输出,所以戈大爷的电影一遍是看不懂的,或者说至少得遍看遍做笔记,还得复习一下,才能更好的理解!男主以回忆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男主夹在两派之间,未尝不是戈大爷的切身感受,可以说为他和特吕弗新浪潮分道扬镳埋下了伏笔!也暗示了他与安娜卡列娜之间的关系,不屑深爱教导质疑厌恶,没想到女主那么爱他,现实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安娜头顶蓬蓬一些更好看,贴头皮的造型不是太好看!他的镜头曾深爱着她! |
|
很久以前看过的一部戈达尔的片子,印象已经不深了,隐约记得关于阿尔及利亚革命失败和巴黎逃亡之类的,老戈的片子总是这样浓重的左派,最纯正的新浪潮,知识分子位置狂热,让文青有可以装逼的符号。 |
|
8.0/“间离效果”依然很到位,不仅是音、画的分离,处于不稳定状态的摇镜切换,离间于电影酷刑情节的漠然男主,没完没了的自说自话把卡里娜也给整无语了。最后想说:导演你才是个两面派吧,既给维罗妮卡狗撸又给布鲁诺电疗~ |
|
本片是戈达尔在《精疲力尽》后的作品,因为内容敏感,涉及到60年代法国在阿尔及利亚扶植政权的活动,一度被禁。影片中的布鲁诺明显有戈达尔自己的影子,导演要通过这个在政治理想上摇摆的小人物来讽刺所谓的政治两面性,这其实取决于人们所需要的不同态度而已,也是戈达尔自己的政治立场。 |
|
描述过渡时期的政治斗争所导致的意义缺失与道德困境,作为对阿尔及利亚战争的直接回应;毫不避讳的酷刑记录、模棱两可的政治立场;全片对白都以画外音的方式进行,将悖谬与冲突内在化。“La photographie, c'est la vérité et le cinéma, c'est vingt-quatre fois la vérité par seconde”在一个极强的政治语境中被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