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莫多瓦的女性群像谱,关于情殇引致的焦虑与崩溃,或执著癫狂,或回归自我。1.多类型混融,一如片首拼贴画credits,情节剧和神经喜剧交织,大部情节发生在公寓中,契如舞台话剧,高潮时又兀自转为追车动作片。2.色彩艳丽浓郁,热烈的红与静谧的蓝贯穿始终。3.开篇时空跳跃蒙太奇妙绝,既指涉主角职业([荒漠怪客]配音),又与主线互文,展露出男性的花心与自恋情结;以银幕倒计时与多个滴答闹钟凸显女主焦虑不安。4.不少镜像反照(旋转猫眼、碎玻璃、虚实难辨的大镜子段落),似承继自塞克与法斯宾德。5.女主对邻家的窥视,反向致敬[后窗]。6.演杀手母亲的女主洗血衣的洗衣粉广告。7.将车内布置得周全如家、酷似导演的出租司机—跟踪:“我以为这只会在电影中出现。” 8.烧床,番茄汁下药,两摔电话,掷出窗外。9.在安眠春梦中脱离处女。(9.0/10) |
|
看阿莫多瓦的女性电影,总是很享受,看完就觉得那些无意义的爱算什么,男人的都是猪脑子,应该踢他们的卵。 |
|
5。女主角品味排行榜:1、阿莫多瓦;2、法斯宾德;3、待定 |
|
本片入围1988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终获得最佳剧本奖;1988年欧洲电影节最佳青年作品和最佳女演员奖;1988年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1989年歌雅奖最佳女主角(Carmen Maura)、最佳剪辑、最佳剧本和最佳女配角奖(María Barranco)。 |
|
女主等几个人长得好man……阿氏作品看多了,就发现不是通俗剧的问题,不是狗血不狗血的问题,而是闹剧…… |
|
女人的崩溃不是因为男人的爱怜,而是同性彼此间的攀比,因为,男人的抓狂才是她们美貌和青春的财富见证~ |
|
@西班牙大师展 有点愧疚,开场的时候不应该提醒后面两个聊天的阿姨安静。这个电影非常适合在影院里叽叽喳喳吃着爆米花嘻嘻哈哈歇斯底里地看了。 |
|
由本片开始,阿莫多瓦在女性题材中找到了自己的电影灵魂 |
|
西班牙人总是那么十三点。片头也赏心悦目,配乐依然是好的没话说。摔电话,嗑药跳楼,歇斯底里,意识滞后,理智在这里是多么没用的东西。俗不可耐又艳丽的紧致。老阿话唠就是能把这么狗血的剧情拍的让人赏心悦目一点也不觉得拖沓。还有会心一笑的小幽默。凌朗满目的好像小杂货铺的出租车是多么有爱呐。 |
|
洗衣粉广告和跳楼换取注意这类小细节让人印象深刻,导演的故事切入点很细腻。 |
|
歇斯底里 紧张兮兮的 |
|
她可以喝下安眠药勾兑的蔬菜汁,把床铺烧出大洞,劫持哈雷摩托车手。崩溃边缘的女人,比要炸飞机的什叶派还恐怖。可是女人并不危险,她不过是想接到那通电话。喧闹的一夜过后,她踩上红色高跟鞋,像个胜利的女王小心躲过玻璃碎渣。可是爱情里哪有胜仗,养了成双对的动物,还是拯救不了无法成对的我们。 |
|
+ 美观而潦草,如果试图在碎裂的叙述里浇铸神话,screwball comedy中那些质疑的语气冒进地自行创造了悬而未决的时间裂痕,(想想传统神话里留下的垂直的平静),以此来看十分接近赫塔米勒的反向仿写。但不可忽视《崩溃边缘的女人》中身体的物质碰撞,人们的身体比言语坚固同时也有韧性得多,在电影里多次拍下穿衣服、摔倒、受伤、晕厥的画面。哪怕关系被失控切碎,人的姿势并不崩溃,除非受到同样物质的碰撞,阿莫多瓦的信仰仓促而持久 |
|
西班牙大叔Jose推荐的,虽然是我喜欢的阿莫多瓦,但是这个片我实在喜欢不起来。应该算是一个闹腾喜剧吧,琐琐碎碎,我都看不下去了,直想快进。女性角色们都很有意思,有些光彩。 |
|
处于《崩溃边缘的女人》显然意识不到问题其实就出在自己混乱的房间,所幸阿莫多瓦在失调的时光中早早洞悉到了关键。然而他却宁愿将那些偏执、愤怒和疯狂的女人们聚拢在同个屋檐下来放飞各自破碎的独白,也不肯让她们在对方的身上看见救赎与反省。爱情这部有声有色的电影怕是只有于想象的梦中才能完整。 |
|
女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女人,尽管阿莫多瓦的「女性主义电影语言」依旧毁誉参半,不过依旧触及到「女性(主义)」困境的根本。 |
|
止于形式的浓妆艳抹和歇斯底里,内里不过是因为怕男人的带来的伤害。原谅了也就放下了。"快乐永远比政治重要,兴高采烈地抛弃道德规范,把惊世骇俗视为理所当然,歌颂任何性倾向,华美的美术观念和过火的行为举止,常制造出疯狂不协调的叙事,或不充分的角色架构,有时更像为风格而风格" |
|
阿莫多瓦早期,被逼到疯狂边缘的女性,最后安静得像夜空下一潭池水。喜剧的点都还算很好get,整体气氛也很欢乐。奶油小生班德拉斯。 |
|
7.6 哈哈哈,就是个小品啊。想看重拍版,演员阵容如下:佩帕-牛本山 坎德拉-杏菜 伊万-亚瑟 伊万前妻-席丹丹 伊万儿子-贾隆平 伊万儿子未婚妻-傻脸娜 律师-接漏 出租车司机-火星哥 看门大姨-鸡腿呆 警察-贾婷婷&王宇直 电话修理工-黄老板 摩托车小哥&女友-哈卷&霉霉 |
|
女主家里的那场戏绝了,超有爱的出租车,总之老阿的片子就是各路女人的群戏。 |
|
这是我看过的第三部Almodovar的电影,还是更喜欢短片食男人肉的女议员。不过Almodovar的风格很独特,乱七八糟展开的线条,越闹越欢喜。 |
|
阿莫多瓦作品总以激起观众群P欲望为高潮,用纯情地迷信真爱做结尾。 |
|
2019-4-21重看;3.5;渐有风骨的女性群像,三条绕作一团的线索,缝合间还略有瑕疵,但剧本之紧密已有巅峰风采。喜剧味覆盖的男女绝望悲歌,比恐怖分子更恐怖的是男人,在心碎幻灭过后的清醒与自强,以及迎来新生命的希望,阿莫多瓦镜头前的女性永远非一般的坚强。 |
|
电影刻画了一个个为了爱情而“濒于崩溃的女人们”,以嬉闹的喜剧方式表现了一个让人唏嘘的悲剧。虽然影片风格独树一帜,但个人感觉“阿氏”喜剧表达的并不是一种普世的价值观,所以作为一个东方人理解起来还是有些吃力的。 |
|
患得患失其实只求一句交流的情人、走向绝路不管不顾的前妻、身陷荒唐陷阱只求爱情的傻子和昏睡不起的处女...男人、生活、情感都将他们推向“崩溃边缘”,一环扣一环变成了令人哭笑不得的女性浮世绘。P.S. 年轻时候的Rossy de Palma直到现在都长得还是那样...真是“不老脸”啊。 |
|
还行吧,一群女人的故事 |
|
精心安排的几条线交织成聒噪的趣味,笑点可说是设计得预料之中的恰到好处。当一切情绪堆叠成最后一幕二人谈话中流露出来的自然觉醒和女性力量,我在想他会不会太懂了啊!我立刻开始流泪,甚至不想离开影院。 |
|
新欢旧爱,背叛谎言,女人的崩溃只要两天。明明感情事输得一败涂地,仍然风风火火的从泥地里爬起,梳妆打扮策划明天。作为阿莫多瓦古早期作品,很艳丽、很抓马、很俏皮。年轻时的班德拉斯帅就一个字... |
|
A / 如何用运动完成对人物状态的抽象,如何用戏剧营造概念空间。 |
|
将考克托的《人类的呼声》和罗兰·巴特的《恋人絮语》“等待”一节混在一起搅一搅,加点番茄、辣椒和催眠剂,就是这部电影了。 |
|
【经典重看】时隔10年再有机会观赏阿莫多瓦这部早期的经典作品,依然有不少新发现。开头配音的段落原来别有用意,黑白片段是在致敬费里尼的《八部半》,而贯穿始终的悬念在最后一幕才被揭晓,可谓处理得相当高明,有点希区柯克的味道……感觉他当年拍出这部片,很可能是经历失恋后的感悟,对男人既爱又恨的情绪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夸张的闹剧情节还能让人感触落泪的原因所在。这个其实是阿莫多瓦一直念念不忘的主题,多年后联袂蒂尔达斯文顿再次拍了一部短片《人类的呼声》。 |
|
#BD(8.3/10)
纯正的坎普趣味。节奏和观赏性都很好,比较遗憾的是体悟最终经由文本所带出,更想看到贯穿于轻浮情境中的坚定。
p.s. 一个感受,西语语境与神经喜剧的天然适配,聒噪感(比较像意语,来源于音节的?),较快的语速、浮夸的语调,以及简单外放的人物状态。 |
|
6/3/2005 12:30pm bc |
|
#观影手记# 2595
崩溃边缘的女人,堪比恐怖分子。
但女人是善良的,女人发疯都是被男人逼的。
又开始怀疑是不是机翻字幕,怎么前言不搭后语。
真是不爱看女人围着男人转的戏码。 |
|
这是什么解压神器吗,我整个人都好了,舒服多了,从一团抽搐的垃圾变成了一团舒展的垃圾,只等咬咬牙解脱了。19.4.20 @上海美琪大戏院 |
|
女性题材的电影,不错 |
|
讽刺而又幽默的女性电影 |
|
最近看的群像劇都太差勁,直到這部才讓我驚艷。我不用看缺乏醞釀的角色碰撞、更不需要再看到一堆只巧不合的荒唐巧合。只需要有條有理的人物出場、動機極旺盛又合情理的角色行為、從第一幕第一場就開場埋梗的結局爆點、還附贈多場道具與場景輪廓皆被異化的實驗性構圖,夠了。這才叫好看的群像劇啊。 |
|
3.5.。看的过程中因为一件事我就处于崩溃边缘。。。。。。老阿的片爱情永远来的那么快。这次马脸姐角色没那么怪异了,班德拉斯真是嫩啊 |
|
重看,作为阿莫多瓦成名作,诸多后期风格已经可以窥见,颜色的运用与跳脱的剪辑彰显才华,而奇特的社会刻画以及对媒介批判的邪典化让人想起《狂喜》。对现代物质的焦虑表达的很好,颇有安公遗风,不过焦虑的现代病症调侃化所达到的悲喜剧效果个人总觉得过于癫狂(这也是一种魅力所在)。
再重看。最后的结局,导演对类型片自顾自的调侃和比较严肃,物欲横流的视觉上的思考输出与对女性困境的反应相碰撞,所出来的效果,才是产生极致癫狂的原因。 |
|
激情迷宫 这是一个偏正短语 也是一个并列短语 这就是阿尔莫多瓦 |
|
完全的女性电影,非常讽刺和幽默~
班德拉斯真是稚嫩啊~ |
|
2019101 美琪大戏院。太好笑了吧!剧本也是真的强,人物形象极度出彩,阿莫多瓦无愧于女性电影大师! |
|
当年语言不行,看这些阿莫多瓦的电影都没怎么看懂,现在再看还真是回味无穷~ |
|
一出闹剧式的女性电影,崩溃边缘的女人总能起死回生式的找到重新生活的意义,阿氏一贯的女性温情大戏,同后来的回归一样,被男性抛弃的女性故事,充满着对于女人内在精神和自我价值的思辨。开头《八部半》式的梦魇开头,大量技巧性的镜头运用,结尾悬念的揭晓与女人的醒悟,一切都恰到好处。阿莫多瓦的主题一直延续,从未中断。 |
|
冗長的密室戲 |
|
我的心都要碎了。。女人都是如此,偏执,疯狂,神经质。。女人的爱情就是这样,愿意被骗,被自欺欺人,被压制。。这样可怜的女人们才知道存在,才能明白爱情。。可是亲爱的,我的心都要碎了。。给我一杯酒,让我的精神再舒缓一下。。 |
|
7.5/7.6 神经质,紧张,歇斯底里,阿尔莫多瓦式的女性。 |
|
阿莫多瓦通过这出喧闹、艳丽、焦虑、迷幻的幽默闹剧充分展现了自己驾驭群戏的能力与深厚的戏剧功底。每个女人的纠结心理皆通过不同的说话语气,动作神态甚至着装打扮得到了灵活的表露。 |
|
8.5/10。①被男友分手的女主、男友的老婆、男友的儿子(男友与他前任所生)、男友儿子的未婚妻、因男友是穆斯林恐怖分子而逃到女主家的女主闺蜜五人意外碰到一起后围绕女主男友和穆斯林恐怖分子引起的各种啼笑皆非。②很多神经喜剧式笑点(比如在警察面前试图隐瞒和穆斯林恐怖分子的联系那段),整体水平≤8.5。③以鲜艳饱和的色彩渲染情绪的浓烈,这一点类似于塞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