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都会有美国影评人与观众评价出现重大分歧的电影,比如《绿皮书》和《小丑》,我也很容易站在双方的角度理解各自的观感,但是这一部明显很平庸的作品恕我不能理解观众为何会喜欢。战争的残酷、苦难和荒诞当然可以用喜剧来消解和反讽,但本片做得非常拧巴,比如一开场用Beatles的歌制造反差实在让我心理不适,不是不能用摇滚,而是选歌不对;再比如盖世太保跑来不断致意的桥段并不好笑,只觉得导演处理方式很蠢;还有乔乔假想的希特勒不断跳出来尤其让我感到聒噪,另外片名里的“兔子”在后半段台词中完全消失了,我本以为是要人兔合体的异想世界呢。 |
|
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除了犹太人,我想看看二战其他视角。 |
|
一个从小被洗脑的男孩,偶然之下发现整个世界都是一个谎言。
犹太人就站在秘密警察面前,秘密警察居然认不出来。
那一刻,他对身边的一切产生了怀疑。
也许他狂热追随的纳粹并不是正义的化身,也许人们口中邪恶扭曲的犹太人和其它人没什么区别。
然而最难的不是被蒙在鼓里,而是知道真相后的抉择。
你可以随波逐流,假装什么都没发生;也可以逆流而上,和黑暗抗争到底。
正如母亲和克伦森多队长在时代洪流中保持清醒,没有迷失自我。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他终于自我意识觉醒,从前辈手中接过责任和担当的接力棒,和过去的自己挥手告别,投入自由的怀抱。
要跳舞,不要战争。 |
|
这可能是今年最催人泪下的喜剧。杰出的喜剧,永远拥有一个悲伤的内核;杰出的悲剧,永远拥有让你泪中带笑的魔力。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并不是什么新奇的路数,但这部电影依然用这个方法,搭配孩童般的笑点,浑然天成地将战争描绘的如此逼真,将爱描绘的如此动人。 |
|
电影以孩子为主角,但更像是成年人为复杂深刻的社会问题找个简单解释的安慰剂。有些感人和可爱的地方,但都比较像在套公式。而且真的给孩子们看了的话,纳粹为何会产生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以及对当下社会的联系,都像在避而不谈。总体感觉是今年的绿皮书… |
|
当“美丽人生”遇见“月升王国”,又温暖又悲伤的反战童话。前半段色彩斑斓得就像韦斯·安德森附体,后半段温柔撕开糖衣包裹的真实世界。不但有影史最人畜无害的希特勒,还有最让人心塞泪奔的寡妇姐。做一只乔乔兔,经历人性的美丽与恐怖。 |
|
首映后全场起立鼓掌,两个多小时笑声就没停过。风格太塔导了,片子以一个小男孩的角度,用诙谐欢快的方式来讲述二战时期纳粹与犹太人的故事。从小朋友的视角来看世界上的偏见与歧视显得尤为讽刺,你可能觉得有些情节很可笑,笑过之后却意识到这就是现实。 |
|
胖胖你太可愛了!啊!!!!胖胖!!!!!It was not a good time to be a Nazi! Hahahahahahaha! 什麼!胖胖不在海報裡?!!! |
|
除了Taika牛逼以外不知道该说什么。
又hilarious又sad
无谓战争中希望与光芒。斯嘉丽和那个教官的角色太棒了。后小半段眼泪哗啦啦。 |
|
优点:立意不错,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但是人性深处依然存在着善良;导演自编自导自演,希特勒的裤子肥得像小丑服,搞笑元素丰富。缺点:美国佬又用好莱坞夹私货,解放的时候各种星条旗的镜头,枪毙K上尉这种败观众好感的脏活儿交给苏军? |
|
要花三星期接受祖父不是金发碧眼、沉迷于万字而努力证明自己是狂热分子的乔乔,拥有四个睾丸和吃着独角兽的希特勒,陷入莫名的墨西哥僵局,以及带眼睛的屋顶、一遍遍重复的“希特勒万岁”…一切都嘲讽的如此可爱又到位,哭笑不得。今年颁奖季的意外惊喜,2019《月升王国》x《阳光小美女》x《美丽人生》x《无耻混蛋》…韦斯·安德森式戏谑浪漫,最悲伤的喜剧莫过于此。“外面危险吗?非常危险”、“如果自由了,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跳舞” 帮妈妈和因加系鞋带,是这个异想世界最真实的两道弧光。“今天,尽力而为吧”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活着就是正义。 |
|
历史的反派是出产黑色幽默的宝矿,荒诞滑稽的台词反讽极端邪恶,轻快的节奏下布局有力的最重音,俏皮童趣和严肃现实来回切换,哭哭笑笑的让人说不出基调是欢愉的还是悲伤的;妈妈和Captain K等正面人物的设置很重要,内核其实和所有二战片相同:要有希望,相信正义会最终胜利 |
|
TIFF 19 #3. 孩子眼中的世界,笑过后又觉得有些感伤。历史可笑,当下却仍在重复。 |
|
影片以儿童视角切入二战以及纳粹题材,并以略童话,恶搞喜剧的方式处理,难怪有不少人会提起《美丽人生》,当然,也不一样。影片其实非常塔伊加·维迪提的风格,才会在这样一个严肃题材如此的胡闹与肆意疯癫。表面是恶搞喜剧,骨子里却又是伤感的。故事并不深,重要的还是孩子的视点很容易让大众共鸣吧。几个配角表现其实更出色,斯嘉丽·约翰逊的服装和发型都美呆了,完全看不够;山姆·洛克威尔则用仅有的几场戏证明着自己的表演才华。属于整体很娱乐,却又暗暗伤感的电影,也是因为这种元素混搭,才会让观众在看完后的情绪会非常复杂,很难用好笑抑或感动的单一情绪来描述。虽然,我一直不是特别能领悟导演的笑点。另外,这片配乐才是亮点啊,各种经典摇滚乐,太舒服了。 |
|
这样浪漫化地处理法西斯不太好吧,而真正终结了二战的盟军几乎不可见,最后那战争的镜头是要把勇猛保卫德国的纳粹塑造成英雄了?当然最后有美国国旗,苏军呢?这是在资本主义内部试图让法西斯主义“合理”化,因为你看他们也是受害者,他们中也有好人。 |
|
以儿童+喜剧的角度来讲二战和德国人/犹太人的渊源很令人耳目一新,加上导演本人演希特勒和儿童对话的形式更是笑点频出,讨喜之余不忘用寡姐和山姆叔叔各自煽了个大情,该有泪点的时刻一击即中。台词智慧绵密,片子本身质量过硬,起承转合流畅无比,颁奖季目测有奖。 |
|
从小孩视角放进纳粹无理性狂欢并不稀奇,但是导演本人出演的希特勒是最出彩的最具waititi作者性的,从一开始精神领袖到后来在jojo饥寒交迫时享受饕餮的分歧,在贡献笑料的同时表现的是jojo对于纳粹身份的自省和反思。片中可以看出Waititi在美学调度上的进化,玩弄景框内的元素,像是妈妈的鞋,和屋顶的眼睛。值得一提的是,jojo经常出现在框内,虽然故事中Elsa被困在墙里不见天日,但是jojo才是那个被框在体制内的人。剧本质量非常不错,有荒诞幽默也有措不及防的悲伤,Scarlett Johansson和Sam Rockwell各自都有不少高光戏。(nouveau cinema) |
|
防疫宅在家里看的又一部奥斯卡提名影片。独特的儿童视角,喜剧外衣,反战内核,完整,生动。导演的第二部电影作品就如此优秀,值得夸赞! |
|
#28/LFF,真是哭笑并行,节奏感超强,不同于《美丽人生》,从小孩子视角切入,呈现的荒诞和疯狂具有喜剧效果的同时能够进行辛辣讽刺,结合近期的东西两边垄断情绪,让人沉浸同时感到不安,不经意间我们又到疯狂的时刻。戏里戏外的疯狂中保持理性和勇敢(戏外顶着压力支持伍迪)的斯佳丽·约翰逊,穿戴圣母玛利亚群青色大衣简直头顶光芒,圣母再现啊。小的遗憾是同性元素可以再运用好一些,captain K的转变稍显不自然。
如果漫威能敛财同时把一小部分资金,部分卡司持续投入拍此类片,对其继续收敛没啥意见。 |
|
当代德国家庭版美丽人生
风格化的处理,剧情节奏和情绪配乐,充分的掌控观众情绪,无论是单纯的喜剧还是悲剧场景,甚至是充满了多次的悲喜交加的场景。
最高级的悲剧是让人在搞笑的画面里哭出来,最高级的喜剧是让人在悲伤中笑出来,我靠在这里部电影里,导演两个都做到了!有点牛逼啊!虽然high不是那么高级,但是普世的high点足够了!
坐等人民选择奖诞生 |
|
TIFF.目前为止整个tiff里最喜欢的电影。 |
|
看了尷尬,可能我就是受不了美國片拿納粹當梗拍一些看似正能量實在無聊老梗自以為是的電影了 |
|
❤❤❤❤❤❤❤❤❤❤❤❤❤❤❤ |
|
抱住鞋子,手忙脚乱系不了鞋带那一段,感觉我就是Jojo,Jojo就是我。 |
|
彻底被塔伊加.维迪提折服。真的是一部笑着飙泪的电影呀!新时代版的《美丽人生》,恶搞喜剧中看到战争的真实和残酷。而人性的善良一直都在,都是乔乔兔肚子的蝴蝶,飞吧,你自由了。 |
|
一个十岁的孩子懂什么是爱吗?他爱他的国家,爱Nazi,爱Adolf Hitler,他的小脑袋瓜里装满了他们,这些力量仿佛让他变得强大起来。他的母亲并不跟他争执,只是笑着告诉他:世界上最强大的东西不是金属、炸药和肌肉,而是爱。你现在感受不到,等到爱降临的那一天,你就明白了。 |
|
本周在影院看到两次《意志的胜利》片段,而且这部和《A Hidden Life》的开头都选了几乎相同的几组镜头,希特勒阅兵时右肩部特写我再也忘不了了。这两部一前一后看,衬得这部简直不能看——也许是我今年尤其刻薄了。但关于纳粹,I don't ever want to feel good. 即便是点缀幽默的可爱小孩成长故事,是儿童眼中过家家般的法西斯,是玫瑰色的初恋和美丽的母亲,是丑角化的希特勒,它也不应该让我 feel good。它不应该将感动、安慰与劫后余生轻轻松松交予我,让我以为那些微小的反抗与人性的坚持是童话般的英雄主义。 |
|
想敲开Taika Waititi的脑壳看一看里面是不是装满了怪味豆,是不是边边角角都包裹着棉花糖。(铁群岛的席恩怎么洗洗干净还蛮帅的,肥皂牛逼 |
|
最好笑的片段:是Jojo Rabbit激昂地冲过来夺走手榴弹,却投掷失败,把自己炸飞的强烈对比。
最紧张的时刻:是贝茨勒和手持证件的军官对答后,特务头子说等等的时刻,那一刻我屏住了呼吸。
最可怕的台词:你已经十岁了,乔乔。别再像个小孩子似的。
最痛心的一幕:当然是乔乔站起转过身看到了熟悉的红白女式鞋子的一幕了。我以为,属于自己的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转身看到你深爱的人已死去。
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小胖子。真是一个天真、乐观、不盲目崇拜的孩子,似乎所有的苦难都打不败他,面对迷雾般的未来,他需要的仅仅是好友的一个拥抱! |
|
我们现在不过是动动手指写下影评,可他们那一代的童年是真的在尸体或柜子里度过的。男孩演技满分。 |
|
不好不坏 中规中矩 现在豆瓣神作都是些普世 子供 八股文电影了么? |
|
整体把控和笑点都挺对的,但总觉得节奏有点问题,部分情节塞太满加上前后风格差太大,导致特别经不住细想,感觉剧本糊弄人。观感上像韦斯安德森。queer/drag的部分处理得很妙,应该是本片最喜欢的一点了 |
|
#4th IFFAM# 开幕片。多伦多大爆款。鉴于小朋友实在是太萌了,还是可以给到四星的。影片有很强的漫画感,也是比较符合爱幻想的少年的心理(其实这个手法也比较常见),纳粹喜剧化也基本是此前套路,不过影片的处理还是很有趣的(imaginary friend/超我,是元首本人还是很独特的),笑话写得是真好笑(也是为数不多必须用英语拍的德国题材,真的,换成德语读字幕绝对没有这么好笑)。影片最好的地方还是写母亲对孩子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之前把细节藏得够好,所以在创伤时刻到来的时候才会格外地感人。(捷克电影基金支持,全片在捷克拍摄)。 |
|
以韦斯·安德森的方式包裹一个战争童话,过于刻意的奇幻化让这个原本悲伤的故事失于苍白。 |
|
其实蛮有意思的一点是,电影讲的明明应该是德国的事情,却全程都在用着英语;结尾美国大兵炫耀式地从德国的断壁残垣中飞驰而过,你说它到底是在宣示胜利,还是在炫耀某种历史的解释权?如果真的是一面美国一面苏联两面夹击,那么苏联在影片里又去了哪里?如果德国有那么多抵抗军和好人,他们为何还会跌入纳粹的深渊,为何还要至今集体认罪,为何至今还要如此谨慎?或许我们可以闭口不谈电影对二战过度的消费,不谈“主题公园”,但如此偏颇地诠释和呈现过去,终究是有极强误导性的吧。一部从制作到内容都与德国和二战都不太相关的电影。 |
|
说真的,漫威的主题乐园电影拍多了,这种游戏感十足的小品竟然也能拍出十足的主题乐园感,好在它的剧本确实很棒。小聪明有很多,也很招人喜欢,用儿童视角拍二战故事,小细节处理的也很童真有趣,但还是喜欢不来这种漫画感的拍法,视听上太糖水了,太甜腻了,还是更喜欢韦斯·安德森那种不耍小聪明实实在在的银幕手艺人,对比之后,我更喜欢《月升王国》了。 |
|
second rate american porn
最后一场戏尬极了 |
|
她说“我爱我的国家,可是我憎恶战争”。和《美丽人生》一样用喜剧和儿童视角来讲述关于二战的故事,10岁的乔乔脑洞里住着一个非典型逗比元首,寡姐演绎的母亲努力呵护着乔乔五彩斑斓的童年,这个小小极端纳粹分子和犹太女孩相遇相知及母亲的离去也渐渐让他看清楚法西斯的真面目,盟军攻城后,胖助教的丑恶嘴脸让纳粹的恶行昭然若揭,K上尉的舍命相救真的是泪点,最终乔乔战胜了希魔这个心魔,与犹太女孩沐浴在阳光下轻舞,是的,如果自由了那就跳舞吧! |
|
究竟是中了纳粹的洗脑,还是犹太的读心,为什么肚里的蝴蝶在振翅,手里的鞋带已系好,白纸写满了来自巴黎的思念,夜空轰鸣着即将自由的舞曲。乔乔凝视着妈妈的皮鞋,副官的制服,懂得了独自面对凶险的兔子从不胆小,脸上爬满地图的男孩也不丑陋,河岸的浪漫舞蹈并不愚蠢,比肌肉更强大的永远不是金属。 |
|
其实和达内《阿迈德》分享了同一个意识形态两极的硬设定前提。当然本片挺赤裸裸地消费了历史,又企图轻盈的全身而退,到头来只是一道无关痛痒甜点。只是对所有关乎人类苦难史的电影做道德化、历史语境化批评和进入姿态,或许本身就预设了一种历史的双重无能。毕竟达内失效的作者化运动,也并没有贡献比本片更多东西。历史从来都只是一些创作者的垫脚石罢了。 |
|
完全没戳到我笑点 立意不错也有关怀 政治题材黑色幽默来说没什么出彩的 德牧这种破梗都能让观众嗨得不行 只能说迎合北美大众吧 #tiff19 |
|
以丢失纯真为代价洗脑,渲染偏见和仇恨,体验疯狂和荒诞,成长地支离破碎。何其相似。8.1 |
|
做作的天真 |
|
Find a lover, make him suffer. And trust without fear. |
|
毫不避讳地聊纳粹,却美好得仿佛一个童话。哪有那么多的恶人,他们只是想穿制服加入俱乐部的孩子们罢了。不过的确,不论世界错得有多离谱,都没有人逼着我们做恶,善良是一种选择。 |
|
轻飘飘 |
|
无处不在的冲突最富趣味:孩童视角与成人抉择、主动投身与被迫直面、梦幻臆想与压抑现实。剧作始终是小品式的散落温吞,试图在强烈的情绪爆发点撕开影像,却还是落入了泡影般的浪漫陷阱。也许是这个时代不再尖锐了,温柔的述说成为最广泛亦最安全的表达方式。 |
|
“鞋子”那场戏拍的太好了,心碎又温柔,镜头到底也没移上去,真是善良的导演。 |
|
酷妈妈都干些啥:开玩笑,恶作剧,喝小酒,踹人下体,教育孩子要跳舞不要战争,直视老虎的眼睛。 |
|
心中人,墙里人,只因不是自由人;滑稽事,欢乐事,结果全是伤心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