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总是在流亡,然后死亡;这条河的源头没有风光,只有泪光。 |
|
看得老子沉重和诗意了一个晚上 |
|
C+ / 前2/3观感很好,史诗故事配合颇为古典肃穆的视听至少圆熟且有效。音乐与剪辑保持了连贯的气息,尤其是几处视觉上的物态幻化:声音-人-海鸥-白布。人物的状态也在迟滞中保留了几分灵动。但是第三部分时序跳跃逐渐频繁之后,影片落入了一种近似历史挂图的窠臼里。人物既无法与观众拉近距离,也无法挣脱一种类似机械反应的情感触发模式的束缚。还是觉得在表述历史创痛时安哲的手法局限很明显。 |
|
这部电影中段,丈夫坐轮船去了美国,妻子在海边送别。她说:我还没有织好这件毛衣,然后他牵着其中的一根线,慢慢渡远了。一件未完成的毛衣,变成一根长长的红线,最后断在风中。场景极为凄美而震撼。 |
|
数次和《撒旦探戈》的影像恍惚重叠,但远没有那种酒神式的狂欢与洒脱,徒剩下沉郁顿挫的嗟叹,这部安哲给我的感觉像希腊的杜甫……(Ps:应当有一种蓝色被命名为「安哲蓝」) |
|
一团烟雾升起,心爱的城市毁于一旦。昨晚,我梦见我们一起去寻找河流的源头。
|
|
可分上下两集。上集到斯派洛去世,一部杀父娶母生孩子的俄狄浦斯故事;下部则是希腊现代史。场内音乐(安哲与卡兰德罗恰如莱昂内与莫里康内),史诗体的叙事。旁白极富诗意。 |
|
在资料馆又看了一遍,安哲的慢以及拖的观感不是令人厌恶的刻意而为的无叙事力的空境感,电影里任何一刻的停顿都是极其自然流动的,这种观感大概也只有欧洲人才能拍好。另外电影里的手风琴乐实在是太好听了 20170916 |
|
每次烂片看多了 就会选一部安哲来看 清洗大脑硬盘 |
|
12th BJIFF No.10@天幕新彩云。三星半。跟《流浪艺人》连看。作为安哲晚期作品,语言与《流浪艺人》时期其实并无变化。只是不同于早期作品更加侧重历史书写,希腊三部曲试图落到作为个体的人在历史洪流裹挟中的离合悲欢。然而这对安哲而言不啻舍长就短:三个小时的时长大半时间都在低效地交代主角的私奔故事,到最后几十分钟节奏陡然加快,忽然就将主角抛入时代风浪。两个主角如希腊雕塑,美则美矣,却没有人间活气,看不到性情与心灵。作为观众实在很难对他们的别离与恸哭动情。画面极其唯美,如树上悬着的群羊、满江悼亡的黑帆(复刻《猎人》场景)、小舟送别的红线,许多场景或许是为构图设计了剧情,形式感过重,未免本末倒置。 |
|
坐在地上看到心神摇曳 镜头摇起来 音乐一起 全无抵抗力 生平第一次大银幕安哲 怀念老人家【电影资料馆】 |
|
5/8拍真好听,不过跳舞就没法在点儿上了! |
|
希腊历史上的“至暗时刻”:20年代希腊土耳其强制人口大交换,以及东欧来的难民,使得几百万人流离失所;40年代的二战内战,和中国如出一辙的兄弟阋墙。洪水淹没的边境村庄,海边喧闹的蒸汽火车,吊死在树上的羊,离别时那根血红色的毛线……安哲的一系列技法犹在。相比无止境的悲伤,音乐是稀释眼泪的幻术。男主忧伤的手风琴,女主和安哲御用的音乐家一样叫Eleni,落魄却永远不失风骨的乐团,都是观影过程中的慰藉。 |
|
"…梦见你弯下身来,伸手触碰这片湿漉草地。当你抬起手时,几颗露珠…竟如泪光般地落下…"。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最后的栖息,被泪水淹没,电影里没有流出来的血… |
|
几年后在资料馆重看,凌晨两点到家又自己补完提前退场的半个小时。真是好,送行的船队、树上的羊、红色毛线,太喜欢。城市在身后飘零,我们牵手去看河流的源头。 |
|
10开始的《哭泣的草原》12点40才结束。字幕亮起, 左边的女生在抹眼泪。看电影也不能改变什么, 你我都还是俗人。乌泱泱的人群涌出影院,无非是解决屎尿和食物。南京路上车水马龙,真实的人间一口把人吞噬。 |
|
充斥着虚假的漂亮画面,叙事手法浮夸,矫揉造作,令人讨厌的假呻吟片子 |
|
安哲对电影意境的营造实在太好了。他的长镜头真是个个经典啊。 |
|
2019.01.24→2020.02.25:艾莲妮,我知道妳躲在这。我的儿啊!你怀中的那个女人是我太太。你使我蒙羞,我的脸全都丢光了,每个人都可怜我。→ 所以对父亲来说,娶了自己无血缘关系的养女并不是会让他羞耻的事?—— 欣赏不来隔壁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倒是比较青睐西奥·安哲罗普洛斯。一如既往充满诗意、节奏缓慢的长镜头,倒挂死羊的树(联想起曾经关于小区树木悬挂尸体/鬼魂的构思)、被水淹没的村庄、随风飘扬的白被单……绘画质感的摄影挺中意。 |
|
太沉闷了 |
|
1.影片恍若对安哲前中期创作的一次漫长回溯,1919-1949,[36年岁月]中的抓捕、刺杀与飞撒的传单,[流浪艺人]中的巡回演出,[猎人]的变节者与打断舞会(亦是安哲作品中典型设置,一切演出或舞会都将因外力中止),[亚历山大大帝]的羊群屠戮-本片改为倒吊在大树上的绵羊,[塞瑟岛之旅]重归故土后遭遇的排斥。2.废弃的歌剧院,座椅上覆盖着各色布匹与杂物,二三层观众席则披设上白色的帐篷,仿佛映射着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亦似流浪艺人的倒置。3.海天相接的后景,无数白色的床单飘挂于系在小木棍上的晾衣绳上,被枪声中断的演奏与染上的血手印。4.洪水淹没的村庄,黑色的船队,分别时一截截拉长的红毛线。5.书信旁白字如泣血,单镜头中在现实/现在与想象/过去时空中切换(哭喊的母亲-分属敌对阵营的兄弟相遇),变焦前推镜的母亲嚎叫特写收尾。(9.0/10) |
|
1.手风琴再叙悲伤,整片草原跟着哭泣;2.只言片语也能令我的泪腺分崩离析,一封信便令人看见了断壁残垣烽火连天和横尸遍野的境况中隐忍着爱与思念;3.无情战争、颠沛流离,最后撕心裂肺的哭喊是绝望而空洞的虚无。 |
|
希望有一天能看到4k修復版 |
|
你博客里的第一篇影评 |
|
希腊已故著名导演西奥·安哲罗普洛斯“希腊三部曲”第一部,节奏很慢,有些闷。 |
|
安哲胶片心愿达成。黑暗中一双双眼,代替安哲凝视,凝视希腊风雨飘摇的现代史。看时总不自觉想起那句“为什么我的眼睛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土地爱的深沉”。(几年前视听课上观摩过“临别夫妻各执红线两端”“双胞兄弟于楚河汉界相会”两个镜头,无数次不经意想起,却忘记出自哪里,今尘埃落定)(资料馆胶片版) |
|
爱人在红线的另一头,飘散在风里。安哲电影中美丽、震撼、摄人心魄的画面,加上调度极富有想象力的长镜头,总让人忘记提及故事的历史政治背景,和那些被孤独、离别折磨的时代洪流中的人物(尽管镜头更多时候只是远远地看着他们)。其实这些不用言语表达的感情,真是极其有力和震撼的... |
|
最喜欢的安哲作品,以前年轻的时候看只觉得画面极美,不知道画中人在哭什么。今天在大银幕上重看,才知道哭的是命运是历史,哭声极为悲怆。死生离别、手足相残,灵魂像河岸上张开黑色翅膀的小木船,又如暗夜中在岸边跳起的舞,总是那么短暂,便已消融在浓夜间。哭泣的草原几乎没有一刻不是哀伤的,远离国土前往美国的父亲,像极了最后一任国王,各为其主的兄弟何曾指的不是分裂的社会,最后都统统流散在滚滚河水,只剩下悲怆哀嚎的母亲。 |
|
#重看#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个体颠沛流离是命运与风雨飘摇的政权更替缠绕共生,以一个家庭的命运缩影折射希腊20世纪历史,与《1936年的岁月》构成联动。“梦见你弯下身来,伸手触碰这片湿漉草地。当你抬起手时,几颗露珠…竟如泪光般地落下… ”渡河而来的长镜如历经时光凝练,筑成永恒的姿势,静默凝视中的永恒悲剧意味。main theme如天堂回声,引领召唤民众投入到争取自由与和平的斗争中去,在浓重粘滞的黑暗中,予人前行的勇气。多处以船/浮筏隐喻漂流的国土,在欧洲版图上的流离迁徙。 |
|
@电影资料馆,2012.2.25,再看一遍。 |
|
安哲电影的美感在全景镜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住满难民的剧院,河上成队的行船,挂满树枝的羊尸,铺满银幕的黑衣和白色床单……一个女人半生中的三次苦难的流亡,深刻的悲剧性。第一次在大银幕前坐满三个小时,而且没有睡着……【02.24·中国电影资料馆】 |
|
前面一小时真心好。 |
|
《猎人》是以个人叙述拼凑出的民族史诗,那么《哭泣的草原》则是国家背景下的家庭史诗。从三岁的小女孩跋山涉水而来,到养父之死,再到山河破碎,一直讲到最后家破人亡的两声痛哭。。两部电影还有一些互文的地方,红旗过江变成黑旗过江,军人的口号,最后的海面,适合放在一起看。。安哲的长镜头实在太厉害,扯红毛线分别那个镜头,那一瞬间,肝肠寸断。 |
|
本来对近3小时时长望而生畏,没想到顺畅地看完了。女主角前1/2是被动地承受追逐,后1/2被动地追逐她每一样失去的东西,眼看着一切可以当做希望的东西逐一土崩瓦解。观影的过程渐渐感到疲惫,类似的历史太多了,不只是敖德萨难民,在中国近当代,甚至是现在的生活里,都能找到一一对应的故事。 |
|
在电影资料馆看的胶片,感动至深! |
|
20190621@大光明,恍惚间这个上午的大光明不仅是安哲的也是费里尼的是库斯图里卡的乃至其他我们爱的导演的,艺术的内核总是共通的,谁不曾永远思念故乡,谁不曾是终身的难民,谁不曾饱受动荡流离的时代裹挟,谁不曾思念音讯杳然的人,而谁又不是终将孑然一身,除了你的手风琴声依稀可闻,终究孑然一身 |
|
梦见你弯下身来,伸手触碰这片湿漉草地。当你抬起手时,几颗露珠…竟如泪光般地落下 |
|
感觉就是希腊的《活着》,《活着》偏写实,《哭泣的草原》偏艺术加工。 |
|
本片是“希腊三部曲”第一部,并荣获2004年欧洲电影节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 |
|
重看。从废墟到废墟,无尽的逃亡、流浪、躲藏、对峙,音乐和爱情都拯救不了的恐惧就像洪水充塞肺部,截断呼吸。到最后男人一个接一个都走了,消失在疾病枪炮和冒险中,留下来承受痛苦的只有女人。 |
|
太贪心了 |
|
大师,您实在太苦了,还是安息在20世纪吧。 |
|
剧情琼瑶...女主更琼瑶...配乐是唯一的亮点... |
|
这一颗心是铁打的吗…… |
|
12th北影节No.10。三星半。今天看下来,大约已经在三部影片的互文(配上读书)中初步完成希腊近代史学习。“希腊三部曲”第一部,有点失望,只能说有佳句无佳篇。能理解安哲希望用一个家庭、一个女人生命的漂泊苦难折射民族的动荡悲怆,但从结果来看完成度很低,很像在《重建》里试图用一则案件呈现乡村凋敝般勉强无力。俄狄浦斯神话结构嵌入,家庭矛盾过于封闭导致外部社会图景难有进入的缝隙,而尾段男主抛别妻子,小小的儿子转眼就长大变成对立阵营又阵亡,仿佛千方百计要躺在历史车轮下。反而觉得同村庄的其他角色更有值得挖掘的“历史感”。|但画面真的太美,挂满帘布的剧场,悬着羊的树,水中舟桨,沙洲废墟。可惜不是4k修复。每次长镜头横摇我都觉得自己在转,感谢天幕让我实现裸眼4D效果。 |
|
印象中只有匆匆一镜草原,很快被泪水浸没,再也没退回来。没有特写,悲伤是空旷的。大部分时间影片呈现出一种戏剧舞台的感觉,乐手的聚会、独白、轮舞,穿插历史的轮转往复。流离失所的仪式重复出现,火车、白床单、断掉的红线,泪水在后段被拉得很长,踟躇,一点点耗尽,只剩干嚎与诗语。他们不吃饭。 |
|
登峰之作 |
|
7.3;前兩小時真是狀態最好的安哲 |
|
[电影资料馆] |
|
三小时宛如长诗,写尽颠沛流离的一生,年少宛如不可挽回的梦,最后一点希望被枪声划破,多灾多难的人民在时间长河中被分离、战乱、痛苦和乡愁占据,所有宏大的布景衬托了人的渺小,痛苦与雪白的床单,缓慢的长镜头与最后的欢乐避难场所,铜墙铁壁下脆弱的女性,所有的一切都将情绪渲染得淋漓尽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