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战争本就是不属于儿童的事情,可是我们缺少了悲悯与思考,变成了《鸡毛信》《小兵张嘎》般的荷尔蒙增多的慷慨激昂的斗鬼大戏,从反战片成为了宣传片。2.即便在当时赫鲁晓夫时代的苏联,影片被评为反战片也是负面的评价,老塔原本是把伊万塑造为《罪与罚》中的主人公,然而表现出来的反战情绪过于强烈。3.伊万死亡场景的展示,声音属于过去,画面却是当下,声音和时空分离,再加入老塔对伊万的美好愿望就显得更加残酷悲伤。 |
|
这是人28岁拍的 而我连个论文都不会写 哭天抢地 5555555 |
|
我不喜欢伊万这个充满仇恨的少年形象,但他的梦境却让他还原为一个单纯的孩子,立体的人。客观与主观镜头间的跳跃转换极有回味。场景间的切换手法近乎舞台剧,意念抒发为主,情节行进为辅。视觉效果极突出,诗的语言,诗的影像。 |
|
炉子和烟囱永远不会被烧毁。摇曳的白桦树林很美。不是侦察员时候的伊万童年很美,伊万的妈妈很美(2006)。银幕上的人们在爱着他们的爱人、战友,恨着他们的敌人,做着他们神圣的事业,一切就那样发生了。如此质朴的电影。(2013) |
|
电影里最美的镜头,都出自那个时代的苏联导演之手。 |
|
影片最碍眼的缺陷在我看来是伊万的性格刻划,太过于成熟冷静甚至可怕了,不符合他这个年龄的气质,或者,至少应该露出一些破绽才更真实,总觉得形象有些单薄。 |
|
【上影节胶片版】老塔处女作,威尼斯金狮奖。1.以美好的梦境或臆想反衬战争的扭曲与残酷。2.风格尚未成熟,但已初具雏形:长镜,白桦,猝然之雨,滴水声,苹果,马,丢勒[四骑士]版画同[飞向太空]。3.以甩镜与高反差布光呈现地下室梦魇,结尾奔向水上致敬[四百击]。4.行刑主观运动空镜头同[夺魂索]。(9.0/10) |
|
虽然没有导演之后电影的风格化强,后面的电影也有点欣赏不了,但这部却是却亦是易懂和真挚的。诗意风格和意境已有雏形,构图的精巧和景物的运用已经颇有风采。在战争的暗流下,伊万是涌出的时代悲剧。在战争破壁残垣和残酷冷漠的映衬下,童梦的美好显得格外珍贵,梦醒之后便是深深的绝望。全片穿插着伊万的数个梦境,开头和结尾的两个梦境算是前后呼应,以美好开始,也以美好结束,些也是我最为之动容的地方,得到母亲的爱抚,与姐姐玩耍,那是作为孩子的本该做的事,却被一场战争的卷入所打破,少年早已悲愤,敏感和无奈。最深刻的两场梦,散落一地的果子和沙滩上的马,和姐姐一起在沙滩追逐打闹。他对母亲的眷念和依赖,哭了!哎! |
|
1962,导演:塔尔柯夫斯基,30岁。
1962年,塔科夫斯基拍摄了他的第一部长片处女作《伊万的童年》,这是一部从写实到抒情完美过渡的作品,标志着当代电影一位伟大形式主义者的到来,题材属于当时正统的苏联电影。这类故事在当时的苏联文艺作品中毫无新意,但导演给禁区、森林等意象赋予了华丽而写意的 |
|
“亲爱的玛莎,不要渡过那条河。”摇镜直上的第一个镜头,恰好与《牺牲》的最后一镜形成闭环。过于甜美的梦境存在,逾越了强烈反战意图的小英雄存在。如果不是受益于赫鲁晓夫短暂的解冻时期,塔可夫斯基或许会走别的路,或者,没有路可走。 |
|
我们哪天也能拍出如此人性化的儿童战争电影,就是一个进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拍出好些弱智的儿戏。—— 伯格曼高赞安德烈说:“他创造了崭新的、忠实于电影本性的语言,捕捉生命如同镜像、如同梦境。”在我看来是过高的赞誉,《伊万的童年》里好些镜头语言现代电影较少会用,两个白桦林主观并不真实。 |
|
8.0 差点看哭,伊万在深井一般的黑暗中睡着,梦中的伊万和母亲在井口的光亮处看自己。通篇老塔都在强调战争与自然(以梦为载体)的对立,但在这些超现实场景中,梦境则是现实空间的拓宽,两者在同一维中只隔着一个水面的距离。 |
|
影片给人的整体感觉是湿润的,像饱蘸雨水的湿衣服,穿在身上不怎么舒服,暗示了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和艰辛。 |
|
8/10。心理的复杂性和自然场景的丰富性相吻合,结构的跳跃拓宽了表现手法:中校在纳粹的牢房发现绞刑架,镜头仰俯倾斜从绞刑架上滚下的伊万推至眼睛特写,紧接伊万在阳光普照的河滩狂奔镜头平稳流畅,梦的自由与战争的恐怖还体现在伊万拿着手电筒在地下室展开虚拟的战斗,戏里模糊混杂的哭喊、写满复仇的墙壁字体和乱摇钟绳,战争的心理压抑只能靠回忆欢乐时光得到释放;水的要素(滴水声转场,母亲撒手的水桶洒出,沼泽水面反射白桦林的描写),破坏美好的景物(风车挺立犹如十字架,结尾占满镜头的枯木),许多研究者认为水象征生命,但老塔无意把自然元素当作符号而是构成梦境的基本材料,像伊万和女孩坐着满载苹果的卡车上负片效果的灰色树林暗示幸福毁灭;上尉询问伊万的长镜头通过人物位置的画面平衡、泡澡露背的伤疤,视觉化伊万超越年龄的刚毅。 |
|
水面波光被炸得粉碎,照明弹照出黑夜的惊心,墙壁上刻着历史的罪恶,金戈铁马入梦来的童年,沉重到喘不过气。几段梦境是伊万视角下灰暗一生中仅有的明亮色调,镜头运用都太厉害了(尤其井中一段),可以反复不停地看(当然全片都值得反复看)。结尾在废墟中以声音重现伊万之死,撼人心魄。长片首作,无愧金狮。|映后谈:最后阳光沙滩上的奔跑看似有了希望,但一棵死树占满了画面;后来这棵树在《牺牲》里复活了。 |
|
处女作即爆发出惊人的诗性特质。梦境几乎成为了塔氏之后所有电影中必然出现的元素,虽然相对原始,却也无比美好。无论是立意还是调度都略显青涩和稚嫩,但没有血雨腥风,未放一枪一弹,总体仍不失为最奇特的战争片。监狱里还原伊万被绞的过程堪称经典。 |
|
幻想梦境和现实场景以不同的手法展示了同等的力量,对空间和声音的利用令人赞叹,塔可夫斯基对片段的雕琢在处女作里就几近登峰造极,但整体还是有断层感。 |
|
同爱森斯坦的“杂耍蒙太奇”不相同的是,塔可夫斯基不再追求“陌生化”而是透过构图、布光以及配乐呈现出一种忧伤的诗意,它没有意识形态,仅有的是现实同美好梦境的残酷对立与仪式化的象征主义,战争,使天真无邪的孩子过早地成熟。过早地明白了成人世界的“仇恨”。这是人类最后一场战争?可惜不是 |
|
不太喜欢战争片,但是真的是拍的很好的老电影 |
|
管窥二战的累积伤害,通篇没有一幕死亡的过程,只有活着与死去两个孤立的状态。老塔用金色之诗消解一个孩子的创伤体验,反复的梦魇、无休止的放大探照,这游离于千百万种死亡之外,杀死他的是记忆。冰冷的、温暖的、回不去的记忆,如同点亮生命的诗,呼唤他远去。 |
|
十二岁的伊万是游击队童子军。战争杀害了他所有的家人,集中营屠杀了他的一群十多岁的孩童伙伴们,他侥幸逃出。但战争已经无可挽回的破碎了他的命运,毁灭了他人生,他成了不畏生死,不能苟活的战士。伊万心里只有怒火、只有仇恨,没有了平静生活和爱的能力,他只愿意,也只能被送往战场,他倒在了胜利前夜敌人的绞刑架,如愿以偿……
战争塑造英雄,也毁灭英雄。同样的,运动斗争创造英雄,也毁灭了英雄。如果从战争塑造英雄的角度着手,电影会被拍成《小英雄伊万》;但更重要的事实是战争毁灭了人,也毁灭了英雄,所以这部电影叫《伊万的童年》。“当人们赢得战争之时,也就是他们失败的时候”
|
|
仇恨使人盲目的勇敢、盲目的强大。 |
|
不能免俗,想用一下那句时髦话“给跪了”。他完全不遵从所谓的要有以文字呈现的剧本,然后转化为镜头语言这一套理论。他没有这个预设、没有这个转化。他直接就用镜头语言表达。运镜轻盈、飘忽、捉摸不定,但镜头里的世界却又像达芬奇深思熟虑过的有前景、同时背景深邃、丰富的透视油画。他让达芬奇的画动了起来。看他几部短片,觉得有点希区柯克啊,现在这个片子,比伯格曼还要好啊! |
|
在《雕刻时光》里Tarkovsky说废墟那一场布置得太刻板了。其实一片泥泞的地面,远处一根烟囱就行。要啥烧毁的房子?孤独,重要的是孤独,Tarkovsky说。 |
|
塔可夫斯基用诗的语言拍主旋律战争片,难怪处女作就拿下了金狮奖。战争夺走了伊万的童年,让他变得暴躁孤僻,但梦里的他却依然单纯快乐,沙沙作响的白桦林连接着现实与梦境。(六十周年重映) |
|
我们与人,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当我们站在这里,出现在公司,战场,在金沙江路,图书馆,在一棵树下,在信号弹升起落下的河岸,我与它的关系是如何的?我是切进,融入,湮没,还是反抗它?我有选择吗? |
|
【B+】漂亮的纵深构图,还不是那么长镜头时的塔可夫斯基,梦境的意向依稀能看出日后作品的影子,小正太演的很好 |
|
本片荣获1962年旧金山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1962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
|
形式大于内容
一个被复仇所吞噬的童年和梦中的童年本该有的样子 两者对比应该是部好片 结尾的戈培尔一家的惨状却出现在影片里 敢情在60年代意识形态横流的时代为了宣传自我做到这一步 老毛子也是蛮拼的 |
|
战争是噩梦,童年是美好的梦,在现实和现实之外,至少要留一个选择给你。 |
|
看过最安静的战争片 安静得冰冷 |
|
梦境不许他逃逸,便只能与现实决一死战。最初没有催人窒息的硝烟,他的白天是星星的黑夜。后来他去寻找星星,捧起井底的星光,沉溺在无底的黑暗里。伊万只有童年,却已然体味了一生。
(2022.04.10 重看)这部电影无疑是适合在当下观看的。想到萨特说的:“战争摧毁了一切,包括那些侥幸存活下来的人。” |
|
我活着不就是为了看这样的电影吗?
长镜头里的场景调度:演员通过横向、纵向以及垂直方向上的运动不断给观众带来视觉刺激。梦境与现实的交织杂糅令人叫绝!反反复复出现的一句话:“一个小时后我们就要被枪决,为我们报仇”对于恐怖氛围的营造让人感到窒息。
观影过程中写下的笔记,反复的倒退和暂停,九十分钟的电影时长花了两个多小时才看完。又臭又长,不建议看。2分17秒:有个倾斜构图镜头让我想你《雁南飞》了,后者也有类似的镜头,直接点明了这是伊万的梦境;8分20秒:给到的第一个俯拍镜头我立马就想起《公民凯恩》了;
10分40秒左右:蜡烛放置于中间靠右的位置,让教官有一个更加庞大的背影,让两个人物的身份和地位有了明显的对比。(这个我第一感觉是这样啊,分析不对我也不管了);17分30秒:《红胡子》里有类似镜头。
|
|
小提琴压路机和伊凡童年作为电影节压轴,结束9天高密集度的重温经典之旅,完美的收官。再一次感慨老塔早期真的丝毫不抽象难懂的,如白桦林一样坚韧执拗的男孩的战争,由深重苦难蜕变而来的美学观,震撼而独到的展现残酷的电影语言,无声的哭喊,那个海边奔跑笑逐颜开的孩子,他再也回不来了。 |
|
这些名导早期故事性现实性强的作品都很棒啊………我这是何苦呢非要从后期的抽象意识流开始补(。 |
|
A /塔可夫斯基处女作就夺得了威尼斯金狮奖。老塔用诗一般的电影语言去呈现战争中饱受摧残的男孩的梦境与现实:用主观镜头展现梦境中男孩的纯真与美好,而一个快速摇镜和噩梦便切回了造成强烈反差的现实,现实中的他被战争剥夺了孩子的心灵,只剩下暴躁孤僻。老塔对空间和光影的运用已经非常成熟,单一空间内用高对比打光和运动镜头自然切换时间和场景和光源的不断移动,固定深/虚焦镜头人物前中景站位反应人物关系和权力大小,一些摄影角度刁钻。老塔电影中风格意象在这部电影里初见锋芒:雨滴声,白桦林,镜像,其中白桦林强吻片段足以留名影史:似木鱼的敲击声塑造紧张感,玛莎始终背离镜框,只能窥其半身,军官面部特写占据镜头大部分,随着镜头的推轨军官反复侵入玛莎私人空间,仰角镜头的强吻具有压迫和不适感。结尾画外音和想象的重塑震撼。 |
|
故事有点不流畅 但总体不错 |
|
我不是学电影的,单就我看过的两部塔可夫斯基的作品,就粗暴的认为塔氏是你们学电影的必看必学必会必懂的佳作。特别是看到萨特对本片的评价,特别是看到:"亲爱的阿利卡特,我知道你比我更清楚这点,痛苦、汗水和鲜血,常常是人最不愿意计入社会代价的东西。" |
|
《伊万的童年》受到卡拉托佐夫的影响,通过连贯性的诗意叙述,极大程度上调动了观众的意识跟进,充分给予了思考的空间。诗意的表达取代了叙事的因果关系,现实与梦之间相互映照。塔可夫斯基将自己童年的记忆投射于伊万的梦境之中,私人化的瞬间重塑着画面,也许是布努埃尔超现实主义的继承。尽管塔可夫斯基坚持认为,他更希望将他的联想拼贴画视为自成是自足的现实的隐喻表达,而不是象征性。《伊万的童年》完全是以四场梦境进行诗意地驱动,这几乎是塔可夫斯基观点的佐证,即对真正优雅的电影叙事来说,重要的不是线性逻辑,而是诗意的联系。总的来说,相对于《压路机和小提琴》,《伊万的童年》是一次显著的进步,它标志着塔可夫斯基技法上的成熟以及美学风格的确立,且影片中许多图像都成为他日后风格的典型元素,对电影史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
|
CC版。4.5/5,老塔对现实质地的把握,甚至让最后主题性的纪实段落相形见绌,但并不是真的离题,而是战争的残酷,通过某种从梦境到梦境般的现实完成,电影的叙事是支离破碎的,但照明弹令人心悸的流火飞过天际,照亮昏暗如油墨的水面,四下安静如大雪覆盖,只有水声荡漾——光是这样的场景就形成了塔可夫斯基的时刻。倾斜的十字架与倾斜的纳粹卐,呼应着战争终结的虚无,没有控诉,只有一个先让中尉、再让我们相信的12岁伊万,怀着沙滩的阳光与苹果,在夜色中泅冥暗的河。 |
|
【B-】不能说老塔的处女作是不成熟的,很多镜头和精巧的构思已经初见端倪;但它绝对是不完善的,风格是断裂的,于是才有了这样一部通俗易懂的老塔,但也恰恰失去了它的魅力所在。说是“以儿童视角看二战”,但几乎从没刻画战争本身,更别说战争的残酷,儿童也被赋予了甚至强于成人的刚强。仅仅用梦中的美好画面想作反衬,但反衬没有落脚点。主题性是缺失的。而同时梦中的天马行空如真似幻反倒显的现实部分的单调了。更像是老塔用半写实向写意的初次尝试而已。可能也是这部的成功(金狮奖)让老塔从此开始肆无忌惮的创作诗电影吧。 |
|
观影笔记里写满了:这个构图真厉害,白桦林这段真厉害,镜子用得真厉害,Ivan真厉害,这个cut真厉害了,这个水火的意象也厉害,怎么这么厉害,结局也太厉害了吧。老塔,对不起我来晚了TVT |
|
光与影的运用简直太赞,现实与梦幻的穿插也恰到好处,伊万的演技太成熟了,不是一个这个年龄的孩子应用的表演,但这部电影的摄影和光影简直太喜欢了以及片子里诗意的表达。 |
|
同样看不见的德国兵。神一样的镜头调度。同问这会是世界上最后一场世界大战吗?越来越喜欢梦境与现实的交错。4星半,差一点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
|
最后镜头在空荡荡的牢房摇着来回扫,此刻被解放的空间与过去刽子手的声音来了一场令人心绞的时空交错,老塔的处女作啊,惊叹。 |
|
塔可夫斯基的现实主义具有浓烈的形式感:唯其以纯粹的现实主义为基底,才足够黑暗,回避了任何英雄主义的可能;唯其以凌乱的梦境,诗性的摄影,繁复的长镜调度,负片和声画分立等炫目技巧为形式,才足够沉郁,让观众体味到透不过气来的残酷绝望。白桦林的拥吻我直呼天哪。//2022.4.24重看@小西天。大银幕看更注意声觉:水声风声啄木鸟声马啃苹果声,和梦醒梦碎拖着尾音的回声。“这会是最后一场战争嘛?”半年多前看的时候,并没特别留心这句台词。 |
|
战争很残酷,望和平 |
|
因为是处女作,尚未形成成熟的风格,所以保留了一些戏剧逻辑,从而成为老塔作品中鲜见可以直接看懂故事的电影。不过彼时的老塔已经展现出一名电影诗人的超凡气质,长镜头中的高超调度,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很好地示范了如何用影像来写诗。而威尼斯金狮奖的肯定更坚定了老塔彻底放弃戏剧逻辑走向诗意逻辑,从而成就了圣三位一体的地位。
看这类黑白老电影的一个很深切的感受就是,虽然彼时由于电影工业、特效的局限性,很多诸如梦境、飞翔等想要的表达内容在实现起来会比较困难,但是伟大的电影人总能想到精妙的表现手法,哪怕是只有胶片,一样能玩出花儿来,的确让人敬佩,这也算实质上的雕刻时光了。
扮演伊万的孩子的表演有触动到我,尤其是当他怀疑自己是否说梦话、对着衣服进行质问、故作镇定说不害怕的时候,更是让我倍感心酸。是为战争的残酷。 |
|
2015-06-16
伊万伸展瘦骨嶙峋的身体,将布裤塞进军靴筒,脏金发罩上毛毡帽。伊万裸体在滩涂和林间嬉玩。伊万坠入井底,透过水面注视太阳,太阳令人眩晕。伊万被绞死。死亡成为一种恋梦癖。 |
|
三星半。大概是题材所致,相比之后的作品分量好轻。摄影、梦境和结尾惊艳,其他没有太多喜欢的地方。终于刷完长片了啊……镜子>牺牲>乡愁>潜行者>飞向太空>安德烈卢布廖夫>伊万的童年 |