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对我们而言并不轻松,瑞塔并非无辜的旁观者,她曾亲手杀死一个警察,但影片也不是有关罪责与动机的简单寓言,它要表达的是冷战最后十年间的信仰坍塌,施隆多夫相信观众足够成熟地可以去接受一个‘反英雌’的故事。” |
|
本科时就听戴爷提过,遍寻不着。前几天下到了,却是德文字幕。最后拐弯抹角从一个拉拉网站下了中文字幕版。真喜欢这个片名,打开心门向蓝天。可惜这个世界不会再有什么变化了,不论向东还是向西。 |
|
女人让她告知,她不肯。她主动告知男人,男人责怪。罪永不撤销,怎管何方何时,怎管悔过与否,怎管漫天雪飞。 |
|
一个西德女红军在东德的无产阶级生活。他们在西德实行恐怖主义,又被东德的斯塔西隐藏起来。两德的统一,让他们被双方追捕。他们在西德过着资本主义的生活,却向往着革命;而当他们来到革命的东德,却发现那里的人向往着西方的资本主义生活。这就是他们的命运,可恨又可悲。 |
|
世界开始变了,两足鼎立的格局变了,然而不变的是我的处境,依然没有容身之处,东西都一样。记得施隆多夫曾说过一句话感触比较深,“就像所有的战争一样都存在着失败者与胜利者,然而这场战争(冷战)谁又是胜利者谁又是失败者。胜利的是全球资本主义市场,失败的是全世界人民。”据说施隆多夫为此片筹拍了10年,然而也仅仅是筹到了少量的资金,所以基本是以手提摄影,以及大多都是自己带出的非职业演员出演。 |
|
曾经的红军旅成员在斯塔西帮助下流亡东德的故事,也因此其在东德叙事中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进入而非逃离东德。丽塔们执拗的反资本主义陈辞在“理论之后”的今天显得天真而幼稚,但那是真正的以命相搏的故事,而不是“爱与和平”或学院高墙中的文化研究,其动人之处即在此。 |
|
一眼就看出丽塔的演员是个直女,然后就… |
|
关于东西德历史的反思与批判。“我更喜欢这里,这里虽然不象巴黎有那么富有,但穷人却更少”的东德以及金钱主义充满剥削的西德二者的对立造就Rita传奇的失败。Rita想要的更友好的国家/社会也注定不会出现。部分手持摄相机拍摄很动感,女主表演精湛,中间剧情突然变缓与整体快节奏稍显不和。 |
|
从1970s到1990s,游走东欧的丽塔与她的小伙伴不断见证革命梦想的远去。施隆多夫的作品很喜欢观察革命后的失败者物质与精神的变迁。 |
|
非常讽刺,看来施隆多夫并不想take side。 |
|
可是我已经不止一次被施隆多夫电影配乐烦到。 |
|
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無產階級革命者永遠都是反抗者,永遠都會邁向滅與之路。 |
|
五味杂陈,莫名伤怀。人啊,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当你在人生某个时间节点,一步迈出去,就不大可能有回头路了,更不可能重新来过了。 |
|
Deutschland...高中历史都教了什么 fuck off...I know nothing about the world. Too bad!!!Need to learn by myself now! Ostalgie!!! |
|
涉及到东德西德的意识形态分歧,丽塔及伙伴的政治幼稚病和激进暴力的行为很容易成为被国家机器打击的重点。抢劫银行、杀害警察就是打击资本主义社会、帮助穷苦人民吗(劫富济贫?)?声称要站在世界前沿战斗的丽塔,也产生了重度迷茫,前期暴力抢劫、后期换身份苟活的意义何在呢?死路结局在意料之中。 |
|
巨大的反讽。投奔理想却被叛变的理想射杀。正如这冷峻的政治电影是les字幕组翻译的。 |
|
看戴锦华电影批评补片。惊叹于其把握细节与归结主题的能力。欣赏这类有复杂历史背景与精深技法的片子有门槛,学院派钟爱吧,不好看但是逼格高,文化价值好于观影体验。联想《阿尔及尔之战》 。拒绝成王败寇的粗暴逻辑,以客观、个体的视角去呈现冷战史,很有价值的书写方式。虽然影片的确不咋好看(囧)。 |
|
政治时局下的牺牲品。他们抢劫银行,自称这是刺激经济;他们枪杀警察,认为他们是维护资本主义的猪;在逃亡东德时仍激情澎湃地要去贝鲁特甚至非洲,表示自己要战斗在世界革命的前沿。女主传奇的短暂一生也是可怜的一生。 |
|
各方面都很奇幻的电影 特别是放在这个地方来看 戴师这么喜欢这部电影啊(还没看文稿 找时间看看 |
|
《丽塔传奇》丽塔一个西德的无政府主义者,她和她的朋友,他们在西德抢银行,劫富济贫,实行恐怖主义。他们逃到向往的东德,被史塔西“委以重任”……
柏林墙倒了,德国统一了……
这就是丽塔们的命运,真TM是个传奇。 |
|
以虚假的身份度过真实的生活,以真实的身份迎接虚无的人生。 |
|
高度结构化的叙事+左翼政治视点。丽塔拒绝成为历史的人质,始终怀抱着理想主义的诉求,选择并背负自我的命运和道路,代表并完成群体(东德)的人格化隐喻(壮烈的死亡与消失)。女性同性爱恋的目光/视点分享状态值得细究。 |
|
一曲社会主义或者说可能性的挽歌,那本不愿开枪的士兵、因国家机器的本能(庇护者东德在柏林墙拆除后消失,变为绞杀者)射出的子弹,终结了那充满勇气与想象力的逃亡。 |
|
太干脆利落了,一句废话不多说,手持精准之极,情感上也是雁过无痕,没有任何廉价的情绪泛滥。
一群最极端的革命斗士用最暴力的手段来实现构建新世界的梦想,期间的困顿与颓唐,印证了他们方法的错误,更表露出其背后支持者与这场"革命"的未果。影片站在后冷战时代来表现冷战,却没有站在胜利者的立场,虽然目光放在左派身上,但没有为它唱晚歌,而是冷静并略含惋惜地陈述既定事实:我努力了,但……坐落到身处东方阵营的每个人,斗士、官员,乃至下定决心的普通人,付出越多,失望就越多,革命欠他们太多。 |
|
【冷战】丽塔传奇.2000【悸花字幕组】 |
|
@歌德 在此地此时来观看这部电影也颇具幽默了,而这种两种制度的范式或许也只有在冷战时期的德国才能成立,西方的左派青年遁入共产主义地区并乐此不疲。而相比这些西德的左翼青年,在东德的平常人同样被展现,在工人迪斯科舞厅,每个人都随着乐队跳舞;电视上有一个男人唱着英国船夫号子——每个人都在忙碌地过着日常生活,但每个人都在默默地想逃离。除了丽塔之外的所有人。 |
|
多勇敢的塔佳娜,那一道道炽热搜寻的目光,带丽塔参加家庭聚会的柔情,力排众议的信任,与身陷囹圄也绝不诘难的坚定。“我想都体验过再做选择,那样回到这里才可称之自由”,真实与坦诚的力量。柏林墙倒塌,梦想的实现却伴着爱人的消殒——锦书休寄,云雨无凭,哪知那晚便是永别。 |
|
故事原型Inge Viett于1980年加入RAF,1982年到东德。但远早在这之前(甚至在60年代红潮之前),苏东阵营就已经与kommunistische revolution无关,签署国际反恐协定,融入国际秩序,成为正常国家。广义的国际共运也逐渐成为选择不同的sozialistische länder站队,而较少关心当下的阶斗。RAF小队早早看清这一切,因此试图奔赴安哥拉莫桑比克黎巴嫩的斗争前线,与之相对Rita进入了真正的sozialistische arbeiterklasse的正常生活中。她模糊的性身份一如无根的政治身份,一个革命者在后革命时代(远早于物理上的柏林墙倒塌)永远无法被注册进入普世秩序中。还是更喜欢德语原名的直译:The Silence after the Shot。 |
|
上世纪60年代,当学生群体和左翼退潮,世界范围内出现一种新的政治选择即城市游击战。令人遗憾的是,革命“失败”,起码说被胜利方描述为的“失败”。那么,这些零星的理想主义者的行为便成为了“恐怖行为”,他们也自然成为了被捉捕的对象。五星给这份态度——记住曾经发生过的对乌托邦的努力实践。 |
|
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丽塔·沃格特(Rita Vogt)被她的正义感和对安迪(Andi)的爱所吸引,通过轻松的无政府状态转向了恐怖主义。当她意识到运动的失败时,她躲进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埃尔文·赫尔(Erwin Hull)化身的国家安全(Staatssicherheit)的帮助下,她以另一个名字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某种程度上,丽塔过着工人阶级的正常生活。她想去,而她的年轻同事Tatjana想去西方。两人之间的友谊开始了,但西方电视上的一篇搜索报道突然结束了这段友谊。丽塔再次出现。有了新城市的新名字,她似乎更幸运。
丽塔在假期遇到了学生约亨。他想带她去莫斯科。1989年,柏林墙倒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不复存在。——德国文化中心观影。 |
|
施隆多夫的《末路狂花》 一个不愿向权力妥协的独立女性如何在东西德的夹缝间生存 知识分子早在一次次人类荒谬的选边站中明白左与右都不是真正的选择 那么在这样的无奈与历史背景下 末路就是理想主义者唯一的结局 看了施隆多夫几部电影后就能发觉《铁皮鼓》绝对是他的一次有意识的发力 本片回归到了德国的现实主义影片风格 粗粝 自然光 反戏剧 捕捉人物的精神轨迹而非好莱坞式的人物弧光 日耳曼东北欧女性的美自带一种劳动者的气质 加上风雪连天的寒冷 太适合辩证地表现无产阶级 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在巴黎丽塔仅仅因为一次骑摩托不戴头盔就枪杀了警察 左翼分子的失当与惊弓之鸟式的心理描摹很成功 但德国这一系电影更遵循形散神不散的形式法 故事上的浅尝辄止与人物留白自成一派 总给人意犹未尽之感 电影真正想表达的还是东西德割裂带给一代人的身份失据 |
|
沉迷过去会被历史抛弃,但是反思之后只能也是加入之前深恶痛绝的秩序,这个世界对看不懂形势的理想主义者是残酷的 |
|
因戴老师书中有关于这部电影的讲稿而看的。之前对这类冷战题材的电影真是不太感冒,因为我们这代离那段历史好像很遥远。不过看完有助于对福柯、葛兰西等人的理论理解。就本片来说,这群年轻人整天把“革命、人类福祉、解除不公“等字眼挂到嘴边,相比于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很有勇气? |
|
特别生猛、带感的片子,画面凌厉,正如它所表现的那个年代般缺乏修饰,然而骨子里又充满悲情。导演的政治立场一点也不重要,影片只负责展现左派恐怖分子的命运并引发观众的思考。不管向东还是往西,都是死路一条。这也是透过施隆多夫的镜头看到的,二十世纪的宿命。 |
|
讲述了1970年代美苏冷战背景下烧杀抢掠杀富济贫的西德红军旅青年革命暴动故事,然而当西德的理想青年遭遇东德的现实环境,当自由的个人主义碰上平等的集体主义,当万恶的资本主义面对恐怖的极权主义,枪响后的沉默,革命之路究竟又该向左还是向右呢? |
|
我们不应该对曾经的信仰感到羞耻 |
|
杰作。“你能买来合适的裤子,却买不来合适的身材。”这句话表面上是对东德人放弃理想的控诉,事际则陷入一种强烈的自我怀疑和即刻的反身质询,难道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就能赢来合适的“身材”吗?女主角想必在影片外的结构,多次反复被这个问题所折磨。当然,这部影片叙事的克制和细节的精当,无疑透着创作者的诚意和呕心沥血。事实上,对父辈和父辈的父辈们时代和视点不甚了解、无从体认的中国人,更应该看看这部以东西德分裂为背景个人悲剧。 |
|
西德左翼女青年在东德的逃亡之旅,冷战背景下绝无仅有的故事;要说是“传奇”,影片也并没有传奇色彩,另一个译名“打开心门向蓝天”,在片中也找不到契合的表达;Andi激进的行动纲领其实和斯塔西的理念一致,“为了人民的福祉,你必须反对人民”;Rita意识到其中的荒唐,“你们总是认为自己掌控一切”,但还是不放下所谓伟大理想,历史也没有留给她抽身的机会,革命破灭她也因理想而死;施隆多夫在这里并不带有倾向性,恐怖主义行为没有伟大的成分,墙的两边都在煽动对立和仇恨,左翼青年也爱好咖啡和唱片,巴黎富庶但有剥削,民主德国并非真正的自由之土 |
|
当东德成为了一段没有人愿意去回忆的历史时,丽塔说:“在这里发生的是伟大的尝试,是一场革命,不管怎样你都是其中的一部分,这应该是个不受金钱操控的世界,你们为什么不相信这一点?”真正的革命者只能在东西制度的夹缝中间艰难求生。 |
|
Winner of Berlin Film Festival, Best Actress - 2000 (50th), Winner of Golden Global Award,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 2000
|
|
离乡的开始就预见了亡命之徒的终点。想起Root说的,"The life I've led, a good ending would be a priviledge."还是好心疼啊,永远回不了家的小孤儿。在哪里都是一样过吗,可是行走于世必然有所选择。勇毅果敢的女子,骑摩托的坚韧背影,有所守亦有所肩负。失败者也曾用力活过,只是理想遇上现实的污浊,因而无所依托,迸溅出的只有血色。两个异乡人,未必在彼此身上找到了回家的感觉,也许是照镜一般的亲切,在与自身境遇的格格不入上殊途同归,狭路相逢。最后的大雪留下了她的痕迹,是“广漠的悲悯”。看了D老师文章才理解了不少细节,需重看,更需靠谱的中文字幕...... |
|
从《德国姐妹》到《丽塔传奇》,在“恐怖主义”的意识形态背后。 |
|
大家都好友好。然后是奇怪的 |
|
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是绝不会被驯服的,他自由自在的活着和死去。 |
|
渴望逃离民主德国,却在共产德国幻灭。 |
|
斯塔西(Stasi)也翻译成史塔西,前东德国家安全部,曾经是世界上比较强大的情报机构,其正式名称为国家安全部(Ministerium für Staatssicherheit),全称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家安全部”,成立于1950年2月8日,总部设在东柏林。史塔西被认作当时世界上最有效率的情报和秘密警察机构之一。斯塔西成立宗旨是担任东德的政治警察,负责搜集情报、监听监视、反情报等业务。(百度百科) |
|
关于无政府状态Rita Vogt被她的正义感和对Andi的爱所诱惑。当她意识到运动的失败时,她就潜伏在DDR中。在埃尔温赫尔塑造的国家安全的帮助下,他们在那里开始了新的(工人阶级的)生活。在西方电视上结束了一个惊人的结局。丽塔又要躲起来了。在一个新城市有了新名字。 |
|
另类的历史书写,冷战和东德的终结。 |
|
戴锦华老师片单 可能是不喜欢政治片的原因 也可能是知识储备不够看不太懂吧 没有戳到我的点 从一开始抢银行还挺刺激的 到后面回归工薪阶层生活就没那么感冒了 |
|
一部由les字幕组译制的在台湾同性恋电影节放映过的影片,虽然戴锦华老师阐述了影片中绵绵不绝的爱意,但我始终觉得影片中的政治气息完全盖过了丽塔与塔嘉娜之间的爱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