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0。诗化创作首要强调的是自然美,主观感受的广角镜头从仙人掌缝中,俯拍或跟拍李纯穿越热带雨林,异域的锣鼓声和祭祀的念经声,带领观众步入李纯面对新世界时陌生、恐惧的情绪体验。多次出现照镜子(需要花钱排队)、湖面(哑巴摘下献上的荷花和蜻蜓的特写),融入了追求美的女性意识。傣族姑娘无性别约束的溪中裸体洗澡,围在一起杀牛放血、跳篝火舞,并没将其处理成民俗奇观而是生命力的张扬和坦诚相对。导演有意打破情节完整性来组合当下的思绪,譬如伢的过世、结尾大片泥石流的痕迹,悲剧感强烈的事件都用旁白取代具体情节,犹如留白般索然,因为回忆的细节都随着时间流逝统统淡忘。虽说形散神不散但少了点刻画的力度,知青叙事的限制使空间放在傣乡这一未被政治意识入侵的世外桃源,黄昏、夕阳和雨的视觉造型代表洗礼和成长只是情感的简单诉说。 |
|
属于那年头罕见的能用电影化意识拍出点个体意识来的中国电影了 |
|
今天在学院放映了这部37年前电影的2K修复版,一切仍旧是那么准确、独特!2008年加拿大策展人谢枫(Shelly)在鹿特丹电影节上曾写过“这部诗意的、带有含蓄的性启蒙的戏剧,是
中国电影史上最具重要性的作品之一。张暖忻的《青春祭》堪称同时代最具超前审美价值的影片。这既是一部严肃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同时又是一部富有诗意、情节虚构的作品。”主创李勇新、冯远征等到场与观众进行了交流。 |
|
许多年后,我会忘不了那个美丽的地方:芭蕉林,小池塘,大青树,木屋,糍粑,水缸,火把,绣花衣,山歌,野果,裸泳,插秧,雨季,放牛,丰收,篝火,舞蹈…老伢以及善良温和的傣族人。爱上一个人,死也要在一起;爱上一个地方,一辈子不忘记。风景好美,人也美,故事也美,比《那山那人那狗》还要美。 |
|
青青的野葡萄 /淡黄的小月亮 /妈妈发愁了 /怎么做果酱 /哦妈妈 /我说妈妈妈妈别忧伤 /在那早晨的篱笆上 /有一枚甜甜的红太阳 /太阳,太阳 /妈妈,妈妈
————顾城 |
|
摄影真给力,好得令人感动,自然光用得不输阿尔门德罗斯呀。冯远征(根本没看出来啊啊啊)、刘索拉亮了……最后送葬段落怎么就变成《黄土地》了呢?所幸结尾三个镜头美丽到令人心花怒放。但一个时代自有一个时代的叙事困境,但无疑此片在“异文化”角度给出了有力的表达。 |
|
“年轻人的欢乐是傣寨的光荣。”美与爱的启蒙,纯真和激情的消亡。 |
|
其实张暖忻这部作品横空出世证明第五代第六代的毫无进展和欺世盗名 |
|
如果修复了肯定会很好看 |
|
无可奈何花落去,流年碎影《青春祭》。在一个“美”严重缺失的年代,城市长大的美丽少女李纯,却从不曾意识到自身的美。在远离城市的傣家的土地上,她的青春与美丽才得以绽放,于是有了生命的喜悦,也有了无可回避的伤感。有一种诗意的东西,关于青春、美、生命、爱情、女性自身意识或未意识到的东西。 |
|
抽象對青春的祭奠,我熱愛李鳳緒如水的肉體和那無限近似于透明的昏黃......原以爲就此凝固下去的日子,後來發現也不過是渺渺的一瞬間 |
|
4.5;时代讯息透过山迢水迢仍隐约显露,被规训被禁锢的自我意识在山林乡野间释放,关注个体情感的变迁,关注「美」的觉醒和激发,从此人生视野也殊异。“在早晨的篱笆上,有一轮圆圆的红太阳。”顾城的诗歌听哭了。镜头美到令人沉醉,姑娘们如清水芙蓉;山间雾霭氤氲,摄影太好了,最后一场戏火红火红,视觉十分突出。傣家风俗风物的描摹自然真切,一个被时代遗忘的“乌托邦”,而最终的俯瞰远景昭示着,美好时光无法凝固,失去的终会失去。 |
|
看待知青题材的一个有趣视角 不是讴歌下乡青年和贫下中农的和谐交往 以试图掩盖某些决策的愚蠢 而是一个少女意识到美的成长史 细腻 优美 |
|
看片子的时候我还想呢靠这个男主角侧脸好像松山健一正脸倒像冯远征,结果这货真是冯远征!靠! |
|
最好的知青电影以及最好的中国女导演,怀念张暖忻 |
|
结尾有点突兀。但是许多细节有着强烈的历史背景和导演诉说点,一阵阵地敲打在观众的心上 |
|
完全不输给第五代的《红高粱》和《黄土地》,却没能获得应有的知名度。张暖忻绝对是一个知行合一的导演,在不长的职业生涯里,一以贯之地实践自己提出的“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理论。此前从未在第四代导演的作品群里看到这种日记体、呢喃式的电影,也没领略过知青叙事和伤痕文学如此暧昧和丰富的情感取向。在遥远的他乡,艰苦的劳作中,女主角反而发现了美与生活,体会着爱及紧随其后的痛,也接受了自己终将离开乌托邦的历史命运。观感一直在《童年往事》和《大河之歌》之间跃动,又有沈从文《边城》一般的清丽和哀伤。结尾撕心裂肺的恸哭掷地有声,在苍茫的天地间幻化成男女二重唱的歌声——仿佛伤口结痂的过程。悲剧汹涌而下又戛然而止,把掺杂着欢笑与泪水的青春推远再推远,远成一个祭奠,远成不忍心张望的回忆,但它又近到像一道伤痕那样醒目和深刻。 |
|
4.5 把握不住的消逝感被拍出了百转千回的余韵。美的尽头必定是死亡吗? |
|
把过去拉过来,再把过去推出去;荷花像是从哑巴村民身上长出来的一样,穿上筒裙的李纯像灰姑娘穿上了水晶鞋;她发现了美,但明亮很短暂,大部分时间是神秘未知的夜与雾,因此最后的灰白和橙红如此摄人心魄 |
|
21.03.19 2号厅
看过的知青电影不多,但这绝对是目前为止看到的最好的一部。从来没想到这部电影可以美成这个样子,景美人更美,两位女主演真的是那种生机勃勃带有自然气息的美丽,很久没有感受过这种被美貌震撼到肝颤儿的感觉了。
在这一部影片里,导演采用多次大远景的取景,把人物压缩到画框的边缘或者是最小,让神秘且蕴含无限生命力的自然给人类、乃至时代背景的压迫感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女主角“美的意识”的唤醒,与其说是出于内心对于同龄女孩的羡慕和嫉妒,不如说是傣寨的绿意盎然的生机让她重新唤醒了对于美的认识。男女之间暧昧的情愫,或出于语言的巴别塔,或出含蓄的文化,都让其显得尤为动人。可惜的是在李纯离开傣寨以后,故事的转折略显仓促,但画面的极致感染力也在后面这几段得到淋漓尽致地呈现,也算是取得了平衡。 |
|
旁白未能與影像的時間體系相襯 |
|
(这部电影竟然入围过1986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中文世界里几乎没有对此的记录)张暖忻最为成熟的代表之作。将法国电影理论运用到自己的电影表达中。无论从主题立意到镜头语言都是极为出色的,对于“美”的探究和定义,对于“青春”的回忆与反思…… |
|
8.0 旁白反而显叙事的无力,或无意间更聚焦纯粹美。虽文革背景,却又无关文革,昏黄色调下傣族风情唤起美丽和青春。死亡和消逝终结岁月,却在记忆里祭奠,那一两个善良和蔼的老人,一两段没有结果的爱情。 |
|
@资料馆 在不美的年代里,女知青被傣族人教会了:“美原来是如此重要”。而中国电影想要打扮自己也得等到80年代了。 |
|
《孽债》的电影版前传,《美人草》的姐妹篇 |
|
7分。一位下乡女知青的往事。李纯属于随遇而安、安于现状、入乡随俗把那里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任佳则抱怨命运不公、对现实不满。可命运就是如此难以捉摸,李纯考上大学,回到城市,而任佳留在那里还被泥石流夺走了生命。听说那个年代抹杀个性,衣服的颜色只有纯灰、纯绿几种。很喜欢阿嬷 |
|
充满诗情色彩的知青题材电影。就像一篇散文一样。没有太多对文革伤痕的控诉(也并非完全没有)。更多的是傣族风情与西南风景。片尾的几个镜头摄影非常惊艳。可惜暂无画质好一些的片源。女主角李凤绪真漂亮,还有青涩的冯远征! |
|
一个美丽的地方,一群淳朴善良的人,一段美好却略带伤感的经历。★★★☆ |
|
第一次看《青春祭》是在卫视中文台——凤凰卫视的前身,当时老妈也一起看了。那时我对电影知之甚少,不知道张暖忻,也不知道第四代。但影片那种昏黄怀旧的色调、温暖感伤的氛围,让我一下子沉入其中,原来那就是所谓的诗意。充沛的雨水、摇曳的长裙,傣家老太、大爹、大哥,以及美丽沉默的李纯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看过好几遍,男人和女人、知青和当地人,相互的打量、排斥,微妙的情愫、日久结成的情谊,都有着非常细腻的表现。想想如今的电影,技术日新月异,创作者的思想却日渐贫瘠肤浅,电影还称得上是艺术吗?很喜欢片尾那首歌,刘索拉给顾城的诗谱了曲。李纯在油灯前轻声吟唱,老人孩子都静静地听着,那个场景太美太美。 |
|
不错的观影体验,大家都会心地笑了。。 |
|
第四代的经典之作 |
|
较人鬼情来说是触到更大众更浅一层也更亲切的问题,在“女性”的大命题来讲,都是带着伤痛的解放,但是越到后期越能看出叙事的回避,不过这种伤痛外化赋予到景,太美。 |
|
知青下乡并不能说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对于知青们自身的成长是不可磨灭的。从被排挤的孤独者到融入后的朋友再到必须分离的痛苦,还有遇见的纯纯的爱恋,这真的不是山楂树能比的! |
|
小普少=小姑娘 伢=奶奶 多丽=很漂亮 |
|
视听出色,对音乐与民俗文化在渲染情绪方面的运用尤其。在消费文化和商品经济的路径之外,没想到是处于话语边缘位置的民族主体唤醒了被革命话语压制的以衣着审美符号为象征的性感的女性主体(与“去性化”的女性主体相对),完成了对社会主义在革命时期一贯压制个体情感表达这一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在知青叙事中,城市或阶层并非主要方面,核心是汉族与傣族民族身份的对照,女性视角下也不存在城市/现代-乡村/前现代的优劣对比,反而是任佳,虽然不像三十年代左翼文学中的男性革命身体对城市生活保持拒斥姿态,但却复制了上山下乡时代革命话语对于女欲望的否定(将其视为封建,或至少是没有希望和前路的选择)。在《青春祭》的主题下任佳的确葬身于他下乡的地方,但不太喜欢为了避免女主角的情欲选择引发冲突进而造成观众焦虑而安排她逃离。 |
|
诗意一般的镜头,纪录片一般景象,讲述的是简简单单的故事,却因为真诚和真挚而打动人。可惜看的是删减版,这种片子也删减真是对美好的破坏。 |
|
冯远征年轻时很正太啊 |
|
两个到傣家插队的知青对于理想与青春的分歧,该去城市寻求机遇与发展还是享受纯朴美好的乡村生活?对她而言,善良与欠缺现代修饰的美丽是求知的动力源泉,是比物质追求更有仪式化的意义 |
|
把知青题材拍出了诗意,极简的剧情里闪耀着质朴之光,女主在傣寨里学到了追求美好事物的能力,这一切入点在同类题材里是鲜见的,当然这也是对当时那个年代对个性的泯灭做出的抨击。 |
|
冯远征! |
|
跟八十年代男导演男作家们要么苦逼的家国情怀要么亢奋的男性自恋完全不在一个序列。 |
|
当年的李凤绪阿姨好漂亮!李嘉欣的有木有!!!!!! |
|
张暖忻真正把握住了诗电影的核心——美与哀愁,前者之于自然与人之天性,后者之于现实与理想的距离、爱情的破灭与未卜的希望;「知青」的故事结构不过正恰逢于中国第2次「文化复兴」之当口所借用的一种背景,如今看来从民俗民族学到张弛有度的电影气概都如同已逝去的梦幻,每个观众都要和主人公一样,在最后放声大哭。 |
|
@MOMA。这是民族志么……通篇田野调查体 |
|
前段时间收拾书本,好几回想把两本《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訪談錄》送人,太厚了占地方,但根本舍不得。 |
|
真是别有气象的青春片,除了文学的矫情还残存在未能影像化的旁白部分,整体上非常开阔流畅,展现出那个特殊年代的想象——关于理想的美和众人的生活,以至于所谓异文化或者悲剧的因素都不那么显眼,而充满了对那种开朗的生命态度、开放的视野的怀念。瞿小松刘索拉的配乐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
|
刘索拉很抢耳啊,大场面的气息还是那一代 |
|
即便放在现在也很时髦,对于几种经典的电影样式,少数民族题材,女性电影,伤痕电影,都有所涉及,但又无一对应,并不是典型的汉族启蒙野蛮人,也不是少数民族向汉族靠拢,比如吃虫子,裸泳,也没有过多的反思上山下乡,整体都在强调少女的性意识,但一切又都点到为止了,就像最后两个男人之间的暴力也被省略了。另外冯远征年轻时实在是不上相,作为半个版纳人,强烈建议在告庄旅拍的那些傻比们看看,什么叫做西双版纳 |
|
看的版本貌似是从电视上扒下来的,下面总是出现一行小字“诗情系列影片”。美好,画面美好,人物美好,音乐美好,像散文像诗。 |
|
习得裸泳技能不枉此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