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也没有像戴安那么美的女孩儿等在club,再也没有母亲等你回家,城市变大了,厕所变干净了,住的楼变高了,但是你还是喜欢那些老照片,还是喜欢那些老朋友,还是喜欢那个老桥洞下面的那个坏笑,还是喜欢听着Iggy pop独个儿跳舞,即使她二十年前就吐槽说Iggy pop已经过时了呀。 |
|
在爱丁堡看这部电影的感觉很奇妙 仿佛在下一个街口转角就会与他们撞个满怀 |
|
摄影依旧很花哨,剪辑依旧很快,配乐依旧很摇滚,花花绿绿的色彩,大量不规则的构图,但一切就是躁动不起来。如今导演的影像风格没有当年的震撼,反而还让人觉得他江郎才尽了。这一部的意义就是回忆杀,20年可以让所有喜欢这部电影的人怀旧一番,聊聊情怀和改变,俩小时的故事就是上一部的尾声。 |
|
二十年前毒品还是潮流,二十年后Danny Boyle找到了一种替代毒品,把它像迷幻剂般的再次缓缓推进观众的血管——它叫做“后青春生活”。千变万化的配乐真是绝了,看到了时间的回眸。迷幻炫技的老流氓日记,最后一个镜头我给💯 |
|
也许我们从未成熟 还没能晓得 就快要老了 尽管心里活着的还是那个 年轻人 |
|
年三十首映,自个跑去爱丁堡看,算是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庆祝了出门在外的第一个新年。老爹说与人为善,广交朋友。我也把交友奉为人生目标之一,但偶尔情形不济,难免落单,觉着孤独。老爹说那就学西方人单打独斗。总之孤独是永恒的主题。堪称苏格兰国民电影,秉持风格的同时与时俱进,有所革新。 |
|
百分之九十九的情怀+百分之一的剧情+百分之一万的伊万麦克格雷格 |
|
@午夜的柏林世界首映,场面热烈,看完却莫名失落。还是那几个废人,还是充斥的F-word,然而就像意气风发却开始勃起障碍的那位一样,中年危机到底是来了。架打着打着便罢,仇恨着恨着就没,想张罗点生计也困境重重,连bgm都躁不起来了。日子终究得过,只有那些瞬间闪过的旧影像,不时仍叫人热泪盈眶。 |
|
所以谁说好看的男孩子过几十年一定会变成大腹秃顶油腻的中年男人,看看伊万和JLM,他们变成了好看的中年男孩子。 |
|
总有点想做得很年轻,但难免有些落伍的感觉,毕竟大家已不再年轻。那些花哨反而有点傻,但是某些瞬间还是好一阵感动,回想起上一次看这片,应该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吧。 |
|
我不是猜火车的忠实观众,所以其中的怀旧不大看得出来。但个人以为比第一部好,有好几个片段很打动人,有了家庭,保护兄弟,fuck up了一切,离婚,没有孩子,但最后会跟父亲拥抱了,会认真的说I love her,就像片尾倒塌的一栋栋高楼一样,不可避免的看着青春过了二十年。 |
|
Nostalgia / 除夕夜走出影院偷抹掉眼泪然后继续踏入choose life的循环中 / 前作对自己的影响有多深,大概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在独居的时候养喵 /爱Spud |
|
"You're the traveller of your own youth" |
|
新的“choose life”宣言有点像崔健唱《网络处男》一样尴尬。不过伊万说台词还是那么好,仲尼用一个眼神给你解释什么是宗师级邪魅狷狂。但是那个女的算个啥。算了再加一星给大家的发际线。 |
|
恰到好处的nostalgia 1的一些片段巧妙地穿插在影片里 笑点很多 看完又迷之感动 还是熟悉的味道 作为一部续集可以称得上是诚意满满了 #chooselife 就是苏格兰口音实在太考验听力了 |
|
基本就是靠怀旧自high吧,整个片子故事已经是其次了,观众的热情都在一个又一个熟悉的梗。但其实仔细想想毒品元素比第一部少多了,四十岁的人很难再像二十年前那么疯狂了。非常幸运在柏林电影节看的,因为听不出来苏格兰口音的时候还能看德语字幕蒙一下。 |
|
年三十观影体验 试着理解苏格兰口音很难 影院里都是些中老愤青可能 正好十年后看第二部越发觉得midage的悲哀 |
|
好看,续集能做到这么棒。大叔们好帅,二十年后还是一堆废柴。想念爱丁堡,最明显的商业化就是把爱丁堡拍的那么美阳光普照,其实我想念的还是它第一部里面充满drug气息的它。 |
|
情怀足够,诚意式微。 |
|
太好看!Boyle真是太会讲故事,大家真是太会演。中年危机能拍成这样真的很精彩。 |
|
When we were young, something bad happened. It is over. |
|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可惜祝愿只能是祝愿,就算你年轻时再怎么放荡不羁,半生过后也一样会中年危机。惊喜不再,情怀满分。二十年了,古惑仔是不是也该拍上这么一部。 |
|
不知是他们遗忘了时光,还是时光遗忘了他们;20年的时光荏苒,老伙子们依然没有为人生做出一个所谓“正确”的选择。生活依然暴露着它最丑态的残忍,他们依然无法改变内心最原始的天性。当“土豆”踉跄的从拳击室走出,与20年前的自己擦身而过,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都长大了。 |
|
只有青年才能又颓废又美,中年只会又颓废又尴尬 |
|
怀旧加一星 spud加一星 看完觉得老的可以哭了 choose life 还好所有人最后还是嗑药坏蛋 故事剧情本身来说远不如一 但是穿插着怀的旧我还是很吃得下的 bgm赞 苏格兰口音真是迷醉 |
|
3.5 期待太久了,或许都不知道自己该期待什么,苏格兰小青年们的磕药迷幻不见了,或许还剩一丁点迷茫和颓丧吧。剧情基本可以说是没有,中年危机然后还搞什么苏格兰合伙人,不提也罢。本来真的不喜欢贩卖情怀的电影,但看见这几个人聚在一个框里我的心还是忍不住乱跳,大概真的是时候翻篇了 |
|
你们这群烂人啊,还是活在二十年前的青春里会比较开心 |
|
男孩变男人。逝去的人物、变换的连锁商铺,涌入的外来人口还有中年危机,周遭的一切连身体都在提醒着旧日时光已逝去。但你还是要选择啊,选择你自己相信的,选择往前看。不知道再一个20年,还会不会有T3,看四个爷爷继续这样。 |
|
英伦混混的中年危机,狗尾续貂,中规中矩。 |
|
二十年前,眼见起高楼;二十年后,眼见楼塌了。渴望自由的少年,被困锁进生活的密室,寻不到一丝归属感。若不是被书写和记录,不会意识到,自己被时代注射了一剂安定。早熟少女已成为身价不菲的律师、好奇少男永远沉睡在西格兰登的土地。浪荡的他们却从迷惘的怪圈跳入下一个人生困局,永远猜不透谜面。 |
|
T2的最大问题是它并没有真正的角色与角色关系,情景与角色间冲突的建立依靠的全部是来自20年前第一部故事的残余,建立于这个牵强附会的基础上的叙事变成了一厢情愿的无意义填充,受困于第一部限制的叙事并没有被有效建立起来,然而它也确实继承了来自于第一部中多样化不拘一格的镜头语言。 |
|
非常失望。没有剧情。一切都是前作情节的延续,没有再创作,和同人小说并无区别。大量地使用前作片段,摆明了定位就是粉丝大电影。然而看到Spud在街头回想起前作第一场戏还是有些想哭。 |
|
到现在也无法理解这么一个非主流文化的片子怎么就成为主流文化一代人的记忆了。。。。 |
|
二十年来每每想到朋友的背叛就恨得咬牙切齿,当那个人真的出现在眼前时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可是打了一通架,彼此对骂了一番后,却还是无奈地偃旗息鼓。不是因为仇恨没了,选择原谅了,而是人到中年后发现自己孤独到唯一可以取暖的人,竟然还是那个二十年前卷走自己钱的人。罢了罢了,就这样吧。 |
|
明知道跟第一部不能比,明知道同样是一帮颓废中年再聚首拍的还没有The World's End酷,但是那几个毫不突兀的情怀戏就是能戳到你,让你去回望胡来的过去,也许就是这部片的意义吧 |
|
他们都老了吧,他们去哪里呀 |
|
在电影院看爽得不行!二十年前看过猜火车的人应该会泪目吧,spud站在路边看到回忆的时候,熟悉的房间,熟悉的口音,后来连tommy都有个镜头。喜欢摄影和蒙太奇,喜欢年轻的那些画面,喜欢笑点和音乐,喜欢演员。 |
|
感觉整个片就是情怀两个字,没看过前作就没必要看本片。大约是在怀念一个年代,盛世容颜的少年wasting themselves away。PS. Ewan大了为什么这么像法鲨。 |
|
世界在变,音乐在变,只有我们没变,留在过去会被遗忘。选择不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选择历史重演,选择认命,选择绝望。Choose life.Lust for life.(最后soundtrack出来的时候只想大哭,一刷从电影院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抽了根烟 |
|
有些电影看完想抽根烟的,这部就是其一 |
|
20年过去了,世界仍旧那么糟,你仍旧过不好自己的生活,该犯的错还是会犯,该搞砸的事情还是会搞砸,甚至连20年前使用的老梗儿也还在重复。我想说黑胶机质量真好啊,LUST FOR LIFE听起来还能让人在萎靡中强行一振。 |
|
基本没被撩着,感觉像一支解散20年的乐队,原班人马重组开演唱会,开场来首热泪盈眶的大金曲,完事主唱说我们写了不少新歌,唱了几首歌迷就颓了,赶紧再来首老歌顶一下……Danny Boyle这么些年都拍行活儿,抽冷子整个情怀也有点诚意不足吧。 |
|
Choose life, choose facebook, twitter and instagram and hope that someone, somewhere cares.Choose looking up old flames, wishing.... you'd done it aYou're an addict, so be addicted, just be addicted to something else..Choose the ones you love.Choose your future.Choose life |
|
有些人变老了却从未长大 |
|
玩情怀和回忆杀也可以很出彩,依旧是丹尼鲍尔招牌式的高速剪辑及花式摄影,配上燃爆头的OST,足以让人大呼过瘾。闪回及一镜多时空并置的花样真不少。继续选择,继续厕所,继续嗑药,继续台球,继续有机会,继续生成背叛,继续超现实(屎霸倒凳高楼自杀),继续火车墙卧室嗑药(无限抽离收尾)。(8.5/10) |
|
丹尼·鲍伊尔的回忆杀玩得太好,对媒体变迁的自觉性也是导演中少有的,把20年前的老梗全部玩个遍,还有新意(比如终于让主角穿了裙子)。视觉趣味令人眼花缭乱,看完就想起立鼓掌。 |
|
这简直就是Boyle二十年个人风格总结,所有老片段用得都很聪明。 |
|
我标记的时候是否还能给这片加上“青春”的标签呢? |
|
我对苏格兰口音的听力大概是20% 全靠镜头语言和人物行动方向在理解电影 所以倒是看懂了 这电影没有任何新鲜的沉浸力 第一部刷新过我的三观 第二部只让我觉得中年生活好绝望 青春电影的套路用在中老年身上有点恶心 只顾往回看全靠情怀自我拯救不愿接受当下的自己往前看才是真的老了这些人知道吗 |
|
再也硬不起来了 @香港百老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