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产剧我一直都推荐《走向共和》和《大明王朝1566》。前者不再公开播放,后者收视极其惨淡,其历史和情怀永远令我潸然泪下。这两部片和其中演员都未因此得过什么奖,但奖项都太不值。我们从不缺好演员,从不缺好编剧,只是情怀没有出口,情怀也卖不起价钱。每次重看都会有新感触,好的作品禁得起年年岁岁的重复。 |
|
看的时候最难过的就是已经知道了结局 |
|
看完之后超崇拜李鸿章。。。“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梁启超《李鸿章传》) |
|
治世的时候上面要有人,乱世的时候手里要有兵,什么时候都要有银子,最好还有命 |
|
这类历史剧在首播之是要经过政审的,这部剧在政审时肯定没问题。但在播后的反响看大大出乎这帮笨蛋的意料。 |
|
李中堂,这么多年都误会您了。 |
|
中国最好的电视剧,即使把电视电影一起排名,我也把它排在霸王别姬活着前面 |
|
有个评论说这电视剧十年无人能超越,现在17年过去了,仍然没有。 |
|
要看完全版,不要看阉割版 |
|
吾国近年最好电视剧集 |
|
百年之后,李鸿章万万没想到是,还吾公道的是一部电视剧,而不是教科书。。。 |
|
中国迄今为止最好的电视剧,没有之一。一部真正尊重历史的历史剧,与各种歌功颂德剧和戏说剧大不同。慈禧、李鸿章、孙中山、梁启超、袁世凯等人的塑造非常成功,也基本真实、客观、公允(看的时候,我特意查了不少史料),与历史课本也是大不同。台词一流,极富年代特色。海外版68集。 |
|
一个在认天命的前提中求变革的李鸿章 一个有抱负没手段的光绪 一个假开明真短视很自我的慈禧 一个目的明确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会来事儿但小心眼的袁世凯 一个思维禁锢的康有为 一个不坚定的梁启超 一个立场坚定天赠模范朋友家人但实际上用着他人的血肉之躯实现理想国的孙中山 |
|
李中堂死后,故事少了许多吸引力。 |
|
虽然存在国产电视剧的一系列通病,但中立的视角和史实的再现十分难得,加1分 |
|
前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
非常值得一看,有点理想主义情结的历史片,不同于一般历史片仅仅是权谋或者苍凉。 |
|
认识中国的一个绝佳的切入点,不仅仅是历史,还有当下 |
|
真正有意思的是06年到17年评论的变化。 |
|
我想这片是独孤求败了,十年之内恐无人超越 |
|
我一分都不想给!我就想问,李鸿章也能洗了?这种没骨头的、自私的、并由于他的自私几乎葬送了近代中国的国贼也能洗了???在这儿忽悠傻子呢?! |
|
本来优酷有资源能正常播放,可不知什么原因被下架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思想应越来越开放,下架影片,欲盖弥彰。 |
|
李鸿章死后无大清,袁世凯死后无专制,孙中山死后无共和。从此,浩浩汤汤迎共产。 |
|
后来,我竟然成了出品公司的员工。 |
|
印象最深的是孙中山一脸兴奋的跟哥哥说:“这是革命牛啊!”,倒霉的哥哥...怎么就摊上你这么个革命狂弟弟... |
|
李鸿章、慈禧、袁世凯三个角色极为丰满,影片处理历史人物时也颇为公允(难怪会被禁),不失为一副当代语境下的中国近代史解毒剂。真想好好写篇影评,题目就叫《那些年,我们追过的民主宪政》好了~ |
|
过年期间一直在看这个,看得我好想去搞革命……其实还是历史传奇式的讲法,对日本的刻画尤显浅薄。但好歹不再是教科书式的扁平人物形象。最后孙中山的演讲几乎带着“解冻”的意味。当然现在又是严冬了。 |
|
除了慈禧洗得太白,一切都有理有据,深刻地感受到近代历史教科书编得有多脑残,读的时候就觉得各种不对劲,仿佛除了和谐党,全天下手里有钱有权的通通都是卖国贼,都是十恶不赦的坏人。 |
|
注意国父的几段演讲。 |
|
孙先生的共和理想过了一个世纪仍未实现,中山遗言犹然在耳: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比学校的历史真实 优秀岂止百倍 |
|
《走向共和》整部电视局看下来,虽然编剧在塑造人物上还是有倾向,但更多的是将人物呈现给观众,让观众自己去评断;而不是像大多数的电视剧那样,善就是善,恶就是恶。
李鸿章卖国并非不爱国,
慈禧掌权何尝不有原由,
袁世凯狠毒未必不丈夫,
孙中山伟大却难免天真,
康有为进步却而又封建,
封建被推翻却深入人心。
李鸿章对梁启超说:“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虽然看似腐朽落后,实则观念转变真的十分困难。 |
|
什么是纸牌屋? |
|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复杂的个体,慈禧是,李鸿章是,袁世凯是,孙文也是,用教科书上的几句话概括毋庸置疑是极度片面的。这部“禁片”真正让我懂得了这一点。 |
|
前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
为了和别的电视剧拉开距离,其实我打得是九星半,扣掉的半颗星是因为田沫,这个原创人物太讨人厌了吧。 |
|
这部戏牛到什么程度呢?上百个有名有姓的人物,随便一查,扮演者都和原人物特别特别像。 |
|
4.5;百年共和路其修远兮,怅今日犹叹三民之远,自由平等博爱振聋发聩,虽千万人吾往矣,万千志士各怀其道,同蹈浪尖,共谱功过;史书言及的群星闪耀,高度还原真实,关系盘根错节层峦叠嶂,伟岸与卑微,堂正与阴暗,实干与弄权,尽显官场玄妙要义;政体之变民意浩浩汤汤,历史潮流终不可逆。 |
|
从1880到1917,风雨飘摇四十年,山河破碎转头间。虽前朝旧事犹射当下民情,漫漫黑夜而阵阵鼓声。我们的时代大幕下充斥着无数的滑稽小丑,也不缺前赴后继的跳梁斗士。去年于暮色的紫禁之城看悠悠魅影,今年于巍巍紫金之巅看开国宣言,慨叹国之不易,民之多艰。 |
|
十几年前的片子,还是好看。可偏偏有人,要搞的还不如十几年前。 |
|
拍摄大气,有板有眼;字句铿锵,站位中立。气度不凡李鸿章啊~~~ |
|
做人当如李少荃,弄权当如袁慰廷啊。少学大炮放空炮,洗地永远洗不白。 |
|
清朝的腐朽绝不是慈禧或者几个贪腐官员造成的,清朝之烂在于政体、在于文化、在于思想……此片足以证明,中国大陆是有能力拍出一流电视剧的。 |
|
李中堂,真是强
大清第一裱糊匠
收卢布,卖边疆
苏州城外还杀降
签条约,亲列强
避战保船丢北洋
兴洋务,办工厂
倒闭收割千万两
阿古柏,进新疆
吓得中堂直发慌
冯子材,打胜仗
转眼中堂卖精光
学外语,去西方
自比铁血俾宰相
俾公听了心发慌
还好我不是李鸿章
去日本,中一枪
号称少赔一亿两
要是真的能这样,
为啥不多中两枪?
俄英法,美日德,
个个都夸李中堂。
中堂签字最爽快,
不多说话不抵抗。
胡雪岩,左宗棠
一个逼死一个亡
大清朝廷记住了,
惹谁别惹李鸿章!
中堂治国安天下,
赔完银子赔边疆。
粉丝听了大不服,
我中堂背锅太冤枉,
大清王朝不姓李,
怎能怪我李鸿章。
上有妖婆传懿旨,
下有百姓来骂娘。
内有朝臣多掣肘,
外有列强来复枪。
中堂听了微微笑
果然一代不如一代强
。。。 |
|
这个必须看 |
|
少年不知李中堂,年老方知真混/账。但凡真的了解过一点点近/代/史,就知道这部电视剧过分美化他。当然,有些人就喜欢在电视剧中学历史,而且无知的人,永远喊得最响亮。 |
|
看到明治天皇在得知北洋舰队已经全军覆没时,说了一句:朕饿了,首相伊藤马上说摆酒宴,天皇拒绝了,然后拿出一个小饭团,几口吃了下去。面对这样的一个邻居,华夏儿女世世代代都不得有一丝松懈! |
|
是有多么的没底气,不自信,把这部很好的历史教科书式的经典给禁播了?! |
|
拍的不错,是我唯一喜欢的鞭子戏.哈哈 |
|
断断续续将近两年,终于看完了。这是我看过的最长的电视剧,也是唯一从头至尾看完的国产电视剧。已经不能用“好”来形容了。可能这部电视剧最卓越之处在于,它其实跳出了政治,也跳出了对正误的判断,而是在讲述单独的个人在历史背景下的渺小与伟大。 |
|
看过的最好的中国电视剧,没有之一。凭借《走向共和》和《大明王朝1556》,张黎成为了中国最好的电视剧导演,没有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