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大利电影之光,带人穿梭回到意大利电影的黄金年代,气质和影像无可指摘,颗粒的质感让人上瘾着迷,还时时插叙加入更老旧的影像,揉入意识流的形态,让电影呈现出逼真的年代感。马丁伊登爱上幻想的社会地位,却迷失在社会形态的斗争洪流中,他塑造的自我越成功,就离本我越遥远,爱与欲终究灰飞烟灭、归于尘土。 |
|
改编自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创作的半自传体长篇小说,新锐导演皮耶特罗•马切罗将故事移植到意大利。讲述一位出身低微、四处漂泊的水手逐步成为顶级作家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努力通过改变自身而获得成功的故事。剧中关于教育的讨论,对爱情的质问,对理想的追逐,以及社会变革的论述,均充满了欧洲人睿智的思辨意识。影片用胶片拍摄而成,古典气质迷人而突出,胶片颗粒感营造出逼真的年代感,文化气息与政治意味水乳交融,令影片浮现出多层次的诠释理解。男主角卢卡•马里内利将角色前后判若两人的性格演绎得淋漓尽致,最终击败《小丑》的菲尼克斯荣获本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演员。 |
|
圣经里藏着致命的手枪,大海里藏着消亡的理想。以为自己是追求自由的蜉蝣,却在构建坍塌理想的牢狱。以为自己的笔是一股力量,却丧生于亲手压灭的光芒。都说他的故事毫无希望,却都不肯改变生活的现状。做了爱情的信徒,成为美貌的奴仆。终于不再是码头勇于出手的少年,他追出去好远,已无法把他追上。 |
|
Shine, shine, shine. Shining through the Hollywood clouds over Venice islands. |
|
一切奋斗的动机皆是因为爱情,抑或是你不想被那个崇尚进化论的世界狠狠踢出局。记得吴念真曾经说过,种族、国家和父母是人无法预先选择的部分,歌颂他们不难,抱怨他们更是容易。一旦可以毫无隐讳地说出他们过往的一切,以及包容、接受他们曾带给你的种种不悦或磨难的时候,方才意味着你已经是一个成熟、有自信,而且可能为他们带来荣耀和骄傲的人。锡兰的《野梨树》做到了,但我不认为《马丁伊登》也是。他是一个被“自由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所共同排斥和驱逐的极端个人主义者。本片的悲剧性在于,双方利益的不可互通和二者思想的不可交流。遗憾的是,男主角追求的爱情终究是狭隘的个人主义,他与自己的对立面没有任何本质上的不同。这种“宿命” 不用等到爱情死亡之后才被我们感知,事实上,我们在跟随男女主角一起走出电影院时就该觉察。 |
|
视听语言与表演俱佳的名著改编电影。1.在正常顺时线性叙事中大量插入老旧影像片段,作用如下:①外化角色内心活动——褐色胶片多为马丁写作时的想象,蓝色胶片多为内心自比(如童年、少时与青年马丁孤绝的身影)或隐喻性心象(如前后呼应的扬帆远航vs缓慢沉船),彩色胶片主要是不断复现的马丁小时与姐姐欢快跳舞的场景(令人唏嘘地永不可重演);②呈现马丁眼中看到的街景(多为彩色主观镜头,人物特写);③打破单调稳定的时间,并起到转场作用。2.影片以16mm摄影机拍成,以手持运动镜头贯穿全片,随人物心境变化或情节更替透现出或轻盈灵动或急躁无奈的气格。3.配乐复古与现代质感兼备。4.卢卡·马里内利前后判若两人,演技入木三分,威尼斯影帝实至名归。5.看透虚空的美国梦后,疲惫、孤独而迷茫的马丁看到年轻时的自己,追上前去。(8.8/10) |
|
这个世界知识,权利,金钱,名誉,各种意识形态,没有什么是完全分的开的,所以理想主义者都活得辛苦又悲剧。胶片就是胶片,视听绝佳。 |
|
QY-308。这么美的电影,只能在家看下载,实在太糟践东西了,期待明年北影节上可以刷到大银幕。背着打字机四处跑,四处投稿各种被拒,这就是生活的常态,而成功是非常态,于是问题凸显了。我在想,如果同一个故事,搬到当下社会,导演拍出来又会是怎么样的故事呢。 |
|
胶片质感迷人。喜欢电影对教育和精神的探讨,教育是否是进入精英阶层的通行证,屁股是否决定立场,为何精神充实会伴随着空虚?也喜欢马丁身无分文、四处旅居、用一台老打字机执拗写作的状态。一个很流畅通俗但又令人回味的故事,男主前后样貌、状态、言行举止判若两人,好演员。 |
|
摄影很好,故事改编得一般,所有元素都像空中楼阁一般在南意大利美丽的阳光下manifest itself,男主尤其不像工人阶级,archival footage的运用像可爱的artifacts而非历史的呈现。听说导演是拍纪录片出身还是挺惊讶的。太多篇幅花在穷小子爱上富家女这个trope上了,男主的诗歌也大多关于爱情,他关于社会的议论因此显得没什么根基。 |
|
16mm胶片拍出来的画面就已经让这个电影赢了。如此的质感配上这样的故事,足够让每一个爱电影的人看到一种久违的经典老电影的风采。 |
|
《遗失与美好2》。千万里外的马丁·伊登,百年以前的杰克·伦敦,做了一场远在那不勒斯的阶级复兴涩梦。由神性降临为人,时空依然交错,磨难成世间的苦修神迹。文学是没有形象的哀伤传说,电影在闪回老胶片的光影雾痕里,化作庙堂,供奉全球化神话之前的绝美幻术。 |
|
我和室友姐姐的金狮#威尼斯电影节# |
|
没有永恒的爱,只有永恒的迷失,迷失在自己的热爱之中,迷失在自己的不爱之中。 |
|
通俗得差点睡过去,光有复古胶片色有啥用,华而不实 |
|
#63rdLFF#颗粒感溢出的16mm胶片,巴赫古典乐穿插,让整部电影像一块多棱镜,反射出意大利老电影的夺目光彩。对原作文学语调的精准拿捏也使其格外贴近那个幻象般缥缈的时空。改编上有意消解地域背景,拭去了美国梦的升腾和破灭,转而将焦点落在彼时喧哗的政治运动图卷上,因此男主不仅是另个版本的盖茨比,而更像是个以笔为剑的理想主义者,一个看守文学废墟的殉道士,因无法隔绝出身对性格的影响,内在精神与信念走向脱轨。不足在于第二和第三幕间较为明显的断裂,尤其是对配角的描绘不免囿于脸谱化,好在Luca表演格外丰满,从富有活力的水手到沉沦厌世,孤身投入斜阳下的海平面,令人无比心碎。 |
|
杰克伦敦的名作最新改编,生命的灿烂与毁灭,经典文学文本的力量尽显。电影将故事从美国搬到上世纪的意大利:据说用了一些过去的纪录片老镜头,全片也采用16毫米胶片拍摄,尽力再现写实的怀旧光影,影像很漂亮!男主演精彩,去年威尼斯影帝。 |
|
胶片质感太好,满溢古典美在开场五分钟内就攫住了我,迅速跌入这个绵密故事里,不觉冗长缓慢,反倒是这种“慢”在丝丝缕缕的酝酿间让人回味无穷,企望大银幕再刷一次;前半段尤值称道,在政治符码加入与功成名就之后略显折扣。接近默片的古早影像资料插入,如男主内心神游与潜意识呈现,与整体的复古诉求相契,更有一种别致的美,在表现内心戏方面较独特。身怀天赋的人还能遇上微暗之火的点燃,可算幸运,曾经爱过的人即使他日殊途,毕竟是爱情开启了蒙昧心灵的逐光之旅,沉浸到文字的世界是多么好。而布利斯则几乎是他重新认识自我的导师,以笔为戈,犀利指出所谓“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皆多么虚伪,在那个年代能以尊重个体为最大前提,果然太超前而无比寂寞。 |
|
如果可以选择死法,希望可以解开上衣第二颗纽扣以后,在意大利漂亮男人怀里闭眼睛。 |
|
这一部频频让人想起维斯康蒂的电影看似过时,却在当下这个分裂的时代有着崭新的意义。我们到底可以从这个激进中立的人身上得到什么?有着新现实主义的基调,在这之上却有着一种难以言述的实验新美感。时代的模糊(汽车和电视),时空的模糊(记忆混入画面),体裁的模糊(8mm纪录片穿插其中,宛若新浪潮)。导演将他的迷影情怀化成了一场独特的视听盛宴,同时也不失艺术创作的胆识。 |
|
影像太突出,男主也够帅,复古感营造的太好了,一下子就被影像迷住了。配乐起先比较古典,后来也融合了当代元素。剧情本身,其实还是一个服务于当代的故事,也正常。 |
|
美如维斯康蒂,然后没有然后了。16mm胶片拍摄让全片带着古典色彩,典型意大利风格,节奏叙事非常平庸,无法沉入。 |
|
《幸福的拉扎罗》之后,再次看到一部如古典油画般的意大利电影。有令人动容的颗粒感,但又是清新的、介乎松弛与粘稠之间的,而非钻营出的精致与浮华。《了不起的盖茨比》般的故事,非常扎实地书写了一颗心灵的沉沦:因爱而生的文学与人生理想,最终又在名利与社运的声浪中趋于灭亡。挑不出错,观众就跟随马丁·伊登体验切肤的乐与痛,最后抵达命定的结局。不超脱也不沉溺,海边的尾声,让我想起里尔克《沉重的时刻》的意境:有谁在世上的某处无缘无故地哭、笑、行走、死去,我望着我,我走向我。 |
|
3.5 杰克·伦敦通过马丁·伊登来书写自我与时代的关系、资本社会下的幻灭感;而如今,意大利新生代导演将他换入到一个时代不明的意大利语境来拍摄,直接放弃了对历史本质的复原与产生有效对话的可能,选择的视角位置近乎游离于“局外”。不过,这种改编方法也有其妙处,在视听语法上,尤以作为影像历史档案的胶片成为闪回与目击的见证,带来了强烈的慕古感和致幻感。此外,美丽的男主表演得也非常出色,这些相加都放大了电影的迷惑性,令人一时以为会是杰作。但形式感越跳脱,“精致的平庸”就越显露——历史档案用得很“漂亮”,但却又与历史现实游离着,没有真正的拉扯,后半段节奏过快更进一步凸显出这个问题,如同最后一幕里的越游越远一般。 |
|
A princess and a sailor |
|
3.5。看似是去年最有“经典相”的电影之一,但不难意识到这种外观在当今返照的有限价值与其所伴随的、一个不属于未来的坐标。在这一点上,《幸福的拉扎罗》显然值得对标。即便如此,在古典场域与史诗语气里,用主观与纪实交织的“所见”去注入的一点现代性(个体的,作者的,回望的)依然非常迷人。 |
|
D+/ 前半段通过纸和打字机构造出了几处精妙的“写作”镜头,歌曲转场+胶片年代戏搭配电子乐的氛围也不错。但是后半段却有点进退失据。人物开始被剧作牵着走陷入近乎机械的迷乱中,以至于无法提炼出更内聚的情绪而愈发流于表面的状态展示。混杂的论辩更是没能挖掘人物的心理(他所谓进化的个体的精英主义到底如何与他的人生产生实质上的联结?),反而让叙述视点与人物之间的距离愈发紊乱,失去了进行深入刻画的能力。到头来总感觉这一趟虚无之旅的过程是断层的。 |
|
第一个画面出来我就感叹,颜色真美;中间穿插的archive footage也很好,时代混乱有营造出主创口中的“20世纪生活画卷”的感觉;但如果是这么大的一个concept的话,我对这个爱情主线有点problem…两个妹纸都形象太单薄了吧…间接导致男主形象也不够丰满,进而导致整个片子力道浅了些。 |
|
大银幕上看16毫米胶片那种复古感真的绝了。前后两段叙事拼接出一幅印象派油画,爱情、政治、文学“远看很美、近看只是污渍”,马丁·伊登是一名水手,他属于海洋最终也将回到大海中。那些选择自杀的作家总是能赢得我的尊重,比如海明威,比如杰克·伦敦,又比如伍尔夫... |
|
意大利人一出手,就能拿出与众不同的精品出来。真是厌倦了电影工业那标准化流程,化妆、灯光、特效等等。本片演员的化妆就是接近人物自然状态下的样子,不是为了人物漂亮、英俊服务。当然用了胶片也是重要原因,是感觉太真实了。像一个《基督山伯爵》的简洁版,男主角演绎非常成功。 |
|
怀揣理想改变世界者可以忍受颠沛流离、孑然一世、孤苦伶仃,却无法忍受理想的幻灭。到头来蓦然发现世界尽是荒诞,费尽半生,如梦幻泡影。视听语言极佳,这个菲林的颗粒感让我回忆起从前,那些蹲在路边痴痴地看粗帆布大银幕的日子。
7.8 |
|
意大利导演手中的古典传统,也太迷人。美人像罗伯特德尼罗+詹姆斯迪恩+杰克吉伦哈尔,为美人才华击节,海波里piccere,为美人写诗为美人革命,为美人做古典自由主义者。 |
|
皮耶特罗·马切罗一直游走在纪录片和剧情片含混的风格之间,马丁·伊登作为第一部剧情片展现出了非凡的导演功力,特别表现在对于镜头和剪辑的控制上。史料镜头为影片增添一层厚重感之外,更为原本可能平铺直叙而乏味的连贯故事添了几缕抽离的快感。男主角前后截然不同的地位造成的形象差异被演员精准的把握到,非常精彩。对于杰克·伦敦的原著把握住了整体的立意,但从时空上来说都做了不少改动。全片最后一个镜头给了我深深的震动!!不过前后两个部分的转换稍稍有些突兀,而且一些镜头上的特色在中间部分似乎没有有效的一以贯之,稍显遗憾。而且地位转换后的部分应该再加长一些,对男主何以精神空虚进行更详尽的阐释。 |
|
请无论如何不要厌恶生活啊 |
|
一次有趣的结合,多种拾得老胶片参与到16mm历史影像文本的写作中,虽然作为文学改编而言电影凝聚力尚有不足。 |
|
好喜欢这样胶片质感的粗糙影像,配上现代的音乐也没什么不好,只是一种想要表达的光影想法,过度模糊的街景、童年回忆、冷或暖的单色画卷……影射主角内心,无论是没人赏识的时候还是作品满大街的时候,都是一样的东西,由此才看淡了吧……爱情已经无所谓了,就是对于两位女性的刻画不够丰满...男主倒是前后的改变都刻画的很好,眼神热烈到空洞...不愧是威尼斯最佳男主..最后在夕阳下,跳入海中,记起当年的经历,向着光....绝赞…… |
|
有一行魏尔伦的诗句,我再也不能记起,
有一条毗邻的街道,我再也不能迈进。
有一面镜子,我照了最后一次,
有一扇门,我将它关闭,直到世界末日降临。
在我的图书馆的书中,有一本
我再不会打开——我正注视着它们。
今年夏天,我将满五十岁,
不停地将我磨损啊,死神! |
|
电影画面古典气息浓郁的《马丁伊登》最缺乏的就是古典性。它缺乏古典叙事大开大合的气派,更在角色发展上缺乏连贯性。爱情一条线是如此的苍白,让人不明白它是如何就嫁接到重要的社会学讨论上去的。成长教育小说的根本动力是个体与社会的互相推动,男主角是如何在两个阶级之间被撕裂、最终对两方进行背弃而坠入个人主义的肥皂泡里的,这个幻灭过程描述得实在太过语焉不详。影片混杂时代的风格显然是在强调这一社会矛盾的长久时效性,可它下出的诊断书却没能一针见血。 |
|
好美,绝美,美好,美绝。 |
|
3.5。16毫米胶片的质感加上维斯康蒂的遗风非常迷人,然而电子乐的使用让整体就不明朗的时代设定更加distracting |
|
勉强及格吧。改编的不好,即便不考虑原著也不是个好剧本。大体在中间横切成撕裂感明显的前后两部分,先是不屈于命运的奋斗旅程,后是个人意志被喧嚣世界淹没的幻灭悲歌。形式比较显眼,插入了不少古旧胶片,也让女主角对镜自述呈现她书信的内容,手持摄影和典雅的油画调色与构图,这都让人想起意大利电影的视觉传统,可惜老旧胶片的生切更多只是对人物即时性联想的浅白外显,仅停留在有趣、好玩上,它的视觉技巧是浮在角色之上的,未能给角色的心路嬗变提供足够支撑,比如后半部马丁与另一女人结合、他卷入了连串政治观点交锋并变得富攻击性和颓废,他和前半部完全不同的遭际与状态,你在电影里是看不到变化的轨迹。而且限于成本,马丁身份的转化在电影里并无视觉元素上的佐证,男主后半一味咆哮化的演技并不高明 |
|
完全靠影像上的质感加成,古典韵味和粗糙的颗粒。只不过剧作上就太平了,流于表面的讲述,看不见过往也看不见人物。男主的脸陪我支撑两个小时。 |
|
#Venezia 18好喜欢这种古典的叙事结构,一个人的人生阅历,成长蜕变到自我消减。文学和爱情改变了马丁·伊登,开启了他的心智,但随之而来是无尽的矛盾和痛苦。侧面呈现意大利社会主义运动的缩影,是一部具有规整传统叙事美感的作品。 |
|
熠熠生辉的杰作。“世界比我更为强大,若反抗它,我将一无所有,只剩自己。但正是如此,这种反抗才弥足珍贵。只要仍有一息尚存,我便是一股力量,以笔为戈,这股力量将令人胆寒足以对抗寰宇。构建牢笼者与追求自由者一样从不明说。”让海水吞噬,无惧更大的波涛、已一无所有。他死在自己构建的牢笼之中,从中围困无法脱离。今年的威尼斯最佳,沃尔皮杯实至名归。这部无论从摄影、剪辑、剧作改编、表演都是今年甚至于说是近两年意大利电影的最高水平。卢卡·马里内利演绎的马丁·伊登漂浮在那片海面上,散发着迷人的传记片光辉。这个令你恍惚的世界,迷离且凌驾于这个时代。毛里奇奥贡献出了目前为止最出色的一次剧作改编,影片如一本精雕细琢之后的文学作品、继承了意大利古典衣钵的臻美影像。 |
|
“我曾活得如此炙热,现在的我心如死灰” 胶片摄影太美。 |
|
影像上挺有想法,但也仅此而已了。 |
|
#BJIFF2020#【北京剧场】那不勒斯的水手用诗歌吟唱着落魄潦倒,现实的冰冷和残酷磨掉了青年的纯真和志气,当他从蜉蝣一样的生活奋力爬到社会的顶层,才看清世界的真实面目,一切都是如此的肮脏和虚无。意大利乡下的风景和田园美不胜收,或许在乡下写作的那段日子才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作家是布道者,也是殉道者,终究难逃理想主义者的宿命。(北京剧院的座椅腿伸不开真是致命的缺点) |
|
作为名著改编真的不错了,马丁伊登可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啊。而且和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几个版本的盖茨比不同,小说的灵魂人物被演绎得很精彩。达西那种高富帅很多而且好演,马丁·伊登这种朴实刚健风文艺青年则不好演,可说是稀缺。 |
|
中近景的手持镜头充满了「打量」感,或某种不安的注视,在这类电影里倒是颇为少见。Footage的使用也很有意思,但整个故事略缺乏节奏感。 |
|
意大利的风情让美国梦碎的都如此浪漫,但马丁崩坏的过于突然,虽然大家都知道他该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