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喜和悲的混合,是一只怪物闯入了苦苦经营的派对。玛伦阿德洞见了这点,并清晰简明地拍出了绝无仅有的[托尼·厄德曼]。当表演遇见了务实主义,真的变得假模假式起来,假的却显得那么真切。此起彼伏的尴尬之中,生命的喜悦、荒诞以及背后无尽的苦涩、孤独和无从实现的愿望被照得通亮。 |
|
基本跟导演之前的作品差不多,靠耍嘴皮子逗贫推进剧情。无论怎么在剧情上找亮点,都只是电视电影的水平。让我比较欣慰的是用大篇幅介绍了企业界女性的工作生活方式,并且还算合理,要知道电影界搞创作的一般不太熟悉企业界的工作方式。 |
|
如果这个电影最后拿金棕榈,也是心安理得的结果。 |
|
全程处处尴尬,穿也尴尬,脱也尴尬;职场事事无聊,忙也无聊,闲也无聊。 |
|
场刊史上最高3.8分,只能说文化隔膜太大,只要老头一说话观众就发笑,而我以及问了一圈中国记者都是一脸懵逼,很难get到点。非常生活化的电影,古怪滑稽的父女关系,片长近3小时。女主闺蜜抱怨:跟中国客户们吃饭,一上来就被灌晕,然后听他们唠了五小时中文,最终居然成功签下一笔单子! |
|
可看度很高,很娱乐很趣味性的电影。大量的喜剧元素让观众可以非常享受这个故事,而内里则是父女的亲情,也会感动很多人。在一些细节的关注,女性在职场的困境,都很细腻准确。父女两人的表演也很出色。小惊喜。 |
|
大毛怪很暖心,但剧本里充满了无法忽视的鱼钩和新精英主义不讨喜的一面——力图表彰自身的感性和对缺点的正视,用博眼球的天体party方式来表现发泄,但自始至终都没看见多少在表演中自发出现的同理心,完全是和好莱坞标准同质的做作。 |
|
过誉了 看完daniel blake再看这就觉得这些中产阶级的危机和焦虑都算什么...真不需要三个小时去摸索个答案 |
|
你幸福吗?你过上想要的生活了吗?新年将至,央视记者走上布加勒斯特街头,就这一系列问题进行随机采访,此时一只保加利亚黑鸟拎着起士擦子气喘吁吁地走来,转眼又消失在人海,地上多出一副假牙。
|
|
场刊评分虚高,胜在没有刻意制造戏剧冲突。父女间的千言万语,在什么都没说中说出来了。——最后父亲披着厚厚绒毛慢慢穿过公园,突然想到了朱自清的“背影”... |
|
人文主义生活方式对实用主义生活方式的一场偷袭,或者“胳肢”?她极力逃避被肤浅的“幸福”“快乐”套牢的生活,但荒唐的尴尬癌大爆发过后她竟也不可避免地思考起所谓的“人生”,结果啊,人生很让人失望,那些陈词滥调就是人生。但生活却因这假大空的思考有了一丝莫名的温度。 |
|
太能理解這個片子在國內遭遇的差評了……一般不太接觸德國的人大概根本get不到笑點吧,如此如假包換的德味,讓我想起很多很多人,連對尷尬和溫情的處理方式都是這樣生硬和直接地來。 |
|
没错,是亲女儿,绝对的 |
|
亲情和时间可以消除隔阂,一件件诙谐幽默的生活趣事让这对父女的价值观逐渐互相认同,看到最后感触良多。 |
|
比较慢热,开头觉得要烂,没想到越往后越见导演功力。本以为这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家庭剧是亚洲人绝活,没想到欧洲人玩起来更增添了一种神经质的风趣。种种细到让人觉得根本不会有人写进剧本的生活尴尬细节娓娓道来。唯独结尾的对话觉得多余,如果停留在长毛怪那里多好。 |
|
不满意。全片充斥着自私的人文关怀和刻奇式自我感动,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身上讨论,谁需要被救赎以及如何救赎都是非常先入为主且片面的。片中父女的互动揭示着无比冷酷的事实和无法逾越的误解。殊途同归只是理想,归根结底人都是孤独存在着的灵魂。 |
|
以为这又是一部【美国甜心】,结果在最后一秒,叙事线收尾了。 |
|
3 不是我的那盘菜,既没被感动到也没觉得太好笑,也许我就是这位丢掉了幽默感生活意义的女儿,需要一个戴上牙套假发披上兽毛的父亲角色来安慰。德国人真是对nudist不要太痴迷。 |
|
两个半小时,无聊到爆炸!!!给裸体Party和黑屌怪加一星吧。 |
|
表面上看似是逗比老爹搅乱水逆进行时的严肃无趣女儿的生活,但一句“不要丢了幽默感”恰恰把主题点了出来:这是一场温情老爹拯救卢瑟女儿的感人故事,而且还有点小dirty。裸体爬梯部分真的是全场笑翻了,唱歌部分两次掌声,结束更是迄今为止主竞赛最长掌声,看完字幕又一次掌声。女主?男主? |
|
只有反复观看才能有所发现的美妙作品。 |
|
海报好好看,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句:你幸福吗? |
|
今年在影院里看过尺度最大的新片,尴尬古怪爆笑的全裸聚会让观影气氛达到最高潮。随幽默假扮片名的颠父进入女儿的职场私生活,揭开现代人的伪装,在唱歌拥抱片尾寻找远离社会的童年旧情,也有老牌强国拓张发展中国家牺牲自我的复杂情绪,女人的心中都有个大毛怪,父女年度最佳组合表演。台北金马影展。法国文化中心重看现场没那么爆棚但依然打五星。 |
|
欧洲文艺片的标配,女导演的登封之路,没有期待中好看。仔细看,其实是某一种骨子里性冷淡的女权电影,某一种隐藏人性的反亲情的亲情电影,某一种阶级意味极浓的阶级电影,整体太冗长刻板,拉里拉杂,人物不够丰满,尤其父亲这个角色。不过,开头和结尾还不错,这一点喜欢,很受用。 |
|
轻松有趣 |
|
如果欧洲中产阶级的疗愈要用一个无时无刻都在散发着无聊气质的故事来完成那也真是可悲,工作忙忽略家人、和第三世界野蛮人打交道、压力大得性冷淡了,150分钟就说了些不疼不痒的事,最后唱首歌脱光衣服丢掉束缚放开自我,人生意义就圆满了,如此尴尬的人生和身份探讨还是直接交给上帝吧 |
|
场刊最高太过誉,Frantz我觉得都比这个好,但是也有五星时刻,职场戏很真实,裸体派对很搞笑。同样讲的是“子女不是人”的故事,让我想到李安的《推手》,父亲对“泯灭人性”的子女的救赎。 |
|
3.5,但老實說我沒get到點。為什麼拿坎城場刊最高分? 是被裸體趴打中了笑穴嗎(誤) 輕喜劇元素,後半也有幾場不錯的戲,例如女兒被迫獻唱開始釋放,神(經)派對,毛怪的擁抱。可是整體沒給我什麼深刻的感受。且女主工作部分描寫的羅馬尼亞,我還以為會有再深入的討論,卻這樣帶過了? |
|
戛纳场刊高分名副其实。最令人动容的一点在于,父亲以“托尼·厄德曼”的形象近似荒谬和无厘头地介入到女儿生活中,用着或是让人不解或是让人哭笑不得的方式,倔强挡在女儿身前为她抵抗这个世界形形色色的荒诞和不真诚,帮女儿多争取一丝的自我。最后需要陪伴的父亲和期盼重生的女儿完成了对彼此的治愈 |
|
在女主身上看到自己,压力大睡过头错过重要会议和爸爸发脾气,送走爸爸后又内疚的哭泣。钢琴伴奏清唱the greatest love那会儿我真的是一边笑一边哭,裸体派对那整个电影院都笑翻了,但和长毛怪爸爸的拥抱又是让人泪如雨下。明明是喜剧来的,却戳到那么多泪点。人生忠告:别丢了幽默感 |
|
很轻松的剧 |
|
全程体现尴尬美学的喜剧,有些冷到哑口无言,有些让人忍俊不禁。不长不短的手持镜、环境音、无画外配乐、自然的表演营造出了足够的写实感,转场几无定位镜头,模糊了时空(想及布列松),最终效果就是荒诞古怪与普世寓言间的张力无限。可和[寒枝雀静]比照。收尾复归严肃脸,唱歌裸派毛怪。(8.8/10) |
|
论喜剧的最高境界。 |
|
冗长无聊不真诚。创作层面没有章法无意义的镜头和场景比比皆是。总是轻易地就沉迷在自己的奇思妙想之中。画面笨拙而且台词废话连篇。仅有几个不错的scene全是inaudible的。总之想法太多太过功利。没人关心被解雇的石油工和楼下的贫民窟。一句别放弃幽默生生拽回正能量。 |
|
人物、表演、场调都很赞,幽默起来有种要死的狠劲。片尾一场的处理已经叫人起了鸡皮疙瘩,字幕响起The Cure的Plain Song,圆满。 |
|
重看。充满丰沛情感能量的,且绝对政治的,一种“业余”电影,消弭了中产阶级的伪善视角和自我感动,并将纷繁的不可测知的当下源源不断地通过角色的演绎推到我们面前。女主唱到高音时脸和脖子涨得通红,门铃响时想脱旗袍脱不下来…这种身体的强度只告诉我们一件事情,就是电影能够将情境的全部力量凝聚在一个尖端上:现在。现在就是一切,它是一个点,也是无穷的涌现。而一具身体也能够成为无数个陌生人。在全球化资本主义对共时性(“当下”的反义词)的推崇中,去成为陌生人,成为异国人,去成为不合时宜之人,扎进效率至上和英语中心主义的人际中,去遭遇,去口吃、词不达意、沉默、尴尬,也即去成为当下之人。“不要丢了幽默”这句话本身便是幽默的,正是它的不合时宜让人感知到自身身处的当下,感知到语言、阶级的悲哀。一部与我们同时代的电影。 |
|
我们行驶于大海上,迷失了归去的方向,荒诞是伪装,内心却彷徨。 |
|
#BIFF# don't lose humor! 父女关系的荒诞喜剧最终变成一个寓言:关于人和兽、衣服和伪装,关于什么是扮演、什么是自我。除了结尾父亲讲生活那段稍嫌多余外,几乎是个完美的喜剧。(也是这次BIFF第一次看哭) |
|
能看到这样的父女关系描绘有种开心混着欣慰的感觉,才发现茫茫电影史,能描绘成年后的父女关系到如此地步的片子好少。想整理研究女导演创作中的父女关系,又怕自己会难过,哎。 |
|
好看 |
|
“你是否如你所说一帆风顺”,压力大需要放轻松。一个不断拿尴尬癌逗闷子的关乎亲情与负担却落位于鸡汤的故事,草草浮过的社会图景与奇异父女情,尴尬(伪装)成为设置事件冲突与压力的调味。说实话看得有些懵,后一小时起开始转好,但歌后陈情、裸趴等所谓“五星”时刻越想越觉刻意钻营,喜欢不来。 |
|
人生是一场突发的裸体派对上闯进了一只毛怪,可是除了和怪物拥抱好像别无他法。父女拥抱的时候我以为要结束了,没想到导演感兴趣的根本就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解,而是人与自己的和解,与那些无法抓住甚至无法体验的瞬间的和解,父女矛盾最后并没有解决,但接受了这种无力即是现实之后,也就不重要了。 |
|
的确是一部不错的作品,没有明显戏剧冲突,故事处理得非常高级,人物形象饱满弹情感看似轻淡,却比哭天喊地不知动人多少倍,喜剧效果与故事和主题都融合得好。但是外界强加给电影的光环实在太吓人,场刊满分各大专业机构都第一名,不过我要是评委,我也会把金棕榈给布莱克,不然也是美国甜心或水瓶座。 |
|
啊,看得十分尴尬,万分无奈,完全get不到精粹。 |
|
还好 |
|
知道你们中产阶级心里苦了,下一题 |
|
又是看得又哭又笑,也是第一次能在笑到不得不摁下暂停的同时还能感到背后张牙舞爪的无力和悲伤。如果《神圣车行》是10年代某种譬喻化的格式塔的话,本片就是日常反过来对这一格式塔的实证和演示:那个被轨迹、日程和角色塞满的平庸生活里看似溢满了能量,实则什么也容不下;只有通过坚持乔装成另一个人,定义人之为人的原初特殊(“父亲”)才能凸现。但是玛伦阿德又远不止于让我们带着复仇的讥笑同世界游戏,因为她知道敌人从不存在,对抗也只是反面的谎言,换言之,她意识到了人类的有限性,不足以让他们心无愧疚地做出任何一种姿态的宣言。因此摄影机松弛了时长,角色也低下了头,Ines摘下假牙的那几秒钟,她的顿悟像《比海更深》中台风夜过去后的晴天:所谓时间的水波,它不是催着我们向前走的进程,而是抛开我们远去,留下的那块残影。 |
|
本来看到想骂人的,还是怂了,说成接受无能吧。果然是年度最佳。 |
|
当然是好电影,就是看角色代入程度如何,或者想不想代入。有代入父亲角色的姑娘认为女儿就是得治一治,于是全场捧腹,也有我这样代入女儿角色的,觉得父亲好作怪好讨厌。还有更多的是尴尬笑不出来,以至于确信这就是个同样尴尬的亲情悲剧。 |
|
挺慢热的,还算合格的一部文艺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