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壁纸后藏了幅春宫图,漫画上写了首文人诗。生活的窗外是死亡的王陵,裙摆的远处是自杀的传闻。研究东亚地缘,却对北韩问题敷衍。记不起庆州的路,却犹记得那夜的流水。在虚掩的门口,是记忆不曾踏足的空间。独自吹灭蜡烛,只剩天边一轮新月。如果耳朵长得像故人,是否我们也曾拥有同样难以释怀的秘闻。 |
|
张律是洪尚秀的背面,也是韩国电影需要的侧影,如鹤静止,言语以外的平凡魔法,大陆无福接纳他,所幸电影无疆界。 |
|
褐桌翠植,素衣清茶,骤雷惊了池中鱼,惹了美人心。墙纸糊住了情欲,指尖触碰的柔软却不似从前。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丨231026 居然也快十年了,张律依旧困在曾经这段亲历与体悟中。 |
|
10分钟后就不洪尚秀了,主要讲的是汪峰离家出走的故事 |
|
从内容到镜头似乎都有一点洪尚秀的味道,缓慢的剧情发展,明了的人物关系,简单生硬的镜头,情节恍恍惚惚,虚虚实实,就像在打太极,看似空无一物的故事里装满了男人不死的欲望,女人渴求诉说的清肠,以及时时刻刻在身后监视着的伦理道德和各自人生甩不掉的过去。让人喘不上气。 |
|
年度十佳候选。另一个纬度的洪尚秀,小成本电影的另一种可能,趣味大于一切,比洪尚秀克制散淡,幻想与记忆之间的白日梦,在百无聊赖之间找到有聊,男女暧昧发乎情止乎礼,没有肉体的接触反而有一种神秘美。歆慕日韩导演,能用小价钱就可以请到大明星演小成本电影,在中国你呵呵后。 |
|
两人看丰子恺“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真不错,可总不如喝茶看春宫的三人行。就好像,装作纯情的模仿,远远不如洪尚秀的猥琐来得有趣。况且洪尚秀,酒后绵软之外,总有一股力道的暗流。 |
|
第一百三十分钟,算命小铺里年轻的女孩说,这里根本就没有老爷爷,他六年前就死了。电影才从一片迟滞里突然变得有意思起来,好像清茶的回甘,喝下良久,才会慢慢在舌苔上延展开来。不用和洪尚秀比了,两个人看起来风格相似其实根本不是一个路子。比起洪尚秀没正经的轻盈小品,张律电影里的情欲更凝重。 |
|
确实很像红尚秀,摄影和转场如出一辙,就连教授、酒桌、春宫图和男女情爱都很像,不过没有了荤段子,接连不断的尴尬场面,这片子要逊色不少。其实红尚秀的片子看似简单,接二连三的的尴尬笑果设置也挺难克隆复制的,这片子论技巧的话什么都没有,有点的是那股子儒家礼仪式的克制和韵味。★★★ |
|
一夜情只是摸了一下耳朵,韩国人纯情起来丝毫不亚于日本人呀……没有许秦豪的电影那么闷,很多闪光的小细节。 |
|
忽而尴尬,似远似近,忽而暧昧,若有若无。发乎情,止乎礼。不上床,更难忘。推窗便见天马冢,望月寺里一声钟。人散后,月如钩,天如水,回忆如茶不如酒,真味只是淡。 |
|
七年后重返庆州,仿佛从世俗的规矩和按部就班中挣脱出来(从戒烟到破戒),重寻当年春宫画更印证欲望的隐秘绽放;素净雅洁的庭院生活中,也悄然酝酿着邂逅的心动。然而日常的平静皆由生死把控着,好友的自杀,擦肩陌生人的自戕,古陵墓掩埋的历史,超验意味的占卜师,作为一如既往承担张律影片里中韩日聚焦缩影的男主,心灵的疲惫与磨损显而易见,死亡在幻觉中显形。最终一切都消弭于无形,「人散后 一钩新月天如水」。 |
|
墨镜王几个镜头就能搞定的事情导演用上了吃奶的劲也没搞定。“发乎情止乎礼”的内核是情,在没有产生情的前提条件下强调礼是没有意义,滑稽荒诞的。暧昧不是让一男一女往那里一站四目相对无言就能产生的。演员本身缺乏些随性散发的能量。几句表达情意的汉语对白太渣,不文不白。 |
|
念念不忘朴海日 杀人回忆里的嫩手 |
|
涓流细长,五味杂陈。 |
|
陵墓宛如公园,茶馆与春宫并存。
来自韩国,暂居北京,喜欢纳豆。也分别和会说韩语、汉语、日语的女人纠缠不清。研究着东北亚政治,但最终成为分裂的异乡人。
每场重逢都是不可说的缘,却又带有冤魂缠绕的必然,像是身遭一场场自作自受的死亡,像是反复出现的闯入者,像是梦一般并不明晰的记忆。他杀,自杀,撞车,有什么分别。
像幽灵一样游荡在人间。
其实人物状态确实和洪常秀构成了某种相似。
但是如导演自己所说,洪的电影中男主多为渣男,人物的尴尬也来自于“渣”的报应、人物关系导致的必然;他的电影中却多是怪人,尴尬更多是自主生发的偶然。
更喜欢张律。 |
|
很有意思的一部电影,一切都欲说还休。看似一切都没有发生,实际上一切都物是人非。耐看。 |
|
在孤单旅行的途中,一切未知新鲜都更让人沮丧 |
|
【2019年3月17日-朗园ViNTAGE 虞社-林象 词语放映丨张律导演作品展映】
张律导演总是在秩序中寻找一种无序的状态,形成了另一种有意识的“无意识存在”方式。
不断探讨死亡的边界,整体的文学边界却模糊不定,实为庆州这个独特的空间状态在推波助澜。低饱和的影像中夹杂着个人的影像符号,突兀的对话导致突兀的观感。
女主申敏儿的气质极佳,与影像气质贴合度很高。
(Q&A依旧不专业,提问的问题以后准备好在说,策展的专业性仍待提高。) |
|
本以为会发生的三个爱情故事,一个都没有发生。男主很呆,尽管是个北大叫兽,女主很美,最后才知是寡妇,期待着那一场床戏始终没有发生。典型的韩影,画面精致干净,淡淡的配乐,缓慢的节奏,揭开了几段生活的伤疤。超现实的画面切换连同那座凸起的王陵传达出东方式的宿命 |
|
月落庆州黄茶色,
月下青冢如丰乳。
庆州处处见青冢,
夜半钟声到客房…
何处无风月,
何处无庆州,
但少贤如张律者~
北京市花月季花 |
|
2014洛迦诺主竞赛。9分。应该是张律迄今最佳!一天一夜,串联起历史、记忆与各种逝者,明显是基于空间的构思,但各种散碎细节以极其精巧的方式串联起来,并形成一个极为让人愉悦的回旋曲式结构;人物也涉及中日韩(以及不在场堪比在场的朝鲜)。略带些导演主观意图(日本人道歉,中文/北大韩国人教授/中国文化元素等),以及确实有一点借助洪常秀的电影方法,但绝对无碍本片的优秀。几处梦境/时间的细节都很惊人(茶馆/算命摊,但最神的还要是干涸河床的水流声!)。 |
|
最喜欢的一部张律导演的电影,贯通了中日韩朝的东北亚情感模式,孤独压抑诱惑隐秘,按捺不住欲拒还迎。你还真是喜欢活在记忆中的人啊,与重回故地的偏差交错着陌生感被吸引排斥,对撞出的伏笔缘分从交流到确立关系后的必然疏远并逐渐亲近死亡。也正如被遥望踩踏的历史遗迹以及在一个空间内时间人物的转换,都裹挟在生活中像一场毫无目的的旅途停不下来。朗园林象词语导演男主见面场。 |
|
【词语放映·张律作品展】非常喜欢。从异国来回到旧地去的旅者身份的疏离,又被旧地重游的记忆、韩半岛的危机,以及挥之不去的死亡意象所萦绕。男主角面对不同对象所展现的不同身份、切换使用的语言与态度都很值得玩味。甚至能感受到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在不断拉近。造成的亲密、尴尬乃至愤怒,都如此生动。白日梦的恍惚、结尾的闪回等都是神来之笔。庆州人家窗外就是王陵坟地,其实北京不也是如此,我们都生活在死亡的怀抱中 |
|
比不了洪尚秀 茉莉花和虚掩的门着了相;但中国导演里 审美和内功都算数得上了 惊喜 |
|
很有韵味,但洞察力欠缺。模模糊糊里时而抓住了风景与人世的神髓,时而是植物奶油般的素淡腻味。有一种文艺男中年啊还是太得意于自己太沉溺的感觉。 |
|
很喜欢张律,这个中国朝鲜族导演拍出的韩国电影。因为他的身份,对于半岛与近邻的关系有着种种暧昧,用一种超现实主义的方式诠释现实和梦幻的关系。这部《庆州》也是如此。崔贤是来自于北京的韩国人,回首尔参加朋友的葬礼,看到自己给朋友拍的照片当作遗照,听到别人对友妻的评价,于是一个人重回庆州,寻找七年前的记忆。在天马冢附近,他听说了偶遇两次的母女自杀,茶馆老板娘丈夫的自杀,最后又目睹了一场车祸……死亡与记忆纠缠。身为东半球关系教授,却不愿意多说半岛关系;面对日本女人的道歉,却说喜欢吃纳豆。教政治却不喜欢政治,作为老师却又因为一副春图而念念不忘。中国妻子打来电话道歉,和他这场庆州行的真实目的一样耐人寻味,却又不解其中味。电影节奏缓慢,在平淡之下汹涌着一种力量,这就是张律。 |
|
导演张律。人到中年,有现实,有想象,有蠢动... ...唯独无憧憬。好像怎么着都行。又好像怎么着都“硬”不起来了。变成了一潭黏糊的水,如果那还叫水的话。 |
|
白天是生疏的,夜晚是暧昧的。闲庭信步般的生活是迷人的,而这样的电影,有时候也令人着迷。 |
|
茶馆和春画,生活和死亡,看着不搭的其实也可以很搭,沉静和古怪中也带着小幽默,摸像亡夫的耳朵就像找那幅春画吧…“人散后,一勾新月,天如水”…
庆州,处处是坟冢,一直有人故去,于是方生方死,旁若无人地,自得其乐地,在陵墓边玩耍;记忆,一直在处理,一直在更新,当往事像墙纸里的画一样被揭开,揭画的人也成了回忆的一部分,所以念旧有什么不好呢?张律也是这么拍电影的吧?倾心活在过去的人,一点点品味空间和时间,念旧得如此认真…
张律:“我小时候就对影像和声音非常敏感。10年后我还能想起当年在街头从我身边经过的人的面孔以及那个瞬间的天气、光线。我甚至怀疑这是一种病。把精力放在电影以后好了很多…” |
|
今年目前为止韩影最佳,忍住没给五星。怎么看,这电影都太洪常秀,细细想还是有区别的,至少把烧酒换成了茶啊哈哈。太多情节设置巧妙绝伦却不显抓马,比如拍全景照那段、喝酒那段、王陵那段、摸耳朵那段、撞车那段、占卜那段、春宫图那段。另外,从一开始电影就抛出几个疑问,直到最后才见真章,厉害! |
|
7/10。陵墓与日常交织的城市空间与洪尚秀迥然不同,在巨大的陵墓前一群幼稚园儿童无畏地玩耍,中学生情侣接吻,就像结尾春画里的古人也在做爱,但现代人那份恋爱的闲暇不多见了。死亡和爱情的气息混在一块,无论是从警察民永那得知机场遇见的母女自杀的消息,还是殡仪馆外和同事聊天只闻烟而不抽烟,情与死共存的苦闷无法通过抽烟排斥出崔贤的身体。民永坚持确认崔贤的身份证、夜色房间里允熙请求摸耳朵的性暗示和崔贤吹灭蜡烛的情欲熄灭,那什么也没发生的一夜孤独且凄凉。政治话语构建意识形态幽默的段落有点突兀,旅游咨询处的女职员把崔贤误认为中国人、打趣说打雷是朝鲜发射导弹,合照的日本游客为二战罪行道歉,酒桌上跳舞被同事扶下的醉酒议员表现政治人物的滑稽,妻子留言唱茉莉花,以及允熙的孔子后人身份,虽借代了张律的流散体验但表达怪异。 |
|
四星半。小火慢炖最是怡情,张律的身份注定了全世界只有他能拍出这样的影片,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并未喧宾夺主,结尾的处理有如神来之笔,「春宫图」陡然乍现时,恍如隔世的庆州之旅已命中注定。四目相对时的五秒冷场是整部影片慢到刚刚好的节奏缩影,从《茉莉花》到《月圆花好》,张律的羁绊始终未变。 |
|
迷失在地缘政治和情感关系中的人,一头扎进往事而成为漫游的幽灵。张律就是张律,而不是任何其他人,他有一种极为坚强的作者性。电影气质依然迷人,毫不刻意而精准至极,用表面的尴尬包裹内在的沉思。庆州这个空间弥散着一种不事张扬的死亡气息,结尾还用时空的虚晃一招让观众与人物一起陷入恍惚。在那个时刻到来之后,一直固定的摄影机也探身向前。电影结束在意料之外的事件,然而影像内外的流动性依然在继续。 |
|
味道不错。好像看到了自己的中年。 |
|
男女情愫的暧昧是主线,穿插了一些奇妙的巧合和大胆的言谈。男主的行为和思想就是矛与盾,充斥着享乐的时刻,又紧紧克制住自己。所以结尾回到往昔,看见以前青涩却不情色的自己,会是什么效果呢。PS.还调侃了北韩导弹和韩国的文化源头。 |
|
中国朝鲜族导演张律。有人提到小城之春 |
|
应该是文青想拍的那种电影:简单随意,百无聊赖。比洪尚秀慢,没有上床,无推拉镜头,几次平移都很精彩,还有两处炫技(一个360度大旋转,一处晃动式摇臂?)缺点的话,还是稍显杂芜,类似的表达反复累积叠加,反而落下了痕迹,要是洪尚秀来处理,同等素材估计可以拍成两部三部甚至更多。 |
|
春宮圖尋訪,止步於回憶的試探。王陵新草,雷聲鐘聲,新月人散後。 |
|
暧昧又尴尬 想喝一杯茶🍵 |
|
列车重温。欣赏张律笔下的奥妙,浓淡写意的笔法,多棱之山,层叠在一起便是咫尺天地。墙纸下的春宫画,既是记忆的时间痕迹,被覆盖,寻而不得;也是情欲的一种表征,袒露却被掩抑着。叙事的主峰之外,散落着一些山尖(有些仅是意向性的存在),烟瘾的戒与破,斩不断的师生恋(联系着对中国妻子的复杂心情),公园自杀的母女,教授身份的落差,中日韩朝(语言与东亚关系)微妙的映射,庆州王陵的地标景观置入,飙车党的倏忽死亡,太极拳,丰子恺漫画……庆州的茶舍里汇合了情欲与记忆的河流,哪怕已然干涸,水声却清晰可闻。结尾的占卜摊扰乱了两天的线性时间,用超现实的一幕重估重访庆州的时间感,在记忆的绵延里,没有刻度,亦没有方向。 |
|
导演是中国朝鲜族人,片子的调调很难不让人想起洪尚秀。一位北大韩籍教授回韩国悼念去世的旧友,顺便去了趟庆州,怀念曾经的日子,也上演了一场未曾成功的约炮之旅。好友遗孀,游客中心客服,旧时女学生,茶店老板娘,悠悠的暧昧情愫,只摸一下耳朵的一夜情。东亚政治,神秘命案,喜欢超现实的结尾 |
|
1.唇齿之间,生活姿态;故地重游,触景伤怀;男女之情,犹如太极。2.疏离里重建亲密,角色交互,情绪游走,暧昧迷蒙。3.最后,男人像个落魄的逃难者。4.突发事件和眼前幻象不过是生活常态,如饮清水。5.以及值得考究的春宫图,爬出墙纸,拨云见日。 |
|
太喜欢这种调调了。故事、人物、构图、道具都透着一股似是而非、言不尽意的玄思。暧昧如幻,发乎情止乎礼;忘事如尘,斯人已不在。迟迟不抽的烟、列车暗喻不能在一起的人、自杀母女、政治与屎、酒后悲歌、丰子恺的画“人散后,一钩新月,静如水”、无水之桥、茉莉花、占卜、死亡与无常、春画 |
|
戒不了烟也戒不了性,更戒不了生死。张律比洪尚秀淳朴和真诚太多,对知识分子怯缩性欲的审视,戏谑中带着宽容。只是张律对女性的描绘依旧过于符号化,生活场景一多就很露怯。 |
|
好烂,好无聊,从头到尾就是在说中年男性知识分子对于阳痿和死亡的恐惧呗,对张律失望了。王陵的取景蛮好的,别的地方哪里好,没看出来,整部电影不如那副丰子恺的小画。 |
|
张律的电影虽然又臭又长,居然还能在电影院里看到,真是个奇迹。在电影院里睡着的人比比皆是。毫无剧情的电影不知道怎么搞到的投资,朴海日与申敏儿的演技都被浪费掉了。固定镜头一如既往的沉闷无聊,又不是风景片,又不是纪录片,两个半小时,我不睡着才奇怪呢。 |
|
长满草圆圆的古坟包让人怀念起奈良了…… |
|
9.0/10 可以直接列入我的私人韩影最佳之一。串联起记忆的、历史的、地域的、文化的、语义的河流,有太多可说,完全没想到是内涵意义如此丰富的一部电影。我很好奇欧洲人怎么能一边把红肠捧得那么高,一边却又心安理得的无视着张律作品的贡献呢… |
|
回忆是一场长久的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